大型超市有哪些品牌
大型超市品牌:
1、华润万家
成立于1984年的华润万家,总部位于北京,它是一家大型的央企,是华润集团旗下的连锁超市品牌,华润万家一直以新鲜、便利为主要特色,超市中的产品销量也非常好。
2、大润发
成立于1996年的大润发,总部位于中国台湾,它是润泰集团旗下的品牌,主营业务是超市购物等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大润发的服务非常好,公司口碑一直不错。
3、永辉超市
成立于2001年的永辉超市,总部位于福建福州市,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永辉超市一直坚持质量说话,令人注意的是,永辉超市得到了很多的资金入股。
4、武商百货
成立于1959年的武商百货集团,总部位于湖北武汉,主要从事商品的零售批发等业务,除此之外,武商百货的价格比较实惠,是湖北消费者的首选品牌。
5、联华超市
创办于1991年的联华超市,总部位于上海市,主营业务是商业零售,值得一提的是,联华超市与阿里巴巴集团还有入股合同,阿里巴巴也是联华超市的第二大股东。
6、中百仓储
成立于1997年的中百仓储,总部位于武汉市,主营业务是日常用品的经营销售,补充一点知识,中百仓储在武汉地区的知名度很高,公司业务范围比较广泛。
7、胖东来超市
作为中国本土十大连锁超市排行榜之中的胖东来超市,总部位于许昌市,主营业务是电器等相关产品的销售,该超市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公司业务比较成熟。
8、好邻居超市
红旗连锁超市成立于2000年,它是一家现代化的超市连锁公司,公司主要以扩展门面为主,并搭配现代化的网络链,形成超市连锁机制。
9、人人乐超市
成立于1996年的人人乐超市,总部位于深圳市,主营业务是商品的流通和销售,值得一提的是,人人乐超市已在多地开设门店,总数达到100多家。
10、爱家超市
作为中国本土十大连锁超市排行榜之中的爱家超市,它成立于2001年,主要是对乡镇地区的扩展,爱家超市在三四线城市中的知名度较高。
有以下超市(排名不分先后):
1、华润万家。华润万家是中央企业——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零售连锁企业品牌,隶属于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华润创业有限公司,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中国有四千多家门店。1984年,华润超市在香港创立香港,1991年,华润超市首次进驻内地城市深圳,2002年,华润收购万佳百货,并成立华润万佳有限公司,2003年,正式启用华润万家品牌,2004年,华润收购苏果超市,2007年,华润集团收购天津家世界超市,2011年,华润创业以人民币36.9亿元收购江西洪客隆百货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
2、大润发。大润发是一家台湾的大型连锁量贩超市,由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梁所创设。1996年8月,润泰集团成立大润发流通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大润发第一家门市平镇店于桃园县平镇市开幕,1997年4月,大润发进军中国大陆市场,设立上海大润发有限公司及济南大润发有限公司等公司,分别在中国大陆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的重点城市设立量贩店。2017年11月20日,阿里巴巴宣布,与欧尚零售、润泰集团宣布达成新零售战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团将投入约224亿港币(约28.8亿美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3、北京华联集团。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大型连锁商业集团之一。北京华联集团现拥有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店和购物中心等多种零售业态,集团员工总人数达到万人规模,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连锁零售网络,拥有中国一流的商业管理资源、商品资源、品牌资源和人力资源。
4、上海百联集团。百联旗下有联华超市、世纪联华超市、华联超市等。
5、苏果超市。苏果超市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江苏省最大的连锁超市。被华润收购后,现改名为华润苏果,但超市名称不改,依然沿用以前的名字。
6、农工商超市。这家公司前身是1993年靠银行贷款50万元创办的亚美超市。2004年由上海农工商超市有限公司、好德便利、好德企业、好德物流、真德食品、帕尔服饰、伍缘折扣、好德置业、连锁学院组建为农工商超市集团。集团员工从48人发展到了3万多人,拥有大卖场、生鲜超市、好德便利、伍缘折扣等直营连锁店1800家。
7、物美超市。北京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1994年张文中博士在北京创立的,是一家在超市领域迅速发展的集团公司。物美超市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及西北,拥有大卖场、生活超市、便利商店和中高端百货公司等各类店铺700余家。
8、新一佳超市。1995年,铁娘子李彬兰在深圳宝安创立新一佳超市有限公司。新一佳超市曾经辉煌一时,门店超过百家,销售额达180亿。但近几年来,新一佳因为盲目扩张和管理不善陷入亏损倒闭的危机。
9、中百仓储。中百仓储超市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是中国上市公司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公司。中百仓储目前已开办5000--12000平方米仓储式大卖场60家,500--2000平方米便民超市400余家,主要经营食品、日用百货、家用电器、文体用品、服装鞋帽等大类商品。
10、人人乐。1996年4月,何金明在深圳创立人人乐超市,目前在全国拥有一百多家门店,员工超过17000人,营业额超过一百亿。近年来,人人乐陷入危机,有可能步新一佳后尘。
11、永辉超市。永辉超市成立于1998年,总部设在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永辉超市在全国拥有400多家门店,实现营业总收入492.32 亿元,同比增长16.82%。永辉超市作为大型超市后起之秀,近几年来表现非常抢眼,门店和营业额不断飙升。目前永辉超市已签约未开业的门店多达200多家,成为中国超市中的黑马。
12、武商量贩。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北省大型综合性商业企业集团,其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的武汉商场,1992年在深圳上市,被誉为中国商业第一股。武商量贩目前拥有超过100家门店,年销售额超过100亿。
13、红旗连锁。成都红旗连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22日。目前在四川省内已开设2700余家连锁便利超市,就业员工达1.7万人。
14、屈臣氏集团(百佳超市)。屈臣氏是长江和记有限公司旗下的国际零售及食品制造机构,业务遍布24个国家/地区,共经营超过12000间零售商店,聘用11.7万名员工。集团涉及的商品包括有保健产品、美容产品、香水、化妆品、日用、食品、饮品、电子产品、洋酒及机场零售业务。屈臣氏在中国20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1000家店铺和三千万名会员,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连锁店。百佳超市隶属于屈臣氏集团,自1973年成立以来,至今共有二百多间分店遍布香港及澳门,在中国大陆拥有二十多家门店。
15、美宜佳。美宜佳便利店有限公司是广东省东莞市糖酒集团控股的连锁商业流通企业,是东莞本土零售巨鳄、中国规模最大的便利店企业。美宜佳成立于1997年,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拥有超过一万家加盟店,分布在全国五个省份,其中大部分在广东省。
扩展资料:
大型超市(Hypermarket)或称综合超市,英文叫General MerchandiseStore(简称GMS),是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并将超市和折扣店的经营优势结合为一体的,品种齐全,满足顾客一次性购齐的零售业态。根据商品结构,可以分为以经营食品为主的大型超市和以经营日用品为主的大型超市。这种业态可以充分地采用现代商业科技,较易采取连锁经营的方式,许多跨国零售商均采取这种业态,如法国的家乐福、我国联华超市等。
综合超市一般选址于商业中心、城乡结合部、住宅区、交通要道;在中国这类综合超市一般位于城市主要的商业中心,作为主力店吸引着巨大的人流,是大型购物中心保持一定人流的保证。营业面积在2500平方米以上;衣、食、用品齐全,重视该企业的品牌开发;采取自选销售方式;设有与商店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型超市
宜昌市西陵区思源超市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西陵二路48号
宜昌市北山超市
宜昌市明珠超市
商场:
宜昌商场 宜昌市东山大道108号(近云集路)
夷陵广场 周围有很多
武汉武商集团有限公司是湖北省最大的综合性商业零售企业之一。其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中苏友谊购物中心(后更名武汉商场)。
集团宗旨:
按照集团公司做大做强大宗商品行业的经营理念,武商商行坚持规模经营、规范管理、按照直营连锁经营模式发展大型超市的理念,企业规模和经营业绩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率。有近百家大型百货商店,零售额超过100亿元。公司现有员工2.6万人,管理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它已成为武汉市对外交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进入新世纪,武商集团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7年,公司年销售规模92亿元,年利润10亿元,年上缴税金2.36亿元。公司的经营形式已由单一的百货公司发展为购物中心和大型连锁超市。公司现有营业网点49个。
武商的历史:
它是中国十大著名的购物中心之一。1986年,武汉招商在全国同行业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革。1992年,鄂武商(000501)在深圳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只商业股和全国上市商业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武商集团坚持改革、发展、创新,企业规模和实力快速增长,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2006年4月,武商行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公司总股本5.07亿元,总资产42.8亿元,净资产12.9亿元。
武商公司简介:
公司拥有近3万名员工和14家子公司。其中,与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家合资企业。经营范围包括商业零售批发、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旅游餐饮、进出口贸易等,武商集团有限公司是湖北省最大的综合性商业企业。其前身创建于1959年的武汉商城,有着50多年的辉煌历史。1986年,股份制改革,1992年在深圳上市。是国家级上市商业企业。2000年,公司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20万平方米的“摩尔”商业城。目前,公司的经营形式分为三大类:购物中心、大众商品超市和家电专卖店。
武汉商城位于武汉市繁华商业区解放大道中段,由武汉国际广场、武汉广场、世贸广场三大购物中心组成。三栋楼连成一栋,营业面积22万平方米。它是华中地区大型购物中心组合群,已成为武汉市对外开放、国际展览、进出口贸易等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里面利川来凤等地有中百仓储的分店, 中百的计划似乎是要把超市覆盖全部八个县市的
大型连锁超市每去一个地方开设分店的时候,首先要去考察当地的经济,人口,消费能力和习惯等等,再去分析考虑在当地开店的价值和可行性!
我在十堰待过两年,当地基本上没有品牌的大型超市,我感觉稍微大点的超市就是五堰步行街的丰融超市和三堰客运站边上一个名字忘记了的超市,其它的全都是比较小的超市,可能跟当地的交通道路和消费习惯有关,这两个超市几乎都没有什么人气,因为十堰多山,城区就被分成了一个个的山堰,这也是十堰名称的由来。
正因为其特殊的山城地形,十堰城区交通不像其它城市四通八达,只要在十字路口开家沃尔玛或者家乐福,就可以覆盖周围十万人口,显然十堰做不到这一点,十堰城区虽然人口不多,却有茅箭,张湾两个城区,还有其它很多工业区,人口分散不集中,这样就很难形成真正的商圈,十堰号称“车城”,主要工业就是 汽车 产业和相关配套企业,这些 汽车 企业大多分散在十堰各个工业区,十堰的主要经济和消费全靠这些 汽车 企业人员,因为太过分散,且消费能力一般,因此很难支撑起一家大型的超市。
再加之03年东风总部的外迁,十堰的经济退步明显,大量人员的外迁,消费能力变的更差,这种情况下,十堰的商业环境更是不被大型连锁超市看好。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型连锁超市开店都会考虑交通物流成本,一般物流都是沿路配送,十堰地处湖北陕西交界处,位置偏僻,距离过远,如果在十堰开店,无形中会增加物流运输成本,这样利润会大大的降低,再加上十堰当地的一些实际情况,因此,大型连锁超市一般就不会在
十堰开设分店了。我是宇小宝,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大型商超在一座城市落户,要考察这座城市的消费,购买力,以及当地的发展,就业率高低等作为投资的调研依据。
十堰在鄂西北的偏远山区,属于5线城市,这些年随着二汽将工厂搬迁至武汉,襄阳以后,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及就业率逐步下降,在加上十堰属于南水北调的上游保护水源区,对工业化发展还是限制紧缩,地方政府发展的是生态 旅游 ,也符合国家的政策。
那么沃尔玛,永辉,大润发没有进驻,我想地方政府更多考虑的是本省及地方大型商超的在当地的立足发展(例如武商,新合作,寿康永乐)毕竟是本土,本省企业,纳税大户,有点去“远亲不如近邻”的感觉。
我想:家乡十堰一定,也必然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因为有祖国的坚强后盾,随着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已开通的汉十高铁,即将修建的西十高铁开通后,地方的 旅游 绿色发展经济,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届时我想更多,更大的商超将入驻家乡十堰,商超一多,市场公平竞争更激烈,受益的是更多老板姓都能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 #十堰水哥#
即使是大型超市也是各有各的地盘,胖东来怎么不开到湖北来?湖北有武商,寿康,中百,大润发!
大超市来十堰水土不服,十堰当地的连锁超市无论数量质量上都足够为十堰当地市民购物提供便利,可能十堰当地超市的服务和大超市有些许差距,这是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无论从产品种类和产品质量上和知名的连锁超市没有本质的区别。不管十堰本地的连锁超市还是知名的连锁超市只有都是为消费者服务的,能得到消费者认可的超市都是好超市。支持发展壮大十堰本地的连锁超市,不羡慕外来的知名连锁超市,因为外来的和尚不一定好念经。
房县有大润发超市
十堰光寿康永乐超市就占了大半
你滴消息太落后了!沃尔玛已经和招商地产兰溪谷项目签署了入驻协议!
可能经济跟,消费不上吧。
2014年我在广东的长安镇,就只是一个镇哦,就有万达,万科,怡安百货等这些大型商场,沃尔玛,大润发等这些大型超市也不少,感觉自己果然是乡下来的,突然觉得原来一个镇也可以这么繁荣。
虽然现在老家这边有了大润发,但其实就是个大点的超市,卖些日用品,和外面的大润发还是不能比。不过有了就是进步,希望家乡的经济能够越来越好呀。
6至于大型连锁超市开设需要综合人口、经济、人流量、地段这些选址因素先不说,就单说题主的问题就是有问题的。首先十堰市作为地级市,大型商超还是有的。
比如茅箭区武商量贩
张湾区万达广场附近的武商集团十堰人民商场
不过话说回来,十堰市的连锁商超确实不多。连锁商超的布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上述选址因素,还有连锁商超布局的意愿以及电商的冲击。
除了题主列举的这些大型连锁商超,湖北本地也有很多大型连锁商超比如富迪、武商集团、中百仓储、中商平价、黄商集团等。十堰城区至区县就有多家武商及中百仓储分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蚕食其他大型连锁超市的生存空间以及布局的考量。
另外就是本地化便利店和中小型商超的冲击,但这些因素也不是绝对的因素,随着交通、 旅游 等配套设施的改善,城市消费升级,也有可能后续会迎来大型连锁商超的进驻。比如天门和仙桃这种省直辖市,天门有沃尔玛和大润发,仙桃有富迪商厦、武商购物中心及沃尔玛。所以剔除竞争因素及选址因素也要看区位、未来发展以及布局意愿。
为啥一定要膜拜沃尔玛这些?!我在成都待了十几年,沃尔玛都快在成都开不下去了,店关了一间又一间。所以有时候还不如本土的好,一样的东西沃尔玛就香一些吗
8月是中国传统商超的半年报财报季,从几家我经常关注的全国连锁商超来看,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都出现了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像福建的永辉超市甚至是11年来首次亏损,为-10.83亿元,同比下降158%;深圳人人乐净利润-3.65亿元,同比下降157.84%, 仅次于永辉超市!
这些全国知名的老牌上市商超,为何这两年营收和利润都纷纷承压?在多业态的时代,它们又将如何转型升级,获得增量实现新的增长?
通过仔细分析传统商超发布的财报来看,虽然部分商超认为“社区团购”是业绩下滑的主因,但多数商超还是从内外部寻找原因。
经过深入的综合分析,我认为传统商超业绩下滑主要有三大主因:
对于外部原因,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为了应对消费变化,线上的前置仓和社区团购的不断发展,传统商超的核心品类:生鲜和快消品,线上化率不断提高。
另外,盒马鲜生、便利蜂的快速发展,COSTCO(好市多)高调进入中国,这些新型社区店、便利店和会员制仓储超市同样对传统商超产生了竞争。
在中国,已经形成了线下传统商超、便利店、社区店、会员制仓储超市和线上到家、前置仓、社区团购以生鲜和快消品类为主的多业态格局。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第一条明确表示:创新流通发展,形成更多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
而疫情的常态化管控让传统商超在经营管理、促销活动等各个方面需要更加灵活地应对。
对于内部原因,则是为了面对竞争,传统商超开始在品类结构和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这个调整的过程也将导致库存压力和人力成本上升,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正常的经营管理。
还有许多传统商超成立时间都超过了20年,一些门店老化且租金上涨严重,人口出现了迁移等多种原因,需要对门店进行关店或重新装修等调整。
四川红旗连锁在2021年上半年就关闭了10家门店,老店升级改造了58家!
由此可见,传统商超面对的竞争显然不是“社区团购低价扩张”这么简单;传统商超的净利润下滑是由综合因素导致。社区团购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毕竟,在如此多变的竞争环境和压力之下,虽然亏损的传统商超占了多数,但仍然有营收和利润大增的商超,表明他们已经知道如何应对内外部竞争:
无论是亏损的还是盈利的,最终面对的都是同样的消费市场和竞争市场,以及同样的竞争模式和竞争对手。
要解决的仍然是多业态时代如何做增量的问题: 是通过存量进行优化升级?还是转型尝试新的业态模式?抑或是两者都做?
传统商超要实现新的增长,首先需要做的是正视竞争,转变态度。
我从多家零售上市企业在财报中看到,许多已经或即将启动社区团购项目:“将加速转型,大力拓展社区团购作为新领域业务,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对“社区团购”的态度从对立转向融合发展,传统商超的这个转变是求变的良好开始。
永辉超市内部消息透露,超级物种正在 探索 社区团购业务,已在上海、北京、福州、合肥、重庆等城市上线。 根据步步高财报显示,该公司2020年的团购业务收入较2019年同比增长42.5%,团购业务提升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点。 据了解,我的老东家沃尔玛也在全国范围内通过社区店试水社区团购业务,并发展出万名以上的团长。
湖北中百超市同样在2020年已积极 探索 社区团购等新兴销售模式,研发到家业务中台,共有962家门店上线社区团购小程序,开展线上拼团、接龙等新业务。 2021年中百着力拓展社区团购业务,推进线上下单、门店自提和拼团业务快速增长,同时进一步完善小程序等平台团购业务功能,加大门店引流吸客能力,稳步提升线上销售占比。
基于“多快好省”的角度,社区团购重点就是“省”和“快”。
而传统商超开展社区团购的商品直接来自门店,货物渠道和供应链并不需要做出太大的改变。
因此,传统商超能弥补社区团购的不足,在一些商品的品质、大小、品牌上与其他社区团购有得一搏。
更重要的是,传统商超有强大且成熟的供应链,品牌商家及供应商均为多年合作的伙伴,能够得到更大支持。
通过与多家品牌商家的私下交流,以及在分析他们发布的财报及公开信息,我发现在2021年之后,与多数传统商超一样明确拥抱社区团购的,还有众多品牌商家:
金龙鱼就向投资者表示,公司对社区团购的态度是积极拥抱,也希望通过与社区团购平台合作实现共赢。 金龙鱼高管表明了对社区团购的态度:“公司在社区团购渠道中的业务进展良好。”他们认为,社区团购模式真正的优势在于用较短的供应链,将产品快速送达消费者,比较高效。 目前,金龙鱼与社区团购合作模式是提供定制化的产品。
来伊份上半年净利润大涨777%,对于上半年净利润大涨的原因,来伊份在业绩预告中提示,2021年结合社区门店优势,建设“社区拼团到店自提”及“外卖及时送货到家”业务,推动企业微信社群建设。 上半年,来伊份的社区团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超1.6亿元,同比增加80%。
中粮可口可乐2021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营收实现了破百亿的 历史 新纪录,达112.2亿元,同比增长19.3%。实现净利润7.46亿元,同比增长33.2%。 其中社区团购作为新业务,为中粮可口可乐贡献了1.6亿元的新增量。
这意味着,社区团购作为新业态之一,传统商超和品牌商态度已经非常明确:坚定拥抱,共同发展。
对新业态尤其是社区团购的态度转变能够让传统商超和品牌商家们降低心理负担,轻装上阵,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做法和对应的效果了。
今年5月,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曾说过,当下零售市场已开始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永辉将回归到以用户为中心的民生超市的原点,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加强 科技 能力和供应链能力,让家庭主流顾客回到永辉的门店,在存量中做增量。
实际上,与张轩松持同样观点的传统商超是多数,无论是社区团购、到家模式和前置仓,还是仓储会员店和新型社区店、便利店,传统商超与新业态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在存量中做增量”的主流。
我总结了传统商超与新业态协同发展的“四招”,供参考讨论:
第一招:仓储超市和新型社区店、便利店的新业态布局。
2021年5月,永辉超市在福州开设了全国首家定位民生的仓储店。截至2021年6月底,永辉在全国改店开业的仓储店为20家。
报告期内,仓储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39%,单店日均客流同比增长136%。
“店仓一体”的模型正是传统商超与社区团购协同发展的重要模式,沃尔玛超市选择的是开设新的社区店来开展社区团购业务,而将传统商超的店铺调整为仓储店同样具备与社区团购模式进行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
人人乐则形成以新型大卖场Le supermarket、精品超市Le super、社区生活超市Le life、社区生鲜超市Le fresh、百货及购物中心实体业态与人人乐微店、人人乐云店、第三方平台相结合的线上线下融合的多业态发展格局。
中百集团在半年报透露,其连锁网点数量净增加58家;已经加快仓储超市创新发展,打造首家“中百云店”,新增大卖场2家;新开便利店78家,便利店总数达到556家。
第二招:加速线上线下结合。
从各大商超的财报数据来看,线上线下结合正在加速,并取得显著的增长。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永辉线上销售额达68.1亿元,同比增长49.3%,占主营收入比重为14.1%。截至2021年6月底,“永辉生活”APP已覆盖近千家门店,会员数达7220万户。
步步高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步步高的数字会员达2771万,贡献销售占总销售71.5%;上半年线上GMV为30.37亿元,超过疫情前2019年全年的23.3亿元。
根据物美 科技 的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物美拥有8090万名APP用户,APP用户产生的零售额占物美零售的70%以上。
2020年,中百集团O2O到家业务累计上线门店1056家,销售同比增长133.44%,订单总数同比增长95.92%;多点平台上线中百大厨房商品,线上生鲜品种总数达到1240个。
现有传统商超的线上线下结合基本上以自建平台和与第三方社交平台、内容平台结合的方式,随着线上业务的不断投入,传统商超最终的线上线下结合一定是“至上而下和至下而上,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双向结合模式。
第三招:自有品牌商品的开发和销售。
随着会员仓储超市模式的不断发展,以及利润下滑带来的增长压力,自有品牌业务将成为各大传统商超,以及传统电商平台、新兴业态们的“利润增量”。
实际上,早在十多年前,家乐福、沃尔玛、屈臣氏等外来超市,其自有品牌的比例就达到了15%-20%。
2020年,利群集团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额为2.3亿元,占其超市业态销售总额的6%,同比增幅达15%。
家家悦2021年半年报数据显示,自有品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2%,自有品牌收入占比超过12%。
来自盒马鲜生的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盒马已经推出超过20000款新品,其中6000多款为盒马自有品牌商品,新品迭代速度比行业快3到4倍。
而在永辉超市,还有“悠自在”、“纯逸”、“美支支”、“优颂”、“妙维思”等自有品牌,涵盖了从家具、茶具、生活用纸、理发工具等名目繁多的生活日用品品类。
虽然自有品牌发展时间长,但在传统商超仍然占比较少,这是因为传统商超相较品牌商家来说,在商品的研发效率低、更新慢,之前还欠缺数字化工具的支持,难以掌握最新的市场风向和消费者偏好,即便是自有品牌,也很难有眼前一亮的商品。
随着传统商超加大技术投入,在大数据的运用下,传统商超与供应链渠道的融合发展必将催生出个性化的创新基因,这将是传统商超发展自有品牌的核心所在。
第四招:提高技术投入,实现数字化升级。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上半年,永辉 科技 投入近3个亿。截至2021年6月底,永辉 科技 人数已超千名。
今年8月初,永辉超市发布了一则高管聘任公告——聘任原CTO李松峰为公司首席执行官(CEO),主要职责是建立技术驱动运营的组织体系。
通过店仓的融合、精细化及智能化的采购、交易、履约等各环节运作,永辉超市将实现坪效提升30%、人效提升30%和品效提升30%的“三个30%”目标;
2021年6月1日,中百集团发布公告,拟以自有资金1亿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武汉中百数智 科技 有限公司(暂定名),推动新零售转型,拓展新零售线上业务,实现“数字化”运营及营销高效链接精准触达。
虽然无法从公开资料获得更多传统商超在技术投入方面的信息,但以我对行业的了解,越来越多的传统商超已经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并且清楚技术投入与营收、利润增长的关系,这些让传统商超在技术方面的投入更有把握和信心。
对于传统商超来说,多业态时代的阶段必将经历阵痛,总是有适合自己企业的方法来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洞悉发展的规律和本质,然后下定决心勇往直前。
无论是传统商超、电商平台、社区团购还是仓储会员店,作为零售业的一员,只要在路上,竞争就会永远如影随行。
庆幸的是,行业一直在不断规范,消费者越来越成熟,传统商超在阵痛期更不应该悲观、产生畏惧和抱怨,只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能够不断获得利润和增长,不被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