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浏阳原味蒸这个招牌名好不好
传统浏阳原味蒸这个招牌名确实不错。它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招牌,自古以来,浏阳蒸这个招牌就被赋予了神秘的力量,在浏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的原味蒸的美味,受到了众多人的喜爱,被誉为“浏阳第一蒸”,由浏阳本地的师傅们精心熬制,他们把传统的烹饪技艺发挥到了极致,调制出的美味,比其他吃货们更加灵动,更加鲜美,更加入味。
此外,传统浏阳原味蒸这个招牌也有许多健康益处,它以木瓜、芹菜等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调制后,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总而言之,传统浏阳原味蒸这个招牌确实不错,它的美味让人回味无穷,而且有许多健康益处,同时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招牌,备受赞誉。
中式快餐10大品牌:大快活,大家乐,永和大王,老家快餐,面点王,马兰拉面,大娘水饺,小肥羊,丽华快餐,真功夫。
特别推荐以下三个品牌:
1、大家乐。
业务遍及香港、澳门、中国广东省、美国及加拿大等地,拥有超过120间港式快餐店和特色餐厅,包括阿二靓汤、一粥面、意粉屋、Espressamente illy、满洲镬等。2003年更收购了利华超级三文治。2007年3月,以9,786万元策略性收购稻香集团11.65%的权益。1992年大家乐开始进军中国大陆市场,成立大家乐(中国),主要在广东省开设分店,包括广州、珠海、深圳、东莞、中山、江门、佛山等地。
2、永和大王。
永和大王是全国连锁快餐企业,所经营的品均是符合中国人的口味的豆浆、油条、各种稀饭以及中式的小点心。该店设有专门的网站,设有网上订货信箱,开通24小时的电话送货热线,只要你的手指轻轻地拨下号码,永和的员工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把热乎乎的食品送到你的手上。
3、真功夫。
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快餐行业前五强中唯一的本土品牌,坚持“营养还是蒸的好”的品牌定位,主营以蒸品为特色的中式快餐。1990年由公司创始人潘宇海先生在东莞长安创办,历经初创期、标准化运作期、品牌运作期、资本运作期,实现了由个体企业向现代化企业集团的飞跃。截止2014年3月,真功夫门店数量达570家,遍布全国40个城市。
蒸吧的菜谱其实是固定的,他们的主食材也就是清远鸡、猪柳、鸡翅、鱼、肉丸/肉饼几大类,其中大部分都是已经给调味的比较好的,尤其是剁椒鱼、麻辣泉水鱼是他们最好吃的,很嫩,家里基本上是做不出来,甚至很多标榜做鱼好吃的那些餐厅都未必有他们的鱼好吃,那些都基本上不需要加调料的,唯独是他们的豆腐,只有一个豆腐酱,味道一般,那个最好多加点麻辣料好吃,还有一点,蒸吧似乎特别的吝啬油,啥都不舍得放油,口味重的要注意了,那个麻辣料里面有辣椒油的,可以用那个顶上,你问他们要油多加点也可以。
其实去整吧吃饭关键是掌握时间而不是调味,时间恰到好处,很鲜嫩爽滑,时间掌握的不好,那个难吃,不敢恭维,所以,掌握时间才是好吃的关键。
浏阳市蒸浏记蒸菜文化有限公司是2015-01-27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康万路907号生产楼三楼。
浏阳市蒸浏记蒸菜文化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30181329406436A,企业法人彭成,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浏阳市蒸浏记蒸菜文化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餐饮管理;企业管理服务;中央厨房(限分支机构);正餐服务(限分支机构);快餐服务(限分支机构);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厨具、设备、餐具及日用器皿百货零售服务;仓储管理服务;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初级加工;农产品配送;普通货物运输;冷藏车道路运输(限分支机构);冷链物流;冷链仓储;冷链运营;食品的研发;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服务;食品加工技术咨询;冷食类食品制售(含凉菜)(限分支机构);热食类食品制售(限分支机构);预包装食品(含冷藏冷冻食品)销售(限分支机构);互联网信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湖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27849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1000万和5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中,共2767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浏阳市蒸浏记蒸菜文化有限公司对外投资0家公司,具有2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浏阳市蒸浏记蒸菜文化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蒸菜是通过蒸气将菜煮熟,是一种十分建康的烹调方法。对食材的毁坏比较小,更多方面的留下了食材的原汁原味。蒸菜比蒸炒炸的食物更容易消化,美味还不易上火。我个人觉得好吃的蒸菜有豆豉蒸排骨,清蒸鱼、菏叶清蒸鸡,蒸蛋羹,也有蒜蓉粉丝娃娃菜,蒜蓉蒸丝瓜这些,好吃的蒸菜有太多了,就不会一一列举了。蒸菜五花八门,有荤有辣,有鱼有肉,只要你想蒸,许多食材都能够蒸着吃,并且蒸菜不用太多的生产加工,非常大水平上保存了食材的原汁原味。
茼蒿营养丰富,清新可口味道芬芳。带有丰富多彩的维他命、胡罗卜素及各种碳水化合物,可协助脾胃虚,咳嗽有痰等病症。因为茼蒿有一种特点的芬芳,有不少人虽赏析它的药用价值,却不能接纳它味儿。如果把茼蒿煮制后拌凉菜,则可彻底除去其特殊的味道,使之越来越细嫩可口,享有其营养成分。所说蒸,即是运用水滚沸后形成的蒸汽为传热介质,使食材成熟的烹饪方法。这类烹制手艺由来已久,有悠久的历史,承袭几千年,从没被淹没,代代传承并将其发扬。
谈起蒸菜,益处多多,低油、水份充裕、滋养、软糯、原汁原味、味酸菜鱼火锅清等许多特点,一直备受大家青睐。蒸菜,风靡四方,江浙、两湖、河南省、江苏省等地都是有自身的特点蒸菜,广东省的清蒸海鲜、两湖的蒸腊肉和粉蒸排骨、河南省的扣碗蒸肉和蒸蔬菜都十分知名,食众非常普遍。是菜皆可蒸,我们如今制作蒸土豆丝,把土豆去皮擦成丝,随后倒点植物油翻拌,再潵上一定量的小麦面粉拌和。锅开后上锅蒸7—8min既成。盛出拌上放蒜和芝麻油、盐调为的汁食之。
浏阳市蒸菜是浏阳市的一个个人名片,较为岀名的品牌是蒸浏记。其特色菜肴有:蒸腊肉,蒸牛肉,清蒸鱼,蒸茄子,也有蒸南瓜,蒸芋头等,蒸菜类型也许多,粉蒸排骨,蒸排骨,蒸南瓜,清蒸鱼,荤的素的,五花八门,我便而言下我喜欢吃的二种,粉蒸排骨,优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腌渍好,摆好葱姜等调味品裹顶层蒸肉粉,上锅蒸个把钟头,就能够,吃起来软糯可口,咸香有味道,也有就蒸南瓜,冬瓜切块状用碗装好,上边铺顶层泡发好了的糯米蒸熟就可以,檽米的汁渗入冬瓜里边,使的冬瓜尤其甘甜。
味素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素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
味素是指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提纯的谷氨酸钠结晶。我国自1965年以来已全部采用糖质或淀粉原料生产谷氨酸,然后经等电点结晶沉淀、离子交换或锌盐法精制等方法提取谷氨酸,再经脱色、脱铁、蒸发、结晶等工序制成谷氨酸钠结晶。
基本介绍中文名 :味素 外文名 :Monosodium glutamate 本质 :调味料的一种 成分 :谷氨酸钠 作用 :增加食品的鲜味 工艺 :发酵提纯等 功能特点,基本性质,化学式,摩尔质量,外观,熔点,溶解性,鲜味,标示与归属,生理作用,规格,感官要求,行业状况,发现,发现简史,我国发明历史,来源,选择与使用,选择方法,使用方法,区别,危害,味素的发明,注意事项, 功能特点 味素又称味素,是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由粮食制成的一种现代调味品,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 谷氨酸钠(C 5 H 8 NO 4 Na),又叫麸氨酸钠。谷氨酸是胺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谷氨酸钠是一种胺基酸的钠盐。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晶体,在232°C时解体熔化。谷氨酸钠的水溶性很好,20℃时的溶解度为74克(即20℃时,在100毫升水中最多可以溶解74克谷氨酸钠)。 经科学家证明,味素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对人体影响甚微。文献报导,焦谷氨酸钠对人体无害。在碱性环境中,味素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叫谷氨酸二钠的物质,所以要适当地使用和存放。 味素,又名“味之素”,学名“谷氨酸钠”。成品为白色柱状结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增鲜调味品之一。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和食盐。 食盐用水冲淡400 倍,已感觉不出咸味,普通蔗糖用水冲淡200 倍,也感觉不出甜味了,但谷氨酸钠盐,用水稀释300倍,仍能感觉到鲜味,因而得名“味素”。 基本性质 化学式 C 5 H 8 O 4 NNa·H 2 O 摩尔质量 187.13g/mol 外观 白色结晶粉末,颗粒状大小 熔点 232℃ 溶解性 易溶于水,20℃时溶解度为71.7g/100ml,微溶于无水乙醇。 谷氨酸钠是一种胺基酸谷氨酸的钠盐。是一种无嗅无色的晶体,在232℃时解体熔化。谷氨酸钠的水溶性很好,在10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72克谷氨酸钠。 味素于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味の素)公司所发现并申请专利。纯的味素外观为一种白色晶体状粉末。当味素溶于水(或唾液)时,它会迅速电离为自由的钠离子和谷氨酸盐离子(谷氨酸盐离子是谷氨酸的阴离子,谷氨酸则是一种天然胺基酸)。 鲜味 味素通过 *** 舌头味蕾上特定的味觉受体,比如说胺基酸受体T1R1/T1R3或谷氨酸受体,如: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以带给人味觉感受。这种味觉被日本人定义为鲜味,但是这种日式的鲜味和中国人熟知的五味中的鲜味有明显的区别。 标示与归属 味素作为最常用的调味品,既是调味品;又可以在食品包装套用中作为食品添加剂直接标注;也可以标注其学名谷氨酸钠;同时也可以同时标注味素(谷氨酸钠)都是符合相关国家相关规定的。 生理作用 味素具有强烈的鲜味(稀释300倍仍具有鲜味),是含有一个分子结晶水的L-谷氨酸钠。味素进人体内很快分解出谷氨酸,故谷氨酸钠的生理作用和谷氨酸相同。谷氨酸是人体正常代谢物质,在人体代谢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如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参与脑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促进氧化过程,是脑组织代谢较活跃的成分,也是脑细胞能利用的胺基酸。国外曾报导谷氨酸可以快速提高智力低下儿童的智力,它是通过乙酰胆碱的产生影响神经活动。 规格 味素的化学名称为谷氨酸钠。目前我国生产的味素从结晶形状分有粉状结晶或柱状结晶;根据谷氨酸钠含量不同分为60%、80%、90%、95%、99%等不同规格,其中以80%及99%二种规格最多。 感官要求 色泽:无色至白色。 滋味、气味:具有特殊鲜味、无异味。 状态:结晶状颗粒或粉末状,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行业状况 味素行业在中国曾有一段黄金时期 中国味素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于1992年成为世界味素生产的第一大国。2002~20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1%。中国味素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然而,工信部最新发布的2013年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中,味素行业的目标任务同比增幅最大,与2012年相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增加了14.2万吨,增幅高达99.3%。 由于资金实力、环保能力等因素,中小企业总是最先被清洗。 对这些小企业来说,从事味素生产有几道难以跨过的门槛 首先就是成本问题。一家小型味素生产企业产能一般在8000~10000吨,难以同梅花集团等业内龙头几十万吨的产能相提并论。“2009年之前南方煤炭价格一吨在200~300元的时候还有一些小厂在生产,等煤涨到一吨800~1000元的时候就没有工厂做了。”该负责人表示。 其次, *** 在环保上设定的门槛较高。味素行业本身高能耗、高粮耗又高污染,是食品工业中废水的排放大户,也是中国发酵工业的最大污染源。2007年以来,国家收紧环保标准,先后出台多项规定,对小企业来说,要想达标投入太大。 发现 发现简史 尽管味素广泛存在于日常食品中,但谷氨酸以及其它胺基酸对于增强食物鲜味的作用,在20世纪早期,才被人们科学地认识到。 190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员池田菊苗发现,海带汤蒸发后会留下一种棕色晶体,即谷氨酸。继而,他为大规模生产谷氨酸晶体的方法申请了专利,将谷氨酸钠称之为味之素,后传入中国,改名叫“味素”,不久,味素风靡全世界,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后来一个叫吴蕴初的年轻人反复研究发现,味素就是谷氨酸钠,早在1866年德国里德豪森博士就在植物蛋白质中提取出来了。 味素,学名谷氨酸钠。其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66年德国人H·Ritthasen(里德豪森)博士从面筋中分离到胺基酸,他们称谷氨酸,根据原料定名为麸酸或谷氨酸(因为面筋是从小麦里提取出来的)。1908年日本东京大学池田菊苗试验,从海带中分离到L-谷氨酸结晶体,这个结晶体和从蛋白质水解得到的L-谷氨酸是同样的物质,而且都是有鲜味的。 第二阶段:以面筋或大豆粕为原料通过用酸水解的方法生产味素,在1965年以前是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这个方法消耗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对设备要求高,需耐酸设备。 第三阶段:随着科学的进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味素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自1965年以后我国味素厂都采用以粮食为原料(玉米淀粉、大米、小麦淀粉、甘薯淀粉)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谷氨酸钠,为市场上增加了一种安全又富有营养的调味品,用了它以后使菜肴更加鲜美可口。 我国发明历史 1925年,吴蕴初将自己的生产工艺公开,以做好向欧美行销的准备。1926~1927年吴蕴初还将“佛手牌”味素的配方、生产技术等,向英、美、法等化学工业已开发国家申请专利,并获批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中国的化学产品第一次在国外申请专利。1926年,佛手牌味素获得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金奖。1930年,1933年,吴蕴初的味素继续在世界博览会上连续获得奖项,佛手牌味素打入了欧洲等海外市场。日本“味之素”在东南亚的市场也被中国产品取代。 按照北洋 *** 的专利法,吴蕴初的味素专利可以享有5年的专利保护。1926年,吴蕴初宣布,放弃味素的国内的专利,希望全国各地大量仿造生产。此后,国内各地先后出现了十几个味素品牌,国货味素市场极大繁荣,日本的“味之素”除了在日本关东军占领的我国东北地区外,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再也难见踪影。 1925年,因有了声势浩大的五卅运动相助,日货更受抵制,本来无力与味素竞争的味之素更趋颓萎,连南洋的华侨也弃日货味之素,改用了国货味素,进入了“天厨”。佛手牌味素不但打入了南洋各国市场,而且很快就成了该市场的紧俏商品。 来源 谷氨酸是一种普遍的胺基酸:人体自产谷氨酸,它主要以络合状态存在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如蘑菇、海带、西红柿、坚果、豆类、肉类,以及大多数奶制品。部分食物中的谷氨酸以「自由」形态存在;并且只有这种自由形态的谷氨酸盐能够增强食物的鲜味。西红柿、发酵的大豆制品、酵母提取物、某些尖乳酪,以及发酵或水解蛋白质产品(如酱油或豆酱)所能带来的调味作用中,部分归功于谷氨酸的存在。 亚洲菜向来用天然海草,比如海带的清汤,提高汤中的鲜味。诸如味之素等味素制造商,使用经过挑选的谷氨酸微球菌菌株,在培养基中生产谷氨酸。这些细菌通过其所能分泌谷氨酸的能力进行筛选。之后谷氨酸从液体培养基中被分离出来,提纯,制成其钠盐——谷氨酸钠。 选择与使用 选择方法 味素的主要成份是谷氨酸钠,按谷氨酸钠的含量分为若干种规格,其中99%的是结晶呈针状或粒状,其余几种是用不同量的精盐和味素混制而成的粉状体或混盐结晶体。味素的质量标准:具有正常味素的色泽、滋味,不得有异味及夹杂物。味素的掺假可从外观上进行初步判断,因味素有固定的结晶形态,掺入粉末或其他形态的盐类即可看出;对于白色粉末状的味素可取等量味素和食盐用等量等温热水同时溶解来判断,二者完全溶解速度不同,味素要快些,而淀粉遇热水会发生糊化现象,从中可判断出加入大量食盐或淀粉的掺假品。如果消费者在鉴别时发生质疑,可到当地质检机构进一步化验确定。 一、优质味素颗粒形状一致,色洁白有光泽,颗粒间呈散粒状态,稀释至 1:100的比例口尝仍感到有鲜味。 二、劣质味素颗粒形状不统一,大小不一致,颜色发乌发黄,甚至颗粒成团结块,稀释至1:100的比例后,只能感到苦味、咸味或甜味而 无鲜味。 三、常见的味素掺假物主要有食盐、淀粉、小苏打、石膏、硫酸镁、硫酸钠或其它无机盐类。 使用方法 1.对用高汤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素。因为高汤本身已具有鲜、香、清的特点,使用味素,会将本味掩盖,菜肴口味不伦不类。 2.对酸性强的菜肴,如:糖醋、醋熘菜等,不宜使用味素。因为味素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 3.在含碱性原料的菜肴中不宜使用味素,因为味素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产生氨水臭味。 4.味素使用时应掌握好用量,如投放量过多,会使菜中产生苦涩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每道菜不应超过0.5克。 5.做菜使用味素,应在菜快炒好时加入。因为在高温下,味素会分解为焦谷氨酸钠,即脱水谷氨酸钠,没有鲜味。 6.注意投放温度,味素在120℃的高温时会变成焦谷氨酸钠,会失去鲜味和营养,因而炸制食品,急火快炒时不宜使用,投放味素的适宜温度是70~80℃,此时鲜味最浓。 7.注意投放时间,最好在汤菜出锅前投放,不要提前,也不要与原料同时投入或烹调中途加入,腌菜时不要使用味素。 8.注意适量,就科学家研究表示使用味素过量,容易导致肥胖。 9.3个月内的婴儿食物中不宜使用味素。10,过多食用味素有可能造成不孕不育。 区别 无论是什么调味素,都是含有味素的。所以鸡精其实也是味素的一种,只不过是添加了其他化学成分而已。 鸡精在使用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鸡精中含有40%以下的盐,所以食物在加鸡精前加盐要适量。 2、鸡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所以患痛风者应适量减少对其的摄入 3、鸡精溶解性较味素差,如在汤水中使用时,应先经溶解后再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被味觉细胞更好地感知 4、鸡精中含有盐,且吸湿性强,用后要注意密封,否则富含营养的鸡精会生长大量微生物而污染食物。 味素和鸡精,都是调味品,两者一般都可放心食用。但需掌握的原则是,都不要过量食用,不要长时间高温加热,因为大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不能忽视健康。 危害 美国FDA、美国医学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等权威部门的评审表示:味素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一定的限制,无需担心其安全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和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翟凤英表示,他们在调查中发现,中国成年居民味素消费与超重有一定的关系。味素日均消费量超过1克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为37%,而低于1克的为28%。每天摄入味素累计超过2.2克,超重风险显著增加。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中国1万名成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5.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与每天摄入味素量少于0.5克的人相比,摄入超过5克的人,5.5年后超重或肥胖的几率比前者要高30%。这个可能和味素能增加食品的鲜味,引起人们食欲有关。 1、婴幼儿大量食用味素后,会使血液中的锌转变成谷氨酸锌从尿中过量地排出体外,从而导致急性锌缺乏。缺锌会导致弱智、夜盲症、性晚熟及成年侏儒症等情况。
2、哺乳期的母亲如果食用过量味素,大量的谷氨酸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从而导致婴儿缺锌。
3、过多食用味素后,人体血液中的谷氨酸含量就会升高,会妨碍钙和镁的吸收,从而造成短期的头痛、心跳、恶心等症状,且对生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
4、味素食用过多,会使人产生对味素的依赖性,再吃不含味素的菜就会觉得没有味道,还会妨碍对其他营养素的吸收。 味素的发明 味素是人所共知的调味品。从它诞生至今只有100多年。 说起味素的发明,纯属一种偶然。1908年的一天中午,日本帝国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坐到餐桌前。由于在上午完成了一个难度较高的实验,此刻他的心情特别舒展,因此当妻子端上来一盘海带黄瓜片汤时,池田一反往常的快节奏饮食习惯,竟有滋有味地慢慢品尝起来了。 池田这一品,竟品出点味道来了。他发现今天的汤味道恃别的鲜美,一开始他还以为是今天心情特别好的缘故,再喝上几口觉得确实是鲜。“这海带和黄瓜都是极普通的食物,怎么会产生这样的鲜味呢?”池田自言自语起来,“嗯,也许海带里有奥妙。”职业敏感使教授一离开饭桌,就又钻进了实验室里。他取来一些海带,细细研究起来。 这一研究,就是半年。半年后,池田菊苗教授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在海带中可提取出一和叫做谷氨酸钠的化学物质,如把极少量的谷氨酸钠加到汤里去,就能使味道鲜美至极。 池田在发表了上述研究成果后,他便转向了其他的工作。 当时一位名叫铃木三朗助的日本商人,正和他人共同研究从海带中提取碘的生产方法。当他一看到池田教授的研究成果后,灵机一动立刻改变了主意,“好哇,咱们不搞提取碘的事了,还是用海带来提取谷氨酸钠吧!” 铃木按响了池田家的门铃,一位学者和一位商人就此携起手来,池田告诉铃木,从海带中提取谷氨酸钠作为商品出售不够现实,因为每10公斤的海带中只能提出0.2克的这种物质。可是,在大豆和小麦的蛋白质里也含有这种物质,利用这些廉价的原料也许可以大量生产谷氨酸钠。 池田和铃木的合作很快就结出了硕果。不久后,一种叫“味之素”的商品出现在东京浅草的一家店铺里,广告做得大大的——“家有味之素,白水变鸡汁”。一时间,购买“味之素”的人差一点挤破了店铺的大门。 日本人的“味之素”很快就传进了中国。这种奇妙的白色粉末打动了一位名叫吴蕴初的化学工程师的心。他买了一瓶回去研究,看看这种被日本人严格保密的白粉究竟是什么东西。一化验,原来就是谷氨酸钠。又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独立发明出一种生产谷氨酸钠的方法来:在小麦麸皮(面筋)中,谷氨酸的含量可达40%,他先用34%的盐酸加压水解面筋,得到一种黑色的水解物,经过活性炭脱色,真空浓缩,就得到白色结晶的谷氨酸。再把谷氨酸同氢氧化钠反应,加以浓缩、烘乾,就得到了谷氨酸钠。 吴蕴初把他制得的“味之素”叫做味素,他是世界上最早用水解法来生产味素的人。1923年,吴蕴初在上海创立了天厨味素厂,向市场推出了中国的“味之素”——“佛手牌”味素。以后,佛手牌味素不仅畅销于中国市场,还打进了美国市场。吴蕴初也获得了一个“味素大王”的称号。 2003年以后,中国河南·莲花味素(集团总部位于河南项城市),主要竞争对手就是日本的“味之素”。一些权威媒体的新闻和评论资料上,看得出莲花味素和日本“味之素”的海外之战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而且成功抢占了“味之素”市场份额。据资料显示,“味之素”是此前国际上味素行业最牛的,周润发版的《上海滩》中,就有“周润发”抗日烧“味之素”仓库的片断。从股市专业评论上看“莲花味素的出口量占中国味素总出口量的80%以上”,媒体记者报导上看“莲花味素的出口量占中国味素总出口量的90%(也有说95%的)以上”。但是,莲花在取得国际市场“抗日”胜利的同时,却丢掉了大量的国内市场。这和包括网路在内的各种媒体铺天盖地关于“味素有害健康”的文章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菱花、梅花、红梅、菊花等品牌都受到了和鸡精市场竞争激烈、利润降低的影响,甚至企业亏损,唯独莲花味素独树一帜,一直占据市场的高端位置。 用水解法生产味素很不经济,因为这种方法要耗用很多粮食,每生产1吨味素,至少要花费40吨的小麦。而且,在提取谷氨酸钠时要放出许多味道不好的气体,使用的盐酸也易腐蚀机器设备,还会产生许多有害污水。因此,日本的味素公司不得不继续进行研究工作,以便用更好的方法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来。 在这项工作中,日本的协和发酵公司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协和公司组织的一批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发现,用糖和尿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也可制得谷氨酸,但由于不同的细菌繁殖后会有不同的产物,故必须选取其中合适的菌种担任生产谷氨酸的“小工艺师”。 1956年,协和公司宣布,他们已找到了这位“小工艺师”,这就是短杆菌。谷氨酸钠的发酵法生产就此诞生。协和的科学家们用糖、水分和尿素等配制成培养液,再用高温蒸汽灭菌法将那些杂菌统统杀死,然后把培育好的纯种短杆菌在最有利的环境下接种进去,让它们繁衍后代。由于“小工艺师”们的努力,把绝大部分的糖和尿素转变为谷氨酸,最后,把它中和成为钠盐。 用协和公司发明的新方法生产味素,每吨只耗用小麦3吨,不仅操作简单,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味素的纯度提高,鲜味更强。不过,协和公司的这项发明不久就失去了它的光彩。 1964年底,日本新闻界评选出了当年日本的10大发明,其中之一是“强力味素”。它的鲜度竟是“协和味素”的160倍! “强力味素”的发明,可上溯到本世纪初。那时,日本科学家大介博士对蘑菇为何异常鲜美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也和帝国大学的池田教授一样,走进了实验室,研究起蘑菇的成分来。经过分析后,发现蘑菇的鲜美.是因为含有一种叫“乌苷酸钠”的物质。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想了好多办法,也未能将它制造出来。大介只好停下这项劳而无功的研究。 直到60年代,新一代的日本科学家又重新想到大介的发现,因为这时的生物化学发展很快,生物催化技术已非常成熟,可以在这一领域大显身手了。这样,到1964年,以乌苷酸钠为主体的强力味素终于面世了。 说来有趣,乌苷酸钠本身的鲜味其实同普通味素也差不多,只有当它加到食品中,而食品中含有少量的谷氨酸钠时,它才会同谷氨酸钠发生“协同作用”,立刻使食品鲜度提高。所以,强力味素实际上就是用少量乌苷酸钠掺到普通味素里制得的。 其实,还在强力味素发明之前,有经验的厨师已经利用这一化学原理来提高鲜味了。他们在烧鸡、烧肉时,往往要加少许味素,因为肉类中也有乌苷酸钠,加进去的味素能与之发生鲜味上的协同作用,使鲜味大幅度提高。 人们对“鲜”的追求并未就此结束。当历史老人在迈越80年代的最后几步时,又有人发明了一种“超鲜味素”。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2—甲基呋喃苷酸。它比味素要鲜上600多倍!看来,事物的发展是没有穷尽的,鲜也是无止境的啊! 注意事项 一、炒肉菜不用加味素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素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素,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二、放醋的菜不用放味素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素。因为味素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用放味素。 三、拌冷盘不宜放味素 因为味素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冷盘的温度偏低,味素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冷盘时非要放味素,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素溶解后再拌入冷盘之中。 四、调馅料不宜加味素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素,这样很不安全。味素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素就会发生变性,形成焦谷氨酸钠(无毒),失去味素作用。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素。 五、味素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素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素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素,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素。
河南人爱吃面食,馍,面条!
我男朋友是河南洛阳的,我去过多次洛阳了。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洛阳人,对于做 美食 这件事真的很认真!你随便去一家路边的小馆子,基本上都可以吃到道地的 美食 ,都会别有滋味。
下面推荐几个我吃过的比较难忘的洛阳 美食 :
来洛阳不吃烙馍真的对不起自己的胃,不管哪一家烙馍馆子去了之后都不会让你后悔。薄薄的烙馍带着浓浓的麦香味,卷上滋味浓厚、咸香咸香的槐花炒鸡蛋或者是其他什么小炒也行,咬上一口到嘴里,满口都是麦香、菜香,嚼起来烙馍皮很软却不烂,还有点弹牙,很有嚼劲。可谓是滋味和口感俱全。推荐洛阳火车站附近的光头烙馍村。
莲汤肉片是我跟我男朋友最爱的洛阳水席菜,里面汤汁浓厚却不粘腻,配料丰富,肉片滑嫩量又多,酸酸辣辣,但又不会像其他水席菜那样过酸,真的很完美了。里面配菜一般会有杏鲍菇、木耳、蒜苔、蒜片、番茄等。真的每次都吃不够哦。
洛阳大街小巷基本都有水煎包店,基本上在老城区涧西区回族区这些地方你随便逛一逛都能看到一家,可见洛阳人有多钟爱水煎包了。水煎包一般都是清真的,所有的店基本都只卖牛肉水煎包和韭菜粉丝鸡蛋这两种馅儿。价格都是五毛一个,早些年很多是一块钱三个的。饭量不错的话建议你买上3块钱的就好,我跟男朋友两人五块钱的水煎包就只能吃掉一半。无他,个儿太大了。 水煎包洛阳比较有名的是老马家牛肉水煎包,但说实话其实随便哪家都不会踩坑。
蒸菜在洛阳 美食 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这一点从洛阳人办婚宴酒席的席面里都有这道菜就可以看出来了。蒸菜有很多种,毕竟可蒸的东西太多了:有槐花、榆叶、构树叶这种时令的,也有萝卜这种四季常有的,都可以做蒸菜,不管是哪一种食材做出的蒸菜,只要出自洛阳你都可以放心的吃,因为,洛阳人做蒸菜是认真的。 别看就是普通的蒸菜,不炒不呛不炸,但你吃一口就知道有多香了。
洛阳的 美食 太多了,我推荐的也都是近期吃过的能想到的,洛阳的羊肉汤、烩面、糊涂面、浆面条都是不可错过的 美食 ……好吃的太多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洛阳吃哦。
河南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 历史 悠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而且各地物产和风俗习惯又不尽相同的省区。
河南做为人口大省,人员流动也很频,全国各地都能看到河南人的身影。我身边有好多做防水过程和物资回收的河南朋友,我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泼实”,不挑食、能吃苦。
不过我觉得河南人最爱吃的有这么几样:
一,面食
1.早饭:粥类,馒头,小菜,胡辣汤,豆腐脑
2.午饭:捞面,汤面,蒸面条,烩面
3.晚饭:粥类,馒头,炒菜
4.小吃:胡辣汤,开封灌汤包,洛阳牡丹饼,花生糕,炸麻叶,烧饼等等…
我来回答你
作为河南人,肯定能给你推荐集中河南好吃的食品,如果你 旅游 或探亲访友来到河南,想吃什么?下面给你介绍
来到河南,要吃一碗热腾腾羊肉烩面,面色筋道,里面有羊肉几块,汤白色的,是用羊骨头熬的,有海带丝,豆腐丝,红薯粉,黄花菜,吃着长长的筋道的面,喝着浓浓的汤,这是妙哉!
如果你早上来到街上吃早餐,琳琅满目的食品很丰盛,先要一碗逍遥镇胡辣汤,在要半斤油馍头,还有菜角,油条,油饼,糖糕,应有尽有。
大街上有小摊贩卖鸡蛋灌饼,要上一个,加上酱,吃上一个大饼,真是满满的饱腹感。
晚上的大餐非常让人期待,有著名的卤猪蹄
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我想说的是河南人不仅爱吃,更会吃,在吃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好吃的食物特别多。河南有许多土特产,一般出远门的人都会带一些给朋友,非常受欢迎。
其实,河南人爱吃的食物跟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河南是粮食大省,大部分地区种植小麦,有少数地区,像信阳是种植水稻。所以人民的饮食跟这些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想了解河南的饮食,一定要记得这几种食物,在河南人的饮食中极具代表性。
今天不跟大家讲烩面和胡辣汤,这两种食物基本上很多人都知道,给大家推荐这4道河南各地的代表食物,美味可口,极具特色。
一、开封灌汤包开封灌汤包尤为出名,它与小笼包有很大的区别,皮薄馅多,汤汁鲜美。 它的馅主要是选取猪后腿的瘦肉加以调味制作而成,而馅的精髓在于肉皮冻,因为肉皮冻才会有灌汤包肉馅与汤汁集于一室的口感。 灌汤包处处有讲究,不仅在于包的手法,使它的外形像菊花一样,褶子特别均匀;更在于它的面皮,为了达到薄、韧、透的要求,在和面时要将烫面和死面按照一定的比例揉制而成。
所以灌汤包虽然小,但是凝结了创作者所有的用心,吃的时候一定会感到幸福。
二、登封烧饼登封烧饼量特别足,一个烧饼就能吃饱,当然夹些菜就更好了。它与其他烧饼是有很大区别的,口感难以替代。不光是因为它两面粘满了芝麻,吃起来比较香,更是因为它的表皮特别脆,吃起来特别满足。
登封烧饼酥脆可口,吃的时候一定要夹豆腐串和海带,而且要趁热吃,你会发现美味很简单。
三、罗山大肠汤不知道为啥就特别想给大家推荐老家的这道食物,听到这个名字,大家应该知道这道菜的主要食材是猪大肠了,然后加上猪血、千张、豆芽及豆腐,以及葱姜蒜、香菜、红油和其他调料制作而成。
传言朱元璋非常喜爱这道菜,它的材料丰富,做法比较简单,吃起来肥而不腻,口齿留香。 最关键的一步是猪大肠要洗干净,不然吃起来非常腥。
四、固始鹅块
之前一直以为鹅块是干的鹅肉,后来吃的时候才发现是火锅类型的,可以烫菜的那种。开始觉得鹅肉肯定会腥,味道大,不会喜欢吃,谁知道吃起来口感特别好,香辣可口。可以自己选择不同的配菜,像粉条、菠菜、千张、金针菇都是不错的,适合烫锅,冬天特别适合。
结语
民以食为天,从饮食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人情世故。我特别喜欢河南,不止是因为在这里出生,在这里生长,更是因为这里优美的风光和朴素的人民,还有数不胜数的 美食 。 其实,河南 美食 有很多,还有粉浆面条、炒凉粉,还有洛阳比较出名的洛阳水席,味道各异,皆是美味。 但是,河南走出省的 美食 比较少,所以希望大家有空可以来品尝哦!
我是木木,你来过河南吗?喜欢吃哪道 美食 呢?
感谢博主的提问
一日三餐各地都有不同,河南一日三餐大同小异
家常早餐:稀饭,馒头,炒菜
在外边吃:胡辣汤,各种粥,包子,油条,煎饼,基本5-10元左右
家常午餐:面条,米饭,炒菜,牛肉汤
在外边吃:烩面,羊肉汤,焖面,刀削面,炒米,拉面等以面食为主
家常晚饭:稀饭,馒头,炒菜
在外边吃:米饭炒菜,饺子,烙馍卷菜,粥其它主食
河南主食以小麦为主,所以看到很多都是小麦主食做的
河南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习惯,我老家是河南周口项城市的,我们那里都爱吃的是捞面条、蒸面条、汤面条、馒头、稀饭,平常最爱吃的好像就这几种。
小时候记得吃一次捞面条就仿佛是过节一样,因为那个时候麦子不够吃,吃捞面条比较费面,家里来客人了或者过节,才奢侈的吃一次捞面条。
捞面条的灵魂就是蒜汁,少了蒜汁再好的菜也吃不出那个味。冬天吃捞面条一般是大烩菜,白菜、豆腐、粉条,那个时候平时根本不放肉,放点豆腐块就是豪华版的捞面条了。夏天吃捞面条大部分,是凉拌黄瓜丝和西红柿鸡蛋汤绝配,再浇上蒜汁美味的捞面条在夏天吃一碗真的很满足。
蒸面条配菜一般用豆角和黄豆芽,要是加点肉片更美味。
汤面条在河南人眼里也是最爱,以前穷的时候,中午天天是汤面条,面条是手擀的,里面放点青菜。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下汤面条炸点葱姜丝肉丝再放点青菜吃起来更美味。
馒头稀饭是早上晚上吃的,好像每天如此。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吃的上也丰富了很多。河南烩面、胡辣汤、烧饼夹牛肉、水煎包等等好吃的比以前多了很多,河南人比较钟情于面食,大米饭吃的比较少。喜欢吃面食的朋友去河南游玩有口福了,丰富多样的面食可以让你吃得劲了。
芝麻叶绿豆面面条?
对了,电话吗,【186】加上后面的【5318】再加上【1722】,蒸菜挺好的,可以看看去,营养也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