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钢中学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衡钢中学(Affiliated Middle School of Hengyang Steel Tube Factory)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大粟新村10号,是衡阳市教育局直属中学,也是长沙市一中远程教育合作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H11教育联盟成员学校、湖南省实施国家校园武术段位制试点学校、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
湖南省衡阳市衡钢中学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为衡阳钢管厂职工子弟学校。1958年,衡阳钢管厂建厂,初期开始规划职工子弟学校。1993年,该校成为衡阳市重点中学,2006年11月30日,衡钢中学从衡钢集团剥离,正式移交给衡阳市人民政府,并更名为衡阳市衡钢中学,此后成为衡阳市教育局直属普通高级中学。
截止2018年6月,衡钢中学有教职员工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50人,高级教师43人,中教一级教师80人,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18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师29人,共有教学班40个,在校学生2543人。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50人,有高级教师43人,中教一级教师80人,具有本科学历教师145人,其中有86人毕业于“211”大学和全国其他重点大学。学校拥有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18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师29人。现有教学班40个,在校学生2543人。
教育理念
该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为学生的生存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学校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校风:尊师爱生,严教好学
教风:严谨、求实、创新、爱生
学风:勤奋、扎实、灵活、乐学
办学思想:为学生的生存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基
办学愿景:绿色学校、数字学校、诚信学校、和谐学校
该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文明卫生单位、省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衡阳市优秀学校、市三星级文明单位、市模范职工之家、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市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是长沙市一中远程教育合作学校。
天津钢管中学升学率为74.8%。宝鸡石油钢管厂子第校位于宝鸡市姜谭路10号,艺术类学生高考升学率由2007的64.8%上升到2010年的74.8%,2003年艺术类本科录取168人,2004年本科录取198人,2005年本科录取217人,本科录取率稳居50%以上,艺术类本科录取率稳居80%以上,2000年姜城中学被陕西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06年被宝鸡市教育局命名为宝鸡市标准化高中。
湖北荆州沙市初中有:沙市实验中学、沙市二中、荆州英华双语学校、关沮中学、观音垱中学等等。
1.沙市实验中学
荆州市沙市实验中学位于荆州市沙市区朝阳路19号,始建于1973年,原名为沙市第十中学,1988年被市教育主管部门确定为“五四”学制初中四年制改革实验先行试点学校, 1991年被省教育主管部门命名为“湖北省教育改革实验初中”,1995年更名为沙市实验中学。
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全校学生2135人,教职工116人,学历合格率98%,其中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90人,高级教师66人,共产党员40人、有16人被评为市骨干教师, 35人分别被评为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明星教师。
2.沙市二中
沙市二中的前身是1912年创办的晴川书院,为汉阳帮(府)所属汉阳、汉川、黄陂、孝感等县旅沙同乡会捐建,因汉阳的晴川阁而得名。
沙市二中于2008年8月由沙市便河西路2号整体搬迁至沙市晴川路9号(江津邮局北面)(原十五中)。
1926年中国共产党荆沙市第一个党支部就是在晴川书院秘密建立的,其领导人是方予矩,直属中共武昌执委领导。1936年春,汉阳同乡会决定在晴川书院创设私立晴川中学,1937年2月正式开办,1953年春,改制为沙市第二中学,沿用至今。
3.荆州英华双语学校
荆州英华双语学校是一所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学历教育的新型民办学校。学校创办以来,凭借先进的办学理念,优异的办学质量,良好的教育服务,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荆州市第一所民办“示范学校”、湖北省首届“先进民办学校”。
4.沙市区观音垱中学
沙市区观音垱中学,地处沙市区东大门观音垱镇,北倚内泊湖,南临318国道,是“湖北省农村实验学校”和“沙市区十·五教育科研实验学校”。
观音垱中学地处沙市区东大门观音垱镇,北倚内泊湖,南临318国道,占地94895.4平方米,建筑面积17544平方米;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1980人,其中在校住读生1600余人。
在岗教师122人,其中专任教师122人,学历合格率达95.1%,本科以上学历36人,占29.5%;高级教师14人,一级教师97人,二级教师11人;各级各类教育学会会员12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明星教师2人,区学科带头人和区骨干教师13人。我校是“湖北省农村实验学校”和“沙市区十·五教育科研实验学校”。
5.沙市关沮中学
沙市关沮中学创办于1964年,学校地处沙市北郊,西靠荆州古城,北枕凤凰山、海子湖。
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16人,在编在册在岗教师55人,聘请带课教师3人,其中在职党员22人,中学高级教师8名,中学一级教师42人,大专本科学历29人,大学专科学历20人,计算机操作等级考试合格率100%,普通话考试合格率100%,另有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学科带头人3人,区级骨干教师14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荆州市沙市区关沮中学
百度百科-观音垱中学
百度百科-沙市二中
百度百科-荆州英华双语学校
百度百科-沙市实验中学
长春三十中学始建于1972年,建校三十年来,三十中人不断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取得了社会公认的成绩,堪称为“校风正、校园美、质量高、有特色”的人才摇篮。是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命名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一类一级学校,长春市首批体制改革学校,朝阳区教育系统窗口标兵单位。
一、优越的办学条件
学校座落在市中心人民广场附近,与风景秀丽的长春宾馆为邻。学校占地面积为8584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568人,教职员工 150人。花园式校园的文化氛围,使人感到和谐,激励学生上进。学校物质基础雄厚,办学条件在省、市、区均属一流。有符合现代化的教学与科研要求的教学楼、实验楼、福利楼,教学设施和服务设施先进、完备。学校的电教中心有多功能电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多媒体闭路系统及演播室;还设置了电子音像馆、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等;学校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和电视台;学生们的计算机信息课别具一格,富有特色。小型投影仪、大屏幕投影、实物展台、录音机、视频转换器等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软件库、硬件库丰富的资源信息充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仪器室和准备室,现代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全方位向学生开放;教师们的办公环境优雅,学生教室有标准的课桌椅、升降黑板和现代化网络设备,学校严格控制班额、学额,确保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学校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治安环境、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异的教学成果,每年都吸引着大批优秀的择校生,得到社区和省市社会事务调查机构的一致认可,被誉为“长春市金牌形象使者”,学校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先进的办学理念
为了全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制定了“兴校以人,树人以德、修德以规、立规以实”的学校管理目标;“敬业、重教、团结、勤政、节俭、求实、勤勉、进取”的班子建设目标和“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学有特长、个性优良”的学生培养目标。形成了“坚持知识结构的科学性、教学结构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创造性、教学手段的有效性”的教风和“刻苦、踏实、主动、多思”的学风,使学校按“激趣--成功--创新--发展”的模式,实现“学校有特色、学科有特点、教师有特能、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目标。
三、优秀的教师队伍
学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体教师勤奋上进,业务求精,有一批全国、省、市闻名的骨干教
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标兵,还有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目前在职教师中就有硕士学位和在读研究生47人,高级教师62人,中级教师45人,学历达标100%,首批市“十佳”教师占全区总数的 38%。三年来,教师获国家级、省、市、区级优秀课奖196项,教学论文奖380项,优秀指导教师奖 70项,教学软件制作奖150项,典型课录像教学奖23项,电教优秀课奖40项,优秀班会奖15项。
学校承担了“九五”、“十五”期间国家重点课题《优化课业环境,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省级课题《信息技术实证研究》、《创新课堂教学的研究》、《分层教学、差异互补、发展个性》的研究;市级的课题《中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培养》、《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学作文教学研究》、《英“三D”式教学》的研究等,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在市、区闻名。
四、优异的教学成绩
学校教学成绩在市、区领先。几年来,中考成绩优秀,每年都有20%的毕业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类重点高中(不含自费生)。升学率、及格率均为100%。 毕业生们获免试资格的人数、参加全国、省、市学科竞赛获奖人数、考入国家理科实验校(清华附中、北大附中)人数等项,均列省、市、区各名校之首。追溯学生发展状况,从我校毕业的学生发展潜力极大,仅在2001年高考中,从我校毕业的学生,就有20多人考入北京,其中清华大学2人,北京大学2人,北京理工11人。
学校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项活动有特色,初一英语课聘请外籍教师上课,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各学科活动小组的成果在国家、省、市获奖,学校成为培养国家栋梁的摇篮。
五、强有力的辐射作用
2000年8月,省教育厅启动了《兴边富民行动计划》, 旨在促进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在省属、市属、区属重点学校中选派对口支援单位,我们三十中学负责带动珲春三中的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培训工作,同时承担对珲春板石中学校长的培训工作。近一个学期的支援,使两所学校的校长在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得到长春市教育局和珲春市教委的赞许。
多年来,学校一直承担着对磐石钢管厂子弟中学和白山市第十六中学的教学管理指导方面的援助,对长春市朝阳区第110中学的全方位的支持及大量的物质援助。
六、学校荣誉
学校被评为全国信息教育技术实验基地校,全国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吉林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吉林省初中达标学校,吉林省综合治理标兵单位,吉林省标准化实验教学先进学校,吉林省健康教育示范学校,东北师大教育科研基地校,长春市中小学信息教育资源开发基地校,长春市英语教学基地校,长春市先进党支部,长春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长春市花园式示范学校,长春市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学校,长春市行风建设金牌使者先进单位,朝阳区教育教学一级学校,朝阳区群众活动先进单位。近年来,省、市电台、电视台和各大报刊多次对学校进行报道,各级领导也给予学校极大鼓励。
学校将进一步以深化创新教育为核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人的终身全面发展为宗旨,进一步体现“增大师生信息量,实现良性互动,增强自我效能感”的教学特色,立足长远,用大教育观创办名牌学校,使三十中学继续发挥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的示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