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钢管作为立柱,承重能力计算,来个简单的计算公式
支架立柱的截面积
A=4.239cm
2
截面回转半径
i=1.595cm
立柱的截面抵抗矩
W=4.491cm
3
支架立柱作为轴心受压构件进行稳定验算,计算长度按上下层钢筋间距确定:
式中
──立柱的压应力; N──轴向压力设计值;
──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
根据立杆的长细比=h/i,经过查表得到
,=0.558;A──立杆的截面面积,A=4.239cm2;[f]──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10N/mm2; 采用第二步的荷载组合计算方法,可得到支架立柱对支架横梁的最大支座反力
无缝管承受压力计算方法
一:以知无缝管无缝管外径规格壁厚求能承受压力计算方法 (钢管不同材质抗拉强度不同)
压力=(壁厚*2*钢管材质抗拉强度)/(外径*系数)
二:以知无缝管 钢管外径和承受压力求壁厚计算方法:
壁厚=(压力*外径*系数)/(2*钢管材质抗拉强度)
三:钢管压力系数表示方法:
压力P<7Mpa 系数S=8
7<钢管压力P<17.5 系数S=6
压力P>17.5 系数S=4
二· 计算出H钢的力学回转半径;
三· 用计算长度和回转半径计算出立柱两个方向上的长细比;
四· 查出较大长细比的那个方向上的压杆稳定系数;
五· 计算出该截面的应力,再除以这个稳定系数,就是立柱的计算应力了。
立柱:单立柱、地龙、法兰底座、加劲筋、柱帽、抱箍,抱箍底衬、连接螺栓、螺母、垫片以及镀锌的重量百分之三
面板按平方算、立柱按吨算,这个你知道的哦。。。。
我们都是这么算的,希望能帮助你、、、、、、、、、、
长度×单位重量=重量
假如:一根9米长的、直径为12mm的钢筋,它的重量是多少呢?
有2种计算方式:
第一种:
9米×0.888Kg/米=7.992Kg
第二种:
9米×(0.00617×12×12)=7.996Kg
二种计算方式由于小数点精确位数的关系,存在一点误差,暂且请忽略。
你肯定不会!0.00617是怎么来的?详解钢筋重量计算原理
宋彬1987
阅15341转212017-12-18分享保存
钢筋计算重量的方法:
长度×单位重量=重量
假如:一根9米长的、直径为12mm的钢筋,它的重量是多少呢?
有2种计算方式:
第一种:
9米×0.888Kg/米=7.992Kg
第二种:
9米×(0.00617×12×12)=7.996Kg
二种计算方式由于小数点精确位数的关系,存在一点误差,暂且请忽略。
其实就是个数学计算式,是个理论数值。
其原理就是:
先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再用体积×材质密度,就等于单位长度的圆柱体的理论重量。
具体的计算公式:
圆(螺纹)钢每米重量(以10mm直径为例)
=10mm钢筋截面积×钢筋长度×钢筋密度
=(1/4×3.1416×10×10)×钢筋长1米(1000)毫米×钢的密度0.00000785(0.00785g/mm3)
=78540×1000×0.00000785
=0.616539≈0.617Kg
10mm直径钢筋的理论重量是0.617Kg
那么1mm的钢筋,理论重量就是0.00617Kg
以1mm直径为基础,同理可以计算出:
6mm的钢筋理论重量:
=0.00617×6×6=0.222Kg
12mm的钢筋理论重量:
=0.00617×12×12=0.888Kg
20mm的钢筋理论重量:
=0.00617×20×20=0.2.47Kg
立杆的纵横距离不应大于1200mm;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立杆的纵横距离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900mm。
横杆的步距为1.5米,最大间距可以达到3米,步距达到2米。所以相同支撑体积下的用量会比传统产品减少1/2, 重量会减少1/2~1/3 。
扩展资料:
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当采用在梁底设置立杆的支撑方式时,宜采用可调托座直接传力,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盘扣式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