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新手请告诉我竖萧怎么吹
吹萧讲究“低头眯眼,余音绕梁”,声音流畅。箫常定为G调。
箫的演奏技巧,基本上和笛子相同,可自如地吹奏出滑音、叠音和打音等,但灵敏度远不如笛,不宜演奏花舌、垛音等表现富有特性的技巧,而适于吹奏悠长、恬静、抒情的曲调,表达幽静,典雅的情感。
箫的定调不一,常见的为G调,6个音孔全闭时,筒音为(d1),通过超吹,音域由(d1~e3),有两个八度另一个大二度。箫的音色柔和、典雅,低音区发音深沉,弱奏时很有特色;中音区音色圆润、优美;高音区发音紧张。箫的音量较小,乐队用几支箫同时演奏效果较佳。单用一支箫演奏时,配器上要注意音量对比适度。
箫不仅适于独奏、重奏,还用于江南丝竹、福建南音、广东音乐、常州丝弦和河南板头乐队等民间器乐合奏,以及越剧等地方戏曲的伴奏。在古曲《春江花月夜》中,一开始洞箫奏出轻巧的波音,配合琵琶模拟的鼓声,描绘出游船上箫鼓鸣奏的情景,在整个乐曲中,箫声绵绵,流畅抒情。
您想问的是横箫和竖箫的区别是什么吗?
1、吹奏方式不同。
2、音质不同。
3、长度和构造不同。
4、演奏方式不同。
笛子上是需要放笛膜的,当吹奏的时候空气流通到笛子微端,通过手法的变换让笛膜震动,从而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而箫就没有这层膜,箫只需要放在嘴下吹奏即可。
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竖箫这种乐器其实是不好学的,吹孔的角度特别难以掌握,初学者很难吹出理想的音色。
竖箫比横笛要难吹得多,乡间说碗米笛子斗米箫大概就是阐述这种原理。
是的。笛子横着吹,箫为竖吹
相关介绍:
1.笛子:
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达到两个八度多两个。
2.箫:
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后一。八孔箫为现代改进的产物。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汉代以后,横吹笛已在宫廷、军队的鼓吹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个事实提醒了人们,中国笛的发展,已经脱离了它的早期原始形态,有可能在吸取了其他民族笛的合理成分后,在音律、形制等方面更加合理和更加完善,并与乐队中其它乐器日益配合与协调。
在河南邓县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画像砖上,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鼓吹乐队协调行奏的历史图像。横吹笛演奏者的持笛方向、角度,左右手弄笛姿势与现代笛演奏完全一样。
周代,曾将我国古代乐器分为“八音”,它们分别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乐器,其中“竹”就是指箫和篪。自从国初期的曾侯乙墓的出土,箫做为古代乐器的实物才得以我们亲眼所见。因此提起“丝竹”二字,人们自然会想到这种乐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笛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箫
箫又名洞箫、单管、竖吹,也是一件非常古老的乐器。它一般由竹子制成,直吹,上端有一吹孔,按音孔为前五后一。
笛 dí①横吹的管乐器。我国的笛一般用竹管制成,上面有一排供吹气、蒙笛膜和调节音高的孔。又称横笛。
之所以会产生“横箫竖笛”的印象,估计跟电视剧有关,记得《八仙过海》韩仙子是把箫 横着吹得,但是切实是错的,正解应该是横笛竖箫。
萧的结构则不需要膜,是竖着吹,可直接吹奏。
笛子是需要笛膜才可以吹奏的,是横着吹,但也有竖笛(这个有些特殊)是竖着吹。
管弦乐队里的长笛也是横着吹的,它不用模,但有很多比中国的笛子要长。
1、先用下嘴唇压住吹口处的后面,在用气流对准对面的边棱吹,使一半气在外一半气在箫腔内,箫就能唱响。
2、也可以吹洞箫的口型,就是念“呜”字时候的口型,同时口腔里的感觉像含着半口水,注意状态的自然,不要刻意想舌头或者嘴唇。
3、新手学吹箫可以找吹孔的位置不是用手摸或者眼睛看,而是用嘴唇的中心位置去感觉,找到后,下唇不能盖住吹口,移到吹口前沿,用45度角度向萧孔吹。
扩展资料:
1、箫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后一。
2、单管箫的管体一般呈圆柱形,通常有6~8个侧指孔,吹奏时,用手指按孔,可控制不同音高。多管箫为每管一音,无侧孔。排箫的称呼最初见于唐代赵璘的《因话录》,《元史》中正式称多管“箫”为“排箫”。
3、笛子横吹有膜孔,箫竖吹且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箫亦称“篴”、“箎”、“籥”等等。有的音乐词曲是这样说明的:古代乐器,竹子制作,上有音孔象笛子。没有说明是横吹还是竖吹。也有短的竖笛,不贴膜,音色在笛箫之间,更接近笛子。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