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怎么练拳腿硬度
泰拳主要是肘关节和膝盖骨的硬度。传统练习方法就是打木桩,长期打木桩,关节变硬,肌肉得到锻炼。整个沙袋或者木桩,每天用膝盖顶。但是,练泰拳的人短命,当然我指的是专业的,因为强度太高,身体到老了就不行了。 虎拳的掌法通过用五个指头每天砸木板,锻炼指头的力量,每一次砸,都会引发指尖微小的骨折,产生裂隙,身体会自动把这部分不上,慢慢的,指头就厉害了,一下把人的肉都能抓掉。虎拳是手指骨折,慢慢就好了,没啥大碍,但是泰拳是人体重要关节,虽然也会长好,但是会使人体关节骨头内保护的软组织等受伤,年轻没事,一老就有毛病了。
泰拳素有“钢拳铁腿”之称,尤其是其膝腿的攻击力更是令人生畏,往往是一脚击中对手便一脚定音,许多的拳手因此被打出血尿,而丧生在泰拳手脚下的也不乏其人。1980年在曼谷擂台上,日本拳王田中就是被泰拳王以一招左高侧踢踢断了手臂。 泰拳搏击思想认为,技法以功力为基础,而功力必须通过技法来发挥,技法威力的发挥必须有上乘功力与之匹配,因而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格斗高手。这一思想始终贯穿于泰拳的训练之中,提高身体素质成为泰拳手必须经历的重要训练过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泰拳手采用独特的训练方法,本着“狠、猛、全力以赴、不遗余力”的原则,十年如一日地磨练,从幼年开始,泰拳手就练习一种“沐浴功”以加强抗击能力。其过程是先用药汁浸洗全身,然后让人拳打脚踢,再用药汁浸洗瘀伤,再受打击,直到对拳脚的攻击适应后,再用木棒击打,直至用铁棒打击全身亦浑然不觉才算大功告成。为了使拳法更具威力,成为“刚拳铁脚”,泰拳手们日复一日地以重沙袋做靶,练习击打。对于足、膝的锻炼更不放松,在过去,拳手们经常一遍又一遍地踢击树干,来锻炼脚背和胫骨的坚韧程度,一种常用的练习腿功的方法是取一条短树干,把他抛向空中,连续不断地左右快速踢击,不使其落下,这样一步一步提高脚的攻击力,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力条件,遍布的芭蕉树和椰子,,猛踢芭蕉树以锻炼各种腿击法和腿部攻击力,将多个椰子高吊成一排,运用膝掸,肘击练习膝击、肘击的硬功和力量。同时还用棍棒慢慢加力击打,滚压腿部和膝部,直到练至“刚拳铁腿”为止。泰拳的训练非常艰苦,常人难以忍受。他们从十二三岁开始进入泰拳训练营,每天勤学苦练将训练当作生活的一部分,经过六七年方能参加各种正式的拳赛。
资料来源于百度。希望对你有用。
散打:是传统武术吸取了其他武学的的现代演化 攻击距离:多为中近距离
空手道:有传统空手道和极真空手道 传统重于一击必杀 极真抗性好 攻击距离:中远距离
泰拳:也有古泰拳 是一种十分刚猛的拳法 泰拳手从小踢打钢管练习 攻击距离:近距离的膝击、肘击十分要命
柔道:近身的搏击技巧 有很多擒拿跌打的技巧 攻击距离:近身
截拳道:以咏春为母体 吸取其他技术演化的 截拳道指的是精神理念 攻击距离:变化很多 近中远都有
拳击:这个和散打一样 是演化出来的搏击 练习都是以组合拳的形式练习 攻击距离:中
咏春拳:这也是我习的拳法 咏春和太极有很多近似之处 以柔制刚 连消带打 对于近身是一种非常厉害的拳术 发劲原理是短促发劲 现称为寸劲 短桥发劲的拳叫做寸拳 其实寸拳是属于李小龙的截拳道的 但是李小龙的截拳又以咏春为母 所以和咏春搭边了
八极拳:也是一种非常刚猛的拳术 其防御效果不亚于咏春拳 同时也有和咏春相似之处 八极拳和迷踪拳都有身的攻击 空手道也近似(在传统空手道之前 空手道是中国南拳中的一种拳术 叫做唐手) 攻击距离:近中远都很常用
个人浅见 希望对LZ有帮助
这是一个过程,我刚开始也不行,教练用铁滚在胫骨上敲了几下,当时就肿了,青了滴。第二天照样训练,只是不练习腿法(不包括空击练习),伤一好就感觉胫骨变硬了。
等我练到一、两年,一次和一个大级别的刚柔空手道黑带实战,我和他体重差了十多公斤,明显其胫骨硬度不如我。
泰拳的腿法以脚背、脚后跟和腿胫作为发动攻击的部位,借助身体的猛力拧转,向对手扫击而出,这类打法在泰拳中称为扫踢腿;另一种是以脚掌进行攻击,攻击路线呈直线,前击而出,这类打法在泰拳中称为蹬踢腿,又叫踹腿。在此两大类别中,衍生出五种泰拳的腿法,分别为猛踢、摆踢、前蹬腿、下扫腿和反踢腿。这些腿法成为泰拳中最为常见的基本腿法,经过历代拳师的运用和实践,发展了更多的腿击方法。
拳法有刺拳、直拳、钩拳、摆拳、掩手、掴拳、反击拳、后摆拳。
腿法特点,是快速简练,狠辣刁钻,灵活异常,刚劲凶猛。一是蹬,二是踢,有横扫踢、蹬踢、前踢、下打踢、反踢。
膝击法变化很多,最基本的膝招有冲膝、侧膝、穿膝、扎膝、飞膝等。是泰拳致命的杀手锏。
肘击法泰拳肘击几乎与膝击一样重要。攻防兼备,狠辣刁钻,灵活异常。肘法有横肘、追肘、逼肘、砸肘、挑肘、反肘、双肘。
摔法泰拳的摔法是一种高级综合性打法,一般用于防守反击。如托脚摔、搂腿摔、绊扫腿摔等。
泰国拳是一种实战性极强且威力巨大的徒手搏击术。自古以来,泰拳一直是军事上御敌制胜的锐利武器。现在,这项运动仍然作为泰国陆军肉搏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同时,泰拳也是泰国人民最热衷的运动,泰国俗语讲:“十个男人,九个打拳。”可见拳斗在泰国普及流行的程度。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尚武之风古今不衰,每有寺庙盛会或重大庆典,拳赛不仅为必备节目,且常被列为大会压轴戏。目前,全泰国拳馆注册的近7000所,职业拳手逾7万人左右。
一个初次露面于擂台的新手,每战可最少获300铢报酬,如果表现不凡,薪酬随之而上。声名显赫的走红拳师,每战所得,不下8万铢。至于一般的职业拳师,也有5千铢的拳酬。以泰国一般劳动者平均月收入千余铢来说,一流拳手的身价无异是一般人梦中的追求。由此可见,拳赛比许多行业容易赚钱,所以拳师乐于苦练,竞争的结果,技术自然炉火纯青,泰拳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由于泰国拳多年来一直称雄与国际武坛,因而吸引了了世界各国许多搏击 爱好 者学习,并风行于东南亚、日本、美国、荷兰、法国、澳大利亚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引起了世界各地武术家们的高度重视和潜心研究,并于1995年成立了世界泰拳理事会,把这个搏击项目推向奥运会。
正是由于泰拳具备了完全实用的搏击技法,以及有泰拳手们那种一往无前的、无所畏惧、奋发向上的旺盛斗志和献身精神,才使古老的泰拳充满了永恒的魅力。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们引进泰拳,借以提高、挖掘、发扬中华传统武术的技击理论和技法,提高我们的散手水平,使中国武术走向世界、进军奥运。
泰拳和散打的区别
1、泰拳和散打的源起发展不同
中国散打最早产生于5000多年前,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 ,因为中国数千年的灿烂文明 ,使其深受文化、道德、伦理的影响。而泰拳只有500多年的历史 ,是泰国的传统搏击项目,几百年的历史中与邻国的战争十分频繁,逐渐形成了古朴粗犷的、近似野蛮的、具有极高搏击实用价值的泰拳。以腿法为主要进攻技术,以肘膝进攻为主要特长,以强攻硬取为主要风格,在其竞赛规则的指导下,徒手进行搏斗,逐渐成为具有泰国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2、泰拳和散打的特长不同
散打是把摔法(特别是中国传统武术的快摔理念)在擂台上运用得最好的,特别是在拳法、腿法与摔法的结合上,散打已经是做到极致了。散打主要以踢、打、摔、拿为主,动作变化多样,强调技术的综合性,鼓励多花样、精彩,以灵活多变的的腿法和独特的快摔技术著称,其踹腿能力和快摔技术而使对手防不胜防,与泰拳形成鲜明的对比。
3、泰拳和散打的攻击方式不同
泰拳是站立式格斗的典范,是最危险的,主要用肘部和膝盖进行攻击,允许使用任何攻击方式,允许攻击任何部位,而且出拳速度也很快,主要是防守为主。等对方进攻时,躲过,然后找出对方的缺点,给他致命的一击,目前国际上没有该比赛项目。
散打没有独道攻击方式,结合了 柔道 、空手道、跆拳道、泰拳、拳击的打法,除了用肘部攻击之外可以用很多部位攻击,可以攻击除胯下的任何部位,个个方面素质都要很好,比赛时,比较危险因为膝盖也可以做为武器攻击。主要技法有拳、脚、摔、拿。主要招式有直、摆、勾拳。腿法有蹬、鞭、踹、摆、劈 、刮,也允许一定程度的膝盖作为攻击手段。摔法发和拿都很多,拿具体的跟擒拿中的很像。散打以拳脚、抱摔为主、禁用“肘膝”。
家里练习泰拳的方法
1、泰拳的拳法
右直拳:方法为右脚掌蹬地,身体猛向左拧转,右拳向前直冲而出。由于身体地拧转,脚的前蹬,使发出的右拳力量大,速度快。
左钩拳:方法为猛右转髋和肩,左肘稍抬。呈弧线向目标击打。在此特别强调向右拧转身体同时以左脚脚前掌为轴,脚跟外旋,使左拳发出产生鞭打效果,如同子弹射出一般。
2、泰拳的腿法
踢技:以右横扫踢为例。方法为抬起右脚,身体向左拧转,左支撑腿以前掌为轴,脚跟檫地内旋配合身体左拧,右腿呈弧线向目标击打,力达脚面及胫骨。在此特别强调身体左拧和支撑脚跟内旋,使身体协调一致。
蹬技:以右蹬腿为例,方法为提右腿膝至与胸同高,身体略向左拧,支撑脚以脚前掌为支点脚跟内旋,右脚向前蹬出。支撑脚形如横扫腿,旋转幅度略小些。
3、泰拳膝法
泰拳膝法分为冲膝、弯膝、扎膝、穿膝、飞膝。尤以箍颈膝撞最为有名。现以右冲膝为例:方法为左支撑脚跟抬起向内旋转,身体左拧转,利用左脚掌蹬地,脚跟向内展转,身体左拧,协调一致,使右膝向前上猛冲,力达膝尖。支撑脚如同横扫腿,幅度要小一些。
4、泰拳肘法
泰拳肘法分为平肘、迫肘、砸肘、盖肘、反肘、双肘等。现以左平肘为例,方法为抬起左臂屈肘与7肩平,左脚以脚前掌为支点脚跟外展,身体向右拧,右脚跟内旋,左肘呈弧线向前横击,力达肘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