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常采用哪些外架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高层建筑施工外防护脚手架一般采用悬挑架,在规范中属于重大危险源的:(一)搭设高度50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二)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三)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悬挑架搭设高度不应大于24米,采用大于16#工字钢,连墙件、剪刀撑、斜拉钢丝绳、水平防护栏杆、阻燃密目网都应防护规范和专项方案要求。详见:《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悬挑外架,规定一次悬挑不宜等于大于20米(顶层应包括操作面的防护栏杆高)。
四、脚手架工程
(一)搭设高度50m 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二)提升高度150m 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三)架体高度20m 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这是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因需要超高的情形,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组论证通过。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 号文。
楼主 楼层16层高度46.4M,可根据房屋环境和房屋竖向规则情况,安排是否悬挑或悬挑一次。
在网上回答只能这样介绍了。没法更详细!
这个是不一定。
如果是几层的楼,就塔落体架;如果是高层,塔落地架不方便,而且屋面悬挑不长,可以把外架的内立杆收点;如果高层悬挑很长,那我也没办法了。
如果只是屋面挑檐的话,支模架当外架吧。监督不是很严的话可以用长点的小横杆做悬挑。
架体的选择
根据以上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以下脚手架方案:
13#、16#、17#楼及商业5#楼、部分地下车库为框架剪力墙高层结构,考虑周材的周转、场地条件以及施工部署的要求,在一层至二层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9m。
三层至十层、十一层至建筑顶部采用型钢悬挑双排钢管脚手架分段搭设。
扩展资料:
脚手架搭设流程:
悬挑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水平悬挑→纵向扫地杆→立杆 →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定距定位。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除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其余按一下构造要求搭设。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钢管脚手架安放标准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