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链条做枪 怎么做啊 详细点~
首先要把自行车的链条一颗一颗的砸开,每颗链条之间都用一根断轴连接,最好用粗点的平头钉子把那根断轴砸开,用八颗到十颗砸开的链条孔对孔的连起来,这样就是枪管了,再用一颗自行车的钢线头打进最前面的那颗链条的孔里(用来插火柴),在找一根铁条作撞针(要能穿过链条的孔,一般用老式窗户的搭扣)就差不多了,用一根够力点的橡皮筋来拉动撞针.至于枪把的做法你自己想吧.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松桃县部分贫困村民便开始以造枪、贩枪牟利。据报道,1992年至1996年,松桃警方收缴各种非法枪支8772支,其中仿五四式481支,仿六四式492支,微冲6支,仿左轮12支,土炮18门。枪管用的是外地“淘来”的7.62毫米钢管,枪套、弹夹用油桶铁皮经过磨砂、焊接“手工”制成……“除了膛线造不出来,其余与真枪没有什么区别。”
都算下来,这支黑枪的成本不到200元。可一进黑市,它的价格顿时扶摇直上,造枪者卖给上线是1000元,此后每次倒手都会加价500元-600元,到买家手里已是4000元,质量好的长枪的价格能翻百余倍。黑枪暴利带来的“致富效应”,让许多人铤而走险……
我国枪支市场的需求人群主要有五部分。
一个是黑恶势力,哪个黑恶势力手中有枪,就会占上风。第二个是地下赌场的看场保镖,地下赌场是非法的,经营需要枪来威慑。第三个是藏区。藏区人民有打猎的习惯,身上有枪是他们的传统喜好。第四个是矿老板。矿区是比较复杂的,为了争好的矿坑口,枪对他们来说也很具有威慑力。第五个是贩毒团伙。
八成黑枪系自制和走私
把链条拆开,用其中有两个孔的这一节,把10来个这样的链条节并排,就形成了一个链节组,外面用胶带固定。这个组有两条孔,下面一条用一根钢丝穿过,固定在枪上。上面一条孔作为枪膛,里面是走撞针的。
在最前面再放一个链条节,下面这个孔和上面说的链节组穿在同一根钢丝上,这样,它可以绕着这根钢丝左右转动。
在自行车钢丝和钢圈相连处,是用一个罗帽固定的,卸一个这样的罗帽,把它塞到最前面的这个链条节的上面这个孔里。这样,就在整条孔里,在最前面出现了一个紧窄处,这里就是撞针撞击火柴头的地方。
把最前面的这个链节向边上转动,上面这个孔就露出来了,拿一根火柴,从罗帽孔里穿过,从后往前穿到底,再把链节闭合。
撞针上膛,击发,通过撞针撞击火柴火药头,使其爆炸,把火柴杆射出去。
大家不要误解以为是枪就很危险,这种玩具枪本身的威力非常小,还没有一把弹弓子威力大,它是利用火柴头上的那一点氯酸钾被外力撞击产生爆炸的原理制作的,虽是爆炸效果但只放一两根火柴根其发出响声像小号鞭炮一样,威力并不大。
个别追求刺激人士盲目将火柴枪进行改装以增加其射击威力,这是相当危险的行为,因为火柴制作材料取自生活中的一些简易材料,本身能承受的氯酸钾力量很有限,一旦盲目改装将会严重威胁到玩家的自身和周边人们的安全,就像鞭炮一样轻则皮外伤重则致残。只要保证不盲目改装保留最原始的射击威力就不用担心。
起初我们只打一根火柴,好的时候,一打一溜明火;哑的时候,火柴光冒烟而不燃烧。玩到后来,一根火柴不足以让我们产生身份和荣耀的光环。只有花样不断翻新,由一根火柴演变到几根,是一种成功的象征。
做过火柴枪的人都知道,扳机一定要做的灵巧好用,要不是废枪一把。 整支枪难弄的要属枪管了,它要用自行车的链条扣做成。从废弃的车链上取5、6节下来,平等地摆放到一起,使上下两个链孔连成两个通道。一个通道可以穿进铁丝,把它固定在枪身上,另一个通道就相当于枪管了。因为火柴太小,这个枪管还需要在内部加一节车辐条上的铆钉。凑齐其他的材料不难,难的是寻找废链条。
到了80年代,在火柴枪的基础上进化出火药枪。就是击发装置和火柴枪相同,基本就是在此基础上在枪头的部位加一个钢管(最好是无缝钢管),里面装火药和钢砂.
准备工具
然后自行车链条一根,铁丝3毫米直径若干,细铁丝、医用胶带再加上一个自行车辐帽。把链条用钢钉分离开
做支架
把链条前面两节用铆钉加XX铆死
如果有废弃的弹壳,这样处理
链条后部分穿在架子上,摆齐,然后用胶带绑紧。
套上皮筋就OK了
完成,注意安全!!
工具/原料
自行车链子
粗铁丝,细铁丝
辐条螺帽
橡皮筋(气门芯也行)
白胶皮
钳子
钢钉
锤子
锉
方法/步骤
用锤子和钉子把链子轴,冲出来,需要6-8节备用
2.用锉,把辐条螺帽,锉细直径和链子轴,大小一样
3.把锉辐条螺帽,钉入两节链子中
4.用白胶皮缠好,这样好看些
5.用钳子把粗铁丝,做成配件,用细铁丝缠好,固定框架
6.把链子装到框架上,用橡皮筋当弹簧,也可以用来固定链子和铁丝框架
7.完成
注意危险!
在英国军人的口中,斯登冲锋枪被戏谑的称为水管工人的杰作。其实从外观上来看,斯登冲锋枪绝对是二战时期最难看的冲锋枪没有之一。整个枪身就是由几根看似非常简陋的钢管焊接而成的。但是在二战中,斯登冲锋枪确实英国和其盟友绝对的主力冲锋枪。虽然早期的斯登一直存在可靠性问题,但是在改进的过程中,斯登不仅解决了可靠性的问题。英国还研制出了斯登的消音版本,由于名字被命名为Mk.IIs所以被很多人戏称为斯登-s。不过有一说一,斯登-s冲锋枪是二战中最成功,最著名的微声冲锋枪。
在一次世界大战中,保守的英国陆军并不欣赏冲锋枪,认为其射程很短,而且射速过快。甚至很多迂腐的官僚还说冲锋枪的射速会让士兵在短时间内打光子弹,然后被敌人的步枪一枪爆头。所以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英国都没有装备什么像样的冲锋枪。但是在英法联军对抗德军的时候,很快就被德国的MP38冲锋枪打的晕头转向。虽然英国一边根据缴获的MP38冲锋枪进行研制,一边从美国购买大量的汤姆逊冲锋枪应急。但是由于德国潜艇部队的存在,即便是强如皇家海军,也无法很好的保护运输船队。而且汤姆逊冲锋枪的生产速度很慢,并不适合当时的英国军队。
虽然斯登非常丑陋,但是它能够被快速生产的特点却是当时的英国最需要的。而且从其简陋的外表,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英国是何等的窘迫和焦急。而且由于是匆忙研制出来的产品,所以英国部队对于这款武器深恶痛绝。因为他实在是太不可靠了。最早的斯登冲锋枪的闭锁机构就是简单的将枪栓挂起来。而在弹簧的作用下,稍不注意斯登冲锋枪就会自动解脱保险。从而在衣带的勾挂下引起走火。甚至吊在地上也有可能打上两枪。
而且当时的斯登冲锋枪实在是太怪异了,导致很多士兵拿到之后一直很费解到底该如何使用这支钢管枪。而且为了简化生产,当时的斯登冲锋枪为了省下一些钢铁材料,甚至将枪托和手柄进行了合并。这让很多士兵认为,而且枪托完全就是一根钢管。这让很多士兵自嘲使用这支武器,首先需要一双手套,然后需要一条垫在肩膀上的毛巾。特别是在冬天,士兵甚至不愿意触碰斯登冲锋枪。幸亏欧洲的冬天不像俄罗斯。否则设计师的族谱可能都会被士兵的喷上天了。
虽然斯登是一支丑陋的冲锋枪,但是他的产量一度达到了400万支。这样的数量让其不仅仅装备英国军队,还被空投给了各种各样的抵抗组织。而我国军队也装备了一定数量的斯登冲锋枪。但是有趣的是,在我国不仅仅有斯登,还有MP18。所以很多人容易将其弄混。其实分辨方式很简单,MP18的前方有一个充满空洞的散热器,而斯登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