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内径为Φ800mm,壁厚为12mm,长度为110米,请问钢管下水后能否浮在水面上?钢管两头封闭,不会进水
其实可以这样算
钢管的外径为824mm,那么这个封闭后的管子的外围体积为
0.25π(0.824×0.824)×110≈58.65932 m³
而实际上管子是中空的,实际的体积为
0.25π(0.824×0.824 - 0.8×0.8)×110 + 2×0.25π×0.8×0.8×0.012≈3.37935 m³
式子的后一部分是按照等厚度加的封头的体积
钢材密度 7850千克/立方米 ,不同钢稍有不同。
那么实际的钢材质量为 7850×3.37935 = 26527.8975千克
那么中空钢圆柱的等效密度为 26527.8975÷58.65932 ≈452.2367 千克/立方米
这个密度比水的密度要小,因此是可以浮在水面上的。
DN50304不锈钢管6米,按理论测量约有32.076千克。计算方法如下:
DN50,其中DN,英文nominal diameter,即公称内径,在GB/T3091-2008标准中,称为“公称口径”。DN50表示,公称口径是50mm。
在国家标准GB/T3091-2008中,根据“钢管的公称口径与钢管的外径、壁厚对照表”查询可知。DN50,对应的外径是60.3mm,普通钢管壁厚是3.8mm,加厚钢管是4.5mm。
经查询304不锈钢的密度值为:7.93克/立方厘米;经计算圆柱体304不锈钢普通壁厚3.8时的体积为:V=3.14*3.015*3.015*600-3.14*2.635*2.635*600=4044.948立方厘米。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M=ρν。所以6米长的质量为:7.93克/立方厘米*4044.948立方厘米≈32076克=32.076千克。
注意:
如果是加厚钢管,可以用同样方法计算出理论重量;
理论重量可作为参考,因为各厂家生产的外径、壁厚略有不同。
附国家标准对公称口径DN50对照表。
方管重量计算公式
1、方管重量计算公式:
重量={(长)×2÷1000+(宽-壁厚×2)×2÷1000}×7.85×壁厚×长度。
2、圆形管重量计算公式:
{(周长÷3.14)-壁厚}*壁厚*0.02466。
以上单位为kg/m,其中壁厚和边长的单位为毫米,即mm。
方管它是种方形体的管型,很多种材质的物质都可以形成方管体,它介质于,干什么用,用在什么地方,大多数方管以钢管为多数,经过拆包,平整,卷曲,焊接形成圆管,再由圆管轧制成方形管然后剪切成需要的长度。方管按用途分为结构方管,装饰方管,建筑方管,机械方管等。
48mm钢管长2米的承重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如钢管的材质、壁厚、支撑方式、荷载分布等。一般而言,如果是普通碳素钢管,其承重能力在300-500公斤之间。
钢管的承重能力与多种因素相关,不同的场景和要求都会有所不同。
将由专业厂家加工的10米-20米长的Φ50cm的钢管桩,直接用运至工地即可,根据现场施工进度组织分批运送至工地,避免钢管桩挤占场地。钢管桩运输过程堆放按沉桩顺序可采用多层叠放,各层垫木位于同一垂直面上,管桩的叠放层数不易超过三层,以保证堆放安全。钢管桩起吊、运输和堆存过程中须避免因碰撞等原因而造成管身变形的损伤。注意在钢管桩沉放前再次检查管节焊缝。
二、钢管桩沉放
沉放前先计算出每条钢管桩的坐标,在两岸大堤上针对各桩分别布置一条基线,基线上的每一个观测点用全站仪精确测量其坐标位置,并用水准仪测出其高程;然后计算出每一根桩上观测点的坐标及交会角,并汇总成表供观测沉桩使用。沉放时在正面布置一台全站仪观测定位,侧面设置两台经纬仪校核。
钢管桩沉放使用45KW振动锤,能提供额定振动力为45t,可以满足本工程的要求。起吊设备采用30t起重船。起重船抛锚定位后,先期依靠钢管桩重力插入覆盖层中,上部用缆绳绑在吊船边,待桩身有一定稳定性后,再利用浮吊吊上振动沉桩机夹住钢管桩,开始振动沉桩机振动下沉钢管桩到位。钢管桩逐排沉放,一排桩沉放完成后再移船至另一侧。
三、钢管桩沉放应注意:振动锤中心和桩中心轴应尽量保持在同一直线上;每一根桩的下沉应连续,不可中途停顿过久,以免土的摩阻力恢复,继续下沉困难。沉放过程加强观测,钢管桩偏位不得大于10厘米,垂直度不得低于0.1%。
四、钢平台搭设
钢管桩沉放完毕后,开始进行钻孔平台型钢布设,其具体步骤如下:
各钢管桩在顺水流向适当位置开口,割平钢管桩头安装已拼接好的I45工字钢横梁,与钢管桩(开口)壁点焊→浇注各钢管桩桩头C15砼,使I45横梁嵌固在桩头中→安装I36工字钢分配纵梁,并与I45横梁焊接(设加劲板)→在“井”字梁上铺设δ=10mm厚钢板,加设安全栏杆。
五、平台施工开始时即设置安全标示,悬挂夜间红灯示警等导向标志,并打设钢管桩防撞墩,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