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钢管冲压弯头国家标准是什么?
弯头现在国际通用的标准是美国的国家标准ANSIB16.9和16.28。该标准的外径尺寸范围是1/2〃~ 80〃,一般24〃以内的都是用无缝钢管为原材料,26〃到80〃的都是用钢板冲压以后再焊接。壁厚最大可达60mm,最小到1.24mm。钢种用的最多的是碳素钢(20#)、合金钢和不锈钢,共24个钢种。锅炉上用的CrMo钢像15Cr,用量比较大。三通,外径范围在2.5〃-60〃,从26〃-60〃为焊接三通。壁厚28-60mm。大小头规格范围,常规上先说大头规格,再说小头规格,大头最小0.75〃,小头最小0.5〃,大头最大60〃,小头最大48〃,20-60〃为焊接的,壁厚2.8-4.5mm。
钢管折弯可以采用冲压折弯,也可以采用其他折弯方式。
一、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是金属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也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技术。
二、折弯则是金属板料在折弯机上模或下模的压力下,首先经过弹性变形,然后进入塑性变形,在塑性弯曲的开始阶段,板料是自由弯曲的·随着上模或下模对板料的施压,板料与下模V型槽内表面逐渐靠紧,同时曲率半径和弯曲力臂也逐渐变小,继续加压直到行程终止,使上下模与板材三点靠紧全接触,此时完成一个V型弯曲。
主要折弯方式有3种:
1、冲压折弯:又称为剪切折弯,词源是(coin)、来源于“硬币制造”、“将金属作成硬币”、是非常精确地加工方法的意思。剪切折弯的目的为了得到很好精度、极小的内R、需要普通折弯所需吨数的5一8倍。
2、点接触折弯:Partial是“部分”的意思、如图所示通过利用A、B、C点让材料和模具接触折弯、部分指的就是这个意思。点接触折弯被称为典型的悬空折弯,其理由是它没有完全压到底部,在和空气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折弯。此折弯的特征就是:可以自由加工折弯角度,比如:使用30゜的模具折弯,可加工180゜一30゜之间的任意角度。点接触折弯的V宽是板厚的12一15倍最为合适。
3、普通折弯:bottom是动词,“到底部”的意思,工场用语中常用“压到底”、“底接触”等叫法。因为可以使用较小的压力获得较好的折弯精度,所以被广泛运用。
a、布氏硬度(hb)
用一定直径的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以规定的试验力(f)压入式样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测量试样表面的压痕直径(l)。布氏硬度值是以试验力除以压痕球形表面积所得的商。以hbs(钢球)表示,单位为n/mm2(mpa)。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f--压入金属试样表面的试验力,n;
d--试验用钢球直径,mm;
d--压痕平均直径,mm。
测定布氏硬度较准确可靠,但一般hbs只适用于450n/mm2(mpa)以下的金属材料,对于较硬的钢或较薄的板材不适用。在钢管标准中,布氏硬度用途最广,往往以压痕直径d来表示该材料的硬度,既直观,又方便。
举例:120hbs10/1000130:表示用直径10mm钢球在1000kgf(9.807kn)试验力作用下,保持30s(秒)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20n/
mm2(mpa)。
b、洛氏硬度(hk)
洛氏硬度试验同布氏硬度试验一样,都是压痕试验方法。不同的是,它是测量压痕的深度。即,在初邕试验力(fo)及总试验力(f)的先后作用下,将压头(金钢厂圆锥体或钢球)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主试验力,用测量的残余压痕深度增量(e)计算硬度值。其值是个无名数,以符号hr表示,所用标尺有a、b、c、d、e、f、g、h、k等9个标尺。其中常用于钢材硬度试验的标尺一般为a、b、c,即hra、hrb、h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