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钢管 > 正文

衬塑管常见质量缺陷与解决方法有没有谁知道呢

文艺的山水
动听的羊
2023-03-28 03:08:52

衬塑管常见质量缺陷与解决方法有没有谁知道呢?

最佳答案
优美的路灯
时尚的钢铁侠
2025-09-28 14:32:12

衬塑管主要用于饮用水输送,制造工艺较复杂,有时也会产生次品。以下是常见的类似现像

1 管端分层

  钢管衬塑后用刀修整切除钢管两端残留的塑管后,会发现有少量衬塑管端部的塑管与钢管局部未粘结并存在间隙。主要原因在于:①钢管在衬塑加热保温时,钢管两端温度低,使塑管在受压时不能充分产生塑性变形而残存较大应力,当钢管冷却时,塑管收缩而与钢管剥离②钢管管端存在氧化物、油污等,未清理干净,这些污物减小了粘结剂的粘附力,使塑管与钢管分层③塑管壁厚不均匀,使塑管在加压时产生的塑性变形也不均匀,厚的管壁处塑性变形不够不能与钢管粘接④钢管加热后加压复合时压力小或加压时间短,塑管不能充分变形,从而不能与钢管配合粘结,往往伴随着钢管大面积不能复合。解决方法:应用便携式测温仪测量管端温度,如果温度不够则应适当增加管端温度5~10℃。应将内壁不干净的钢管清理出来,进行专门清洁处理。在用挤塑机生产塑管时要调整好挤出温度及压力以及模具位置以控制好塑管的厚度均匀性。增加膨胀压力与时间使塑管产生完全塑性变形消除内部应力,从而与钢管口径充分匹配。

2 管内起泡

  衬塑管内的复合塑料层局部产生隆起形成气泡。主要原因在于钢管在加热炉中加热时由于从钢管中间到两端未形成温度梯度,当钢管加压衬塑时,两边的区域先复合使钢管与塑管之间位于管中间的气体难以从中间往两边排出,这些气体将塑管顶起形成气泡。应经常检测各加热区域温度,使中间温度高于两边温度并形成梯度,在加压时使气体从中间往两端依次完全排出。

3 管内起皱纹

  钢管内衬塑层产生不平的皱纹。主要原因在于温度过高使塑料管强度大幅下降,塑料层接近熔融状态,加压时产生流动现象形成皱纹。这时要检查温度均匀性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并适当降低衬塑温度。充气压力太大时也会使塑料层产生皱纹,这时应降低压力。

4 复合塑料层碳化

  复合塑料层变焦黄色,这是由于加热温度高或加热保温时间太长,使塑料内部分子变性而老化,通过降低温度和缩短加热时间可以消除此现象。

5 管内不平整

管内复合塑料层产生凸起,表面不平。主要由于焊管内毛刺未清除干净,锌管内壁存在锌瘤,在复合时将塑料层顶起。应采用内毛刺清除设备将焊管的内毛刺焊筋清除干净。生产热镀锌管时加大内吹压力和时间,将锌管内壁吹干净。

荣钢牌衬塑管

最新回答
眼睛大的钢笔
俊逸的鱼
2025-09-28 14:32:12

焊管(焊接钢管)研究所标准化室是目前国内油气输送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紧跟国际焊管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标准,是ISO/TC67/SC2国内技术对口单位,负责我国焊接钢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及研究工作;负责API标准翻译转化及国际新标准信息跟踪。近年来,研究所先后起草了3项国家标准和16项行业标准。自1980年起翻译、转化API 5L共计八版。 焊管(焊接钢管)行业标准 http://www.wxhtgg.com1、SY/T6423.2-1999 <<石油天然气工业承压钢管无损检测方法电阻焊和感应焊钢管焊缝纵向缺欠的超声波检测>>2、SY/T 6423.3-1999 <<石油天然气工业承压钢管无损检测方法埋弧焊接钢管焊缝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超声波检测>>3、SY/T6423.4-1999 <<石油天然气工业承压钢管无损检测方法焊接钢管焊缝附近分层缺欠的超声波检测>>4、SY/T6423.5-1999 <<石油天然气工业承压钢管无损检测方法焊接钢管制造用钢带和/或钢板分层缺欠的超声波检测>>5、SY/T 6423.6-1999 <<石油天然气工业承压钢管无损检测方法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分层缺欠的超声波检测>>6、SY/T6423.7-1999 <<石油天然气工业承压钢管无损检测方法无缝和焊接钢管管端分层缺欠的超声波检测>>7、SY/T 6577.1-2003 <<管线钢管运输第1部分铁路运输>>8、SY/T 6577.2-2003 <<管线钢管运输第2部分内陆及海上船舶运输>>9、SY 5037-2000 <<低压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10、SY/T5768-1995 <<一般结构用焊接钢管>>11、SY/T6531-1995 <<油井泵体用直缝电阻焊钢管>>12、SY/T6476-2000 <<输送钢管落锤撕裂试验方法>>13、SY/T5992-1994 <<输送钢管静水压爆破试验方法>>14、SY/T5991-1994 <<套管,油管及输送管螺纹保护器>>15、SY/T6475-2000 <<石油天然气输送钢管尺寸及理论重量>>16、SY/T6423.1-1999 <<石油天然气工业承压钢管无损检测方法埋弧焊接钢管焊缝缺欠的射线检测>>

彪壮的曲奇
过时的小兔子
2025-09-28 14:32:12
长输管道设计中,选弯头还是选热煨弯管,哪个更好,标准是什么?一般采用弯管

一、适用范围:

1.1、本制造工艺规范规定了X用L360钢级,直径φ610mm采用热煨加工工艺批量生产的弯管的原材料、制造、检验与试验、应提供的质量证明书及堆放、装运的要求。

1.2、按本制造工艺规范制造的弯管适用于X的要求。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制造工艺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制造工艺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制造工艺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制造工艺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制造工艺规范。

(1) GB/T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2) GB/T229 金属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3) GB/T4340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4) GB/T2925 钢及钢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5) GB/T944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6) GB/T17600.1 钢的伸长率换算 第I部分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7) GB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8) SY/T0443 常压钢制焊接储罐及管道渗透检测技术标准

(9) SY/T0444 常压钢制焊接储罐及管道磁粉检测技术标准

(10) SY/T5257 油气输送用钢制弯管

(11)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2) API Spec 5L:2007 管线管规范

(13) SY/T6423.6 石油天然气工业 承压钢管无损检测方法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分层缺欠的超声波检测

(14) SY/T6423.7 石油天然气工业 承压钢管无损检测方法 无缝和焊接钢管管端分层缺欠的超声波检测

(15) YB/T5148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16) GB/T9711.2 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 交货技术条件 第2部分:B级钢管

羞涩的乐曲
昏睡的黑米
2025-09-28 14:32:12
油气管道钢管表面缺陷应当按GB/T 9711-2017第9.10章节要求。

9.10 表面状况、缺欠和缺陷

9.10.1 总则

9.10.1.1 所有钢管在交货时应无缺陷。

9.10.1.2 所有钢管应无裂纹、渗水和漏水。

9.10.1.3 用无损检验方法检验的缺欠验收极限应符合附录 E 的要求。

9.10.2 咬边

埋弧焊(SAW)和组合焊(COW)管上的咬边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核查、分类和处置:

a) 深度≤0.4mm(0.016in)的咬边应接收(不考虑咬边长度),并按照 C.1的要求进行处置

b) 深度>0.4mm(0.016in)但≤0.8 mm(0.031in)的咬边应接收,条件是按照 C.2的规定处置

并且:

1) 单个长度≤0.5t,且

2) 单个深度≤0.1t,且

3) 在任意300mm(12.0in)长度的焊缝上,这样的咬边不超过两个。

c) 超过b)规定的咬边应判为缺陷,且应按照 C.3进行处置。

注:咬边最好能够通过目视检查定位。

9.10.3 电弧烧伤

9.10.3.1 电弧烧伤应判为缺陷。

注1:电弧烧伤是由电极或接地极与钢管表面引弧时形成的局部表面熔化点。

注2:接触斑是电焊(EW)管焊线附近的断续性斑痕,是由提供焊接电流的电极和钢管表面之间的接触所引起的,接触斑应按照9.10.7的规定处置。

9.10.3.2 电弧烧伤应按照 C.2、C.3b)或 C.3c)的规定处置。若电弧烧伤形成的凹坑能彻底清理,并且使用10%的过硫酸铵溶液或5%的硝酸乙醇溶液检查损伤材料已被完全清除,可采用修磨法、铲除法或机加工方法清除电弧烧伤缺陷。

9.10.4 分层

扩展到钢管表面或坡口面上,且外观检查周向长度>6.4 mm(0.250in)的任何分层或夹杂应判为

缺陷。有这种缺陷的钢管应被拒收或返切,直到管端上没有这样的分层或夹杂存在。

9.10.5 几何尺寸偏差

9.10.5.1 除摔坑外,由于钢管成型工艺或制造操作会造成钢管实际轮廓相对于钢管正常圆柱轮廓的几何尺寸偏离(如扁平块或噘嘴等),当几何尺寸偏离处的极端点与钢管正常轮廓延伸部分之间的测量间距(即深度)超过3.2mm(0.125in)时,该处应判为缺陷,且应按照 C.3b)或 C.3c)的规定处置。

9.10.5.2 摔坑在任何方向上的长度应≤0.5D,且深度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摔坑深度指凹陷的最低点与钢管正常轮廓延伸部分之间的测量间距):

a) 冷态成型并带有尖底划伤的摔坑,3.2mm(0.125in)

b) 其他摔坑,6.4mm(0.250in)。

超过规定极限值的摔坑应判为缺陷,且应按照 C.3b)或 C.3c)的规定处置。

9.10.6 硬块

在任何方向上尺寸大于50mm(2.0in),单点压痕的硬度值超过35 HRC、345 HV10或327 HBW

的硬块应判为缺陷。带有此种缺陷的钢管应按照 C.3b)或 C.3c)处置。

9.10.7 其他表面缺欠

外观检查发现的其他表面缺欠应按照下列方法核查、分类及处置:

a) 深度≤0.125t,且不影响最小允许壁厚的缺欠,应判为可接受的缺欠,并按照 C.1的规定处置

b) 深度>0.125t,且不影响最小允许壁厚的缺欠,应判为缺陷,并按照 C.2的规定采用磨削法进

行修整,或按照 C.3的规定处置

c) 影响最小允许壁厚的缺欠应判为缺陷,并按照 C.3的规定处置。

注:“影响最小允许壁厚的缺欠”是指该表面缺欠下的剩余壁厚小于最小允许壁厚的缺欠。

含糊的钥匙
平淡的背包
2025-09-28 14:32:12
小口径镀锌衬塑管比同口径的不锈钢管贵的原因为:

1,管端分层不同,导致使用材料不同,所以成本较高

2,管内起皱纹,小口径在于温度过高使塑料管强度大幅下降,塑料层接近熔融状态,加压时产生流动现象形成皱纹。和大口径制作工艺不同,导致成本较高

狂野的招牌
潇洒的电源
2025-09-28 14:32:12
一 内表面缺陷

1 内折

特征:在钢管的内表面上呈现直线或螺旋、半螺旋形的锯齿状缺陷。

产生原因:

1) 管坯:中心疏松、偏析;缩孔残余严重;非金属夹杂物超标。

2) 管坯加热不均、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热时间过长。

3) 穿孔区域:顶头磨损严重;穿孔机参数调整不当;穿孔辊老化等。

检判:钢管内表面不允许存在内折,管端内折应修磨或再切,修磨处壁厚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通长内折判废。

2 内结疤

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斑疤,一般不生根易剥落。

产生原因:

1) 石墨润滑剂中带有杂质。

2) 荒管后端铁耳,被压入钢管内壁等。

检判:钢管内表面不允许存在,管端处应修磨及再切,修磨深度不应超标准要求负偏差,实际壁厚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通长内结疤判废。

3 翘皮

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直线或断续指甲状翘起的小皮。多出现在毛管头部,且易于剥落。

产生原因:

1) 穿孔机调整参数不当。

2) 顶头粘钢。

3) 荒管内氧化铁皮堆积等。

检判:钢管内表面允许存在无根易剥落(或在热处理时可烧掉)的翘皮。对有根的翘皮应修磨或切除。

4 内直道

特征:在钢管内表面存在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直线形划伤。

产生原因:

1) 轧制温度低,芯棒粘有金属硬物。

2) 石墨中含有杂质等。

检判:

1) 套管和普管允许深度不超过5%(压力容器类最大深度0.4mm)的内直道存在。

慎独超查德内直道应修磨、切除。

2) 边缘尖锐的内直道应修磨平滑。

5 内棱

特征:在钢管内表面存在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直线形凸起。

产生原因:芯棒磨损严重,修磨出不圆滑或过深等。

检判:

1)套管、管线管允许存在高度不超过壁厚道8%,最大高度不超过0.8mm不影响通径的内棱存在。超差应修修磨及再切。

2)普管、管线管允许存在高度不超过壁厚8%(最大高度为0.8mm)的内棱存在。超差应修磨及再切。

3)对L2级(即N5)探伤要求钢管,内棱高度不得超过5%(最大高度为0.5mm)。超差应修磨及再切。

4)边线尖锐的内棱应修磨平滑。

6 内鼓包

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有规律的凸超且外表面没有损伤。

产生原因:连轧辊修磨量过大或掉肉等。

检判:按照内棱要求检判。

7 拉凹

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有规律或无规律地凹坑且外表面无损伤。

产生原因:

1)连轧调整不当,各架辊轧速不匹配。

2)管坯加热不均匀或温度过低。

3)轧制中心线偏离,钢管与连轧后辊道碰撞产生等(注:此种原因2003.1提出,原理尚在探讨)。

检判:不超过壁厚负偏差,实际壁厚大于壁厚要求最小值的拉凹允许存在。超标的拉凹应切除。(注:拉凹严重发展即为拉裂,此种伤应严格检验)。

8 内螺纹(此缺陷只在阿塞尔机组产生)

特征:钢管内表面有螺旋状痕迹,多出现在薄壁管内表面,有凹凸不平的明显手感。产生原因:

1) 斜轧工艺的固有缺陷。在阿塞尔轧管机工艺参数调整不当时,这种缺陷更为突出。

2) 变形量分配不合理,阿塞尔减壁量过大。

3) 阿塞尔轧型辊型配置不当。

检判:钢管内螺纹缺陷深度不大于0.3mm,且在一定的公差范围之内。

二 外表面缺陷

1 外折

特征:在钢管外表面呈现螺旋状的层状折叠。

产生原因:

1) 管坯表面有折叠或裂缝。

2) 管坯的皮下气孔,皮下夹杂较严重。

3) 管坯表面清理不良或有耳子、错面等。

4) 轧制过程中,钢管表面被掀起划伤,通过轧制又被压合到钢管的基体上,形成外折等。

检判:不允许存在:轻微的可进行修磨,修磨后壁厚和外径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的最小值。

2 离层

特征:在钢管表面上呈现螺旋形或块状的分层和破裂。

产生原因:管坯中非金属夹杂物严重、残余缩孔或严重疏松等。

检判:不允许存在。

3 外结疤

特征:钢管外表面呈现斑疤。

产生原因:

1) 轧辊粘钢、老化、磨损严重或硌辊。

2) 输送辊道粘有异物或磨损严重。

检判:

1) 外结疤成片分布应修磨或切除。

2 ) 在有外结疤的管段上,外结疤面积超过10%应切除或修磨。

3) 深度超过壁厚5%的外结疤应修磨。

4) 修磨处的壁厚、外径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的最小值。

4 麻面

特征:钢管表面呈现高低不平的麻坑。

产生原因:

1) 钢管在炉内停留时间过长或加热时间过高,使表面生成氧化铁皮过厚,清除不净,轧入钢管表面。

2) 高压水除磷设备不正常工作,除磷不净等。

检判:

1) 局部不超过壁厚负偏差的麻面允许存在。

2) 麻面面积不得超过有麻面管段面积20%。

3) 超差麻面可修磨或切除,修磨处壁厚、外径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4) 严重麻面判废。

5 青线

特征:钢管外表面呈现对称或不对称的直线形轧痕。

产生原因:

1) 定径机孔型错位或磨损严重。

2) 定径机轧辊孔型设计不合理。

3) 轧低温钢。

4) 轧辊加工不好,轧辊边部倒角太小。

5) 轧辊装配不好,间隙过大等。

检判:

1) 套管外表面允许高度不超过0.2mm青线存在,超差应修磨。

2) 高压容器类管不允许有手感青线存在。有手感青线必须清除。修磨处应圆滑无棱角。

3) 普管类钢管(结构、流体、液压支架等)允许高度不超过0.4mm青线存在,超差应修磨。

4) 边缘尖锐的青线应修磨平滑。

5) 修磨处壁厚、外径值实际值不得超过标准要求最小值。

6 发纹

特征:在钢管外表面上,呈现连续或不连续的发状细纹。

产生原因:

1) 管坯有皮下气孔或夹杂物。

2) 管坯表面清理不彻底,有细小裂纹存在。

3) 轧辊过度磨损、老化。

4) 轧辊加工精度不好等。

检判:钢管外表面不允许存在肉眼可见的发纹,如存在应完全清除,清除后壁厚、外径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

7 网状裂纹

特征:钢管外表面上呈现带状且螺距大的鱼鳞状小裂纹。

产生原因:

1) 管坯有害元素含量过高(如砷元素)。

2) 穿孔辊老化、粘钢。

3) 导板粘钢等。

检判:应完全清除。清除后的壁厚、外径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

8 划伤

特征:钢管外表面呈螺旋形或直线形沟状缺陷,大部分可以看到沟底。

产生原因:

1) 机械划伤主要产生于辊道、冷床、矫直、运输方面。

2) 轧辊加工不好或磨损严重或辊缝夹有异物等。

检判:

1) 钢管外表面允许局部存在不超过0.5mm的划伤,超0.5mm划伤应修磨。修磨处壁厚、外径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

2) 边缘尖锐的划伤应修磨平滑。

9 碰瘪

特征:钢管外表面呈现外凹里凸的现象,而钢管壁厚无损伤。

产生原因:

1) 在吊运中碰击至瘪。

2) 矫直咬入时碰瘪。

3) 定径机后辊道碰瘪等。

检判:局部不超外径负偏差且表面平滑的碰瘪可以存在。超差时切除。

10 碰伤

特征:钢管外表面因碰撞产生无规律的伤痕。

产生原因:可产生于冷区与热区的各种碰撞等。

检判:

1) 外表面允许局部存在深度不超过0.4mm的碰伤。

2) 超过0.4mm碰伤应修磨平滑且修磨处外径、壁厚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

11 矫凹

特征:钢管外表面呈螺旋形的凹入。

产生原因:

1) 矫直机辊角度调整不当、压下量过大。

2) 矫直辊磨损严重等。

检判:钢管外表面允许存在无明显棱角的和内表面不突出,且外径尺寸符合公差要求的矫凹。对超标矫凹应切除。

12 轧折

特征:钢管管壁沿纵向局部或通长呈现外凹里凸的皱折,外表面成条状凹陷。

产生原因:

1) 孔型宽展系数选择太小。

2) 轧机调整不当致使孔型错位或轧制中心线不一致。

3) 连轧机各架压下量分配不当等。

由于以上原因使得钢管在轧制过程中金属进入轧辊间隙或者管子失掉稳定性造成管壁皱折。

检判:不允许存在。应切除或判废。

13 拉裂

特征:钢管表面有拉开破裂现象,多产生在薄壁管上。

产生原因:

1) 由于管坯加热温度不均,使得变形部俊,温度低的部位拉力轧制,当拉力较大时,将管子拉裂。

2) 连轧机各架速度和辊缝调整不当,造成拉钢而撕破。

3) 毛管壁厚影响,当穿孔机供给连轧机的毛管壁厚较小时,在连轧机金属变形量比设计变形量减小,造成连轧机拉力轧制,拉力大时而撕破。

4) 管坯本身局部存在较严重的夹杂物。

检判:不允许存在。应切除或判废

三 尺寸超差

1 壁厚不均

特征:钢管在同一截面上壁厚不均匀,最大壁厚和最小壁厚相差大。

产生原因:

1)管坯加热不均。

2)穿孔机轧制线未调正,定心辊不稳定。

3)顶头磨损或顶头后孔偏心。

4)管坯定心孔补正。

5)管坯弯曲度、切斜度过大。

检判:逐支测量,壁厚不均端应切除。

2 壁厚超差

特征:钢管壁厚单向超差,超正偏差者称之为壁厚超厚;超负偏差者称之为壁厚超薄。

产生原因:

1)管坯加热不均。

2)穿孔机调整不当。

检判:逐支测量,端部超差应切除,全长超差应改判或判废。

3 外径超差

特征:钢管外径超标,超正差者称之为外径大,超负差者称之为外径小。

产生原因:

1)定径机孔型磨损过大,或新孔型设计并不合理。

2)终轧温度不稳定。

检判:逐支测量,超标应给予改判或判废。

4 弯曲

特征:钢管沿长度方向不平直或在钢管端部呈现鹅头状的弯曲称之为“鹅头弯”。

产生原因:

1)人工热检时局部水冷造成。

2)矫直时调整不当,矫直辊磨损严重。

3)定径机加工、装配及调整不当。

4)吊装运输中造成弯曲。

检判:弯曲度超标时,可二次重矫直,否则判废。无法矫直的“鹅头弯”应给予切除。

5 长度超差

特征:钢管长度超出要求,超正差称长尺,超负差称短尺。

产生原因:

1) 管坯长度超标。

2) 轧制不稳定。

3) 分切时没控制好等。

检判:长尺管再切或改判,短尺管改判或判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