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脚手架的抱柱从第几步开始哪个规范里面有
由连墙杆、扣件与各层框架柱相连。2)连墙件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0mm。3)连墙件必须底部第一根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4)外挑架体与结构须每层与柱进行抱柱。抱柱杆与外架的大横杆连接,除二层二道外其余各层均为柱中部设一道。每层每跨中楼板处须做连墙件,一端与架体大横杆相连另一端与楼板上预埋设φ25地锚连接,地锚处须加设木楔以便连接点牢固。5)脚手架使用过程中需在楼层处搭设临时施工作业层,要求脚手板铺设后与楼层面平齐或低50mm。6)保险绳的设置:有悬挑工字钢的楼层处,每个框架柱柱头上环套φ15.5钢丝绳,另一端连接在最底层大横杆上。要求钢丝绳安装后的手压振幅保证在20~30mm内,以保证钢丝绳平时不受力,待架体发生不正常变形时起保险作用。
框架中左右紧贴柱子而立的竖木,也叫抱柱,高按柱高除上下槛宽各一份,宽按下槛八扣定宽,厚同下槛。
这可能是古建中的说法,在现代建筑中,由于轻质砌块墙上的门垛或大洞口的窗垛应采取加强措施,有时可以采取灌芯混凝土,做成混凝土抱框
柱旁用以安置窗户立框之柱,也有抱框柱之称谓,唐式称榑柱,宋式及明清式称抱柱或者抱框。
抱柱制作、吊装、拆卸工程量按其施作体积以立方米计量,其截面积以墩斗接触的底面积为准,柱高由墩斗上皮至上槛下皮。
抱柱制作、安装、拆卸定额以其施作规格(柱径分档:20cm以内、25cm以内、30cm以内、30cm以外)设项,抱柱制作、吊装、拆卸按其施作规格及其体积,分别套用(明清)抱柱制作、吊装、拆卸定额相应项目。
扩展资料:
抱柱的作用
1、一般为弥补门窗等制作安装时产生的误差,根据误差大小,改变抱框的宽度,可以使门窗安装紧凑得当;
2、弥补木柱上下柱径不同而产生的门洞或窗洞尺寸的不规整,达不到门窗的安装效果;最后则是其具有较高的装饰作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抱柱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抱框二步三跨是指连墙杆的设置间距为竖向两“层”横向三个立杆间距。
2、(1)脚手架与建筑物按水平方向3.0m,垂直方向3.6m,设一拉结点。楼层高度超过4m,则在水平方向加密,如楼层高度超过6m时,则按水平方向每6m设置一道斜拉钢丝绳。
(2)拉结点在转角范围内和顶部处加密,即在转角l米以内范围按垂直方向每3.6米设一拉结点。
(3)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
(4)外墙装饰阶段拉结点,也须满足上述要求,确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结点时,必须重新补设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
2抱墙抱柱且采用水平钢管与内外架体连接这个是正确的。
3当连墙件在抱墙抱柱时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如柱子间距太大)的话,如覆盖面积或设置部位不便满足时,就应考虑在楼层结构上预埋钢管。
4本质上都是一样。但连墙件还是应该内外立杆都拉结
一楼的两个图一个是刚性连接,一个是柔性连接不错,但是刚性连接通常的做法确不是图中的几个之一,一般是用钢管抱柱、钢管穿墙;
如果楼主想要多了解一些的话,可以看看《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3修改版)
http://www.bzfxw.com/soft/sort025/sort035/35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