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设计大师都钟爱于设计椅子?
为什么许多设计大师都钟爱于设计椅子?工业设计的历史不过百年,当我们翻开设计史的书卷,那些经典的椅子,就像章节符号一样嵌在工业时代成长的节点处。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这十把诞生于亚欧大陆各地的座椅设计承载了多元文化的深厚文脉,见证了设计史上的重大思潮与技术变革,也陪伴众多设计巨星冉冉升起。走近它们,读懂它们,这些日常陪伴我们左右的座椅,将被赋予更加深刻的含义。
设计师:Pavel Janák
年代:1911年
品牌:Modernista presented by Coznap
这款 Janák 座椅凭借其极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成为捷克立体派家具中最引人注目的设计之一。在华美的外观之外,由于制作品牌 Modernista 长期从事复制品生产的木匠的精密工作,高超的技艺赋予了这款座椅极大的舒适度。
设计师:Vlastislav Hofman
年代:1911
品牌:Modernista presented by Coznap
Vlastislav Hofman 在1911年设计了这把造型独特的座椅,作为雕塑家 Josef Mařatka 内饰的一部分。座椅腿部的斜角边缘和覆盖整个面板的贴面的三角形表面,使这款立体派杰作的整体结构变得新意十足。Modernista 在布拉格装饰艺术博物馆所持原件的基础上翻新制造,再现百年前的经典。
设计师:Josef Gočár
年代:1913
品牌:Modernista presented by Coznap
Josef Gočár 在20世纪上半叶的捷克建筑界享有重要地位。除了建筑设计外,他在家具、灯具、钟表设计等领域也颇有造诣,推动捷克设计在立体主义浪潮中大放异彩。1913年,Josef Gočár 为演员 Otto Boleška 设计了一个立体派房间,其中的家具由他一并负责,这款极具代表性的立体主义座椅也是其中之一。
设计师:Jindřich Halabala
年代:1931
品牌:Modernista presented by Coznap
1931年,Jindřich Halabala 设计了这款具有创新的框架风格的钢管椅。这款座椅的靠背和椅背由藤制编织材料制成,基于双悬臂原理,因此可以向前和向后倾斜,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就座体验。
年代:1930s
品牌:Modernista presented by Coznap
十多年前,Modernista 发现了一些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标有K106的原装管状扶手椅。但迄今为止,这件座椅的设计师仍无从考证。该座椅采用软垫材质,流畅的金属框架使其具有恰到好处的优雅感。该作品在1930年代被普遍用作汽车内饰座椅,也常用于小型飞机。
设计师:Grete Jalk
年代:1963
品牌:Lange Production presented by Coznap
GJ Bow Chair 被誉为“二战后惊人的设计创新”,由丹麦极具影响力的女性设计师 Grete Jalk 设计于1963年。Grete Jalk 力求椅子与人体有良好贴合度的同时也要保证椅子坚固的支撑结构。Bow Chair如同雕塑般优美的曲面非常贴合人体,稍低的座面高度以及略后倾的椅背角度确保了它的舒适度。设计师还使用了当时尤为“前卫”的层压工艺。它的形状类似于折纸,通过弯曲和层压的复杂过程实现,将木材加工的材料和技术推向新的极限。
设计师:Fabricius &Kastholm
年代:1965
品牌:Lange Production presented by Coznap
FK 87 Grasshopper Chair(蚱蜢椅)由 Preben Fabricius 和 Jorgen Kastholm 共同设计。从座椅的名字就可以猜到,它的造型就犹如蚱蜢一般,极富跃动感与趣味。优良的做工和舒适的体验锦上添花,使之成为了一款经典的躺椅。椅子框架采用拉丝实心不锈钢材质,结实牢固又充满现代元素。
设计师:Fabricius &Kastholm
年代:1967
品牌:Lange Production presented by Coznap
FK 82 X 座椅由 Preben Fabricius 和 Jørgen Kastholm 于1967年设计,最初由德国 Kill International 生产。尽管两位设计师分别创作了一些有趣的设计作品,但“完美,美学和极简化”的设计理念使他们开启了一段长达八年的合作。他们采用钢、玻璃、皮革等材质,为世界创造了一系列造型简约而实用性强的高质量设计。
设计师:Jørgen Kastholm
年代:1968
品牌:Lange Production presented by Coznap
丹麦著名设计师 Jørgen Kastholm 以其完美融合形式、功能和外观的家具设计而闻名于世,他设计家具系列也因此成为丹麦设计DNA不可或缺的一部分。Kastholm 早年接受过铁匠的培训,这段独特经历在他之后的设计中留下痕迹,形成独特风格。这款 JK 710 Skater Chair 巧妙地将皮革和金属融合为一体,在符合人体工学的基础上兼备流畅简约的造型。
设计师:新居猛 Takeshi Nii
年代:1970
品牌:NychairX
1970年,日本设计师新居猛 Takeshi Nii 以日本紧凑的住宅环境为背景,设计了这款包裹感及坐感舒适的,具有极易收纳功能,质朴华美的作品 NychairX 。经精确计算椅子的扶手曲度和高度,椅背的角度和面料质地等特性相结合孕育出了包裹感舒适的坐感。在约一块榻榻米大小的面积里创造出舒适的空间。该作品荣获过GOOD DESIGN, LONG LIFE DESIGN奖项,在国内外受到很高的评价,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得到很多忠实用户的爱戴。
设计师:Hans Sandgren Jakobsen
年代:2017
品牌:XUE
黛西椅由丹麦著名设计师 Hans Sandgren Jakobsen 与 XUE 家具合作制造,2017年荣获IF设计金奖。座椅采用符合人体塑形、厚度仅有6毫米的德国材料3D弯曲木,既节省物料又极为舒适。它用最贴合人体的线条和简洁内敛的造型,完美诠释了北欧家具的设计语言和理念,椅腿与椅座的连接亦颠覆了传统结构,具有独特的视觉美感。
椅子种类
按材质分类:实木椅、玻璃椅、铁艺椅、塑料椅、布艺椅、皮艺椅、发泡椅等。
按使用分类:办公椅、餐椅、吧椅、休闲椅、躺椅、专用椅、儿童椅等。
常见椅子
咖啡椅子
韩国设计师Sunhan kwon 设计的咖啡杯椅子(Coffee Chair),将椅背设计成一个咖啡杯的剪影,杯子的手柄部分则可用来悬挂衣服、包包等物。有黑、白、棕三种颜色,非常适合摆放在咖啡馆里。
扶手椅
有扶手的背靠椅的统称,除了圈椅、交椅外,其余的都叫扶手椅。其式样和装饰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常和茶几配合成套,以四椅二几置于厅堂明间的两侧,作对称式陈列。
按摩椅
按摩椅的原理就是模仿人工按摩,只不过它是利用机械的滚动力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的。按摩椅能根据人体曲线沿脊柱采用摇摆、指压、捏拿、推揉等多种按摩手法进行深层按摩。当人坐在按摩椅上享受全身放松的乐趣时,就好像有人在为他们捶背、揉肩一样。
转椅
上半部分与一般椅子的式样并无多大差异,惟座面下设有一种称谓"独梃腿"的转轴部分,故人体座靠时可随意左右转动。转椅出现的年代并不太早,是中国家具较早吸收外来式样的一种坐椅。
摇椅
摇椅:yáoyǐ
一种能前后摇晃的椅子。韩北屏《非洲夜会•酋长的故事》:"他和我们握 手之后,坐在摇椅上。"
一项研究显示,人最易入睡的摇摆节拍与心跳频率基本一致,每分钟67次的频率。正是根据这一研究结果研发而成摇摆床以5厘米的幅度左右摇摆,逐渐减速最后自动停止摇摆。
藤椅
采用竹材制成各种椅子架体,田藤皮缠扎架作制成的各种椅子。相应的又有藤靠椅、藤圈椅、藤太师椅等品种。藤椅既透气又有弹性,最好选择有靠背的椅子,并且放上一个搁脚凳,让双腿可以平放,防止下肢缺血。
圈椅
圈椅,由交椅发展而来。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座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颇受人们喜爱。造型圆婉优美,体态丰满劲健,是我们民族独具特色的椅子样式之一。后来逐渐发展为专门在室内使用的圈椅。它和交椅所不同的是不用交叉腿,而采用四足,以木板作面,和平常椅子的底盘无大区别。只是椅面以上部分还保留着交椅的形态。这种椅子大多成对陈设,单独摆放的不多。圈椅的椅圈因是弧形,所以用圆材较为协调。圈椅大多采用光素手法,只在背板正中浮雕一组简单的纹饰,但都很浅。背板都做成"S"形曲线,是根据人体脊椎骨的曲线制成的,为明式家具科学性的一个典型例证。
躺椅
躺椅为清代出现的具有新样式与功能用途的家具之一,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工艺与技艺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生活用具分类越来越细,家具也相应生产出一些像躺椅这样的新品种。
躺椅还有许多别称,"睡前椅"、"暖椅"、"逍遥椅"、"春椅"等,都是对某个式样的躺椅的不同称谓。
现代的躺椅所用的材料可以是:红木、竹、藤、铝合金等。
靠背椅
凡椅子没有扶手的都称靠背椅。靠背椅由于搭脑与靠背的变化,常常又有许多式样,也有不同的著称。
B健身椅
占地小,收藏方便早晚运动,一折一展方便使用。ab健身椅特殊的设计,使您可以进行更大范围的运动,从而获得令人惊喜的效果!另外拉手部分改为钢管的,4根拉带,脚踩部分改为长短可调型的,更符合人体工程设计,更实用。还有新增底部5档活动插销,插上插销,可固定为普通坐椅,作为家居用品,抽调插销,有健身椅锻炼动能。新增锻炼小腿的装置以及一个脚踏轮。
多功能椅
多功能按摩椅是一种采用微电脑控制具有较全面的保健的躺椅。它具有滚压、敲打,柔捏于一体的综合按摩功能,能消除人体时间的工作的疲劳。它采用与人体背部曲线相吻合的运动轨迹,且具有腿部振动或滚压按摩功能。可选择多种不同按摩方式及按摩部位进行按摩,达到理想的按摩效果。
快餐椅
【词语】:快餐椅
【释义】:快餐厅就餐用的椅子。
【快餐椅的分类】 按材质分为:实木椅、钢木椅、曲木椅、铝合金椅、金属椅、藤椅、塑料椅、玻璃钢椅,亚克力椅,板式椅等。
【快餐椅的使用趋势】快餐厅80%使用的快餐椅是钢木椅,而快餐厅使用的钢木椅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肯德基桌椅。
这把身形矮胖的椅子,因有着圆润的椅腿,一些家居爱好者给它取了昵称“象腿椅”,其实它的大名叫做 Roly Poly.椅子的设计师是来自英国的 Faye Toogood 。和妹妹Erica Toogood 成立了一家工作室,涉足了家具、时装、艺术、室内等多个设计领域,以纯粹的美学语言传递设计态度。
Roly Poly不仅外形独特,色调也很高级耐看。像奶油白、木炭黑、毛坯色......这些都是比较迷人的色调~仔细观察它的表面有着手工般的肌理,低调地凸显出了质感。椅子一般采用玻璃纤维手工制作而成,坚固耐用,圆润流畅的外形线条。
1969年美国重要的第三代家具设计大师Gaetano Pesce 加埃塔诺·佩谢用自己独特的思考为B&B Italia设计的UP系列休闲座椅,一经推出就吸引了整个设计界的目光,采用弹性面料作为饰面的up座椅,造型极具表现力。纯色或条纹的外套,创造了一种十分独特的视觉效果,up座椅在结构的配置上参考了人体的造型,隐喻了一个宽大、舒适的子宫,会让人想起古代的丰产女神像。
线条圆润,底盘扎实,坐区宽大舒适的UP系列座椅,无论从物理形态角度,还是情感效应角度,都像是一位丰满成熟女性给予的温暖怀抱,除了出彩的材料,UP系列的成功更在于使用的过程中所充满的趣味性。 设计师Pesce将这定义为“转换家具”的“转换情节”。成品压缩后被真空装入PVC包装盒中,顾客买回家后打开,它们会突然膨胀开来,犹如突然闯进使用者的生活中。这让购买家具的行为变成了一种有趣的生活经历。正如B&B Italia现任掌门Giorjio Busnelli所说"我们不追随转瞬即逝的时尚,而是坚信舒适与经典的力量"。
成立于1976年的意大利品牌Magis,最初延续60、70年代崛起的塑料商品风潮,运用其可塑性及色彩鲜艳特质,创造突破传统家具形式的活泼作品,为Magis奠定前卫且充满幽默感的品牌形象意大利品牌家具设计公司,曾创造出一系列“爆款”,并被大量的模仿,比如小狗椅,客厅里时尚简约的现代躺椅,餐厅里时尚简约吧凳等等,而这个椅子的设计师更是大名鼎鼎了,他就是英国创意设计师托马斯·西斯维克,或许你对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但是提到曾经在中国落地的那个项目,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巨型“种子圣殿”,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鬼才设计师设计的椅子自然也是与众不同,陀螺椅就是他的作品,几乎所有人靠近Magis的Spun Chair陀螺椅是都会面露犹豫,它没有常规四平八稳的椅腿,没有固定的入座方向,这张“不像椅子的椅子”,看起来随时可以将你甩出去,但是它就是有吸引你“还是试一试”的魔力,坐在上面转几下轻轻松松就是半天,而且塑料一体成型投入流水线生产也极为便利。
Rabbit Chair :
设计师Stefano Giovannoni生于意大利西北部,于1978年毕业于佛罗伦萨的建筑学院,他成为reggioemilio设计大学的教授,也是流星设计团体(bolidist movement)以及the king kong production的发起者之一,后组建Giovannoni设计公司,并成立了以异想天开的童趣设计闻名的自主品牌QEEBOO。
QEEBOO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意大利创意设计品牌,近年来因其产品新颖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而被人们所熟知。很难想象如此软萌可爱的兔子椅,是出自一位“大叔”之手。如此的反差萌,大概是QEEBOO除了产品之外,可以给到我们的美学启示。兔子椅有不同的版本和尺寸,聚乙烯材质的兔子椅共有橙色、紫罗兰色、粉红色、鸽灰色、淡绿色、白色、浅灰色和灰色八种不同配色,此外还有金属特别版,非常炫酷时尚有质感。
TOY玩具坐墩:雕塑感的烤漆坐墩TOY,可兼作茶几,手工漆彩纯净而深厚。它以精细的涂装,成熟的流线,让人在色泽中体会高雅的活力。它以一个顽皮的名字问世,并有着人见人爱的特质
著名的球椅,这是以玻璃纤维制成的球形椅子,用最简单的几何形状球形设计而成,把球体切掉一部分,再固定一点,这种设计带来绝妙的效果,一个完全颠覆传统的椅子形态诞生了。而玻璃纤维,成为阿尼奥设计时最喜欢使用的素材,是波普风格爱好者不可不知的设计大师之一。Eero Aarnio在过去和现在都是一个将塑料材质运用于工业设计的先锋,也是芬兰重量级家具设计大师。他在设计中引入了塑料材质和明艳色彩,设计出来的作品既实用又有趣,抓人眼球。
球椅是艾洛·阿尼奥在1963年的作品。他的作品总给人带来一种未来感。球椅是他最为骄傲的设计,被称为“房间中的房间”。椅子非常舒适,它不但是家具,还被视作房间内的建筑。几乎是介于家具和建筑之间的一张作品,坐进去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能迅速拥有一种安静舒适的环境,外界的噪音也被拒之其外。
Magis虽然是意大利品牌,但在它2004年开设的『me too』儿童家具系列中,芬兰设计师Eero Aarnio创作的Puppy抽象小狗已经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Eero Aarnio设计的Puppy可以说是Magis明星产品之一,它是一只简易的“小狗”,边角柔和圆润,十分适合孩子们使用。Magis品牌Me too系列的创作灵感来自创始人佩拉札为2岁孙女买绘画桌的经历。他寻遍市场根本找不到适合那个年龄段孩子使用的家具,于是决定创立Me Too,专门针对2-6岁儿童推出家居产品。Puppy小狗椅虽然没有表情也不会说话,但它愿意静静地倾听和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陪伴孩子的成长时刻。
因为Eero Aarnio家就坐落在湖边,附近是闲适安静的森林,经常和野生动植物不期而遇,所以动物在他的设计灵感里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抽象的动物型态也成了Eero Aarnio爱用的设计符号。除了Puppy小狗椅之外,他还曾先后设计出小马椅Pony Chair、Pingy、木马椅Rosinante、Happy Bird。流畅的线条和圆润的造型让椅子看起来充满了温度。
原始版本的「Pony Chair」使用绒布和软垫制成,超大的身形无论大人小孩都非常有安全感。新版的「Pony Chair」把体积缩小了,圆润的外形依旧舒适好坐。特殊的塑料材质户内外都同样适用,比起椅子,它更像是一个可爱的玩具。
Pierre Yovanovitch在纽约展出了羊皮扶手椅系列家具,该系列家具根据“金凤花姑娘和三只熊的故事”设计而成,这款设计名叫“小熊椅子”,是Yovanovitch作品集中的明星产品。沙发的外表面由羊皮制成。它有三种不同的尺寸: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就像一个温馨的童话故事。
不一样的是原本萌萌的全白色椅身上,多了红色的手形图案,如同被温柔环抱。
BIg-Game是一家位于瑞士洛桑的设计工作室。它成立于2004年,由格雷瓜尔·简蒙德(1978),埃尔里克·佩蒂(1978),奥古斯汀·斯科特·德马丁维尔(1980),他们分别是瑞士人,比利时人和法国人。简蒙德和斯科特·德马丁维尔都毕业于ECAL,而佩蒂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拉坎布雷。他们偏爱简单的,功能性的物件,并且在大大小小的一系列产品设计简报中工作都很舒服。他们目前都在ECAL任教,从他们的积极工作中可以看到他们的能量和反思。他们以 “从对抗而来的进步” 为信条,他们为自己的收藏创造了意想不到的主题,融入了无拘无束的方式。
Bold椅子是由两个相互嵌入的金属管状部件组成,是传统管状钢管弯椅的升级版本。由轻薄的聚氨酯泡沫填充,由Bold绘制的线条成功起到了脚、座位的作用,并赋予了其惊人的舒适度,以奥斯瓦尔多·卡维多利·里纳的方式进行绘制,并与加粗字体类似地变厚,Bold椅子成功取消了座位和靠背,覆盖着可移动的纺织图层,Bold椅子可以随意改变颜色。
椅子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坐具。古代席地而坐,原没有椅子,“椅”本是木名。《诗经》有“其桐其椅”,“椅”即“梓”,是一种树木的名称。据文籍记载,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敦煌285窟壁画就有两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图像;257窟壁画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长凳的妇女;龙门莲花洞石雕中有坐圆凳妇女。这些图像生动地再现了南北朝时期椅、凳在仕宦贵族家庭中的使用情况。尽管当时的坐具已具备了椅子、凳子的形状,但因其时没有椅、凳的称谓,人们还习惯称之为“胡床”,在寺庙内,常用于坐禅,故又称禅床。唐代以后,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椅子的名称也被广泛使用,才从床的品类中分离出来。因此,论及椅、凳的起源,必须从汉魏时的胡床谈起。
宋。高承《事物纪原》引《风俗通》称:“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后汉书。五行志一》:“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竟为之。”这两段记载可证,我国古代椅子的出现当在汉灵帝时期(168-189年)。
胡床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使用较广,有钱、有势人家不仅居室必备,就是出行时还要由侍从扛着胡床跟随左右以备临时休息之用。胡床在当时家具品类中是等级较高的品种,通常只有家中男主人或贵客才有资格享用。在方人雅士中还多有褒词及生动描述。如南朝梁庾肩吾《咏胡床诗》曰:
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
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
临堂对远客,命旅誓出征。
何如淄馆下,淹流奉盛明。
胡床因其形态特点又有“交床”和“绳床”之称。隋朝称“交床”,是因为隋高祖意在忌“胡”字,器物涉“胡”字者,咸令改之。宋。陶 《清异录》云:“胡床施转关以交足,穿绷带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相传明皇行幸频多,从臣扈驾,欲息无以寄身,遂创意如此,当时称‘逍遥坐’”。胡床开始并无靠背,形如今天所见的马扎儿。唐代始有靠背。这种逍遥坐很可能就是带靠背的胡床。胡床最早出现于汉代,比唐明皇早几百年,要说为唐明皇创意显然不妥。所以这里所说的创意,应指增加了靠背。胡床在唐宋时期盛行,宋代尤甚,不过宋时称胡床者渐少,而称其为交椅的逐渐增多了。
带靠背的胡床始自唐明皇,还可以从唐代《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的记载中得到印证,文中记有:“绳床十,内四椅子”。从这段记载可知在唐代贞元元年已有了椅子的名称。这里所说的“绳床十,内四椅子”是指在十件绳床中有四件是可以倚靠的椅子,显然是为了与另外六件无靠背绳床相区别。可见,椅子的名称虽已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可是常见家具,但它还未完全从床概念中分离出来。在唐代的典籍中,把椅子称为床的仍很普遍。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少年行。七绝》中写道:
马上谁家白面郎,临街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名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这里所说的床,虽反映不出是否为带靠背的椅子,但可以肯定决不会是睡眠用的卧具。
“椅”,也作“倚”。起源较早,但不是指供人坐的椅子。其原为一种树木的名称,又名“山桐子”、“水冬瓜”,木材可做家具。
唐代以前的“椅”字还有一种解释,作“车旁”讲,即车的围栏。其作用是人乘车时有所依靠。后来的椅子,其形式是在四足支撑的平台上安装围栏,其制当是受车旁围栏的启发,并沿用其名而称这种坐具为“椅子”了。从现存资料看,唐代已有相当讲究的椅子了。如郎余令《历代帝王像》中唐太宗所坐的椅子为四直腿,束腰,上侧安托角牙,棱角处起线,这种装饰在明清时期称为“混面双边线”。坐面上在后部立四柱,中间两柱稍高,上装弧形横梁,两端长出部分雕成龙头,扶手由后中柱通过边柱向前兜转搭在前立柱上。扶手与坐面中间空当嵌圈口花牙。扶手尽端亦雕成龙头,与后背搭脑融为一体。坐面附软垫、衬背。这在当时应是十分精制的椅子了。唐代卢楞枷《六尊者像》中描绘的椅子更具代表性,它用四支铃杵代替四足,两侧有横枨连接,扶手前柱和椅边柱圆雕莲花,扶手和搭脑上拱,两端上翘并装饰莲花,莲花下垂串珠流苏,整体造型庄重华贵。镶金坠玉的家具在当时寺院中体现了高僧的尊贵与神圣。
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也多起来,出现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同时根据尊卑等级的不同,椅子的形制、质料和功能也有所区别。
五代至两宋时期的家具大体保留着唐代遗风,只是高型家具较前更加普及了。
高型家具的使用在民间形成时尚,居家必备高型桌椅,这从当时的绘画中可见一斑。如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市肆小店,无不陈放各式高型家具。宋代《会昌九老图》中描绘的圈椅也是前代没有品种。在近年发掘的宋代墓葬中还有以石、陶制作的家具模型或在墓室墙壁用砖砌成或雕成各式家具,其中表现墓主夫妇对坐在椅子上的场面最为普遍。如河南方城出土的石椅残件、河北井径县柿庄七号宋墓墓室砖雕桌椅、柿庄二号墓墓室壁画《对坐图》中的桌椅、洛阳涧西宋墓墓室的砖雕家具等。这说明椅子等高型坐具不仅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还被人微言轻殉葬用器。
宋代流行一种交椅,等级高于其它椅子,稍有身份的家庭都置备交椅,供主人和贵客使用。
包豪斯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奠定了设计教育中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础教育体系,并以科学、严谨的理论为依据。1923年8-9月间,包豪斯举办了名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大型展览会。师生的作品吸引了欧洲著名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从而进行了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宣传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并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向高潮。当时,格罗佩乌斯作了题为“论综合艺术”的演讲并发送其著作《包豪斯的设想与组织》。其后,他在教学上又作了较大改革,把数学、物理、化学作为必修课,使教学体系向着更加理性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更加适应大工业生产的需要。由于右翼政治势力的迫害,1925年3月,包豪斯迁至德骚市,开始其发展的第二阶段。1926年,其校名又加上“设计学院”的附名,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性质。教学不再由形式导师和工作室师傅共同进行,而是聘请技术熟练的工匠协助教授工作。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所提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单纯、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包豪斯的教育启示
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传承了德国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德国包豪斯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对今天的设计教育有启发性意义的东西。这就是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为研究和实践服务;研究为教学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实践为教学和研究提供验证,同时也为现代设计教育提供可能的经济支持。这种良性循环的教育体系,自包豪斯开始,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近些年,我们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提倡素质教育,开始认识到这种教育体系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面对我们今天的学生群体,实行三位一体的模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更能培养出社会和市场上急需的合格人才。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具有相当深厚的理论素养,还可以掌握比较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他们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在今天的社会发展及经济市场条件下,需要的不是书呆子型的学生,而是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们的学校教育并没有达到社会或者市场需求的标准,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理应由学校完成的教育,但事实上是由大量的中小企业代替学校完成了。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中小企业叫苦不迭,认为自己成了大企业的员工培训基地和人才储备库。但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又使这些中小企业无可奈何。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而且在持续升温,折射出现在我们学校教育体制的严重缺陷。
我们今天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大量高新技术的出现,也可以使我们直接采取高新技术进行实践教学活动。今天,我们在教育改革中,以适应时代需要为方向,逐步建立起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这既符合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又充分体现了包豪斯艺术设计教育原理。
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真正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为工业时代的设计教育开创了新纪元。
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二十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阶段(1925-1932年)迪索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迪索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这个时期是其高峰时期。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迈耶(HannesMeyer,1889-1954)继任。这位共产党员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后迈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米斯·凡·德洛(Mies Van de Rohe,1886-1969)继任。接任的米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迪索后,被迫关闭包豪斯。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米斯·凡·德洛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于1933年正式上台的纳粹政府,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柏林时期仅有6个月的时间。
包豪斯新校舍
1925年4月1日,新的包豪斯学院在小型工业城市迪索市开学。格罗皮乌斯认为,新的学校本身的建筑、规划,就是一篇无声的“宣言”,所以他亲自以包豪斯的原则设计了迪索新校舍,这座被誉为现代建筑里程碑的建筑完全按照包豪斯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不同的使用功能如教室、实习车间、学生宿舍等被自由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风车形的平面。各个不同的部分在外型上也各自不同,高低错落。整个形体简洁明快,没有任何装饰。面对主要街道的实习车间为大面积装有机械开窗装置的玻璃幕墙,深灰色山墙,上书”Bauhaus”七个竖排字母。其余部分则全部为白色粉墙加黑色钢框窗。建筑内部布置着布劳耶尔(MarcelBreuer)设计的钢管皮面家具。钢筋混凝土建筑,所有的建筑物都是立方体造型,表面白色,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依靠简朴的体块空间组成表面起伏和凹凸,富有节奏感。由于其简洁,这些建筑也创造了当时建筑的最低造价,20美分/平方英尺。
与传统建筑的对比:
传统的建筑观念是先考虑外观,然后把不同功能的要求塞进外壳中,“先外后内”。格罗皮乌斯则是“先内后外”,先确定各部分功能所决定的空间,由这些空间组成合理的总体外观,功能决定外形。
传统建筑中采用对称法则,而现代设计中采取灵活、不规则的平面布局,多方向、多体量、多轴线、多通道的手法造成了错落有致、纵横交错、变化丰富、生动活泼的艺术效果。
新建筑采用框架结构,使墙体脱离承重的位置,从而扩大了窗户的面积,使窗户成为组成外观形态的重要部分。窗户的玻璃和几何秩序是新建筑最显著的特色。
包豪斯教学:
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针对工业革命以来所出现的大工业生产“技术与艺术相对峙”的状况,提出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口号,这一理论逐渐成为包豪斯教育思想的核心。包豪斯教育注重对学生综合创造能力与设计素质的培养。
包豪斯以前的设计学校,偏重于艺术技能的传授,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前身的设计学校,设有形态、色彩和装饰三类课程,培养出的大多数是艺术家而极少数是艺术型的设计师。包豪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联合”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开创类似三大构成的基础课、工艺技术课、专业设计课、理论课及与建筑有关的工程课等现代设计教育课程,培养出大批既有美术技能、又有科技应用知识技能的现代设计师。
包豪斯的整个教学改革是对主宰学院的古典传统进行冲击,提出“工厂学徒制”。整个教学历时三年半,最初半年是预科,学习“基本造型”、“材料研究”、“工厂原理与实习”三门课,然后根据学生的特长,分别进入后三年的“学徒制”教育。合格者发给“技工毕业证书”。然后再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实习),成绩优异者进入“研究部”,研究部毕业方可获得包豪斯文凭。学校里不以“老师”“学生”互相称呼,而是互称“师傅”、“技工”和“学徒”。所做的东西既合乎功能又能表现作者的思想--这是包豪斯对学生作品的要求。其教学强调直接经验。包豪斯的主要课程一直处于变化发展中。
包豪斯课程
实用指导
材料研究
工作方法
正式指导
观察课:自然与材料的研究
绘画课:几何研究、结构练习、制图、模型制作
构成课:体积、色彩的研究与设计
每一门课程最初由一位造型教师与一位技术教师共同教授,传授美术与设计,又传授技艺与方法。
为贯彻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学院内设置了供各门课程实习所用的相关工厂,既是课堂,也是车间:
编织工厂:主要以金属材料和纤维材料的编织设计为主
陶瓷工厂:以距离魏玛20公里的唐堡陶瓷工厂为实习工厂
木工工厂:该工厂产品追求严谨的几何结构
金工工厂:1925年迁往迪索后成立
纺织工厂:1925年迁往迪索后成立
师资
包豪斯的教师中,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教授纺织品设计的保罗·克利(Paul
Klee)以及费宁格是公认的20世纪绘画大师。构成派成员莫霍利·纳吉(Mo-holyNagy)使
包豪斯的教学由手工艺转向工业设计。此外画家约翰·伊顿,建筑家米斯·凡·德洛、汉内斯·迈耶、家具设计师马赛尔·布鲁尔,灯具设计师威廉·瓦根菲尔德都是包豪斯的骨干。
基本课程:
康定斯基的课程:1)自然的分析与研究;2)分析绘图
保罗·克利的课程:1)自然现象的分析;2)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的研究
约翰·伊顿的课程:1)自然物体练习;2)不同材料的质感练习;3)古代名画分析
莫霍利·纳吉的课程:1)悬体练习;2)体积空间练习;3)不同材料结合的平衡练习
4)结构练习;5)质感练习;6)铁丝、木材结合的练习;7)构成及绘画
艾伯斯的课程:1)结合练习;2)纸造型练习;3)纸切割造型练习;4)铁板造型练习;
5)铁丝造型练习;6)错视(illusion)练习;7)玻璃造型练习
其他基本课程:色彩基础、绘画、雕塑、图案、摄影等
工艺基础课程:木工、家具、陶瓷、钣金工、着色玻璃、编织、壁纸、印刷等。
其它专门设计课程:展览、舞台、建筑、印刷设计等。
建筑研究班特别选修工程课及各类专题研究
这些课程基本涵盖了现代设计教育所包含的造型基础、设计基础、技能基础等三方面知识。
此课程体系为现代设计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1927年,包豪斯建筑系正式成立,由杰出的瑞士建筑家汉内斯·迈耶(HannesMeyer,1889-1954)主持,开设:结构、静力学、制图、建筑学、城市及区域规划等。他们为迪索市设计的工人住宅小区和为柏林附近的柏诺工会学校所做的规划和设计,获得很高评价。
鉴于上述包豪斯的师资,使包豪斯将现代美术诸流派发展的基本原理也纳入了包豪斯造型教育的轨道;而且还使当时各种造型思潮得以聚集,并进一步形成体系,最后终于促成视觉语言的产生。正如时人所评论的,“包豪斯的工作,使人理解了隐藏在现代绘画后面的新观点。包豪斯的研究基于一种对新空间的探索。这种探索最早始于综合立体主义,20世纪初期,俄国的至上主义、荷兰风格派都是这方面的反映。是包豪斯将这种地方性的视觉语言整理提高成具有国际视觉语言特性的包豪斯造型理论。包豪斯的理论性著作--莫霍利·纳吉(Mo-holyNagy)的《根据材料进行建筑》、《动态的视觉》等系列著作。莫霍利·纳吉的理论在芝加哥包豪斯得以施展,并由此构筑了20世纪的造型教材基础。包豪斯之所以能将视觉语言体系化,因为:所有的人都被其周围的有形有色地生活环境所包围,并不断地受到这些形和色的刺激而唤起各种感觉和心情。这些从人的心底里涌现出来的感情,必须求得某种表现。因此,视觉语言是世界上每个人所共有的根本体验。这是一种更远大、更重要的生活设计概念。
包豪斯的原则
艺术与技术相统一
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和客观的原则来进行
包豪斯思想
包豪斯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可以从包豪斯宣言中得到体现。
“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艺术家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今天,他们各自孤立地生存着,只有通过自觉,并和所有工艺技师共同奋斗,才能得以自救。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一幢建筑是各种美感共同组合的实体。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可能灌注入建筑的精神,以免迷失流落为‘沙龙艺术’……
建筑家、雕刻家和画家们,我们都应该转向应用艺术……
艺术不是一种专门职业。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之间在根本没有任何区别。艺术家只是一个得意忘形的工艺技师。在灵感出现并超出个人意志的珍贵片刻,上苍的恩赐使他的作品变成为艺术的花朵。然而,工艺技术的熟练对于每一个艺术家采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真正创造想象力的根源即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面。……
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设计家组织。在这个组织里面,绝对没有那种足以使工艺技师与艺术家之间树立起自大障壁的职业阶级观念。同时,让我们创造出一幢将建筑、雕刻和绘画结合成三位一体的新的未来殿堂,并用干百万艺术工作者的双手相之矗立在云霄高处,变成为一种新信念的鲜明标志。”
宣言由36岁的格罗佩斯执笔,扉页上是表现主义版画家费宁格所作的星光照耀下的大教堂,宣言中可见到威廉·莫里斯和凡·德·维尔德的思想影响。
包豪斯对建筑思潮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1923年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1927年在米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展览会。1928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到20年代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但从20年代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发表的言论和作品中可见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
二、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
三、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
四、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
五、发展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Modernism)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50~60年代达到高潮。“国际风格“的出现为现代主义提供了理论借口,他们“开拓机器生产时代的新的创造潜能,怀有对机器的热忱“。强调功能决定形式、不讲民族特色、个性特征,力求纯粹、反对装饰,这种国际语言逐渐推向理性、标准化使现代主义最终走向了极端。之后根源于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不断兴起。相继出现诸如:单纯反对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复古的新古典主义;甚至新新古典主义;充分坦露结构,显示多种机电设备的本来形状的高技术派;和理性、情感的结合、抽象和历史的结合的理性主义;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及反构成主义等等建筑思潮。
建筑上的革命也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设计产品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产品形态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审美设计没有极致和终点。正如包豪斯的旗手格罗皮乌斯在《全面建筑观》中所指出的: “历史表明,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谁要是以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的美’,他就一定会陷于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产品的形式与审美的关系,用“美”的尺度,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艺术品”--产品设计。
“包豪斯“ 本世纪20年代初,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力依凭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既改变了
人们的物质生活环境,又改变了人们内心的思想观念,包豪斯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继承了莫里斯“人性化“的一面,而更提倡创造精神。“包豪斯所开始的新的视觉语言,乃是以建立一个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视觉表现的新的文化统一体,实现文化的再结合为目标“。“这种态度是建立在把人作为尺度的整体观念上的,艺术家应该是完整的人的典型,要恢复艺术家在生产世界中的原位,与科学家、事业家一道制导自然,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具有美的形式与意义。艺术家凭他对生活进行有机安排的创造,必定会有利和促进生活之美的显现。"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包豪斯被迫解散后,包豪斯的设计家们纷纷流亡法国、瑞士、英国,而大部分去了美国。欧洲建筑和工业设计的中心转到了美国。如格罗皮乌斯在英国居留三年后又于1937年赴美国任哈佛大学建筑系系主任。此后,布鲁耶投奔格罗皮乌斯并在美国执行建筑业务,米斯·凡·德洛暂居德国,1937年赴美国任教于伊利诺工业技术学院(1llionis lnstitueeof Technology),
希尔伯西摩和彼得汉斯等也前往该校任教。克利前往瑞士,康丁斯基前往巴黎。巴耶在纽约任一家广告公司的艺术指导。1937年包豪斯的教师莫霍利·纳吉(Mo-holyNagy)在芝加哥筹建了“新包豪斯”,继续弘扬德国时期的包豪斯精神。后来更名为“芝加哥设计学院(1nstituteof Design Chicago)。以后又与伊利诺工学院合并,成为美国最著名的设计学院。从此,欧洲设计运动便在美国蓬勃开展,形成高潮。
包豪斯的建校历史虽仅14年3个月,毕业学生不过520余人,但它却奠定了机械设计文化和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的坚实基础。包豪斯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一批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既能认清二十世纪工业时代的潮流和需要,又能充分运用他们的科学技术知识去创造一个具有人类高度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新环境。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设计师的第一责任是他的业主。”又如纳吉所说:“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一样,事实上,包豪斯在调和“人”与“人为环境”的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已远远超过了十九世纪的科学成就。包豪斯的产生是现代工业与艺术走向结合的必然结果,它是现代建筑史、工业设计史和艺术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包豪斯的主要成就和影响分析如下:
1.包豪斯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陈腐落伍教育观念,
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想。
2.包豪斯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使艺术与技术
获得新的统一。
3.包豪斯接受了机械作为艺术家的创造工具,并研究出大量生产的方法。
4.包豪斯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
为现代设计教育立下良好的规范。
5.包豪斯发展了现代的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示出正确方向。
包豪斯的设计在今天的生活中已随处可见,但当时却被人们指斥为野蛮和傲慢,是对古典文明的叛逆。尽管现在人们已用“包豪斯风格”来表示对包豪斯的尊敬,但格罗皮乌斯本人是坚决反对这种提法的,他指出包豪斯的宗旨在于反对把风格变成僵死的教条。
包豪斯对中国设计教育影响
包豪斯对中国设计的影响最早是对工艺美术的影响。当然新中国最早的设计教育就是工艺美术教育,比如现任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博导的张道一教授,最早就是从事图案教学和工艺美术理论研究的。在1991年版田自秉著《工艺美术概论》一书中,同样可以清楚的看到包豪斯思想影响的痕迹,尽管当时的理解、认识与现在不完全一样。
“我们还以外国近代的工艺思潮为例,作为说明。对这种物质作用和精神作用的双重属性的认识,表现为对“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的偏颇。 19世纪,英国工艺家莫里斯倡导工艺运动。由于当时正值产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制造的生活用品代替了古老的传统手工生产。莫里斯认为机器产品的粗糙简略,不及手工产品具有艺术性。因而提倡恢复手工艺生产,并亲自设计和制作家具、挂毯、壁纸,装潢等。这种工艺思想,没有注意工艺美术和时代结合,和新的生产条件相适应,以满足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新的需要,侧重于艺术性,而忽视生产性,脱离了时代的步伐,违背了历史规律。因而,只具有感性的认识,显示其偏颇性。和莫里斯形成对比的,是20世纪初的包豪斯工艺思想体系。包豪斯(Bauhaus)是1919年在德国建立的综合造型学校。早期设在魏玛,1925年遭受纳粹的迫害而迁到德绍,1932年关闭,之后,该校的主要成员纷纷流亡美国,1938年在美国芝加哥创立了美国包豪斯。包豪斯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建筑家格罗皮乌斯,主张艺术与工业结合。认为在工业十分发达的时代,应当利用科学成果,在工业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合乎功能的新的工艺美。机器产品虽然单调枯燥,但是机器只是工具,我们应当解决机器生产与艺术表现的矛盾,,使设计、生产、经济得到有机的统一。包豪斯的工艺思想,重视现代材料、现代技术、现代结构的应用,并由现代工业直接创造美学价值,这对工艺美术创造,适应时代发展,结合生活需要,工艺美术新领域的开拓,工艺思维的启迪,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包豪斯工艺思想强调工艺美是体现功能和运用结构的必然结果,并认为传统是阻碍机器产品设计的因素,因而认为功能就是美,并忽视民族文化传统的作用。这种理性的观念,同样也显示其偏颇性。所以,后来又产生与之相对立的重视人性的亲近感和强调个性的多样化的新的工艺思潮。”
田自秉当时所说的工艺美术正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设计或艺术设计,而包豪斯的影响也一直影响至今,当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过分固守这一过时已久的理念,对当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实际上已经是一种障碍,无法逾越则无法创新发展。
格罗彼乌斯和包豪斯的理想“把人作为尺度““平衡的全面发展“在其教育体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特别是作为包豪斯的基础课程的创造者约翰·伊顿教授以东方传统的精神文化与西方的科学进步相结合,以克服所谓现代物质文明带来的危机,他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个性,把学生分为倾向精神表现的、倾向理性结构的、倾向真实再现的三种类型而予以不同的指导,伊顿的这种体系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有许多惊人相似之处,与东方的“以意为之“的表现体系非常吻合。
我国设计专业名称设置也与70多年前的包豪斯类似。以上海东华大学设计专业本科分类为例:
艺术设计学院:工业造型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电脑艺术设计 装饰艺术设计
服装学院:服装艺术设计 服装设计工程 服装表演艺术
本科课程:以工业造型专业的课程结构为例,其他专业课程设置大体相近。
对于办公族来讲,在选择办公椅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合适高度和质量的桌椅,这样自己将来坐的时候才会更加的舒适,市场上销售的办公椅种类和尺寸是相对较高的,这样也是为了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办公椅尺寸怎么选择?选对椅子很重要,久坐族万万不可忽略,下面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吧。
一、办公椅尺寸有哪些?
1、办公椅的深度
办公椅子一般都是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之中使用,这种场合下要尊重基本的礼仪,所以就坐人的姿态都要端正一些,而椅子的深度就不能过深,因为太深的坐姿很容易让人放松,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会保持长久端正的坐姿,所以要满足办公需求的椅子深度要浅一些。
2、办公椅椅脚的高度
使用办公室椅子的人的身高肯定是有高有低的,如果采用统一椅脚高度的办公椅,很容易造成使用者的不适应、不舒服,从未降低工作效率。所以办公室椅子的椅脚一般都是采用可调节高度的设计,这样就能基本满足所有身高的使用者。
3、办公椅扶手的高度
一般就座时,很多人会习惯将双手垂放或者搭在扶手上,如果是习惯将双手垂放的人,那不妨可以选择那些扶手较低,甚至没有扶手的办公椅子。如果是喜欢将手搭放在扶手上或者整个人缩在办公椅中间这种习惯的话,选择扶手较高的椅子会更好。
4、办公椅椅背的高度
要求正襟危坐场合的办公环境,可以配置没有扶手和靠背的椅子,或者选择那些扶手低、靠背低的椅子。如果是比较休闲的场合,就可以选择靠背较高的办公椅子,可以将重心放在背部依靠在靠背上,靠背的高度可以在脖子附近或者在头部中间。
二、办公椅子的结构规格
1、脚轮:有普通脚轮和PU轮两种,PU轮子是软性材料,我们常见的比较多见适合于木地板,及机房等地。
2、椅脚:椅脚铁架的厚度直接影响到办公椅子使用寿命。一般可以分为:喷漆、 烤漆 (表面光泽,不易脱漆)、电镀(木架不可以电镀),见的是电镀,如果电镀质量好,才不易生锈。
3、气杆又学名叫做伸降杆,作用是调节椅子的高度和旋转角度的。
4、底盘,底盘是托起椅座的部份,底盘下面与气杆相连接。
5、椅座,椅座一般是由由木板、海绵、面料三部分组成。木板的质量一般消费者感觉不到,因为在里面。海绵一般有再生绵、新绵两种。99%厂家都是两者搭配使用,越厚就会越硬,而成本也就会越高,面料一般有麻戎,网布,皮三种。搭配比较好的是塑料框压上网布,因为这样透气性会比较好。
6、扶手的厚薄直接影响办公椅子的质量。
7、椅背,椅座和椅背都是分开的,中间是用钢管或钢板连接,如果是钢板一般是6mm或者8mm厚。但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是宽度小于150px的钢板,钢板的厚度必须是8mm厚。
8、椅背一般采用钢架框或者塑料框,用网布相结合制成,其作用是具有透气性。
9、头枕和腰枕的作用是体现椅子的舒适度。所以我们要坐上去试用一下!
三、久坐族怎么做才舒适?
如果没条件更换座椅,改变坐姿也能保护脊 柱 。美国坐姿专家琼·库奇表示,现在的椅子太深太软,让腿不能正常碰触地板,后背也会弯成“C”型,伤害脊柱。
其实,办公族可以试试“直角”式坐姿:坐下后,大小腿尽量成直角,大腿与躯干尽量成直角,肩膀自然下垂,肘部放松,上臂与前臂尽量成直角,眼睛与电脑屏幕保持平行。
这个坐姿可以防止鼠标手,又能防止脊柱过度疲劳。我们也可以尽量坐在椅子边缘,不让后背处于完全放松的蜷缩状态;如果椅面太软,臀部没有支撑,可以在离前沿几厘米处垫点东西,如枕头、毛衣等,使骨盆向前倾斜,让坐骨有依靠,防止后背弯曲,且提高臀部位置,让腿更舒适。
在开车的时候,也可用靠垫支撑后背,防止脊柱疲劳造成腰背痛。一个动作缓解脊柱不适,专家建议,每坐40,起来动一动,适当做做扭转颈部、伸展腰部的动作。
日本竹谷内医院院长、整形外科医生竹谷内康修也提示了一个缓解久坐腰背痛的拉伸法:双手在后背交叉,将腰部向前顶,再用腰部向后顶,重复数次。此外,游泳也是非常好的预防脊柱疾病的方式。
更换座椅和运动锻炼只是有助于延缓和减少久坐对脊柱的伤害,如果出现颈肩腰部疼痛剧烈、四肢疼痛麻木、运动障碍长期不能缓解者,应及时就医。
办公族如果长期久坐的话就很容易患上一些疾病,比如颈椎病、高血压之类的,所以要注意多运动,工作期间多起身活动一下,这样也是为了自身的健康考虑。在选购办公椅的时候要考虑到质量问题,同时更要考虑到舒适度的相关问题。
导语:办公转椅使用起来是非常的舒适的,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办公场所我们都可以看到办公转椅爆炸,细心的朋友们可以发现最近多地都出现了办公转椅爆炸的消息,不禁让朋友们赶紧到十分的恐惧,本来是起到办公效果的椅子竟然变成了伤人的武器,每个朋友都担心自己购买的转椅也会出现爆炸的情况,到底怎么做可以避免转椅爆炸呢?不妨来看看下文中的介绍。
办公转椅爆炸的原因
办公转椅爆炸必然是有原因的,朋友们可以先来分析一些为什么办公转椅会出现爆炸的情况,一般办公转椅内都是带有调节气阀的,调节气阀的存在是为了进行转椅高低的调节,气阀和气压杆多数都是出于密闭的状态的,而且密封桶内有很多高度密封钢圈,在确保气压在正常的状态下才会让正常工作进行,气压杆的压力过大或者是超过了范围就容易发生爆炸。那么,办公转椅爆炸如何防止呢?
办公转椅爆炸如何防止?
首先,朋友们要知道气压杆内盛装的气体都是纯氮气,若是氮气的纯度受到了影响或者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掺入了一些氧气或者是其他的物质都是会导致爆炸情况的,所以在购买产品的时候要注意氮气的纯度应该在90%以上才可以的。
其次,朋友们还应该认真的检查一下气压杆的牢固度够不够,若是产品的材质比较差也是会出现爆炸情况的。对于转椅的封口密封也应该进行加固处理,不然气体有泄漏就会导致爆炸出现。
朋友们想要避免办公转椅爆炸应该在购买的时候选择合格的产品,选购之前就应该对于转椅的灵活度进行测试,转椅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要反复的被升降,一旦发现转椅表面出现了裂痕或者是松动的情况都必须要及时的进行配件的更换,更换配件的时候也需要专业的人士来帮忙,不能私自进行更换。
选购知识
款式:与自己的爱好相一致
从底座上看,有圆形底盘式和五角转轮式等再看椅背,有高背、矮背以及无椅背的转椅各种转椅的扶手也是各不相同,实心红木具有高贵典雅之气,而钢管扶手转椅更是别致,大量纯白色和光滑表面的采用,极具现代和前卫风格。
色彩:看着舒服为好
常见的有红色、蓝色以及橙色。在寝室或书房应避免使用红色转椅,以免过于活跃。橙色产生活力,此色系转椅适用于娱乐室,而对寝室、书房则不宜。蓝色给人宁静的感觉。
功能:从空间运用上来选择
高背式转椅,很适合居家人士使用,能传递出休闲、轻松的居家氛围流线造型、颜色对比强烈,具强烈视觉美感的转椅,十分适合单身贵族或家庭书房、工作室个人风格强烈的休闲转椅,则适合置放在客厅一角或阳台。
质量:全方位考察
首先需要身临其境地坐上试试,感觉一下转椅的舒适度然后在地面上拖行一段距离,好的转椅的转轮比较稳定,不会打滑接下来就用手按座面检查,棉面弹性好,说明质量较好,如果压下去长时间弹不起来,就表明内里质量有问题。最后要检查气压垫的质量是否可靠。
价格:不是唯一衡量标准
转椅的价格差距很大,贵的达到几万元,便宜的几百元,有的甚至只有几十元一个。购买者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水平和家居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档次和价位的转椅,但是,价格并不是衡量转椅好坏的唯一标准,关键还得考察转椅的品质和功能。
运作原理
转椅之所以能升降,是因为升降装置中有一个气压棒,气压棒是一种以气体和液体为工作介质的,可以起支撑、缓冲、制动、高度调节及角度调节等功能的弹性元件,其基本原理是内部充有高压氮气,由于在活塞内部设有通孔,活塞两端气体压力相等,而活塞两侧的截面积不同,一端接有活塞杆而另一端没有,在气体压力作用下,产生向截面积小的一侧的压力,即气压棒的弹力,人坐上去给升降轴压力,升降轴就平缓地下降,速度均匀,可以降到最低点。不给升降轴外力,升降轴升回到最高点。
该种气弹簧借助释放装置,可以在行程中的任意位置停止,并且停止以后有很大的锁紧力(可以达到10000N以上)。
办公转椅爆炸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朋友们在生活中多注意就可以实现不错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正规品牌的转椅的价格基本上都是在200-300元的,千万不要因为价格方面的优惠而去选择并没有质量保障的产品,避免让人身安全受到影响。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以NBC- 开关电焊机 常见的一些铁艺腃椅类的大都是采用这种焊机进行焊接的
如果是不锈钢管的话,且对工艺要求也不低的话, 请先择 氩弧焊(WS/TIG) 或 脉冲氩弧焊 (WSM) , 稍练一续,焊个鱼鳞状没有问题的, 常见的不锈防盗窗,不锈防楼梯扶手,都是用这种焊机焊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