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中弯管与直管在弯矩的区别
管道柔性设计的任务
压力管道柔性设计的任务是使整个管道系统具有足够的柔性,用以防止由于管系的温度、自重、内压和外载或因管道支架受限和管道端点的附加位移而发生下列情况;
1) 因应力过大或金属疲劳而引起管道破坏;
2) 管道接头处泄漏;
3) 管道的推力或力矩过大, 而使与管道连接的设备产生过大的应力或变形,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4) 管道的推力或力矩过大引起管道支架破坏;
2. 压力管道柔性设计常用标准和规范
1) GB 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2) SH/T 3041-2002《石油化工管道柔性设计规范》
3) SH 3039-2003《石油化工非埋地管道抗震设计通则》
4) SH 3059-2001《石油化工管道设计器材选用通则》
5) SH 3073-95《石油化工企业管道支吊架设计规范》
6) JB/T 8130.1-1999《恒力弹簧支吊架》
7) JB/T 8130.2-1999《可变弹簧支吊架》
8) GB/T 12777-1999《金属波纹管膨胀节通用技术条件》
9) HG/T 20645-1998《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规定》
10) 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3. 专业职责
1) 应力分析(静力分析 动力分析)
2) 对重要管线的壁厚进行计算
3) 对动设备管口受力进行校核计算
4) 特殊管架设计
4. 工作程序
1) 工程规定
2) 管道的基本情况
3) 用固定点将复杂管系划分为简单管系,尽量利用自然补偿
4) 用目测法判断管道是否进行柔性设计
5) L型 U型管系可采用图表法进行应力分析
6) 立体管系可采用公式法进行应力分析
7) 宜采用计算机分析方法进行柔性设计的管道
8) 采用CAESAR II 进行应力分析
9) 调整设备布置和管道布置
10) 设置、调整支吊架
11) 设置、调整补偿器
12) 评定管道应力
13) 评定设备接口受力
14) 编制设计文件
15) 施工现场技术服务
5. 工程规定
1) 适用范围
2) 概述
3) 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及版本
4) 温度、压力等计算条件的确定
5) 分析中需要考虑的荷载及计算方法
6) 应用的计算软件
7) 需要进行详细应力分析的管道类别
8) 管道应力的安全评定条件
9) 机器设备的允许受力条件(或遵循的标准)
10)防止法兰泄漏的条件
11)膨胀节、弹簧等特殊元件的选用要求
12)业主的特殊要求
13)计算中的专门问题(如摩擦力、冷紧等的处理方法)
14)不同专业间的接口关系
15)环境设计荷载
16)其它要求
第二章 压力管道柔性设计
1. 管道的基础条件
包括:介质 温度 压力 管径 壁厚 材质 荷载 端点位移等。
2. 管道的计算温度确定
管道的计算温度应根据工艺设计条件及下列要求确定:
1) 对于无隔热层管道:介质温度低于65℃时, 取介质温度为计算温度; 介质温度等于或高于65℃时, 取介质温度的95%为计算温度;
2) 对于有外隔热层管道, 除另有计算或经验数据外, 应取介质温度为计算温度;
3) 对于夹套管道应取内管或套管介质温度的较高者作为计算温度;
4) 对于外伴热管道应根据具体条件确定计算温度;
5) 对于衬里管道应根据计算或经验数据确定计算温度;
6) 对于安全泄压管道, 应取排放时可能出现的最高或最低温度作为计算温度;
7) 进行管道柔性设计时,不仅应考虑正常操作条件下的温度,还应考虑开车、停车、除焦、再生及蒸汽吹扫等工况。
3. 管道安装温度宜取20℃(除另有规定外)。
4. 管道计算压力应取计算温度下对应的操作压力。
5. 管道钢材参数按《石油化工管道柔性设计规范》SH/T3041-2002执行
1) 钢材平均线膨胀系数可参照附录A选取。
2) 钢材弹性模量可参照附录B选取。
3) 计算二次应力范围时,管材的弹性模量应取安装温度下钢材的弹性模量。
6. 管道壁厚计算
1) 内压金属直管的壁厚
根据SH 3059-2001《石油化工管道设计器材选用通则》确定:
当S0<Do /6时, 直管的计算壁厚为:
S0 = P D0/(2[σ]tΦ+2PY)
直管的选用壁厚为: S = S0 + C
式中 S0―― 直管的计算壁厚, mm;
P―― 设计压力, MPa;
D0―― 直管外径, mm;
[σ]t―― 设计温度下直管材料的许用应力, MPa;
Φ―― 焊缝系数, 对无缝钢管, Φ=1;
S―― 包括附加裕量在内的直管壁厚, mm;
C―― 直管壁厚的附加裕量, mm;
Y―― 温度修正系数, 按下表选取。
当S0≥D0/6或P/[σ]t >0.385时,直管壁厚应根据断裂理论、疲劳、热应力及材料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2)对于外压直管的壁厚
应根据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规定的方法确定。
7. 管道上的荷载
管道上可能承受的荷载有:
1)重力荷载, 包括管道自重、保温重、介质重和积雪重等;
2) 压力荷载,压力荷载包括内压力和外压力;
3) 位移荷载,位移荷载包括管道热胀冷缩位移、端点附加位移、支承沉降等;
4) 风荷载;
5) 地震荷载;
6) 瞬变流冲击荷载,如安全阀启跳或阀门的快速启闭时的压力冲击;
7) 两相流脉动荷载;
8) 压力脉动荷载,如往复压缩机往复运动所产生的压力脉动;
9) 机器振动荷载,如回转设备的振动。
8. 管道端点的附加位移
在管道柔性设计中,除考虑管道本身的热胀冷缩外,还应考虑下列管道端点的附加位移:
1) 静设备热胀冷缩时对连接管道施加的附加位移;
2) 转动设备热胀冷缩在连接管口处产生的附加位移;
3) 加热炉管对加热炉进出口管道施加的附加位移;
4) 储罐等设备基础沉降在连接管口处产生的附加位移;
5) 不和主管一起分析的支管,应将分支点处主管的位移作为支管端点的附加位移。
9. 管道布置
管道的布置尽量利用自然补偿能力:
1) 改变管道的走向,以增加整个管道的柔性;
2) 利用弹簧支吊架放松约束;
3) 改变设备布置。
4) 对于复杂管道可用固定点将其划分成几个形状较为简单的管段,如L形、Π形、Z形等管段。确定管道固定点位置时,宜使两固定点间的管段能够自然补偿。
10. 宜采用计算机分析方法进行详细柔性设计的管道
1) 操作温度大于400 ℃ 或小于-50 ℃ 的管道;
2) 进出加热炉及蒸汽发生器的高温管道;
3) 进出反应器的高温管道;
4) 进出汽轮机的蒸汽管道;
5) 进出离心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的工艺管道;
6) 与离心泵连接的管道, 可根据设计要求或按图 1-1 确定柔性设计方法;
图 1-1 与离心泵连接管道柔性设计方法的选择
7) 设备管口有特殊受力要求的其他管道;
8) 利用简化分析方法分析后,表明需进一步详细分析的管道。
11. 不需要进行计算机应力分析的管道
1) 与运行良好的管道柔性相同或基本相当的管道;
2) 和已分析管道相比较, 确认有足够柔性的管道;
3) 对具有同一直径、同一壁厚、无支管、两端固定、无中间约束并能满足式 (1) 和式 (2) 要求的非极度危害或非高度危害介质管道。
Do·Y/(L-U)2 ≤208.3 ――(1)
Y = (⊿X2+⊿Y2+⊿Z2)1/2 ――(2)
式中:DO――管道外径, mm;
Y――管道总线位移全补偿值,mm;
Δx、Δy、Δz分别为管道沿坐标轴x、y、z方向的线位移全补偿值,mm;
L――管系在两固定点之间的展开长度,m;
U――管系在两固定点之间的直线距离,m。
式 ( l )不适用于下列管道:
(1) 在剧烈循环条件下运行,有疲劳危险的管道:
(2) 大直径薄壁管道(管件应力增强系数i≥5):
(3) 不在这接固定点方向的端点附加位移量占总位移量大部分的管道;
(4)L/U>2.5的不等腿"U"形弯管, 或近似直线的锯齿状管道。
12. 管道端点无附加角位移时管道线位移全补偿值计算
当管道端点无附加角位移时,管道线位移全补偿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X=⊿XB-⊿XA-⊿XtAB
⊿Y=⊿YB-⊿YA-⊿YtAB
⊿Z=⊿ZB-⊿ZA-⊿ZtAB
⊿XtAB =α1(XB – XA)(T –T0)
⊿YtAB =α1(YB – YA)(T –T0)
⊿ZtAB =α1(ZB – ZA)(T –T0)
式中:
⊿X、⊿Y、⊿Z ――分别为管道沿坐标轴X、Y、Z方向的线位移全补偿值,mm:
⊿XA、⊿YA、⊿ZA――分别为管道的始端A沿坐标轴X、Y、Z方向的附加线位移,mm;
⊿XB、⊿YB、⊿ZB――分别为管道的末端B沿坐标轴X、Y、Z方向的附加线位移,mm;
⊿XtAB、⊿YtAB、⊿ZtAB――分别为管道AB沿坐标轴X、Y、Z方向的热伸长值,mm;
αt――管道材料在安装温度与计算温度间的平均线膨胀系数,mm/mm·℃;
XA、YA、ZA――管道始端A的坐标值,mm;
XB、YB、ZB――管道末端B的坐标值,mm;
T――管道计算温度,℃;
T0――管道安装温度,℃。
13. 例题
利用判别式解题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注意如下四点和上面 “+”、 “-”号的取值。
1) 假定一个始端, 一个终端
2) 始端固定, 终端放开
3) 热膨胀方向由始端向终端
4) 热伸长量取正直
第二种方法注意如下四点。和SH/T 3041-2002中的公式一致
1) 假定一个始端, 一个终端
2) 始端固定, 终端放开
3) 热膨胀方向由始端向终端
4) 建立坐标系, 端点附加位移和热伸长量与坐标轴同向取 “+”, 与坐标轴反向取 “-”。
上题计算如下:
⊿Y=⊿YB-⊿YA-⊿YtAB = 0-4-12 = -16 mm
⊿Y=⊿YB-⊿YA-⊿YtAB = 4-(-5)-(-20) = 29 mm
⊿Z=⊿ZB-⊿ZA-⊿ZtAB = 2-0-(-24) = 26 mm
Y=(⊿Y2+⊿Y2+⊿Z2)1/2 = [(-16)2+292+262]1/2 = 42.1 mm
DO.Y/(L-U)2 = 159*42.1/(14-8.4)2 = 6693.9/31.36 = 213.45 >208.3
所以需要进行详细分析, 与上面的计算结果不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不是计算过程错误, 而是新旧标准管径取的不一致, 新标准为外径。
第三章 补偿器的选用
首先应利用改变管道走向获得必要的柔性,但由于布置空间的限制或其他原因也可采用补偿器获得柔性。
1. 补偿器的形式
压力管道设计中常用的补偿器有三种:
Π型补偿器、波形补偿器、套管式或球形补偿器
2. Π型补偿器
Π型补偿器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投资少,在石油化工管道设计中广泛采用。采用Π形管段补偿时,宜将其设置在两固定点中部,为防止管道横向位移过大,应在Π型补偿器两侧设置导向架。
3. 波形补偿器
波形补偿器,补偿能力大、占地小, 但制造较为复杂,价格高,适用于低压大直径管道。
1) 波形补偿器条件
(1)比用弯管形式补偿器更为经济时或安装位置不够时。
(2)连接两个间距小的设备的管道。其补偿能力不够时。
(3)为了减少压降,推力或振动,在工艺过程上可行而且在经济上合理时。
(4)为了保护有严格受力要求的设备嘴子。
2) 波形补偿器的形式及适用条件
(1)直管段使用轴向位移型;
(2)两个方向位移的L形,Z形管段使用角型;
(3)三个方向位移的Z形管段使用万向角型;
(4)吸收平行位移的使用横向型。
3) 选用无约束金属波纹管膨胀节时应注意的问题
(1) 两个固定支座之间的管道中仅能布置一个波纹管膨胀节;
(2) 固定支座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内压推力的作用;
(3) 对管道必须进行严格地保护,尤其是靠近波纹管膨胀节的部位应设置导向架,第一个导向支架与膨胀节的距离应小于或等于4DN,第二个导向支架与第一个导向支架的距离应小于或等于14DN,以防止管道有弯曲和径向偏移造成膨胀节的破坏;
4) 带约束的金属波纹管膨胀节的类型
带约束的金属波纹管膨胀节的共同特点是管道的内压推力(俗称盲板力)没有作用于固定点或限位点处,而是由约束波纹管膨胀节用的金属部件承受。
(1) 单式铰链型膨胀节,由一个波纹管及销轴和铰链板组成,用于吸收单平面角位移;
(2) 单式万向铰链型膨胀节,由一个波纹管及万向环、销铀和铰链成,能吸收多平面角位移;
(3) 复式拉杆型膨胀节,由用中间管连接的两个波纹管及拉杆组成,能吸收多平面横向位移和拉杆问膨胀节本身的轴向位移;
(4) 复式铰链型膨胀节,由用中间管连接的两个波纹管及销轴和铰链板组成,能吸收单平面横向位移和膨胀节本身的轴向位移;
(5) 复式万向铰链型膨胀节,由用中间管连接的两个波纹管及销轴和铰链板组成,能吸收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横向位移和膨胀节本身的轴向位移;
(6) 弯管压力平衡型膨胀节,由一个工作波纹管或用中间管连接的两个工作波纹管及一个平衡波纹管构成,工作波纹管与平衡波纹管间装有弯头或三通,平衡波纹管一端有封头并承受管道内压,工作波纹付和平衡波纹管外端间装有拉杆。此种膨胀节能吸收轴向位移和/或横向位移。拉杆能约束波纹管压力推力. 常用于管道方向改变处;
(7) 直管压力平衡型膨胀节,一般位于两端的两个工作波纹管及有效面积等于二倍工作波纹管有效面积、位中间的一个平衡波纹管组成,两套拉杆分别将每一个工作波纹管与平衡波纹管相互连拔起来。此种膨胀节能吸收轴向位移。拉杆能约束波纹管压力推力。
5) 波纹管膨胀节在施工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膨胀节的施工和安装应与设计要求相一致;
(2) 膨胀节的安装使用应严格按照产品安装说明书进行;
(3) 禁止采用使膨胀节变形的方法来调整管道的安装偏差;
(4) 固定支架和导向支架等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需要改动时应经原分析设计人员认可;
(5) 膨胀节上的箭头表示介质流向,应与实际介质流向相一致,不能装反;
(6) 安装铰链型膨胀节时,应按照施工图进行,铰链板方向不能装错;
(7) 在管道系统(包括管道、膨胀节和支架等)安装完毕,系统试压之前,应将膨胀节的运输保护装置拆除或松开。按照国标GB/T 12777的规定,运输保护装置涂有黄色油漆,应注意不能将其他部件随意拆除;
(8) 对于复式大拉杆膨胀节,不能随意松动大拉杆上的螺母,更不能将大拉杆拆除;
(9) 装有膨胀节的管道,做水压试验时,应考虑设置适当的临时支架以承受额外加到管道和膨胀节上的荷载。试验后应将临时支架拆除。
3. 套管式或球形补偿器
套管式或球形补偿器因填料容易松弛,发生泄漏,在石化企业中很少采用。在有毒及可燃介质管道中严禁采用填料函式补偿器。
4. 冷紧
1) 冷紧
冷紧可降低操作时管道对连接设备或固定点的推力和力矩, 防止法兰连接处弯矩过大而发生泄漏。冷紧是将管道的热应变一部分集中在冷态, 在安装时(冷态)使管道产生一个初位移和初应力的一种方法。
当管道沿坐标轴X、y、Z方向的冷紧比不同时,每个方向的冷紧值应根据该方向的冷紧进行计算。当管道上有几个冷紧口时,沿坐标轴X、y、Z方向的冷紧值分别为各冷紧口在相应坐标轴方向冷紧值的代数和。
管道采用冷紧时,热态冷紧有效系数取2/3,冷态取1。
2) 连接转动设备的管道不应采用冷紧
由于施工误差使得冷紧量难于控制,另一方面,在管道安装完成后要将与敏感设备管口相连的管法兰卸开,以检查该法兰与设备法兰的同轴度和平行度,如果采用冷紧将无法进行这一检查。
3) 自冷紧
如果热胀产生的初应力较大时,在运行初期,初始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而发生塑性变形,或在高温持续作用下,管道上产生应力松弛或发生蠕变现象,在管道重新回到冷态时,则产生反方向的应力,这种现象称为自冷紧。但冷紧不改变热胀应力范围。
4) 冷紧比
冷紧比是冷紧值与全补偿量的比值。
对于材料在阳变温度下工作的管道,冷紧比宜取0.7。对于材料在非蠕 变温度下工作的管道,冷紧比宜取0.5。
钢管工作压力计算器(电脑端网页版)Pipe Working Pressure Calculation
钢管的壁厚与压力计算公式
钢管的壁厚与压力计算公式
Equation: P = (2*S*T)/((O.D.-2*T)*SF) 计算公式。
Where:
P = Fluid Pressure (psi) 压力(单位psi,1MPa = 145psi)
T = Pipe Wall Thickness (in) 厚度 (单位 in,1 in = 25.4mm)
O.D. = Pipe Outside Diameter (in) 外径(单位 in)
SF = Safety factor (General Calculations 1.5 10, Use 1 For Bursting Pressure) 安全系数。
S = Material Strength (psi)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r Yield strength can be used.
Ultimate should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bursting pressure.Yield can be used for estimating pressures at which permanent deformation begins. 材料的机械强度。
相应的数值,转换成对应的单位后,填入蓝色部分,点“Calculate!”即可计算出压力,单位是 Psi, 不要忘记除以145,得出Mpa.
判断管道承载受能力,
与力的性质有关(轴力,弯矩等等),
以及与截面性质有关(截面面积,抗弯模量等等),
我们假定直径一样,
一般情况下
实心管受力能力大。
如果是重量一样,
那么无缝管受力大。
方钢管抗弯强度计算方式:
最大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公式是:σ=M/(γx*Wnx)。 其中:M是钢管承受的最大弯矩; γx——截面的塑性发展系数;对于钢管截面,取为1.15, Wnx——钢管净截面模量,也称为净截面抵抗矩。
如果截面没有削弱,可以通过钢结构设计手册中的型钢表格查到,如果截面有削弱,可以根据材料力学的公式根据截面尺寸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
概念分析
区别于方管,空心的,属于管材。钢材(Steel)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钢材是国家建设和实现四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应用广泛、品种繁多。
根据断面形状的不同、钢材一般分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属制品四大类,为了便于组织钢材的生产、订货供应和搞好经营管理工作,又分为重轨、轻轨、大型型钢、中型型钢、小型型钢、钢材冷弯型钢,优质型钢、线材、中厚钢板、薄钢板、电工用硅钢片、带钢、无缝钢管钢材、焊接钢管、金属制品等品种。
计算公式:R=(3F*L)/(2b*h*h)
F—破坏载荷
L—跨距
b—宽度
h—厚度
螺旋钢管的规格要求应在进出口贸易合同中列明。一般应包括标准的牌号(种类代号 )、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重量(质量)、规定长度及上述指标的允差值等各项。我国标准推荐公称直径为8、10、12、16、20、40mm的螺旋钢管系列。
供货长度分定尺和倍尺二种。我国出口螺纹钢定尺选择范围为6~12m,日本产螺纹钢定尺选择范围为3.5~10m。
扩展资料
钢管长度
A、通常长度(又称非定尺长度):凡长度在标准规定的长度范围内而且无固定长度要求的,均称为通常长度。例如结构管标准规定:热轧(挤压、扩)钢管3000mm~12000mm;冷拔(轧)钢管2000mmm~10500mm。
B、定尺长度:定尺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是合同中要求的某一固定长度尺寸。但实际操作中都切出绝对定尺长度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标准中对定尺长度规定了允许的正偏差值。
以结构管标准为:
生产定尺长度管比通常长度管的成材率下降幅度较大,生产企业提出加价要求是合理的。加价幅度各企业不尽一致,一般为基价基础上加价10%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弯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