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柱子加固钢管的间距是多少?
底部三道按40cm的间距,向上可以扩大到50cm,最上面可以到60cm间距,下面的压力比较大,需要密一点,上面的压力比较小,可以疏一点,规范有要求。
施工准备施工前应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必须要将结构面清理干净,按设计图纸,放线标明钢筋锚固点的钻孔位置,钻孔位置标明后由现场负责人验线。钻孔按设计图纸要求明确螺栓锚固位置、成孔直径及锚固深度。
扩展资料:
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材料的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决定的。同时也与施工工艺(搅拌、成型、养护)有关。
钻孔完成后,将孔周围半径0.5米范围内灰尘清理干净,用气泵、毛刷清孔,此过程要作到三吹两刷,即吹孔三次、清刷两次,清刷完毕后,用棉丝沾丙酮,清刷孔洞内壁,使孔洞内最终达到清洁干燥;如遇较潮湿的情况,还须用加热棒,进行干燥处理。
将处理好的钢筋插入孔内,孔两端用环氧砂浆封堵,封堵时,须在一端留出注胶孔,另一端留出出气孔;待环氧砂浆凝固后方可进行高压注胶。
将配制好的锚固用胶装入打胶筒内,安装打胶嘴;将锚固用胶通过注胶孔注入孔洞内,直至另一端出气孔溢出胶为止;而后,用环氧砂浆或其它材料将注胶孔及出气孔封堵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结构加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混凝土
柱箍筋间距没有4公分的,框架柱箍筋起步距离:50mm(5公分)。
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100、非加密区200均为四肢箍,箍筋数量是指梁的同一截面高度方向上的箍筋数量,在高度方向单个闭合箍筋中有两根钢筋,同一截面中截面宽度较大的四根钢筋为四根钢筋。
当所箍钢筋为按受力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不应大于所箍钢筋直径的15倍,且不应大于400mm。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当此仍不足以传递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拉力时,通常将钢筋的端部弯起180 度弯钩。
此外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提供的碱性环境,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保护膜,使钢筋相对于中性与酸性环境下更不易腐蚀。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11
10.2.5 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构造规定:
1 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为180mm×240mm(墙厚190mm时为180mm×190mm);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箍筋直径可采用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适当加密;当6、7度超过六层、8度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应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2016年版)
7.3.2 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180mm×240mm(墙厚190mm时为180mm×19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应适当加密;6、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应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构造柱箍筋间距要求是柱子的上下端必须有不少于五十公分的加密,其它部位的间距为二十公分。
构造柱钢筋加蜜区间距规范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起去查询一下施工规范上的要求的,构造柱钢筋箍筋的加蜜区应该是上下各五十公分的尺寸为加蜜的范围,箍筋间距应该是十公分的,这也是目前的普遍的施工要求的了,如果有新的要求出来的我们则需要学习更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