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值得收藏的纪念币
一,新中国硬币之祖--早期分币
在80年代以前,我国只有硬币没有纪念币的发行。所以,自1955年以来的硬分币,其制作精良,高浮雕、镜面抛光,其艺术的唯美程度,任何其他硬币都难出其右,可以看做纪年币,是题材涵盖比纪念币更广的新中国硬币之祖。
二、新中国硬币开门币—1955年分币
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生产年号为1955年的铝质流通硬币,1957年发行,这是新中国流通金属币的开门币。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起承上启下、开拓新局的历史意义,经济、文化意义重大,决定了其收藏意义非同凡响。
三、不一致的硬币——1956年2分
1956年2分,币面时间与铸造时间、发行时间均不一致的货币。年号为1956年的贰分的硬分币实际也在1955年铸造,1957年12月1日与1955年版硬币同时发行。这就存在一个硬分币的币面时间与铸造时间、货币发行时间不一致的问题。
四、当代中国流通币的开山鼻祖—长城币
与其开山鼻祖的地位,及有限的发行量形成巨大反差,也正因为于此,其上涨空间十分广阔。
五、铜质梅花五角
第三套流通金属币中只有这枚面值5角的硬币是用铜铸造而成的,2000年以后所发行的新版硬币,由于为了降低成本,所用的材料都不是铜了,虽然荷花5角硬币从表面上看,也是黄色的,但它的材料其实是钢的,表面是镀的铜。
六、大菊花1角
(1)、中国百年的唯一异型硬币:
纵观泉界,不论是新中国发行的所有流通硬币、流通纪念币,还是民国所有的所有流通硬币,拟或清朝的所有铜元、银币。边缘造型无一不是外圆内圆型,但惟独人民币大菊花1角,边缘造型特别,外圆内方型。打破中国百年造币常规的创新币型,在我国硬币制造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意义非凡。
(2)、图案浮雕最高、最生动、最美丽
八、两种材质的同一版硬币—兰花币
兰花币发行于1999年,其中99-03为铝兰花,04年没有发行,原因不得而知,05年开始发行钢兰花。这是中国唯一两种材质发行的同一版硬币。
九、1991-2000年中国硬币系列
入围理由:
连续十个年号所装帧六十枚硬币均为国家序列发行、法定货币、国号国徽币,属正宗、权威收藏品;
十,后期发行的贰分硬币(箱、盒)
入围理由:
年号平均发行量较少,近几年有所增值,但现价不高,仍有较大补涨空间;
钱币“逢贰必涨”效应,容易为大众接受、看好;
中国有四大主要硬币生产厂家分别是:上海造币厂、沈阳造币厂、南京造币厂、深圳国宝造币厂。
沈阳造币厂是中国现有历史最悠久的造币厂,它始建于1896年,是东北第一家机器工厂,开创“近代沈阳机械工业之先河”,是中国目前铜合金硬币生产基地。
上海造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上海造币厂,始建于1920年,至今已有95年历史。
是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造币厂,与沈阳造币厂、南京造币厂、深圳国宝造币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大造币厂之首。上海造币厂是隶属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管辖。
南京造币有限公司是由原东河印制公司国营五O三厂的机械制造部分(三线企业)搬迁至江宁与国营九四O厂(三线企业)以及当地小五金厂合并组建而成。印钞造币专用设备研发制造、流通硬币生产。
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币总公司,是我国集金银币生产、科研、销售、仓储于一体的国家级造币企业。
在80年代以前,我国只有硬币没有纪念币的发行。所以,自1955年以来的硬分币,其制作精良,高浮雕、镜面抛光,其艺术的唯美程度,任何其他硬币都难出其右,可以看做纪年币,是题材涵盖比纪念币更广的新中国硬币之祖。2、中国流通币王--61年2分
央视名牌栏目“消费主张”2011年11月1日报道,一枚1961年的2分硬币拍卖成交价高达5万元,远超任何一新中国纸币、邮票的增值幅度,增值倍数为280万倍,远超于其它钱币的增值率,成为当之无愧的“流通币王”。1961年的2分硬币成色全新,品相锃光瓦亮的绝品,身价在5万元以上;有些小缺陷、比如有氧化现象,细小的划痕,就被称之为一般品,身价也就跌到单枚6000—25000元;而虽然有白白的氧化层,但是仍然带有一定光泽,没有明显大的伤痕,价值为500—5000元不等。
3、新中国硬币开门币—1955年5分、1956年2分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生产年号为1955年的铝质流通硬币,1957年发行,这是新中国流通金属币的开门币。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起承上启下、开拓新局的历史意义,经济、文化意义重大,决定了其收藏意义非同凡响。
4、币面时间与铸造时间、发行时间均不一致的货币—1956年2分
年号为1956年的贰分的硬分币实际也在1955年铸造,1957年12月1日与1955年版硬币同时发行。这就存在一个硬分币的币面时间与铸造时间、货币发行时间不一致的问题。
5、中国硬币五大珍--带有国徽的浮雕艺术品1955年5分、1956年2分、1956年5分、1957年5分、1959年1分,模具制作精良,高浮雕、镜面抛光,似如精制币,其艺术的唯美程度,任何其他硬币都难出其右,被称为中国硬币五大珍,均铸造自50年代,当年铸造量极为有限,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存世量更为稀有,其文物价值、社会价值、史料价值不言而语。
6、当代中国流通币与流通纪念币的开山鼻祖—长城币长城币的收藏投资价值分析:
(1)新中国唯一一套通出流通的硬币
(2)虽是流通硬币,但并没有广泛流通,
(3)发行量稀少,后市升值极其广泛,
(4)币材贵重:按当时原材料价格(不计生产成本),一枚一元长城币原材料就要1.22元,这就是只生产6年就停产原因。
(5)币体特别:与我国发行的其它流通硬币相比,这4枚硬币规格较大,而以长城为画面则是首次在硬币上出现,直径30mm铜镍合金材质的1元币在新中国是空前绝后的。
(6)工艺难度系数大:长城币是铜镍二种材料挤压成形。先压制铜坯,再上下名加上一块镍板大吨位挤压成形。两种材料硬度不一样,镍的莫氏硬度为4,铜的莫氏硬度为3,可想而之它的复合成形的难度。从长城币的边齿看来,上下两块镍板挤压成形为一块,而完美无缝。
(7)面值创新:长城币是中国最早发行的元硬币、角硬币,是元硬币、角硬币的龙头。
(8)价值被低估,在流通纪念币风起云涌,价格不断翻新的今天,长城币依然处于价值低点,与其开山鼻祖的地位,及有限的发行量形成巨大反差。
注意,天津虎币兑换延期!单枚6500元,这6枚一元硬币很值钱
虎币兑换已经快一个月了,大部分地区已经兑换完毕。
但有小部分地区因为疫情原因,延期兑换。
一、天津
天津地区线下兑换原定于17号开始,但交行、浦发和华夏都发布了延期兑换的公告,具体兑换日期另行通知。
二、四川
根据公告,这次会推迟成都市、达州市、宜宾市、攀枝花市、泸州市、阿坝州地区的纪念币兑换工作。
大家千万别瞎跑了!
三、新疆
目前,新疆也发布了公告,此次纪念币兑换工作延迟。
乌鲁木齐市、昌吉、伊犁、吐鲁番市、巴音郭楞、塔城、石河子、五家渠、铁门关、沙山子等地开展的纪念币余量兑换工作推迟进行,具体兑换日期将通过公告、短信等方式告知。
另外,辽宁省部分地区、河南省部分地区也延期兑换,具体兑换时间另行公告。
这几种一元很值钱!
虽然近些年,人民币的使用频率下降,但其实很多一元钱现在都有溢价,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长城币1元
长城币发行于1980年-1986年,是我国的第一套硬币,因为主图图案是长城,所以被叫做“长城币”。
其中只有1980年、1981年、1983年、1985年这4个年份,是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
80年1元,下图这种原光带小磕碰的,单枚350元;
卷拆的更贵,1180元一枚;
81年1元硬币市场价格在40-65元左右;
81年长城币有凝霜版、镜面版、普通版三种,市场价格各不相同;好品、评级的价格略高一些。
下图这种镜面初铸版,单枚130元;
83年1元的发行量仅次于80年1元,所以市场价格也纸币801略低一些;
下图这种原光品无磕碰的,单枚450元;
品相比较差的也能卖到100多元;
85年1元市价在40-70元之间,有上海版和沈阳版两种,不过两者价格差距不大。
但如果是评级的好品价格就大不相同了,NGC评级的67分310元,但68分就要6500元!
二、牡丹一元
在牡丹一元里,大家知道比较值钱的就是2000年牡丹。
确实,2000年牡丹一元普制版一枚上千,精制币5000多起步。
但2000年牡丹并没有面向社会发行,只在2000年硬币套装里有,一般人家里都没有。
除了2000年牡丹之外,剩下的1991年牡丹一元市场表现还不错。
91年牡丹1元是流通版本中行情表现比较出彩的品种。因为是牡丹1元中的龙头品种,再加上使用时间长,市场损耗严重,存世量比较少,所以行情相对比较高。
目前91年牡丹1元的市场行情在5-7元左右,好品价更高。
而菊花一角和现在的1元硬币正在流通中,行情基本就在面值附近。
三、一元纸币
在99年的一元纸币,大家首先可以关注首发冠FA;
此外,荧光版背金沙、水印大叶兰、小叶兰这三个版本也可以留意。
▲背金沙
大叶兰价格在3-5元左右,好品JM补号在300元以上;小叶兰价格在2-4元左右。
背金沙价格在16-30元左右,具体市价与品相、号码挂钩。
比较值钱、有收藏价值的硬币是铝分币的五大天王、长城币、老三花硬币、新三花硬币。
1、铝分币的五大天王:分别是发行于1979、1980、1981年的五分硬币,和1980年贰分与1981年一分。
2、长城币:在七个年份的硬币发行中,最后一个年份,也就是关门币,发行数量最少,总共只有660余套,也是收藏价值最高的一套。
3、老三花硬币:总共发行过三十万套套装币,全部装帧入《中国硬币》套装,市面一枚难求。
4、新三花硬币:这套硬币目前正在流通,主要功能还是流通,并非收藏,而其中位于兰花一角的五枚硬币,因为材质特殊,发行数量稀少,收藏价值逐渐攀升。
硬币保存方法:
一、清洗
清洗是硬币保存的第一步。硬币基本上都是普通金属材质,在流通过程中,避免不了会接触人的手,或者掉在地上粘上灰尘,更有一部分会接触到水分和空气,导致生锈,因此,保存时需要杀菌和除锈。
二、晾干
硬币清洗完之后就是晾干水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晒太阳和烘干机,或者用吸水巾吸干硬币表面的水分,然后放在通风处晾干即可,一定不可以将清洗的硬币直接阴干,这样硬币表面的水分与空气又会发生氧化反应,会导致二次生锈。
三、分类
分类这一步既可以在清洗之前,也可以在晾干之后。分类就是将硬币按面值、年份或者材质分类整理,在分类时一定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硬币,可以戴手套或者用材质较软的塑料镊子操作。
四、包装
前三步是保存好硬币的前提,包装这一步是实现硬币的收藏价值。因为硬币最怕的就是磕碰和划痕,这就是影响价值的致命点,所以,硬币的包装很关键。
有的朋友认为是流通硬分币中的五大天王最值钱,四小龙次之;
也有的朋友认为是长城币最值钱。
好象都没有错。但笔者以为,五大天王再怎么值钱,但对于广大收藏爱好者而言都是属于可望而不可及,因为它们根本没有在国内发行,所以它们不管多么值钱,大家都没有,所以说它们最值钱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四小龙中的92年1. 2分币也是同理,谁也不会花大几百元钱从1992年盒品套装里抠出来凑四小龙。但我唯推四小龙中的55、57年两枚1分,因为只有这两枚硬币才是普通收藏者想收藏而能及的硬币。
按照上述思路,长城币也是同样道理。82. 84、86年三款盒品套装也是没有公开在国内发行的,那么也属于普通收藏爱好者可望而不可及之类,所以笔者也只同意长城币中公开发行了流通硬币的80、81、83、85年四套长城硬币,四种中又属83、80最值钱,另两种次之。
总之,笔者认为讨论哪些值钱不值钱不要脱离实际,不是因为它们的贵贱而是因为它们有没有收藏到的可能,比如还有精致币、样币等同样也很值钱,但拿出来介绍也没有什么意义。
硬币指以坚硬的物料(通常是金属)制成的货币,具有使用方便、耐磨损、流通寿命长等优点。相对纸币,硬币的面值通常较低。一般货币用途的硬币是由非贵重金属(如铜、镍)铸造,由政府发行,一般为辅币,其面值通常是靠法律规定。非货币用途的硬币,如古中国的花钱、纪念币、游戏代币等。收藏性的硬币则多以贵重金属(如金、银)铸造,这些硬币带有内在的价值,因此其价格与发行者无大关系。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商代的宝德铜贝,距今已3000多年。
1、硬分币收藏市场上的“五大天王”和“四小龙”最炙手可热。
2、“五大天王”是指1981年的1分硬币,1980年的2分硬币,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币,如今每枚的身价已经高达上千元,全套五枚已飙涨至万元以上。
2、“四小龙”则是1955年的1分硬币,1957年的1分硬币,1992年的1分硬币和1992年的2分硬币,它们每枚的价格都在200元以上。“五大天王”和“四小龙”发行规模很小,主要作为收藏品馈赠外宾,所以国内基本没有。
:
硬币分类:
硬币“本职”是充当流通中介。但随着收藏和投资需要,又派生出一些其他用途硬币。虽然对硬币可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但从集藏需要出发,按照发行目的进行分类应是最本质和最基本的方法,由此可分为:
流通币
这是原本意义上的硬币,发行的目的是为了“流通”。主权发行机构按面值投放市场,交换中按面值流通。流通币由普通金属或贵金属制成;发行量不限,一般较大;发行年代可以间断或连续;同一面值同一图案硬币有不同发行年代。按其实际使用情况,又可分为“已退出流通”和“正在流通”两种流通币。
①主币与辅币流通硬币元币(长城币,牡丹币,菊花一元)是人民币主币;流通硬币中只有角币、分币才叫人民币“辅币”。
②流通币的收藏。流通币本意是“流通”而不是“收藏”。但流通币可被收藏,当前对初涉硬币集藏的币友来说流通币收藏还是主体。
当然流通币的收藏价格通常高于甚至远高于其流通价格,所以对这类币来说,最好的收藏方式是在流通中收藏,即在日常流通中将品相优美的。面值较小的币“攒”起来。即以流通价格代替了收藏价格。但是这种办法受到国别、面值、年代的限制,很难集“全”。
收藏币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金银纪念币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金银纪念币
收藏币发行的目的不是为“流通”服务,而是为硬币“收藏”服务,通常由主权发行机构以高于或远高于面值的价格售出。它不充当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但可作为收藏品(商品)在市场流通。如我国1984年面值10元的熊猫银币发行价不是10元而是100多元。面值10元只不过说明它是“币”而不是“章”。也决不会有人用此币作为10元流通币使用。
收藏币一般由贵金属或普通金属制造,必须限量发行(几枚到上百万枚),而且要公布发行量。收藏币一般只有一个特定的发行年代,不能连续发行。
所以,收藏币虽是硬币中的一种,但一般只在一个有限的圈子里“流通”。广大公众从未使用过,从未见过,甚至从未听说过。
纪念币与收藏币:长久以来,纪念币这一名词很流行,似乎成了收藏币的同义语。事实上,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纪念币是主权发行机构经过批准(美国需经国会通过),为了纪念某人、某事、某物而特殊发行的硬币,其目的是借助于硬币这一“大众传媒”来充分发挥其宣传功能。但是纪念币可以是流通币也可以是收藏币。就其目的而言,流通币似乎更具有宣传优势。如美国1976年美国独立200周年1/4美元流通纪念币在实际流通中和常规1/4美元硬币完全等同,如可用于打投币电话。而美国1994年世界杯足球赛1/2美元收藏纪念币发行价即为11.5美元,只有在钱币商和收藏者手中才能看到此币,一般美国公众不了解,也见不到此币。诚然,当今世界上绝大部分收藏币为纪念币,但收藏币的内涵要比纪念币宽广。它应该包括:纪念币、生肖币、风光币和各种主题币(如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各种主题币似乎很难 套用“纪念”这一概念,但属于收藏币无疑,即由主权发行机构以高于面值价格出售,一般用贵金属或普通金属制造和精制,限量发行并公布发行量,一般每种币只有一个特定的发行年代。
由于收藏纪念币发行机构所获的利润远高于流通纪念币, 所以世界各国(特别是某些中小国家)收藏纪念币的发行已有“滥发”之势。个别国家一年发行近百种收藏纪念币。其特点是材质多为贵金属,大量发行精制币,总发行量较少,甚至将一些与本国毫无关系的人物事件列为本国纪念币内容(如利比里亚发行香港、澳门回归中国纪念币)。这些币在发行国基本不销售,而是有目的地倾销到特定地区,以获取暴利,甚至内外勾结,坐地分利。这种现象已日益为广大公众和收藏者所识别,并遭到非议。显然,如果纪念币大都成为收藏纪念币,它的“宣传教育”作用本职无形中大为缩小,不过仅在收藏者中“纪念”而已。
至于本应流通的流通纪念币实际上大量“沉淀”,并不流通,甚至高价炒卖,应被视为不正常的特殊情况(如我国新发行的各种流通纪念币)。这一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主权发行机构在发行量控制,收藏交易市场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责任与问题。
一句话,纪念币只是收藏币的一部分。为了充分发挥硬币在流通中的宣传教育作用,应该多发行流通纪念币,少发行收藏纪念币。为了满足广大收藏者的需要,应该扩大纪念币以外的各种收藏币发行。并建议在收藏界中逐步熟悉收藏币这一名称,将收藏币与纪念币加以区别。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有有意识地将流通硬币转变为收藏币的情况。这就是各造币厂将当年该厂所生产的未流通及流通硬币封装为造币厂套币,或专门为收藏者生产精制套币。国外常称之为非流通法币。至于钱币商将未流通(或已流通)的流通硬币自行进行各种封装出售,当不属此范畴。
投资币
发行投资币的目的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流通”,也不是常规的“收藏”,而是为了保值和增值。投资币是用高成色(一般99.9%以上)贵金属(银、金、铂、钯)制成的固定重量(如1/4盎司,1/2盎司,1盎司)的“币”形金属锭块。
投资币虽也由主权发行机构发行,但常无面值或面值是象征性的(表示为主权发行机构认可的“币”),发行量和发行年代并不重要,市面图案相对固定,便于辨认(如加拿大枫叶银币,南非克吕格尔羚羊金币)。重要的是制币贵金属成色和币重。
投资币价格主要根据贵金属价格变化而涨落,一般为所含金重量或纯银重量再加以3%~10%的附加费。
所以投资币不过是“币”形贵金属,便于保存和交易(较之金锭、金条、金项链、金戒指),并能保值和增值。这类币按其本质似应译为“锭”币,但不通俗;因其成色较高,应称为“纯”金银币,但多加一“纯”字似乎累赘。若简称为金银币,又易与金银收藏纪念币混淆。所以建议仍以“(贵金属)投资币”这个名称为最佳选择。事实上一般硬币收藏者并不涉及此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