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钢管 > 正文

圆钢管外茎20厘米厚1厘米长度100厘米有多重

外向的冬天
勤劳的冥王星
2023-03-29 14:13:37

圆钢管外茎20厘米厚1厘米长度100厘米有多重?

最佳答案
轻松的小土豆
可爱的小懒猪
2025-09-19 08:54:20

外半径=20÷2=10厘米

内半径=18÷2=9厘米

体积=(10×10×3.14-9×9×3.14)×100=5966立方厘米

质量=5966×8=47728克≈47.7千克

最新回答
笨笨的鲜花
潇洒的小伙
2025-09-19 08:54:20

对于外径<16mm的钢管,可以做整管拉伸;对于外径较大(>16mm)的钢管,可取比例试样。高温下可测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断后伸长率

17.ASTM A370-14与ASTM E8/E8M的适用范围有什么区别?

前者适用于钢铁类材料,后者除钢铁类材料外,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也可使用。ASTM A370对试验温度没有明确规定,而ASTM E8/E8M则规定室温范围10~38℃。

执着的万宝路
震动的手机
2025-09-19 08:54:20
每米重量:(外经-壁厚)X壁厚X0.02466,自己要学会计算。消防用的镀锌管DN150,外径一般是159的,没有165那么厚

举例:(159-4.5)*4.5*0.02466=17.145 公斤/米,这是焊接钢管重量,镀锌管还要成系数

勤劳的毛豆
爱笑的向日葵
2025-09-19 08:54:20
U型钢管拉伸要用到适当大力度的拉力机,根据钢管长度、直径以及材质大小取决具体的拉力大小和拉伸方法。在进行拉伸操作时,需要准备必要的轴承或端头,先将钢管固定,然后再对其进行逐步拉伸。U型钢管拉伸要用到适当大力度的拉力机,根据钢管长度、直径以及材质大小取决具体的拉力大小和拉伸方法。在进行拉伸操作时,需要准备必要的轴承或端头,先将钢管固定,然后再对其进行逐步拉伸。

稳重的中心
土豪的流沙
2025-09-19 08:54:20
无缝钢管的计算公式为:壁厚=(压力*外径*系数)/(2*钢管材质抗拉强度),一般钢材有不同的计算公式,山西无缝钢管的计算公式中,W=0.02466*S(D-S),D指的是外径,S为壁厚。

大力的毛衣
寒冷的麦片
2025-09-19 08:54:20
正规地讲连墙杆的设置是需要计算的,主要考虑风荷载和架管平面外变形的轴向力这个在编制脚手架施工方案里是必须的一项。楼主所讲的预埋钢管是预埋件的一种(还有预埋钢筋环的)属于刚性连接,对于预埋的长度应为总长的2/3这是常规做法(也可适当放宽),规范并未规定一个具体值(因为必须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计算)。 查看原帖>>

冷艳的水蜜桃
无私的小兔子
2025-09-19 08:54:20
您好,拉茎辊是一种常见的轧制设备,用于将金属板材或管材进行轧制和成形。在制造过程中,拉茎辊的焊接工艺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设备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拉茎辊的焊接方法主要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激光焊接等。其中,手工电弧焊是最常用的一种焊接方法。在焊接前,需要对拉茎辊的缺陷和损伤部位进行清理和修复,保证焊接质量。然后,通过手工电弧焊的方式,将焊丝加热熔化并填充到需要焊接的部位,形成焊缝。焊接时,需要注意控制焊接电流和电压,保证焊接质量和稳定性。

气体保护焊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焊接方法,适用于焊接质量要求高的拉茎辊。在焊接前,需要对拉茎辊进行清理和处理,然后在焊接区域周围设置气体保护装置,保证焊接过程中不受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等影响。然后,通过气体保护焊的方式,将焊丝加热熔化并填充到需要焊接的部位,形成焊缝。焊接时,需要注意控制焊接电流和气体流量,保证焊接质量和稳定性。

激光焊接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的焊接方法,适用于焊接质量要求极高的拉茎辊。在焊接前,需要对拉茎辊进行清理和处理,然后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将激光束聚焦到需要焊接的部位,将金属材料熔化并形成焊缝。激光焊接具有焊接速度快、热影响区小、焊缝质量高等优点,但设备成本较高。

暴躁的水池
自觉的野狼
2025-09-19 08:54:20

为了确保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优秀的活动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 篇1

活动脚手架所使用材料和搭设方法同一般脚手架。

1、立杆应座落在坚实的基础上,立杆底部设底座,座下铺2.5m×0.3m×0.05m厚木板。

2、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表6.1.1-1之规定,采用立杆横距1.05米,步距为1.8米,立杆纵距1.8米,连墙件的设置为二步三跨;

3、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竹笆的设置;

3.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大于3跨;均与横向水平杆扣接;

3.2纵向水平杆均采用对接,且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允许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一样步或不一样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为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小于纵距的13;

3.3主接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因本工程采用竹笆脚手板,所以,横向水平杆应直接扣接在立杆上,且应增设2根纵向水平杆,等间距布置;

3.4施工层竹笆应满铺,四个角用铁丝与纵向水平杆绑扎牢固;

4、立杆的设置;

4.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4.2纵向扫地杆应处于横向扫地杆的上方,均与立杆扣接,扫地杆距地面为150mm;

4.3立杆在顶层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为1.2米,采用两个回转扣件固定,且高出建筑物檐口1.5米,下方均采用对接,节点布置同纵向水平杆节点要求;

5、连墙件的设置;

5.1连墙件选用软拉配合顶撑x作,尺寸为5.4×3.6,覆盖面积为19.44平方米,贴合“规范”中表6.4.1的要求;

5.2拉结点必须靠近立杆设置,距离不应大于300mm,同时,应从底部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

5.3拉筋应呈水平方向设置,配合顶撑使用,实际x作应先定后拉;

6、剪刀撑的设置;

6.1剪刀撑按表6.6.2中要求选用连接6根立杆,由拐角处开始,沿全高度布置,每组剪刀撑的净间距小于15米,杆件连接采用搭接,两断各用一组扣件,距离末端100mm;

6.2无法搭设剪刀撑的位置需设置“之”字形斜撑;

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 篇2

(一)施工方案

1、根据工程实际编制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有针对性,能有效地指导施工,明确安全技术措施。

2、搭设高度在25M以下的外架应有搭拆方案,绘制架体与建筑物拉结详图、现场杆件立面和平面布置图。

3、搭设高度超过25M且不足50M的外架,应采取双钢管立杆或缩小间距等加强措施,除应绘制架体与建筑物拉结详图、现场杆件立面、平面布置图外,还应说明脚手架基础做法。

4、搭设高度超过50M的外架,应有设计计算书及卸荷方法详图,绘制架体与建筑物拉结详图、现场杆件立面、平面布置图,并说明脚手架基础做法。

5、外架专项施工方案包括计算书及卸荷方法等必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签字盖章。

(二)立杆基础

1、毛竹脚手架立杆需深埋地下30cm以上并支在垫木(块)上,基础夯实后落地顶撑支设在木板或水泥垫块上,并设纵横相连扫地杆。立杆基础埋深上部分采用砼浇筑的可不设扫地杆。

2、钢管脚手架基础平整夯实,砼硬化,落地立杆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砼地坪、砼预制块上,设纵横相连扫地杆。

3、立杆基础外侧设置截面不小于20×20cm的排水沟,并在外侧设80cm宽以上砼路面。

4、外脚手架不宜支在屋面、雨棚、阳台等处,确因工程需要搭设的脚手架,要分别对外架和屋面、雨棚、阳台等部位的结构稳定性进行计算并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其设计计算书和安全措施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盖章。

(三)架体与建筑物拉结

1、脚手架与建筑物按水平方向不大于7M,垂直方向不大于4M设一拉结点。拉结点在转角和顶部处加密,即在转角1M以内范围按垂直方向不大于4M设一拉结点,顶部80cm以内范围按水平方向不大于7M设一拉结点。

2、钢管外架拉结点应刚性拉结;毛竹外架采用2根并联8号铅丝加套管的柔性拉结(既拉又撑)。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

3、外墙装饰阶段拉结点也须满足要求,确因施工需要需除去原拉结点时,必须重新补投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

4、拉结点或临时拉结点必须画出制作详图。

(四)立杆间距与剪刀撑

1、毛竹脚手架步距不大于1.8M,立杆纵距不大于1.5M,横距不大于1.3M,架子总高度不得超过25M。

2、钢管脚手架步距底部高度不大于2M,其余不大于1.8M,立杆纵距不大于1.8M,横距不大于1.5M。如搭设高度超过25M须采用双立杆或缩小间距的方法搭设,超过50M应进行专门设计计算。

3、架子转角处立杆间距应符合搭设要求。

4、脚手架外侧设置剪刀撑,由脚手架端头开始按水平距离不超过9M设置一排剪刀撑,剪刀撑杆件与地面成45-60°角,自下而上、左右连续设置。设置时与其他杆件的交叉点应互相连接(绑扎),并应延伸到顶部大横杆以上。竹脚手架剪刀撑底部斜杆应深埋超过30cm。

5、毛竹脚手架必须设置顶撑,顶撑能有效地搁在小横杆上,不得移位、偏离。

6、严禁搭设单排脚手架。

(五)脚手板与防护栏杆

1、25M以下建筑物的外脚手架除操作层以及操作层的上下层、底层、顶层必须满铺外,还应在中间至少满铺一层。25M以上建筑物的外架应层层铺设脚手片。装饰阶段必须层层满铺脚手片。

2、满铺层脚手片必须垂直墙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3、脚手片须用不细于18#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无探头板。脚手片完好无损,破损的要及时更换。

4、脚手架外侧必须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不宜将网围在各杆件的外侧。安全网应用不小于18#铅丝张挂严密。

5、脚手架外侧自第二步起必须设1.2M高同材质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0.9M和1.3M。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如遇大开间门窗洞等),在脚手架内侧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

6、脚手架的高度,里立杆低于檐口50cm,平屋面外立杆高于檐口1-1.2M,坡屋面高于1.5M以上。

(六)交底和验收

1、脚手架搭设前应对架子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2、脚手架搭设后由公司组织分段验收(一般不超过3步架),办理验收手续。验收表中应写明验收的部位,内容量化,验收人员履行验收签字手续。验收不合格的,应在整改完毕后重新填写验收表。脚手架验收合格并挂合格牌后方可使用。

3、脚手架应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并按要求填写检查表,检查内容量化,履行检查签字手续。对检查出的问题应及时整改,项目部每半月至少检查一次。

(七)小横杆设置

1、外架子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两端固定在立杆,确保安全受力。

2、小横杆应设置在大横杆的下方,顶撑的上端(仅指毛竹脚手架)。

3、小横杆两端各伸出立杆净长度不少于10cm并应尽量保持一致。

(八)杆件搭接

1、钢管脚手架立杆必须采用对接,大横杆可以对接和搭接,剪刀撑和其他杆件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40cm,且不少于二只扣件紧固。

2、竹脚手架立杆、剪刀撑、大横杆和其他杆件均采用搭接,其中立杆、剪刀撑搭接长度不小于1.5M,大横杆不小于2M,且均用不细于10#铅丝双股并联绑扎3道以上。

3、相邻杆件搭接、对接必须错开一个档距,同一平面上的接头不得超过50%。

4、竹脚手架顶撑设置到位、有效、与立杆绑扎不小于10#铅丝双股并联绑扎3道。

(九)架体内封闭

1、脚手架的架体里立杆距墙体净距一般不大于20cm,如大于20cm的必须铺设站人片,站人片设置平整牢固。

2、脚手架施工层里立杆与建筑物之间应进行封闭。

3、施工层以下外架每隔3步以及底部应用密目网或其他措施进行封闭。

(十)脚手架材质

1、钢管脚手架应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A3钢管,表面平整光滑,无锈蚀、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新用钢管有出厂合格证。搭设架子前应进行保养、除锈并统一涂色,颜色应力求环境美观。

2、搭设竹脚手架的竹竿要求挺直、质地坚韧,不得使用青嫩、枯脆、腐烂、虫蛀及裂纹连通两节以上的竹杆。竹杆有效部分小头直径必须符合:A.立杆、大横杆、顶撑、剪刀撑等不小于75mm;B.小横杆不得小于90mm;C.搁栅、栏杆不得小于60mm。

3、钢管脚手架搭设使用的扣件应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扣件标准》要求,有扣件生产许可证,规格与钢管匹配,采用可锻铸铁,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锻造缺陷,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

4、竹脚手架绑扎用的铅丝无锈蚀,双股并联捆扎。

5、底排立杆及扫地杆均漆红白相间色。

(十一)通道

1、外脚手架应设置上下走人斜道,附着搭设在脚手架的外侧,不得悬挑。斜道的设置应为来回上折形,坡度不大于1∶3,宽度不小于1M,转角处平台面积不小于3m2。斜道立杆应单独设置,不得借用脚手架立杆,并应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每隔一步或一个纵距设一连接。

2、斜道两侧及转角平台外围均应设1.2M高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并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3、斜道侧面及平台外侧应设置剪刀撑。

4、斜道脚手片应采用横铺,每隔20-30cm设一防滑条,防滑条宜采用40×60mm方木,并多道铅丝绑扎牢固。

5、外架与各楼层之间应设置进出通道,坡度不大于1∶3,宽度不小于1M,通道宜采用木板铺设,两边设1.2M高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并固定牢固。

6、斜道和进出通道的栏杆、踢脚杆统一漆红白相间色。

(十二)卸料平台

1、外脚手架吊物卸料平台和井架卸料平台应有单独的设计计算书和搭设方案。

2、吊物卸料平台、井架卸料平台应按照设计方案搭设,应与脚手架、井架断开,有单独的支撑系统。

3、卸料平台要求采用厚4cm以上木板统一铺设,并设有防滑条。外架吊物卸料平台应采用型钢做支撑,预埋在建筑物内,不得采用钢管搭设。井架卸料平台可以由钢管从基础上搭设,但基础必须采用砼,地立杆垫型钢或木板。

4、吊物卸料平台必须设置限载牌。

5、卸料平台临边防护到位,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和30cm踢脚杆,四周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 篇3

1、工程概况

景信商务楼工程位于华山路1532号,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地下三层,地上12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工期为500天;

本工程质量管理目标为:争创上海市“标化工地”

争创上海市“文明工地”

2.施工部署

2.1安全防护领导小组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的必然保障,也是我项目部创建“文明工地”、“标化工地”的根本要求。为此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现任分工如下:

组长:陈建华(项目经理)——全面负责

副组长:黄卫星(项目工程师)——技术总部署

陆建春(生产负责人)——现场施工指挥

组员:袁飞蒋松辉(施工负责人)——方案编制,技术交底

(施工员)——现场施工协调

顾志荣(安全员)——现场指挥、质量检查

2.2设计总体思路

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实际施工特点,外脚手架采用落地式双立杆外脚手架。外脚手均为一架三用,既用于结构施工和装修施工,同时兼作安全防护。荷载按装修荷载考虑,要求三层同时作业。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顶板承受极限值(活荷载5KN/m2)、恒荷载6KN/m2)。

脚手架技术参数:

立杆距结构外沿0.35m,

架宽:1.1m,横距

立杆间距:1.5m,纵距

大横杆步距:1.8m

双立杆高度:30米

3.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3.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3.1.1基础处理:

本工程外脚手架直接坐落在地下室顶板,基础底座下设置槽钢垫板,

3.1.2立杆:

脚手架下面30米采用双排双立杆,上部采用双排单立杆。立杆顶端高出结构女儿墙1.5m,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柱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60cm。

3.1.3大横杆:

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上,在立柱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其长度大于3跨、不小于6.0m,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

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50cm,各接头距立柱的距离不大于50cm。

3.1.4小横杆:

每一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即主节点),都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小横杆间距应与立杆柱距相同,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要,可在两立柱之间在等间距设置增设1—2根小横杆,其最大间距不大于75cm。

小横杆伸出外排大横杆边缘距离不小于lOcm;伸出里排大横杆距结构外边缘15cm,且长度不大于44cm。上、下层小横杆应在立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的相临小横杆在立柱处相向布置。

3.1.5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20cm处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上方的立柱上。

3.1.6剪刀撑:

脚手架采用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相结合的方式,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单立杆部位则采用单杆通长剪刀撑。

剪刀撑每6步4跨设置一道,斜杆与地面的夹角保持在45°—600之间。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4个扣结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cm以内。

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 篇4

一、工程概况:

1、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层数、层高、总高度、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地质情况、工期;外脚手架方案选择等。

2、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J84―2001(2002年版)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3)地质勘察报告

(4)本工程施工图纸

二、脚手架设计

1、确定脚手架钢管、扣件、脚手板及连墙件材料;

2、确定脚手架基本结构尺寸、搭设高度及基础处理方案;

3、确定脚手架步距、立杆横距、杆件相对位置;

4、确定剪刀撑的搭设位置及要求;

5、确定连墙件连接方式、布置间距;

6、确定上、下施工作业面通道设置方式及位置;

7、挡脚板的设置。

三、设计计算

1、确定并绘制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图及设计计算简图;

2、确定脚手架设计荷载(4.1条、4.2条、4.3条);

3、立杆基础承载力计算(5.5条);

4、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及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5.2条);

5、立杆稳定性及立杆段轴向力计算(5.3条);

6、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计算(5.4条);

7、模板支架立杆稳定性及立杆段轴向力计算(5.6条)。

四、施工组织与管理

1、搭设脚手架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确定施工单位时应同时明确技术负责人及专职安全员。

2、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3、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五、脚手架施工质量要求及验收

1、施工准备。

(1)单位负责人向架设和使用人员交底;

(2)对钢管、扣件、脚手板、安全网等构配件进行检查及验收;

(3)清理、平整场地,保证排水畅通。

2、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施工、基础验收、放线定位。

3、脚手架搭设的进度控制。

4、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查验收方法。

5、脚手架安全防护做法与要求。

6、脚手架拆除。

活动脚手架拆除方法

(1)拆除作业按搭设作业的相反程序进行,遵循自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按照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

(2)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3)拆立杆时,应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大横杆、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4)连墙杆在其上部杆件拆除完毕后(伸上来的立杆除外)后方能拆除

(5)松开扣件的平杆件应随时撤下,不得松挂在架上

(6)拆除长杆件时应两人协同作业,以免单独作业时出现闪失。

(7)拆下的杆件应吊运至地面,不得向下抛掷

(8)运至地面的杆配件应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码放,当天拆当天清。

柔弱的蜻蜓
冷静的招牌
2025-09-19 08:54:20
倒车:前行至三角窗中心线与中杆对准

右打死,前行至车身与平行线平行,方向盘回正

挂后退档,后退到粗斜杆(1号点)与中杆对其

方向盘向右打死,后退至后座椅背靠枕上的角(2号点)与中杆对其

方向盘回大半圈,后退至三角窗的3c标志(3号点)与中杆对其

方向盘打死,看左后视镜,后退至车身直了即可。

移库:方向盘右打死 挂1档前行到右杆与左角和左茎中点对其

方向盘左打死 前行至与中杆差20cm 挂后退档

右打死 从反光镜中看1号点与后方中杆对其

左打死 退

再进再退即可。

退进乙库:方向盘左打一圈 左杆与左茎和左角中点对其

方向盘回正 前行至椅背中心对中杆

左打死 行至车身与白线平行即可

方向盘回正 挂后退档 退至前杆与后点差20cm

左打死 从后视镜3号点与中杆对其

方向盘回大半圈 后视镜中看1号点与中杆对其

左打死 看右侧后视镜入库。

9选4:

过圆饼:左茎与中点中间对1、2号饼

橡皮边挡住3号饼一半时左打死

左角碰白线时方向盘回正

前行至右橡皮边碰4饼 右打死

前玻璃3C标志对虚线 向右回正

左茎对白线停 左打死

左茎对白线 回正

右橡皮边碰6号饼停 右打死

左角与茎中点对虚线停 回正。

单边桥:前3C标志对虚线往左打一圈

右角对虚线往右回2全

左茎对钢板左侧 回正

左茎沿桥左侧走

前轮下桥50——60cm往右打一圈

右桥走至左桥与左茎中间 左回两圈

左茎与虚线对其 右回正

左茎沿虚线左侧走

侧方停车:

中点与黄线差30cm 打右转向灯

后退档 打左转向灯

1号点对杆 右打死看左后视镜

看到4号杆后停 回正

看到前杆退到右下角黑物处停

左打死 退到左角对杆停

1档 出去 打左灯

圆镜离杆70cm停 右回正

杆到车窗一般停 右打一圈

车身直后回正。

直角:左茎离钢管30cm

右前方竖黑条离白线5cm 右打死出去

适时回正。

S:车头对S中点 左角出钢管10cm

左打一圈加90°

左茎遇钢管回正 右角碰钢管

右打一圈加90°

右角沿着钢管走 直到右小圆镜看到钢管头

方向回正。

我自己正在学 所以自己整理了资料

体贴的歌曲
缓慢的机器猫
2025-09-19 08:54:20

厚壁钢管抗拉强度 序号 名  称 量的符号 单位符号 含 义 一 强度 强度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1 抗拉强度 σb MPa 金属试样拉伸时,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负荷与试样原横截面面积之比称为抗拉强度

Pb

σb=——

Fo

式中 Pb——试样拉断前的最大负荷(N)

Fo——试样原横截面积(mm ) 标准化壁厚允许偏差 偏差等级 壁厚允许偏差 S/D 0.1<S/D 0.05<S/D≤0.1 0.025<S/D≤0.05 S/D≤0.025 S1 ±15%,最小±0.6mm S2 A ±12.5%,最小±0.4mm B +正偏差取决于重量要求

- 12.5% S3 A ±10%,最小±0.2mm B ±10% ±12.5%,最小±0.4mm ±15% C +正偏差取决于重量要求 - 10% S4 A ±7.5%,最小±0.15mm B ±7.5% ±10% ±12.5% ±15% S5 ±5%,最小±0.10mm 非标准化壁厚允许偏差 偏差等级 壁厚允许偏差,% NS1 +15

-12.5 NS2 +15

-10 NS3 +12.5

-10 NS4 +12.5

-7.5 注:S是钢管公称壁厚,D是钢管公称外径。 1)以公称压力表示其等级或规定压力一温度额定值的管件,应按标准规定的压力一温度额定值作为其使用基准,如GB/T 17185;

2)标准中仅规定了与其相连直管的公称厚度的管件,按标准规定的基准管子等级确定其适用压力一温度额定值,如GB14383~GB14626。

3)标准中仅规定外形尺寸的管件,如GB12459、GB 13401,应通过验证性试验来确定其承压强度。

4)其他,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压力设计或解析分析等方法来确定其使用基准。此外,管件强度等级的确定,还应不低于整个管道系统在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最严酷工况下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