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管导电吗?
问题一:镀锌管导电吗 导电,镀锌管是钢管
问题二:镀锌钢板影响导电吗 镀锌钢板的导电性是用接触电阻(导通率)和层间电阻来表示的。
镀锌钢板的接触电阻是导电体与钢板表面点接触时的导电性,用导通率来表示,测试是在试样上用4个2mm的触点;每个探头压力1.5N;间距5mm;通过1微安--100毫安的电流,测试其导通率,导通的判定是电阻小于1毫欧。
导通率(%)= 导通次数/20次 * 100 。即在选20组测点时,导通所占的比例。不同的镀锌钢板导通率在20%-100%之间。
镀锌钢板的层间电阻是测试两层钢板之间的电阻。测试是在0.5V电压;0-1A电流;1cm2 * 10根触头;2N/mm2压力的条件下进行(JIS C2550)。
问题三:金属表面镀锌之后还导电吗? 导电啊,锌也是金属,只是它的化学活泼性质比铁小,不容易与水和空气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才镀锌防锈,导电是必须的。
问题四:有些房子电气穿线管为什么使用镀锌钢管,万一漏电不是很危险吗? 不是楼主那样理解的~~~穿线管内还是要有PE线滴~~前面这句话是保证镀锌管接地良好滴~~与管内的PE线没有关系!!
问题五:避雷针为什么要用镀锌钢管做材料?为什么不能用铜和铁?铜,铁,锌,钢的导电性能的排列顺序,那个最好? 只说一点,避雷针的环境!!风吹日晒,霜冻雨淋,用别的材料会不会生锈腐蚀???
至于说导电性能,在雷电电压几百万伏的情况下,导电性能的一点差别对电流常过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问题六:楼顶装有镀锌管打雷时会导电吗 下雨的天气,很多原来不导电的物体,包括绝缘体都可能导电。楼顶装镀锌铁管,导电是肯定的。主要看你的地势的高低,如果周围有比你高出很多的建筑物、大树、山体,这里就安然无恙。避雷针很多的时候实际是引雷针!
问题七:镀锌板导电吗? 导电
问题八:镀锌影响导电性 10分 镀锌主要是为了防止生锈,不会太大影响导电性,如果感觉影响也可以抹点导电膏
问题九:镀锌防锈层是否导电? 会导电,因为你镀上的也是金属层,而金属都是导体
问题十:螺丝镀锌过后会影响导电性能吗 螺丝镀锌过后会影响导电性能吗,紧固件咨询顾问俞文龙认为螺丝镀锌过后会影响导电性能,导电性能变得更好了,因为锌比铁的导电性能要好。
紧固件咨询顾问俞文龙认为,最好自己查相关资料,网上得来总是假,碰到不懂装懂的,随便应答的,根本就是假的或骗人的就直接误导你,甚至害惨你。轻者产品质量不合格,重者要罚款。当然,紧固件咨询顾问俞文龙认为,如果有实力,请一个相关的咨询顾问参考你的技术,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定位产品,定位客户也是不错的一个选择。
PEEK加工,瑞璐塑业为您解答:
PEEK锈钢管的耐压更高,耐更高的温度,但是同时导热也会比PEEK块。
PEEK重量轻,不含任何金属离子,同时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且加工性更好。
1)抗氧化性能、本低、抗应力腐蚀裂性能比奥氏体锈钢强;
2)加热及冷却程没相变,产淬火硬化;
3)加热950°C部(焊缝及热影响区)晶粒十严重,且能用焊热处理办使粗晶粒细化,接韧性降低;
4) 容易现475°C脆;
5)焊接接容易现晶界腐蚀.
二)铁素体锈钢管焊接:
铁素体锈钢焊接
() 焊接材料.
要求焊缝金属与母材相同导电、导磁及力性能表面色泽应使用同材质焊材,其熔敷金属韧性太低,添加Al与Ti等铁素体形元素难效渡熔池,故该类焊材应用受定限制.采用奥氏体焊接材料或镍基合金,提高焊接接韧性,免除焊前预热焊热处理.
(二)焊接工艺.
焊接材料与母材化相同,须采取措施:焊前预热温度100~200℃,使焊材料处于韧性较状态降低焊接接应力;随着铬含量提高,预热温度应相应提高.焊焊接接进行750~800℃退火处理,使饱CN完全析,使铬充补充贫铬区,恢复其耐蚀性及改善焊接接塑性;退火应快冷,防止475℃脆性产.采用热输入进行施焊,减少高温脆化475℃脆性影响.若选用奥氏体锈钢焊接材料,免除焊前预热焊热处理;含稳定元素铁素体锈钢焊接接,其热影响区粗晶脆化晶间腐蚀问题填充材料改变变化.奥氏体或奥氏体-铁素体焊缝金属基本与铁素体锈钢母材等强度;某些腐蚀介质,该种异质焊接接耐腐蚀性能低于同质接.极低碳高铬铁素体锈钢薄板焊前预热,焊需热处理,焊缝金属C加N含量高于母材金属含量.
(三)焊接技巧.
焊接材料污染;采用焊接能量、较快焊接速度等窄焊道焊接;使焊丝受热末端始终处于保护气体;采用熔化极氩弧焊(MIG)、等离氩弧焊(PAW)等先进焊接技术;熄弧继续通保护气体,直至冷却充;用高纯氩气保护焊接熔池;焊缝背面应采用惰性保护气体;采用水冷铜板,减少热,增加冷却速度.
中国用电弧炉大量生产不锈钢系在1949年以后,早期先生产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掌握生产技术后,大量生产18-8型Cr-Ni奥氏体钢,例如1Cr18Ni9Ti,则始于1952年。随后,为适应国内化学工业发展的需要,又开始生产含Mo2%-3%的1Cr18Ni12Mo2Ti和1Cr18Ni12Mo3Ti等。为了节约贵重元素镍,自1959年起开始仿制以Mn,N代Ni的1Cr17Mn6Ni5N和1Cr18Mn8Ni5N,1958年向AISI 204钢中加入Mo2%-3%,研制了1Cr18Mn10Ni5Mo3N(204+Mo),用于全循环法尿素生产装置以代替1Cr18Ni12Mo2Ti。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开始工业试制1Cr17Ti,1Cr17Mo2Ti和1Cr25Mo3Ti等无镍铁素体不锈钢,并开始研究耐发烟硝酸腐蚀的高硅不锈钢1Cr17Ni14Si4ALTi(相当于苏联牌号ЭИ654),此钢种实际上是一种α+γ双相不锈钢。60年代开始,由于国内化工、航天、航空、原子能等工业发展的需要以及采用电炉氧气炼钢技术,一大批新钢种,如17-4PH,17-7PH,PH15-7Mo等沉淀硬化不锈钢,含C≤0.03%的超低碳不锈钢00Cr18Ni10、00Cr18Ni14Mo2、00Cr18Ni14Mo3以及无Ni的Cr-Mn-N不锈钢1Cr18Mn14Mo2N(A4)相继研制成功并投入了生产。70年代起,为解决化工、原子能工业中所出现的18-8型Cr-Ni钢的氯化物应力腐蚀问题,一些α+γCr-Ni双相不锈钢相继研制完成并正式生产和应用,主要钢号有1Cr21Ni5Ti,00Cr26Ni6Ti,00Cr26Ni7Mo2Ti,00Cr18Ni5Mo3Si2(3RE60)和00Cr18Ni6Mo3Si2Nb等。
00Cr18Ni6Mo3Si2Nb是为了解决瑞典牌号3RE60焊后易出现单相铁素体组织,导致耐蚀性和韧性下降而发展的含N、Nb的α+γ双相不锈钢。到80年代,为解决氯化物的点蚀、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破坏又研制和仿制了含N的第二代α+γ双相不锈钢,如00Cr22Ni5Mo2N,00Cr25Ni6Mo3N和00Cr25Ni7Mo3WCuN等,不仅使中国的双相不锈钢形成了系列,而且还深入研究了它们的组织和性能以及N在双相不锈钢中的作用机制。70年代以来,中国不锈钢材料研究工作的其它重要进展有:研制了高强度和超高强度的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并投入工业试制与应用;采用真空感应炉、真空电子束炉和真空自耗炉冶炼并批量生产了C+N≤150-250ppm的高纯铁素体不锈钢00Cr18Mo2、00Cr26Mo1和00Cr30Mo2;含Mo量≥4.5%的高Mo和高Mo含N的Cr-Ni奥氏体不锈钢,例如研制成功00Cr20Ni25Mo4.5Cu、00Cr18Ni18Mo5(N)、00Cr25Ni25Mo5N等并在化工、石化和海洋开发中获得了应用;在解决浓硝酸腐蚀和固溶态晶间腐蚀方面,研制了00Cr25Ni20Nb和几种超低碳高硅不锈钢,80年代以来,超低碳并对钢中磷含量和α相量严加控制的尿素级不锈钢00Cr18Ni14Mo2和00Cr25Ni22Mo2N两种牌号研制完成,它们的板、管、棒材、锻件以及焊接材料均在大中型尿素工业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由于一些特殊钢厂陆续建成冶炼不锈钢的炉外精炼设备,例如AOD(氩氧精炼炉)、VOD(真空氧精炼炉)等并已投产,中国不锈钢的冶炼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它不仅使低碳、超低碳不锈钢的生产变得轻而易举,而且使不锈钢的内在质量提高,成本降低。由于含Ti的18-8型Cr-Ni奥氏体钢存在一系列缺点,美、日等工业先进国家早在60年代便已经实现了由含Ti不锈钢到普遍采用低碳、超低碳不锈钢的过渡,而中国是在1985—1990年间才大力进行低碳、超低碳不锈钢的开发、生产与应用,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例如1988年底中国低碳、超低碳18-8型不锈钢产量已占中国不锈钢产量的10%左右。但与不锈钢生产、应用的先进国家相比(例如日、美等国含Ti的18-8型Cr-Ni钢仅占不锈钢产量的1.5%左右),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80年代,中国还开展了控氮(N 0.05%—0.10%)和氮合金化(N>0.10%)Cr-Ni奥氏体不锈钢的研制工作。试验表明,氮在Cr-Ni奥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中是一种无价且非常有益的合金元素。对氮的强化作用,降低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改善钢的耐蚀性,特别是改善钢的耐点蚀等方面的机制,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几种控氮和氮合金化的Cr-Ni奥氏体不锈钢已结合工程需要投入了批量生产和应用。 通常不锈钢管都有三种特性:焊接性、耐腐蚀性、抛光性能(BQ性)焊接性产品用途的不同对焊接性能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一类餐具对焊接性能一般不做要求,甚至包括部分锅类企业。但是绝大多数产品都需要原料焊接性能好,象二类餐具、保温杯、钢管、热水器、饮水机等。耐腐蚀性绝大多数不锈钢制品要求耐腐蚀性能好,不锈钢管象一、二类餐具、厨具、热水器、饮水机等,有些国外商人对产品还做耐腐蚀性能试验:用NACL水溶液加温到沸腾,一段时间后倒掉溶液,洗净烘干,称重量损失,来确定受腐蚀程度(注意:产品抛光时,因砂布或砂纸中含有Fe的成分,会导致测试时表面出现锈斑)抛光性能(BQ性)不锈钢制品在生产时一般都经过抛光这一工序,只有少数制品如热水器、饮水机内胆等不需要抛光。因此这就要求原料的抛光性能很好。影响抛光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原料表面缺陷。如划伤、麻点、过酸洗等。②不锈钢管原料材质问题。硬度太低,抛光时就不易抛亮(BQ性不好),而且硬度太低,在深拉伸时表面易出现桔皮现象,从而影响BQ性。硬度高的BQ性相对就好。③经过深拉伸的制品,变形量极大的区域表面也会出小的黑点和RIDGING,从而影响BQ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