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管道保护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保护装置,特别是一种管道保护环,用于油田输油管道、输气管道以及普通钢管等金属管堆放时管与管之间的隔离、保护。
背景技术:
油田输油管道、输气管道以及很多其他管道外层经过防腐处理,涂有保护层,在运输途中管与管之间如不加以隔离保护,致使管之间互相摩擦,极易破坏表层的保护层,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省力的管道保护环,它能够有效地对油田输油管道、输气管道以及普通钢管等金属管进行保护。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管道保护环,由两个弧形条首尾相连组成圆环,弧形条的一个连接头由卡槽和伸入卡槽的卡组成,另一连接头由榫眼和嵌入榫眼的榫头组成,或弧形条的连接头均由榫眼和嵌入榫眼的榫头组成,卡槽和伸入卡槽的卡上有孔,连接件位于孔内,卡槽和卡固定或活动连接,榫眼和嵌入榫眼的榫头上有孔,连接件位于孔内,榫眼和榫头固定或活动连接。连接件为铆钉、螺钉、插销或铁丝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连接牢固,不易脱落,将其套上管道和从管道上取下都很方便,大大减轻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并且能够非常有效地保护管道的表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卡与卡槽连接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一个弧形条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管道保护环,由两个弧形条2首尾相连组成圆环,弧形条2有两个连接头,一个连接头由卡槽3和伸入卡槽3的卡4组成,如图2所示,另一个连接头由榫眼6和嵌入榫眼6的榫头5组成。卡槽3和伸入卡槽3的卡4上有孔,连接件1为铆钉位于孔内,将卡槽3和卡4固定连接。榫眼6和嵌入榫眼6的榫头5上有孔,插销位于孔内,榫眼6和榫头5活动连接。使用时,将由卡槽3和卡4组成的固定连接的两个弧形条2套上需保护的管道,将弧形条2另一端的榫眼6的榫头5对接,榫头5嵌入榫眼6,将连接件1本图为插销插入榫眼6的榫头5对接的孔内,这样就将管道保护环牢固地套在需保护的管上,便于运输、堆放;当需要解开管道上的保护环时,只需拔开榫眼6、榫头5上的插销,即可将保护环从管道上取下来,套上和拆取均不需任何工具,非常方便。
如图3所示,管道保护环,由两个弧形条2首尾相连组成圆环,一个弧形条的结构如图4所示,弧形条2有两个连接头,均是由榫眼6和嵌入榫眼6的榫头5组成,榫眼6和嵌入榫眼6的榫头5上有孔,连接件1位于孔内,榫眼6和榫头5固定或活动连接。一个连接头的连接件1为铆钉,另一个连接头的连接件1为铁丝。使用时,将已由铆钉连接好榫头5和榫眼6的两个弧形条2套在需保护的管道上,将弧形条2另一端的榫眼6的榫头5对接,榫头5嵌入榫眼6,将连接件1本图为铁丝插入榫眼6的榫头5对接的孔内,并将铁丝行铰接,这样就将管道保护环牢固地套在需保护的管上,便于运输、堆放;当需要解开管道上的保护环时,只需扭开榫眼6、榫头5上的铁丝,即可将保护环从管道上取下来,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1.管道保护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弧形条(2)首尾相连组成圆环,其特征在于弧形条(2)有两个,弧形条(2)的一个连接头由卡槽(3)和伸入卡槽(3)的卡(4)组成,另一连接头由榫眼(6)和嵌入榫眼(6)的榫头(5)组成,或弧形条(2)的连接头均由榫眼(6)和嵌入榫眼(6)的榫头(5)组成,卡槽(3)和伸入卡槽(3)的卡(4)上有孔,连接件(1)位于孔内,卡槽(3)和卡(4)固定或活动连接,榫眼(6)和嵌入榫眼(6)的榫头(5)上有孔,连接件(1)位于孔内,榫眼(6)和榫头(5)固定或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保护环,其特征在于连接件(1)为铆钉、螺钉、插销或铁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保护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弧形条2首尾相连组成圆环,弧形条2的连接头由卡槽3和伸入卡槽3的卡4组成或由榫眼6和嵌入榫眼6的榫头5组成,卡槽3和伸入卡槽3的卡4上有孔,连接件1位于孔内,卡槽3和卡4固定或活动连接,榫眼6和嵌入榫眼6的榫头5上有孔,连接件1位于孔内,榫眼6和榫头5固定或活动连接。
1、防止生锈。
2、保持构件清洁,不粘泥土。不然下场雨,够你花时间去清洗构件的了。
3、方便运输。构件架高以后,方便穿钢丝绳捆绑,一捆一扎钢筋,运输效率高;把钢筋直接放地上,以后不方便用吊车运输,只能一根根的移出来。
4、钢管堆放要求场地硬化、地面不积水,堆放限高≤2米,对生锈的钢管必须刷防锈漆进行保护。
5、螺丝拉杆堆放要求场地硬化、地面不积水,上盖下垫,堆放限高≤1.2米,采用搭钢管架子堆放限高≤2米,对生锈的螺丝拉杆必须刷防锈润滑油进行保护。
扩展资料:
1、土方阶段材料堆放总平面布置图要求
总包单位在土方工程开工前,编制《土方阶段材料堆放总平面布置图》,经监理及甲方确认方可实施。
2、基础0.000以下阶段材料堆放总平面布置图要求
总包单位在基础0.000以下工程开工前,编制《基础0.000以下阶段材料堆放总平面布置图》,经监理及甲方确认方可实施。
3、销售前主体结构阶段材料堆放总平面布置图要求
总包单位在销售前主体结构开工前,编制《销售前主体结构阶段材料堆放总平面布置图》,经监理及甲方确认方可实施。
4、销售后主体结构阶段材料堆放总平面布置图要求
总包单位在销售后主体结构工程开工前,编制《销售后主体结构阶段材料堆放总平面布置图》,经监理及甲方确认方可实施。
5、砌筑及抹灰阶段材料堆放总平面布置图要求
总包单位在砌筑及抹灰工程开工前,编制《砌筑及抹灰阶段材料堆放总平面布置图》,经监理及甲方确认方可实施。
6、夹板堆放要求上盖下垫,硬化地面及不积水,堆放限高≤2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材料(汉语词语)
2)螺旋钢管堆码的原则要求是在码垛稳固,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按品种,规格码垛,不同品种的材料要分别码垛,防止搅浑和相互侵蚀,也便于出库装车。
3)禁止在螺旋钢管垛位四周存放对钢材有侵蚀作用的物品。
4)螺旋钢管垛底应垫高,坚固,平整,防止材料受潮或变形,
5)同种材料按入库先后分别堆码。
6)螺旋钢管堆垛高度,人工功课的不超过1.2m,机械功课的不超过1.5m,垛宽不超过2.5m,
7)垛与垛之间应留有一定的通道,检查道一般为O.5m,出入通道视材料大小和运输机械而定,一般为1.5~2.Om,
8)露天堆放角钢和槽钢应俯放,即口朝下,工字钢应立放,钢材的I槽面不能朝上,以免积水生锈。
9)垛底垫高,若仓库为向阳的水泥地面,垫高O.1m即可,若为泥地,须垫高O.2~0.5m.若为露天场地,水泥地面垫高O·3~O·5m,沙泥面垫高0.5~O.7m.
以上就是螺旋钢管的正确堆放原则,为保证螺旋钢管的质量,一定要按原则堆放。
(1)保管无缝钢管的场地或仓库,应选择在清洁干净、排水通畅的地方,远离产生有害气体或粉尘的厂矿。在场地上要清除杂草及一切杂物,保持钢管干净
(2)在仓库里不得与酸、碱、盐、水泥等对钢管有侵蚀性的材料堆放在一起。不同品种的钢管应分别堆放,防止混淆,防止接触腐蚀
(3)一些小型钢管、薄钢板、钢带、硅钢片、小口径或薄壁钢管、各种冷轧、冷拔钢管以及价格高、易腐蚀的金属制品,可存放入库
(4)库房应根据地理条件选定,一般采用普通封闭式库房,即有房顶有围墙、门窗严密,设有通风装置的库房
(5)库房要求晴天注意通风,雨天注意关闭防潮,经常保持适宜的储存环境
2.合理堆码、先进先放
(1)堆码的原则要求是在码垛稳固、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做到按品种、规格码垛,不同品种的材料要分别码垛,防止混淆和相互腐蚀
(2)禁止在垛位附近存放对钢管有腐蚀作用的物品
(3)垛底应垫高、坚固、平整,防止材料受潮或变形
(4)同种材料按入库先后分别堆码,便于执行先进先发的原则
(5)堆垛高度,人工作业的不超过1.2m,机械作业的不超过1.5m,垛宽不超过2.5m
(6)垛与垛之间应留有一定的通道,检查道一般为O.5m,出入通道视材料大小和运输机械而定,一般为1.5~2.Om
(7)垛底垫高,若仓库为朝阳的水泥地面,垫高O.1m即可;若为泥地,须垫高O.2~0.5m。若为露天场地,水泥地面垫高O·3~O·5m,沙泥面垫高0.5~O.7m
8)露天堆放角钢和槽钢应俯放,即口朝下,工字钢应立放,钢管的I槽面不能朝上,以免积水生锈
3.保护材料的包装和保护层
钢厂出厂前涂的防腐剂或其他镀复及包装,这是防止材料锈蚀的重要措施,在运输装卸过程中须注意保护,不能损坏,可延长材料的保管期限
4.保持仓库清洁、加强材料养护
(1)材料在入库前要注意防止雨淋或混入杂质,对已经淋雨或弄污的材料要按其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擦净,如硬度高的可用钢丝刷,硬度低的用布、棉等物
(2)材料入库后要经常检查,如有锈蚀,应清除锈蚀层
(3)一般钢管表面清除于净后,不必涂油,但对优质钢、合金薄钢板、薄壁管、合金钢管等,除锈后其内外表面均需涂防锈油后再存放
(4)对锈蚀较严重的钢管,除锈后不宜长期保管,应尽快使用。
这堆钢管共堆了11层,共165根。
分析:求这堆钢管共堆了多少层,实际是求这堆圆形钢管的高,即为20-10+1=11层,这堆圆形钢管看成是上底是8,下底是13,高11的梯形,然后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 解:20-10+1=11(层);
(10+20)×11÷2;
=30×11÷2;
=165(根);
答:这堆钢管共堆了11层,共165根。
一、等腰梯形性质
1、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二、判定
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一堆规格相同的钢管呈梯形堆放,已知最上面的有 2根
且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共堆放7层.这堆钢管共有多少根?
最下面一层:2+7×1-1=8根
共有:(2+8)×7÷2=35根
解题参考:
1先读懂或看懂题目的意思。遇见这种题目要先教孩子不要慌,先看题,看能不能明白图的意思,已知的数字是哪几个,最后求的是什么?
2让孩子自己做题,并说出自己是怎么理解的。拿到题家长不要急着给孩子讲,让孩子自己做,做完之后,再看孩子做的如何?问问孩子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自己是怎么理解的?这样做可以加深孩子的印象,后面也好和孩子讲题。
3给孩子讲题。给孩子讲题时,也要先读题,家长说出这一题应该怎么理解。比如说下图的看图列式一共3题,每题都不一样。第一个是已知荷叶上一共7只青蛙,跳走4只,还剩几只,这一题是减法,孩子们也好理解。第二个图是问一共有多少苹果?粗心的孩子会容易错,看到一共就用加法是没错,但要看清楚题目是问的苹果,旁边两个是梨子是不能算进去的。第三个图就是拐了一个弯,说和另一只小猫钓的一样多,那也就是4条,一共有多少条?也是用加法。
最下面一层:2+7×1-1=8根,共有:(2+8)×7÷2=35根
完整的题目:一堆规格相同的钢管呈梯形堆放,已知最上面的有2根,且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共堆放7层。这堆钢管共有多少根?
做题思路如下:
(1)设法获取外部提示。如果给一两个关键的提示,比如一个公式、一个等价关系。大家可以顺着这个方向动手做下去。一旦动手,就有可能找到解法。 相比起苦思冥想无果再看答案,通过提示做出来的效果显然更好。 提示≠剧透,提示是为了辅助构建思路,相当于先在脑海中探探路。此时只有路标,想要达到,还是要靠自己走。
(2)对于答案, 学会自己划分步骤,从而挖掘出题型和套路。
(3)带上有意义的总结。每题都配有专属的独立的总结,帮大家快速构建体系,强化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总之,只需三点改变 :①恰当的提示+ ②清晰的分步+ ③有意义的总结和关联。① 借助提示能带出思路,就更容易动手解题; ② 层次化的解析能看清思路,重点突出,印象更深;③ 通过总结快速回顾同类题型的常规思路,举一反三,题目利用率更高。 ①+②+③ ⟹ 整体做题效率更高,吸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