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燃气管道从桥梁下方穿过需要套管吗
不需要。
(1)当条件允许时,可利用道路、桥梁跨越河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利用道路、桥梁跨越河流的燃气管道,其管道的输送压力不应大于0.4MPa。
2)当燃气管道随桥梁敷设或采用管桥跨越河流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3)燃气管道随桥梁敷设,宜采取如下安全防护措施:
①敷设于桥梁上的燃气管道应采用加厚的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尽量减少焊缝,对焊缝进行100%无损探伤。
②跨越通航河流的燃气管道管底标高,应符合通航净空的要求,管架外侧应设置护桩。
③在确定管道位置时,应与随桥敷设的其他可燃的管道保持一定间距并符合有关规定。
④管道应设置必要的补偿和减震措施。
⑤过河架空的燃气管道向下弯曲时,向下弯曲部分与水平管夹角宜采用45º形式。
⑥对管道应做较高等级的防腐保护。对于采用阴极保护的埋地钢管与随桥管道之间应设置绝缘装置。
不管采用哪种保护方式,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被保护物体极化电位低于腐蚀电位大于-100mv,同时阳极的电流损失又不能太大;
比如钢的腐蚀电位为-700mv,所以钢制管道的保护电位一般要求不低于-0.85V,如果保护电流过大,不但会造成输出单元负荷过大,还会大大缩短阴保站或牺牲阳极的保护范围,使部分管段失去保护。良好的对地和对非保护管段绝缘可以大大减小泄漏电流。
管道防腐
钢管的防腐按图纸要求,采用环氧煤沥青漆外包玻璃丝布,外涂面漆防腐 外壁施工工艺流程:
管道除锈→涂底漆→第一遍面漆→第二遍面漆→缠玻璃丝布→面漆→面漆;
内壁施工工艺流程:管道除锈→涂底漆→第一遍面漆→第二遍面漆→第三遍面漆
1、管道除锈
涂底漆前管子表面应清除油垢、灰渣、铁锈、氧化铁皮。采用喷砂除锈其质量标准达到Sa2.5级。
2、管子表面除锈后涂底漆,之间时间间隔不超过8小时,涂底漆时,基面应干燥。底漆涂刷均匀、饱满,不得有凝块、起泡现象,管两端150~250mm范围内不得涂刷。
3、底漆表干后涂刷面漆和包扎玻璃丝布,底漆和第一遍面漆涂刷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4小时。
4、环氧煤沥青涂料采用双组份,常温固化型的涂料;玻璃丝布采用干燥、脱蜡、无捻、封边、中碱、经纬密度为10*12根/cm~12*12根/cm的玻璃丝布。面漆涂刷后立即包扎玻璃丝布,玻璃丝布的压边宽度为30~40mm,接头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各层搭接接头相互错开。玻璃丝布油浸透率达95%以上,不得出现大于50mm*50mm的空白,管端留出150~250mm阶梯形搭茬。
5、管道接口处施工要在焊接试压合格后进行,新旧防腐压边不小于50mm,接头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接茬处应粘接牢固、严密。
6、钢管外壁涂层机构:一底两面一布两面,干膜总厚度400µm。
7、钢管内壁涂层机构:一底三面,干膜总厚度300µm。
8、外防腐施工完毕后按设计要求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表4.3.11中相对应的要求进行质量检测。
扩展资料:
埋地涂塑钢管是以钢管为基体,通过特殊工艺在内壁熔融喷涂或吸附食品级环氧粉末涂料或PE原料经高温固化而成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比较小的摩擦阻力。
环氧树脂涂塑钢管适用于给排水、海水、温水、油、气体等介质的输送,聚氯乙烯(PVC)涂塑钢管适用于排水、海水、油、气体等介质的输送。
参考资料:
埋地涂塑钢管_百度百科钢管(Steel pipe)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于自行车制造业的兴起、19 世纪初期石油的开发、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舰船、锅炉、飞机的制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火电锅炉的制造,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石油天然气的钻采和运输等,都有力地推动着钢管工业在品种、产量和质量上的发展。
钢管不仅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它还是一种经济钢材。用钢管制造建筑结构网架、支柱和机械支架,可以减 轻重量,节省金属20~40%,而且可实现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用钢管制造公路桥梁不但可节省钢材、简化施工,而且可大大减少涂保护层的面积,节约投资和维护费用。
当采用沟槽连接件连接时,公称直径小于等于 DN250 的沟槽式管接头系统工作压力不应大于 2.50MPa,公称直径大于等于 DN300 的沟槽式管接头系统工作压力不应大于 1.60MPa。
8.2.6 埋地金属管道的管顶覆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最小管顶覆土应按地面何载、埋深荷载和冰冻线对管道的综合影响确定;
2 管道最小管顶覆土不应小于 0.70m;但当在机动车道下时管道最小管顶覆土应经计算确定,并不宜小于 0.90m;
3 管道最小管顶覆土应至少在冰冻线以下 0.30m。
8.2.7 埋地管道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的聚乙烯(PE)原材料不应低于 PE80;
2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的内环向应力不应低于 8.0MPa;
3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的复合层应满足静压稳定性和剥离强度的要求;
4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及配套管件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塑料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GB/T3682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加工前后 MFR变化不应超过±20%;
5 管材及连接管件应采用同一品牌产品,连接方式应采用可靠的电熔连接或机械连接;
6 管材耐静压强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 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7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道最小管顶覆土深度,在人行道下不宜小于 0.80m,在轻型车行道下不应小于 1.0m,且应在冰冻线下 0.3m;在重型汽车道路或铁路、高速公路下应设置保护套管,套管与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的净距不应小于 100mm;
8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道与热力管道间的距离,应在保证聚乙烯管道表面温度不超过 40℃的条件下计算确定,但最小净距不应小于 1.50m。
必须采用单独的跨越或者穿越形式,不能随桥过河。
建议参照以下标准:GB 50423-2007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59-2009 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SY 4207-2007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管道穿跨越工程。
建议参照下面的要求:
地埋管,埋得深的话,不用肯定厚度,主要是考虑是成本,太厚的话,用量太大,成本高。镀锌管不建议直接埋地,多少应该做些防腐,否则应该使用寿命。
埋地电缆过路段保护用的镀锌钢管保护管厚度有明确要求,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电线导管不应埋设于室外土壤内;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埋深不应小于0.7m。
依据是: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中:
14.2 一 般 项 目
14.2.1 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埋深不应小于0.7m。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电线导管不应埋设于室外土壤内。
14.2.4 金属导管内外壁应防腐处理;埋设于混凝土内的导管内壁应防腐处理,外壁可不作防腐处理。
扩展资料:
镀锌钢管技术要求
1、牌号和化学成分
镀锌钢管用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092所规定的黑管用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2、制造方法
黑管的制造方法(炉焊或电焊)由制造厂选择。镀锌采用热浸镀锌法。
3、螺纹及管接头
(a) 带螺纹交货的镀锌钢管,螺纹应在镀锌后车制。螺纹应符合YB 822的规定。
(b)钢制管接头应符合YB 238的规定;可锻铸铁管接头应符合YB 230的规定。
4、力学性能 钢管镀锌前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 3092的规定。
5、镀锌层的均匀性镀锌钢管应作镀锌层均匀性的试验。钢管试样在硫酸铜溶液中连续浸渍5次不得变红(镀铜色)。
6、冷弯曲试验公称口径不大于50mm的镀锌钢管应作冷弯曲试验。弯曲角度为90°,弯曲半径为外径的8倍。试验时不带填充物,试样焊缝处应置于弯曲方向的外侧或上部。试验后,试样上不应有裂缝及锌层剥落同象。
7、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应在黑管进行,也可用涡流探伤代替水压试验。试验压力或涡流探伤对比试样尺寸应符合GB 3092的规定。钢材力学性能是保证钢材最终使用性能(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镀锌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