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淡彩用什么笔好
钢笔淡彩,花了很多年了我,也是比较偏爱的表现方式,
首先先说这个淡彩是什么彩,水彩或者彩铅都是淡彩的主要颜色来源,
其次是钢笔线条用何种工具,现在慢慢道来~~
如果用彩铅,先不说水溶性彩铅,普通彩铅的话对与钢笔线条要求不大,
钢笔线条使用碳素黑墨水配合笔尖较细的钢笔使用,或者专业针管笔,红环之类,价格比较高~~
或者纤维笔头的一次性针管笔,触感很好,利于掌握,价格不贵,品牌有红环,高尔乐,日本樱花,三菱,施德楼等等,它的墨水分为水性和油性两种
如果是用普通彩铅,那么以上任何一种线条笔都可以
如果是水彩或者需要水溶彩铅,那么尽量不要使用钢笔,因为墨水会被水漫开,推荐使用红环针管笔,或者其他品牌针管笔,配合红环黑色墨水,一定要红环墨水,因为有一定防水性,一次性针管笔推荐使用高尔乐,价格不贵而且是油性的,不会被水侵蚀,绝对满足你要求~~~~
至于水彩笔的选择这里可能你不需要解答吧,掠过~~~
钢笔淡彩画包含了两大造型基本要素:一是钢笔线条造型,二是色彩造型。
钢笔线条造型方面需要注意两点:
1. 构图对整个画面的重要性。
构图是使作品充满表现力、生命力、说服力的重要因素,是为突出主题表达某种创作思想意图而作的总的一个安排,它关系着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否。
构图要求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运用审美的原则安排和处理形象、符号的位置关系,将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符号组成有说服力的艺术整体,结构既有变化而又有统一,利用明暗、线条、色彩等因素的对比,协调规律以及空间处理,体积结合,节奏韵律一切手段,使作品形式新颖,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品还应有一个视觉中心,以吸引观者。有些学生的画面很是平庸,看不出他主要想表达的情感、表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这就说明他的画面缺乏对视觉中心的建立。建立视觉中心需要有效安排明暗、色彩,点、线、面、形体的变化以及所占空间位置、面积大小等因素,利用他们之间的对比,节奏给视觉造成强烈的刺激,很好的引导视觉指向,从而让欣赏者明了作画者的表现主体和他所想表达的画面情感。
2.整体与细节相辅相成。
任何一幅作品的成功,首先在于它的整体性,失去了构图、色彩、明暗等要素关系的整体性,任何细节都没有意义。细节的描绘能够使画面丰富起来,且增添许多情趣,对主题的烘托又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点缀细节要照顾整体,一味地追求细节就会使得整个画面琐碎、凌乱,但要是画面缺乏细节的深入,又会使得真个画面平乏无味,所以初学者一定要在欣赏范例,学习探索中掌握好这个尺度。
我们这里谈的钢笔淡彩,是以水彩为施色材料,因为结合水彩的这种钢笔淡彩方式画面响亮,表现快捷,正是这种感觉为大多数人建筑手绘者所喜爱。水彩颜料的色粒很细,与水溶解后晶莹透明,这也使得其覆盖力较弱,所以在作画上色时应先浅后深,渐次叠加,循序渐进,水彩画面通常给人以湿润流畅、轻薄鲜丽、灵动活泼的感觉。
运用水彩设色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色调统一画面。
色调,即画面总体倾向的色彩效果,是在某种或数种色彩的统筹摆布中产生,也使画面上的各种色彩,在种种色彩因素的相互作用中,组成有明显倾向性的色彩感。
要把握好画面的色调,首先要求画者明确画面表现的主观意图,即面对景物时所想表达的氛围和情感要求。想要表现夏天阳光明媚,万物绚丽的感觉,就可采用响亮的强对比色调,这种调子给人活泼、跳跃、热烈的感觉;想要表现秋天,秋风萧瑟,树叶飘零的感觉,可以采用偏红或偏黄的灰色调,这样画面给人的感觉就比较柔和、平静。
画面离不开对比,有对比才会有节奏,这个对比可以根据被描绘的各种不同客观对象的特点和画面情感的表达需要去确定这个对比的尺度。对比强烈程度由弱到强可大致分为:同类色对比、近似色对比、对比色对比、补色对比。对比离不开调和,对比与调和是一体的,调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主要色块在画面上占据较大面积,而次要的对比色块尽量向主色块靠拢,大色块包围极小的对比色块,从而凸显大色块对画面主色调的统领地位;另一种则是面对色块较多的画面,切不可见一块,画一块,必须明确画面上的一切色彩必须从属于主色调,要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呼应;要么占统治地位的色彩得反复地、有节奏地出现,它才能成为画面的主色调,才能使画面色调得到和谐统一。
2.色彩透视营造空间。
我们经常说用色彩表现和营造空间,可如何用色彩体现空间感呢,那就需要掌握色彩的透视规律。
在大自然里,由于空气中灰尘和其他杂质的存在,我们看到的景物,离我们越近越清晰,越远越模糊。景物的色彩也随着距离的远近发生着变化,景物越近,色相越明显,色彩纯度越高,越鲜明,明暗对比强烈;景物越远,色彩纯度越弱,越灰暗,明暗色调对比也就越弱。色彩的透视规律总结一下就是:近暖远冷、近纯远灰、近处对比强烈而远处对比模糊概括。只有了解并掌握色彩透视规律才能在绘画实践中自如地运用色彩营造空间的深远感。
3. 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何谓主,何谓次,主就是主角,次就是配角,配角永远只能烘托主角,有的同学画面上所有物体都是寥寥几笔,看不出其中什么是主体,这就是主次不分。在构图时需要“放大”主角,“缩小”配角,主体在画面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刻画表现时,对主体物,要多分析结构明暗,深入细节,表现详尽,而次要的物体就要简化、概括。在对主体的色彩表现上,主体的色彩层次要丰富,色彩关系也要考虑周全,而配角就简单概括处理一下就行了。只有这样才能使主体物从这个画面上凸显出来。
4.光影关系,丰富画面。
光赐予万物色彩,也给万物赐予美丽的影子。有光就又影,影子投射在平整的地面、凹凸不平的地面,不同质感的地面,以及投射在其他的物体上,形状色调不尽相同,影子不仅能丰富画面,而且能很好地塑造画面的空间感,所以我们在表现事物的时候千万不可忽略它。
一般情况下,在阳光充分的天气里,由于强烈蓝色天光的影响,影子的轮廓清晰,颜色多为偏冷的色调,但我们不能全部用一个同样的冷色调去表现它,因为影子也会受到周围物体,以及地面自身颜色的影响,在相对冷的色调里,也会呈现出暖灰色,具体表现还要视其情况而定,灵活处理,不能一概论之。
当然,钢笔淡彩与水彩的画面表现还是有区别的,钢笔淡彩的画面表现相对来说要轻松灵动一些,比如很多时候钢笔淡彩的天空都是随意的几笔,飞笔、留白的效果比较常用,而水彩画面就要循规蹈矩画得“满”一些。毕竟,钢笔淡彩更注重钢笔线条的造型,色彩只是用来烘托画面的氛围。有的学生说钢笔淡彩画面就该浅浅淡淡,可是画面上却缺乏基本的明暗关系,缺乏色彩的明度、纯度变化。钢笔淡彩,虽说是“淡彩”,可最起码的色彩关系要考虑到位,才能很好的表达画面效果。
钢笔淡彩主要是有黑色的笔描边轮廓。这样主体轮廓清晰只是相当于上色。不一定用钢笔描边也有用马克笔勾线笔描边的。而一般的水彩是没有用黑色描边的,画面更纯粹的色块和结构。
水彩是一种画种,根据作画材料进行划分的。其他的画种比如油画,丙烯,水粉等。
水彩作品有很多风格,以及有画出来像油画的,但不能因为它长得像油画就说它不是水彩了。
钢笔淡彩就是先用钢笔(或者针管笔蘸水笔)勾勒轮廓,再用水彩(也有用水溶彩铅或者水粉的)进行上色。
主要区别大概是,钢笔淡彩的线稿是具体的,甚至会细致到不上色也能算一幅作品。
但很多水彩作品前期的线线稿只是打个大概型,痕迹尽可能淡,(画重了就用可塑橡皮轻轻擦一层),细节都靠上色来完成。
一、钢笔淡彩,是指采用钢笔画出对象流畅的线条,再用水彩上色。钢笔淡彩作品,非常别致,有钢笔的线条韵味,又透出水彩画的特征,是比较受欢迎的艺术形式。由于水彩颜料透明性强,不易被覆盖,钢笔线条透过淡淡的水彩,这就要求在画钢笔线条时,思考着重表现的线条,和由水彩表现的位置,水彩表现的部分,可以作留白处理,要有整体意识。
二、钢笔线条画好后,用马克笔去表现色彩,要掌握和理解马克笔的特性。马克笔渗透力强,画马克笔一般要用马克笔专用纸。马克笔不像水彩那样有极强的透明性,覆盖力强于水彩,不易晕染,有明显的笔触,不像水彩那样相对容易掌握些。水彩和马克笔在钢笔线条上色,两者的画面特色明显,各有韵味。根据具体情况,有特殊需要时,也可以在画面上用水溶彩色铅笔作局部调整。
三、画钢笔淡彩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发挥自己的优势。如果自己有较好的素描基础,并且掌握了钢笔画的一些技巧,线条表现是自己的强项,那么就以钢笔线条为主,水彩为辅;如果自己的色彩是强项,那就以色彩为主,线条为辅。同样的道理,这种情况也适用于马克笔。
总之,在画钢笔淡彩的时候,要灵活,注意协调,和整体效果,分清主次关系,用笔用色都不要生硬,体现出钢笔淡彩的透彻和灵气。
充分发挥钢笔线条和色彩组合的优势。
一般来说,钢笔淡彩是以钢笔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辅以色彩来烘托画面气氛.它是线条与色彩结合的完美再现。钢笔淡彩是绘画艺术中特殊的形式语言,它的作用远远超越塑造物体的要求成为表达画家思想,感情,意念的重要手段.钢笔淡彩是通过节奏.韵律.动势,力度等来表现情感的。
单纯用金属质笔端画具(非塑料芯针管笔、鸭嘴笔、沾水笔、自来水钢笔等)和墨水(含各种墨水及自制墨水)在不同画材(纸张等)上绘制的钢笔画。其前提是不应以牺牲钢笔画的特质为代价,不能因其他介质的加入而改变或弱化了钢笔画的特质。其技法原理与我们平常见到的钢笔淡彩、毛笔水彩或彩色铅笔画有着本质区别。
钢笔淡彩在传统意义上指的是在钢笔线条的底稿上,施以水彩。如今钢笔淡彩的范围已经被大大的拓展开了,对于这个“彩”可以理解很多,可以是彩铅,可以是水粉,可以是马克笔,可以是油画棒,只要是能在钢笔线条的底稿上谐和地运用色彩的丰富和微妙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层次感,能充分营造画面氛围的方式,都可以大胆尝试。
钢笔淡彩用纸
用马克或彩铅上色的话,纸质要求不高,一般的复印纸和绘图纸都,若是用水彩上色,需使用吸水性好的水彩纸。
钢笔淡彩用笔
钢笔线条使用碳素黑墨水配合笔尖较细的钢笔使用,或者专业针管笔,红环之类。或者纤维笔头的一次性针管笔,它的墨水分为水性和油性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