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架立杆标准距离是多少
立杆纵距(沿建筑物长度方向)1.5m、1.8m。
立杆横距(内外两排架杆的间距)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为:竹笆脚手板的选1.0m,木架板的选1.2m。
步距一般1.5或1.8m,建议同纵距(安全文明好验收通过)
当然,这些尺寸可调,规范上可查表,规范选用条件外的需计算确定。
因此双排脚手架的立杆横距就是指的内立杆和外立杆之间的距离,内外立杆之间的距离称为横向距离,而连接内外立杆的水平杆称为横向水平杆。
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由大横杆、小横杆、立杆、连墙件及剪刀支撑杆件组成并用扣件节点连接起来的空间结构体系。
立杆是工程施工——脚手架工程的组成部分,如同字面意思的解读,是立起来的杆。
扩展资料:
立杆是工程施工——脚手架工程的组成部分,如同字面意思的解读,是立起来的杆。立杆在间距,连接等方面有很多的要求。
例如:立杆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不准搭接。还有,立杆的交错排布等等。使杆间受力平均分布,增强整体稳定性。
在模架结构中,当仅对其中一根立杆进行垂直加载时:
1、由于中心立杆自身的变形和位移,对其相邻横杆以及相邻立杆的变形和位移影响较大,对周围其他杆件的影响却很小。
2、所受荷的中心立杆以及受其影响周围其他杆件的竖向位移均随荷载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增加
3、在中心立杆承受竖向加载过程中,以所加载的中心立杆的顶端为中心,模架各杆件上点的竖向位移的大小呈现向周围扩散衰减的趋势,而且衰减得很快。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立杆纵距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立竿横距900厚顶板扣件钢管立杆间距是1.4到2m。
因为900厚顶板扣件钢管立杆间距最好为为1.4到2m,(35m以下为1.4到2m,35m以上为1.4到1.6m),所以900厚顶板扣件钢管立杆间距是1.4到2m。
间距是指两者之间的距离或彼此相隔的距离。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30.0米,20.0米以下采用双管立杆,20.0米以上采用单管立杆.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
钢管类型为 48×3.5,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木板,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
栏杆采用冲压钢板,荷载为0.15kN/m,安全网荷载取0.0050kN/m2.
脚手板下小横杆在大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两根小横杆.
基本风压0.55kN/m2,高度变化系数1.8000,体型系数0.9550.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20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0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0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敞开式单排钢管脚手架立杆的间距1.20、1.40M。
见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之6节‘构造要求’。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第6节,构造要求,型钢悬挑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纵向立杆间距为:1.05m、1.30m、1.55。
搭设要求:立杆纵向间距不应大于1.5m,每段搭设高度不宜大于18m,连墙件间距水平方向不应大于6m,垂直方向不应大于4m,底层和建筑物的间隙必须封闭防护严密,以防坠物。
搭设方法:
每层一挑搭设方法:将立杆底部顶在楼板、梁或墙体等建筑部位,向外倾斜固定后,在其上部搭设横杆、铺脚手板形成施工层,施工一个层高,待转入上层后,再重新搭设脚手架,提供上一层施工。
多层悬挑搭设方法:将全高的脚手架分成若干段,每段搭设高度不超过20m,利用悬挑梁或悬挑架作脚手架基础分段悬挑分段搭设脚手架,利用此种方法可以搭设超过50m以上的脚手架,悬挑脚手架外立面须满设剪刀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悬挑脚手架
现在很多都是靠经验来排的。其实立杆间距和主楞以及次楞的强度有很大的关系。
你的主楞和次楞可能因为强度比较低,那么立杆的间距肯定就比较小。反之就会增加。
1、杆间距叫‘步距’,1.2~1.35、1.8m , 没有最小间距,最大1.8m。
2、立杆间距 1.05、1.3、1.55m,没有最小间距,最大1.55m。见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构造要求’。
3、脚手架(scaffold) 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
脚手架与一般结构相比,其工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1、所受荷载变异性较大。
2、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 存在较大变异。
3、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 等均较大。
横杆间距叫‘步距’,1.2~1.35、1.8m , 没有最小间距,最大1.8m。
立杆间距 1.05、1.3、1.55m,没有最小间dao距,最大1.55m。
不同类型的工程施工选用不同用途的脚手架。桥梁支撑架使用碗扣脚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门式脚手架的。主体结构施工落地脚手架使用扣件脚手架的居多,脚手架立杆的纵距一般为1.2~1.8m;横距一般为0.9~1.5m。
扩展资料:
脚手架与一般结构相比,其工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1、所受荷载变异性较大;
2、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 存在较大变异;
3、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 等均较大;
4、与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变异较大。 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积累和统计资料,不具备独立进行概率分析的条件,故对结构抗力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其值系通过与以往采用的安全系数进行校准确定。因此,本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在实质上是属于半概率、半经验的。脚手架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是设计计算的基本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脚手架
一般立杆间距有600~1200mm的,水平杆的间距一般在1~1.5mm左右。 现在很多都是靠经验来排的。具体参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
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立杆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螺杆外径不低于36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扩展资料
水平杆构造要求:
1、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2、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杆,顶部水平杆与模板支撑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50cm。
3、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杆,最大步距不大于1.8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