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外架连墙件预埋怎么整改
1、脚手架预埋连墙件需采用直径大于等于20的圆钢预埋件,预埋件需与脚手架满焊连接、预埋件不得使用螺纹钢,预埋长度和焊接长度需满足设计方案的荷载要求,脚手架预埋连墙件禁止安装在结构梁面上,外墙留下渗漏的风险。
2、连墙件设置的位置、数量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确定,可以布置为三步三跨、两步三跨以及两步两跨等,每个连墙件覆盖面积在20-40平方米。
3、连墙件的布置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钢管外架悬挑架预埋钢筋需要注意:
钢管外架悬挑架预埋钢筋的支承结构应为型钢制作的悬挑梁或悬桁架等,不得采用钢管
必须经过设计计算,其计算内容:①材料的抗弯强度②抗剪强度③整体稳定④挠度。
钢管外架悬挑架预埋钢筋应水平设置在梁上,锚固位置必须设置主梁或主梁以内的楼板上,不得设置在外伸阳台上或悬挑板上。
节点的制作(悬挑梁的锚固点、悬挑架的节点)必须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结构,不得采用扣件连接,以保证节点是刚性的。
必钢管外架悬挑架预埋钢筋须超过悬挑长度的1.25倍,这样可以减少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保证梁在使用中的安全,提高锚固强度。
一、钢管外架悬挑架预埋钢筋:
是指架体结构卸荷在附着于建筑结构的刚性悬挑梁(架)上的脚手架,用于建筑施工中的主体或装修工程的作业及其安全防护需要,每段搭设高度不得大于20m。
二、搭设前的准备工作:
计制作等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
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必须有施工图和设计计算书,且符合安全技术条件。
支承与建筑结构的固定方式经设计计算确定,必须得到工程设计单位认可,主要考虑是否可能破坏建筑结构。
33层楼房槽钢层一般是在3层,10层,17层,24层及31层这几个楼层,因为槽钢层一般是每7层建一个槽钢层的。商品房的槽钢层一般是在第一层的,它可能会有一层槽钢层的隔层。槽钢层就是很多槽钢搭建出来的,槽钢是截面为凹槽形的长条钢材。
作为小隔层来使用其实完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还有在商品房第七到第八层脚手架设置一层槽钢。有些地方一楼是槽钢层,但一楼的房子相对潮湿,而且回潮现象较严重。尤其是在南方的雨季,湿气会比较严重,蚊虫也比较多,不适合患有风湿的人居住。
槽钢层不会对房子有任何的影响呢?
槽钢打入地下后,顶部接近地面高度处设一道拉锚或支撑。该桩抗弯能力强,一般用于深度不超过4m的基坑,但槽钢搭接处不严密,不能完全止水。
1、主要是为了增大钢管脚手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主要是防止受到较大荷载时发生沉降,从而影响整个架子的稳固性。
2、槽钢钢板桩是指基坑支护结构钢板桩的一种,属于简易的钢板桩围护墙,由槽钢正反扣搭接或并排组成,槽钢长度一般为6~8m。这种桩的优点是施工简便,槽钢可以重复使用。
扩展资料——槽钢的进出口定货一般是在确定相应的碳结钢(或低合金钢)钢号后,以使用中所要求的规格为主。除了规格号以外,槽钢没有特定的成分和性能系列,满足装修需求。
槽钢的交货长度分定尺、倍尺二种,并在相应的标准中规定允差值。国产槽钢的长度选择范围根据规格号不同分为5-12m、5-19m、6-19m三种。进口槽钢的长度选择范围一般为6-15m。
向短钢管埋设于梁内约20cm,露出梁背约20cm。
预埋钢管方法
预埋钢管方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连墙件做法,能起到刚性连接作用。预埋钢管方法是在砼浇筑前用一竖向短钢管埋设于梁内约20cm,露出梁背约20cm,待砼浇筑完成后,用水平长钢管连接立杆与竖向短钢管即可。
连墙件一般是指通过与可靠固定端连接来加强其他结构的稳定性的构件,在建筑工程中用于将脚手架架体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能够传递拉力和压力的构件。
采用连墙件实现的附壁联结,对于加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其稳定承载能力和避免出现倾倒或坍塌等重大事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构造要求
建筑外脚手架与主体结构如何进行可靠连接,是确保外脚手架不发生失稳破坏的关键。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要求,脚手架连墙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1、连墙件设置的位置、数量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确定,通常可以布置为三步三跨、两步三跨以及两步两跨等,一般每个连墙件覆盖面积在20~40平方米。
2、连墙件的布置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3、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
4、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连接。
5、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
6、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应采取防倾覆措施。当搭设抛撑时,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7、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用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连墙件分类
柔性连墙件
柔性连墙件,一般采用细钢筋、绳索、双股或多股铁丝进行拉结。只承受拉力和主要起防止脚手架外倾的作用,而对脚手架稳定性能(即稳定承载力)的帮助甚微。此种方式一般只能用于10层以下建筑的外脚手架中,且必须相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刚性拉结件,以承受水平压力的作用 。
刚性连墙件
采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等刚性拉杆或构件组成的连墙件为刚性连墙件。其连接构造既可承受拉力、又可承受压力,附墙端的连接固定方式可视工程条件确定,一般有:
a.拉杆穿过墙体,并在墙体两侧固定;
b.拉杆通过门窗洞口,在墙两侧用横杆夹持和背楔固定;
c.在墙体结构中设预埋铁件,与装有花篮螺栓的拉杆固接,用花篮螺栓调节拉结间距和脚手架的垂直度;
d.在墙体中设预埋铁件,与定长拉杆固结。
在双排脚手架中一般都采用刚性连墙件。
e.连墙件刷红色油漆,不得随意拆除。连墙件必须与立杆相连接。根据建筑物的轴线尺寸,在水平方向每隔3跨(6m)设置一个。在垂直方向应每隔3~4米设置一个,并要求各点互相错开,形成梅花状布置,连墙件的搭设方法与落地式脚手架相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连墙件拉撑结合方法通常适用于脚手架搭设高度小于24m的低层、多层建筑,采用预埋钢筋与脚手架拉结,再加水平钢管撑住主体结构的方法或采用预埋钢筋与短钢管焊接后,再用扣件连接水平钢管与脚手架连成一体。拉撑结合方法的连墙件做法详见图一。
拉撑结合方法具有成本低、无砌体后补洞工序,因此,在多层建筑中使用较为普遍。
拉撑结合方法的不足之处是脚手架的横向刚度相比于刚性连接方法较弱,起撑作用的钢管无法紧密连接脚手架与主体结构,导致脚手架易产生晃动,并且在外墙粉刷时易被全部拆除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2、预埋钢管方法
预埋钢管方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连墙件做法,能起到刚性连接作用。预埋钢管方法是在砼浇筑前用一竖向短钢管埋设于梁内约20cm,露出梁背约20cm,待砼浇筑完成后,用水平长钢管连接立杆与竖向短钢管即可,如图二所示。
预埋钢管方法的连墙件优点是刚性好、埋设位置准确。
预埋钢管方法的连墙件的不足之处是成本高,拆卸麻烦,并且必须对砌体的后留洞口进行后期封堵。
目前,钢管扣件的租赁价格随着钢材原材料的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涨,预埋钢管方法由于相比其他连墙件方法所使用的钢管与扣件数量为相对较多,如预埋短钢管方法必须采用2个扣件,且与短钢管连接的扣件有相当比例无法拆卸,最终报废,导致成本较高。采用预埋钢管方法时,在砌体施工时必须对连墙件的竖向短钢管位置留设洞口,待连墙件拆除后采用细石砼进行封堵。对洞口的封堵如稍不慎重,将导致洞口补不密实,从而给外墙防水留下难以弥补的隐患,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和内地多雨地区的建筑,更应当引起重视。
排涝泵站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概述
本工程结构外形变化较多,平面呈锯齿形布置,主楼为11层,拟采用落地双立杆脚手架和槽钢悬挑架搭设。
二、平面布置
根据建筑平面特点,工程脚手架均采用Φ48钢管搭设,架子立杆纵距为1.5M,立杆横距为1.00M,步距为1.75M,内立杆离开墙面处250MM,施工电梯处的架子连接应作分离搭设处理,以便装饰阶段外架子拆除后的施工。
三、基础处理
脚手架搭设范围内的地基要求夯实、找平,并硬地化及作好排水处理。立杆底部设置统长10#槽钢,以均匀的传递脚手架的集中力,并在离底部200mm处设扫地杆一道,以保持脚手架底部的整体性。
四、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悬挑钢管及其他预埋件应对照图纸及时作好预埋工作。
(2)钢管要求正品,管面无凹凸形状,无疵点,裂纹和变形,并有出厂合格证;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要接触良好,不应有裂纹、气孔,也不应有疏松、砂眼或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
(3)每层须设置连墙杆,每6米(四个纵距),每楼层(3.2-4M)一道梅花型布置,连墙杆为预埋Ф10圆钢与钢管焊接拉结于架子上(焊接长度5CM双面焊)。
(4)剪刀撑随脚手架同时设置,间距控制在9M以内,角度为45°。
(5)脚手架搭设必须高于施工作业1.8M(一个步距),并外围1M高脚手片及密目安全网,每四个步距离墙处用竹胶板或竹笆片封闭一道。
(6)各杆件的伸出端头要大于100㎜。
(7)斜拉圆钢用花篮螺栓拉紧,做到所有拉结拉紧程度基本相同,减少受力不均匀,吊点必须在立杆与大横杆、小横杆的交点处,拉杆底部兜紧。
(8)脚手架搭设前应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安全守则及操作规程。
(9)架子上按要求挂设,以便应急使用。
(10)常规搭设段做好接地防雷,悬挑架子钢管与结构钢筋在架子转角及中间部位焊接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五、架子保养及验收
(1)脚手架分段搭设完毕投入使用前进行验收。
(2)验收由公司质安科组织工地负责人、技术、安全、搭设等有关人员共同进行,验收后填写验收单,验收单上工地负责人和验收人员要签名,验收合格由公司发给合格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3)由工地安全员、架子班组长对脚手架进行自查,定期由公司质安科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外脚手架上严禁集中钢管钢模等及其他建筑材料,重大设计变更如用作模板支撑必须征得技术负责人员同意,并办好书面手续后方可使用。
六、架子拆除
(1)架子拆除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竖立警戒牌,地面有专人指挥,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
(2)拆除的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鞋。
(3)拆除顺序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4)拆除立杆时应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5)连墙杆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
(6)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个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7)在大片架子拆除时,在这之前应对预留斜道、上料平台,通道小飞挑等先行加固,以便拆除后,确保其完整安全和稳定。
(8)拆除时注意不要碰坏门窗、玻璃等。
(9)拆下的材料,应用绳索拴住,利用滑轮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到地面的材料应放到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要集中回收处理。
(10)在拆架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1)钻孔
将使用的钻机安置在设计孔位上,使钻杆对准孔位中心。钻机就位后,用水平尺校正机身,使钻杆轴线垂直对准钻孔中心位置,以确保钻孔达到设计要求的垂直度。孔位偏差不大于5cm。实际每个孔位应有实测高程、坐标等记录,孔深、孔径应符合设计规定。
钻孔钻进时进行孔斜测量,钻孔孔斜测量仪器采用上海地质仪器厂制造的KXP-1轻便测斜仪,便于操作,可直接从操作箱刻度盘上观察到测量结果,精度可满足工程使用要求。因钻孔孔径比仪器外径较大,以求测量结果真实准确,测孔时配加导向,测斜仪安装在导向管内,与导向管(长度3.5-4.0m,外径与钻孔钻具外径相同)同心同轴。垂直偏差不应大于1.5%,且应符合下表规定:
孔深m2030405060
允许偏差m0.250.450.701.001.3
为保证钻孔的垂直度还应做到如下几点
钻机加设底座,力求钻机工作时保持平稳。
钻机就位后,应垫稳及调整好钻机,使开孔钻具保持铅垂状态。
随时校对立轴垂直度,加长粗径钻具,禁止使用弯曲钻杆和弯曲的粗径钻具。
除开孔外,不得使用短小钻具,钻具长度应保持在3.5m以上,并在钻进时合理使用钻进参数。
钻孔每5-10m进行一次孔斜测量,对钻孔过程实施检测,如孔斜偏差较大,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偏(如钻具上下往复拉动修复、填孔重钻、扩孔修复等)。当钻孔施工作业暂时终止时,孔口应妥加保护,防止流进污水和落入异物。
本文介绍了关于“排涝泵站脚手架施工方案”的内容。欢迎登陆中达咨询,查询更多相关信息。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