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钢管 > 正文

有一堆钢管堆成梯形,最上层有3根,最下层有13根 ,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一共有多少根

风中的酒窝
天真的店员
2023-03-28 03:08:23

有一堆钢管堆成梯形,最上层有3根,最下层有13根 ,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一共有多少根?求过程。

最佳答案
整齐的白羊
无心的钢铁侠
2025-09-28 14:34:00

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其中:a1=3,a11=13,n=11,公差d=1。

求总的钢管根数,就是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为:Sn=n×a1+n×(n-1)×d/2。

所以总根数为:S=11×3+11×(11-1)×1/2=88(根)。

也可以用梯形的面积来求解:

上底=3,下底=13,高=(13-3)+1=11。

所以:S=(上底+下底)×高/2=(3+13)×11/2=88(根)。

最新回答
文艺的向日葵
勤奋的往事
2025-09-28 14:34:00

最下面一层:2+7×1-1=8根,共有:(2+8)×7÷2=35根

完整的题目:一堆规格相同的钢管呈梯形堆放,已知最上面的有2根,且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共堆放7层。这堆钢管共有多少根?

做题思路如下:

(1)设法获取外部提示。如果给一两个关键的提示,比如一个公式、一个等价关系。大家可以顺着这个方向动手做下去。一旦动手,就有可能找到解法。 相比起苦思冥想无果再看答案,通过提示做出来的效果显然更好。 提示≠剧透,提示是为了辅助构建思路,相当于先在脑海中探探路。此时只有路标,想要达到,还是要靠自己走。

(2)对于答案, 学会自己划分步骤,从而挖掘出题型和套路。

(3)带上有意义的总结。每题都配有专属的独立的总结,帮大家快速构建体系,强化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总之,只需三点改变 :①恰当的提示+ ②清晰的分步+ ③有意义的总结和关联。① 借助提示能带出思路,就更容易动手解题; ② 层次化的解析能看清思路,重点突出,印象更深;③ 通过总结快速回顾同类题型的常规思路,举一反三,题目利用率更高。 ①+②+③ ⟹ 整体做题效率更高,吸收更好。

怕孤独的猫咪
悲凉的向日葵
2025-09-28 14:34:00
15~465

——————————————

30/2=15

30+...+1=(30+1)*15=465最多是465

465-450=15

1+2+3+4+5=15

阳光的衬衫
欣喜的大船
2025-09-28 14:34:00
设最底下一层有x根,最顶上就是1根;且一共有x层

所以总的根数=(x+1)*x/2=66

===>x^2+x=132

===>x^2+x-132=0

===>(x-11)(x+12)=0

===>x=11,或者x=-12<0,舍去

即,最底下一层有11根钢管。

朴素的帅哥
调皮的中心
2025-09-28 14:34:00

一堆规格相同的钢管呈梯形堆放,已知最上面的有 2根

且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共堆放7层.这堆钢管共有多少根?

最下面一层:2+7×1-1=8根

共有:(2+8)×7÷2=35根

解题参考:

1先读懂或看懂题目的意思。遇见这种题目要先教孩子不要慌,先看题,看能不能明白图的意思,已知的数字是哪几个,最后求的是什么?

2让孩子自己做题,并说出自己是怎么理解的。拿到题家长不要急着给孩子讲,让孩子自己做,做完之后,再看孩子做的如何?问问孩子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自己是怎么理解的?这样做可以加深孩子的印象,后面也好和孩子讲题。

3给孩子讲题。给孩子讲题时,也要先读题,家长说出这一题应该怎么理解。比如说下图的看图列式一共3题,每题都不一样。第一个是已知荷叶上一共7只青蛙,跳走4只,还剩几只,这一题是减法,孩子们也好理解。第二个图是问一共有多少苹果?粗心的孩子会容易错,看到一共就用加法是没错,但要看清楚题目是问的苹果,旁边两个是梨子是不能算进去的。第三个图就是拐了一个弯,说和另一只小猫钓的一样多,那也就是4条,一共有多少条?也是用加法。

无心的镜子
任性的毛巾
2025-09-28 14:34:00
一、 (上层数+下层数)×层数÷2

(4+40)×(40÷2-1)÷2=418根

二、 甲+乙=153

乙+丙=173

丙+甲=160

甲+乙+乙+丙+丙+甲=153+173+160

2(甲+乙+丙)=486

甲+乙+丙 =243

丙:243-153=90

甲:243-173=70

乙:243-160=83

先做两题,等吃了饭再给你解答后3题。

三、67×(2+1)-17×(5+1)

=201-102

=99(吨)

99÷〔(5+1)-(2+1)〕

=99÷3

=33(吨)答:原来的乙有33吨。

(33+67)×2+67

=200+67

=267(吨)答:原来的甲有267吨。

分析:

1、如果从甲仓库搬67吨货物到乙仓库,那么甲仓库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2倍;

甲和乙总的数量没有变,总的数量包括2+1=3个现在的乙,现在的乙是原来的乙加上67得来。所以总的数量就包括3个原来的乙和3个67〔67×(2+1)=201〕。

2、如果从甲仓库搬17吨货物到乙仓库,那么甲仓库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5倍,

理由同上,总的数量包括5+1=6个原来的乙和6个17(即17×(5+1)=102)

3、从1和2可看出,原来3个乙和原来6个乙只相差3个乙,而这三个乙正好相差201-102=99吨。可求出原来的乙是多少,99÷3=33吨。

4、再求原来的甲即可。

四、甲乙的路程是一样的,时间甲少5小时,设甲用t小时

可以得到

1. 12t=8(t+5)

t=10

所以距离=120千米

五、(1)车头相齐,同时同方向行进,则快车长:18×12-10×12=96(米)

(2)车尾相齐,同时同方向行进则,慢车长:18×9-10×9=72(米)

能干的蜜粉
笑点低的枫叶
2025-09-28 14:34:00
这是一个数列的题目:因为两层之间相差一根,所以一共会有4+5+6+7+8+9+10=49根

这个题目还可以出难点,就是比如,最上层有100根,用数列去解:4+5+6+……+100=

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n=n(a1+an)/2 或Sn=a1*n+[n(n-1)d]/2

合适的小甜瓜
大意的小懒虫
2025-09-28 14:34:00
1.

队友们要乘坐公交车到月亮山。甲、乙、丙三人的座位号是三个偶数,其中甲、乙座号的平均数是11,乙、丙座号的平均数是13,甲、丙座号的不辨真伪数是12.请你帮他们找到座位。

甲是: 乙是: 丙是:

答案:甲、乙座号的平均数是11 甲+乙=22

乙、丙座号的平均数是13 乙+丙=26

甲、丙座号的平均数是12 甲+丙=24

甲是:10 乙是:12 丙是:14

2.

每两个人合用1个饭碗,每3个人合用一个菜碗,每4个人合用一个汤碗,一共用了65个碗,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65÷(2分之1+3分之1+4分之1)=60人

3.

一艘船在A,B两地往返航行,顺流每小时行30千米,逆流每小时行20千米.这艘船在A,B两地之间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答案:解;求平均速度的,应该是总路程(往返的路程)/总时间(往返总时间)=平均速度

不用设A,B间路程为1,因为总距离可以约掉,

总的路程是2倍的路程,顺流用了路程/30小时,逆流用了路程/20小时,

所以平均速度就为

2/(1/30+1/20)=2/((2+3)/60)=120/5=24(千米/小时)

答:平均速度是每小时24千米.

4。

挂钟6点钟敲6下,10秒敲完。那么9点钟敲9下,几秒敲完?

答案:6÷10=0.6

9÷0.6=15(秒)

答:9点钟敲9下,15秒敲完。

5.

某小学五年级有72人,6年级有66人,学校要组织两个年级的同学参加课外活动,需按年级分组.要使每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这时五年级,六年级各分成了几组?

答案:72和66的最大公约数是6

所以每组最多有6人

五年级分成了72÷6=12组

六年级分成了66÷6=11组

6.学校买来三根绳子准备做跳绳,三根绳子的长分别是14m.35m.28m.现在要剪成同样长的短绳而无剩余.剪成的短绳最长是多少米?能剪成多少根这样长的短绳?

答案:14,35和28的最大公约数是7

所以剪成的短绳最长是7米

能剪成(14+35+28)÷7=11根

7.

一个长方体恰好可以锯成5个小正方体,这5个小正方体表面积之和比原来长方体表面积大8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22cm平方

4乘2等于8面

8除8等于1cm

边长一厘米

1乘5乘4加1乘1乘2等于22厘米

8.把一个棱长8分米的正方体水箱灌满水,再把水倒进底面积是80平方分米的长方形水箱里,水高是多少?

答案:8*8*8/80=6.4dm

9.把两个棱:三厘米,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面积是多少?

答案:(3*5+3*5+3*3)*2*2=156(平方厘米)

10.一个长30厘米、宽25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四角各剪去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做成一个深5厘米的无盖长方体铁盒,这个铁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铁皮的厚度不计)

答案:30-5*2=20(厘米)

25-5*2=15(厘米)

15*20*5=1500(平方厘米)

11.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减少五厘米,就比成了一个正方体,这时的表面积会比原来减少120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答案:120/4=30(厘米)

30/5=6(厘米)

5+6=11(厘米)

6*11*6=396(立方厘米)

1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而行,甲车行驶到全程的9/17时与乙车相遇。如果甲车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车8小时行完全程,求两地的路程?

答案:1-9/17=8/17

8*8/17=64/17小时

(45*64/17)/(9/17)=320千米

13.甲,乙两人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甲走完全程要8小时,乙走完全程要6小时,两人同时出发1小时30分钟后,乙返回出发点用半小时取东西后再出发,乙再出发后经过几小时两人相遇?(答案用分数表示)

答案:设总距离为1,那么甲,乙的速度分别为1/8,1/6。

两人同时出发1小时30分钟后,乙返回出发点用半小时取东西后再出发,也就是说比甲迟出发3.5个小时。在这段时间甲已走了(1/8)*3.5。

两人一起走的速度和为(1/8+1/6)。那么两人相遇的时间应为:

(1-1/8*3.5)/(1/8+1/6)=27/14

14、我们班来了48人.二班来了54人.如果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分成若干小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

答案:48=2×2×2×2×3

54=2×3×3×3

48和54的最大公约数是2×3=6

每组最多有6人

15。小女孩说:"五年级一共150人,戴近视眼睛的有45人

小男孩说:"我们五(1)班一共45人,戴近视眼睛的有10人.

问题:五(1)班同学戴近视眼睛的情况和五年级总体情况相比怎么样?

答案:

五(1)班同学戴近视眼镜的比例为10/45=2/9

五年级总体为45/150=3/10

所以五(1)班同学戴近视眼睛的情况和五年级总体情况相比好一点

戴眼镜的比例较小

16.甲乙两人练习赛跑,如果甲让乙先跑4秒,则甲跑10秒可追上乙;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甲跑6秒可追上乙。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答案:乙速度x,甲速度y

4x=10*(y-x)

10=6*(y-x)

得出

4x/10=10/6

x=25/6

y=175/12

17.某仓库有粮食96.5吨,第一天运出36.8吨,第二天又运进23.9吨,现

在仓库里共有粮食多少吨?

答案:96.5-36.8+23.9=83.6吨

18.一次跳远比赛中,小英跳了3.78米,比小于跳的近0.5米,小于跳的距

离比小明远0.39米。小明跳了多少米?

答案:3.78+0.5-0.39=3.89米

19.一跟8米长的竹竿插入水池,露出水面部分长2.2米,没入泥中部分长

0.65米,水池的水深多少米?

答案:8-2.2-0.65=5.15米

20.甲仓库原来存有36.7吨小麦,从乙仓库运来5.3吨后,这两个仓库所存

的小麦重量正好相等。乙仓库原来存小麦多少吨?

答案:36.7+5.3+5.3=46.3吨

21.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板,底是3.2米,高是1.5米。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的玻璃价钱是25元,那么买这块玻璃需要多少元?

答案:3.2*1.5=4.8平方米

4.8*25=120元

22.某人从甲地乙地送货,去时每小时行204米,3小时到达乙地,回来时用2个小时,那么这个人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答案:甲乙两地的路程是不会变的,通过去的速度和时间就可以算出总路程,回来时有路程,时间,还不能算速度吗?

204*3/2=306

23.有两块菜地,总共创收14000元,平均每公顷创收1750元。已知第一块菜地每公顷创收2500元,第二块菜地每公顷创收1500元,两块菜地各有多少公顷?

答案:因为两块菜地每公顷创收的价格与平均每公顷创收的价格的差之比和两块菜地的面积之比相等

(2500-1750)÷(1750-1500)=3

14000÷1750÷(3+1)=2

所以两块菜地面积分别为2公顷,6公顷

24.一排电线杆原来每相邻两根距离是45米,现在改为60米,如果起点的一根不动,再过多少米又有一根不移动?

答案:180米!取45和60的最小公倍数。

25.我有个问题帮帮我:学校要买42套桌椅,每张桌子的价钱是55.5元,每张椅子的价钱是24元,学校一共花了多少元?

答案:(55.5+24)*42

26.

有一批苹果,每筐56千克,可以装60筐.现在只有56个筐,要把苹果都装上,平均每筐多装多少千克?

答案:56(千克)×60(筐)÷56(筐)=60(千克)

27.一个筑路队原计划20天修完一条公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45米,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修路多少米?

答案:提前5天完成,即修了20-5=15天

每天多修45米,15天多修了15×45=675(米)

即原定5天修675米,原定每天修675÷5=135(米)

28.姐姐和妹妹在环形跑道上跑步,姐姐每分钟跑212米,妹妹每分钟跑186米,16分钟后姐姐第一次追上妹妹,求跑道的长度

答案:

姐姐第一次追上妹妹说明姐姐比妹妹多跑一圈,也就是跑道的长度,所以

是212*16-186*16=416米

29.有一只长150厘米,宽50厘米,高40厘米的水盒,里面装满水,这时放入一块高和长都是20厘米的长方体石块,水溢出4升,这块石头的宽是多少厘米?

答案:4L=4000ML

150*50*4000=30000000立方厘米

30000000/(20*20)=75000厘米

30.某种服装3折出售,降价后的价钱比原来少153元,该服装原价是多少元?

153/(1-0.3)=218.57

31.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一辆货车从甲开往乙地,当行了全程的1/6时,一辆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经5小时相遇,已知客、货两车的速度比是7:9,问:客车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480*1/6=400千米

400/5=80千米

80÷7/16=35千米

3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0小时完成,如果按甲;乙,甲;乙.....

的顺序交替工作,每次一小时,需要多少小时完成?

答案:已知:甲每小时完成工程的1/6,而乙完成1/10

则,每两个小时甲乙交替完成1/6+1/10

所以设需要X小时完成

则有(1/6+1/10)*X/2=1

X=7.5

33.一间教室长9米,宽6米,高4米,门窗、黑板的面积一共有20米。现在要粉刷这间教室的四面墙壁和天花板。 A.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在无损耗的情况下,每平方米需用涂料0.5升,如果实际粉刷中有1/9的损耗,一共需要涂料多少升?

答案:A.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9*4*2+9*6+4*6*2=174平方米

174-20=154平方米

B.在无损耗的情况下,每平方米需用涂料0.5升,如果实际粉刷中有1/9的损耗,一共需要涂料多少升?

174*0.5=87升

(87*1/9)+87=97升

34.一个游泳池的长是20米,宽是30米,深2米。给这个游泳池的底部和四壁抹上水泥。根据经验,一般抹2遍,抹第一遍时每平方米需要水泥0.6千克,抹第二遍时所需的水泥相当于第一遍的2/3。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水泥?

答案:20*3+2*3*2+20*2*2=152千克

152*0.6=91.2千克

(91.2*2/3)+91.2=152千克

35.体育用品有90个乒乓球,如果每两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五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90#2=45盒

90#5=18盒

答:如果每两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如果每五个装一盒,也能正好装完。因为90能整除五。

36.体育店有57个皮球,每三个装在一个盒子里,能正好装完吗?

57#3+19盒

答:能正好装完。

37.甲,乙两个人打打一份10000字的文件,甲每分打115个字,乙每分钟打135个字,几分钟可以打完?

10000#(115+135)=40分

答:40分钟可以打完。

38.五年级同学植树,13或14人一组都正好分完,五年级参加植树的同学至少有多少人?

13X14=192人

答:五年级参加植树的人至少有192人.

39.两辆汽车从一个地方相背而行.一车每小时行31千米,一车每小时行44千米.经过多少分钟后两车相距300千米?

方程:

解:两车X时后相遇.

31X+44X=300

75X=300

X=4

4小时=240分钟

答:经过240分钟后两车相距300千米.

40.两个工程队要共同挖通一条长119米的隧道,两队从两头分别施工.甲队每天挖4米,乙队每天挖3米,经过多少天能把隧道挖通?

解:设X天后挖通隧道

3X+4X=119

7X=119

X=17

答:经过17天挖通隧道.

41.学校合唱队和舞蹈队共有140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6倍,舞蹈队有多少人?

解:设舞蹈队有X人

6X+X=140

7X=140

X=20人

答:舞蹈队有20人.

42.兄弟两个人同时从家里到体育馆,路长1300米.哥哥每分步行80米,弟弟骑自行车以每分180米的速度到体育馆后立刻返回,途中与哥哥相遇,这时哥哥走了几分钟?

1300X2=2600米 2600#(180+80)

=2600#260

=10分

答:这时哥哥走了10分钟.

43.六一儿童节,王老师买了360块饼干,480块糖,400个水果,制作精美小礼包,分给小朋友作为礼物,至多可做几个小礼包?

360+480+400=1240个

答:至多可做1240个小礼包.

44.淘气买了40个气球,请同学来家比吹气球.为了能把气球平分,淘气应该请几个同学来比吹气球?淘气不参加.

40#2=20人 40#4=10人 40#5=8人

40#8=5人 40#@0=4人 40#20=2人

答:请同学的方法有6种,分别是:20人,10人,5人,8人,4人,2人.

45.一块梯形的玉米地,上底15米,下底24米,高18米.每平方米平均种玉米9株,这块地一共可种多少株玉米?

(15+24)X18#2=351平方米

351X9=3195株

答:这块地可种玉米3159株.

46.某班学生人数在100人以内,列队时,每排5人,4人,3人都刚好多一人,这班有多少人?

5X4X3=60人 60+1=61人

答:这班有61人.

47.王月有一盒巧克力糖,每次7粒,5粒,3粒的数都余1粒,这盒巧克力糖至少有多少粒?

7X5X3=105粒 105+1=106粒

答:这盒巧克力糖至少有106粒.

48.晨光小区有一段长15米,宽1.2米的长方形甬道要铺方砖.设计师准备了边长是30厘米的方砖,请你算一算:需要几块这样的方砖?如果每块方砖3元,那么铺这段甬道需要多少元?

15米=150分米 1.2米=12分米 30厘米=3分米

150x12=1800平方分米 3X3=9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200X3=600元

答:需要200块这样的方砖,需要600元.

50.有两块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实验田,一块底边长70米,高45米,另一块底边长90米,高是多少米?

70x45=3150平方米 3150#90=35米

答:高是35米.

51.一批钢管叠成一堆,最下层有10根,每上1层少放1根,最上1层放了5根.这批钢管有多少根?

10-5+1=6层 (10+5)X6#2

=15X6#2

=90#2

=45根

答:这批钢管有45根.

52.哥哥和弟弟共有100页稿纸,如果哥哥送给弟弟20张稿纸,两人的稿纸页数就一样多。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多少页稿纸?

答案:设哥哥有X张稿纸,弟弟有Y张

列方程组[X-Y=20

[X+Y=100

算出X=60,Y=40

53.学校买回1台电脑和2张电脑桌,一共花去6750元。已知每台电脑的价格是电脑桌的6倍,电脑和电脑桌的单价各是多少?

答案:设电脑每台X元,电脑桌每台Y元

列方程组[X+2Y=6750

[ X=6Y

算出X=5063.1,Y=843.85

54.五年级、六年级同学自愿报名参加活动,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六年级的3\5.如果六年级再增加20人,五年级的人数就是六年级的1/2.原来五年级和六年级自愿参加活动各有多少人?

答案:设五年级参加的同学有X人,六级参加的同学有Y人

列方程组[X=3/5Y

[X=1/2(Y+20)

算出X=60,Y=100

55.一个书架,上层比下层多105本,从上层拿25本放到下层后,下层书的本书是上层的4、5.书架上层原有多少本书?

答案:设上层书为X, 下层书是Y,

X-Y=105

[X-25]*[4/5]=Y+25

X=300 Y=195

56.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同地背向而行,当货车行5小时,客车行6小时后,两车相距568千米。已知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快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设客车是X,则货车是X+8

5(X+8)+6X=568

57,李欣骑自行车,刘强骑摩托车,同时从相距6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相遇后继续前进背向而行。在出发后6小时,他们相距240千米。已知李欣每小时行18千米,求刘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18+X)=60+240

58.甲、乙两人相距22.5千米,并分别以2.5千米/时与5千米/时的速度同时相向而行,同时甲所带的小狗以7.5千米/时的速度奔向乙,小狗遇乙后立即回头奔向甲,遇甲后又奔向乙……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求小狗所走的路程。

因为小狗行走的时间=甲乙行走的时间

所以 小狗的路程=小狗的时间*小狗的速度

=甲乙的时间*小狗的速度

=22.5/(2.5+5)*7.5

=22.5(千米)

59,某飞机原定以每小时495千米的速度飞往目的地,后因任务紧急,飞行速度提高到每小时660千米,结果提前1小时到达,问总的航程是多少千米?

x/495-x/660=1

60.瓶酱油先吃去0.6千克,后又吃去余下的3/5,瓶中酱油还有0.8千克。这瓶酱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X-0。6)*(1-3/5)=0。8

要减肥的天空
大方的黑裤
2025-09-28 14:34:00
求平均数应用题

1.一辆汽车前3小时共行驶170千米,后4小时共行驶25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⑴(170+250)÷(4+3)=60(千米/时)

2.一个工程队修筑一条公路,前4天每天筑路1.25千米,后5天共筑路6.7千米,平均每天筑路多少千米?

⑵(4×1.25+6.7)÷(4+5)=1.3(千米/天)

3.某酿造厂上半年生产料酒2.4万吨,下半年平均每月生产料酒0.6万吨。这一年平均每月生产料酒多少万吨?

⑶(2.4+0.6×6)÷12=0.5(万吨/月)

4.植物园有两个园林队。第一队有工人14名,每天可以植树1104棵,第二队有工人16名,平均每人每天植树81棵。这两个队平均每人每天植树多少棵?

⑷(16×81+1104)÷(16+14)=80(棵/人)

5.五年级一班一次数学考试,第一组9人,平均分数是90分,第二组10人,平均分数是89.5分,第三组10人,平均分数是92.2分,第四组9人,平均分数是86分,这个班的同学的总平均分是多少?

⑸(9×90+10×89.5+10×92.2+9×86)÷(9+10+10+9)=89.5(分/人)

6.某建筑工地用汽车运水泥,第一次运了12车,每车运4.5吨,第二次运了45吨。这些水泥30天恰好用完。这个工地平均每天用水泥多少吨?

⑹(12×4.5+45)÷30=3.3(吨/天)

7.一列火车从甲城到乙城,经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6小时,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7小时,以每小时11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3小时,求这列火车的平均速度。

⑺(80×6+90×7+110×3)÷(6+7+3)=90(千米/时)

8.一辆汽车由甲地去乙地送货,去时每小时行驶46千米,用了6小时,回来时用5.5小时,求这辆汽车往返两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⑻(46×6×2)÷(6+5.5)=48(千米/时)

9.某洗衣机厂要生产1400台洗衣机,前5天平均每天生产80台,其余的要求在10天内完成。后10天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

⑼(1400-5×80)÷10=100(台/天)

10.一座炼钢厂在一星期内,前3天平均每天炼钢0.16万吨,后4天平均每天炼钢0.195万吨,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炼钢多少万吨?

(10)(0.16*3+0.195*4)/(3+4)=0.18万吨

11.张敏读一本课外书,前6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多读15页,又经过4天正好读完,这本书有多少页?

⑾6×25+(25+15)×4=310(页)

12.王华语文考了88分,数学考了95分,英语考多少分就能使三科平均分是92分?

⑿92×3-(88+95)=93(分)

13.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上坡行了3小时,平均每小时行了80千米,下坡2小时行了210千米,求这列火车的平均速度。

(80*3+210)/(3+2)=90

14.某人从甲地到相距84KM的乙地用了6小时,回来时因逆风用了8小时,求某人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

(14)84×2÷(6+8)=12

求面积的应用题

1.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底是36米,高是25米,共收油菜籽135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菜籽多少千克?

135/(36*25)=0.15

2.有一间长4.2米,宽3米的房间,要在这个房间内铺上边长是3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问需要这种地砖多少块?

30厘米=0.3米 4.2*3/(0.3*0.3)=140

3.一块底是100米,高是80米的三角形稻田,如果每丛秧苗占地0.02平方米,这块稻田能插多少丛秧苗?

100*80/2/0.02=200000

4.一个鱼池的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长21米,下底长45米,面积是759平方米,它的高是多少米?

759*2/(21+45)=23

5.一堆钢管堆成一个梯形形状,最上面一层有12根,每相邻两层相差一根,共有9层,这堆钢管共有多少根?

最下层共有12+9-1=20根

这堆钢管共有(12+20)*9/2=144根

6.一个梯形面积为960平方厘米,高是16厘米,上底是48厘米,下底是多少厘米?

960*2/16-48=72

满意的蜡烛
耍酷的中心
2025-09-28 14:34:00
我认为这个题目的答案应该是有三种可能:

1、如果钢管的长度小于1米,那就是第二根剩下的部分长一些;

2、如果钢管的长度等于1米,那就是两根剩下的一样长;

3、如果钢管的长度大于1米,那就是第一根剩下的部分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