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钢管 > 正文

标准田径场的内突沿长时是多少

天真的早晨
花痴的萝莉
2023-03-27 14:57:30

标准田径场的内突沿长时是多少? 内突沿整圈的长度是多少?

最佳答案
友好的小伙
文艺的百合
2025-10-01 12:22:01

395米左右.因为不知道你的田径场半径,所以只能给你个大概的数.

我们知道标准田径场第一道的长度是400米.400米的计算线离内突沿30厘米.所以内突沿的长度小于400米.大约395米左右.

最新回答
虚幻的柠檬
优美的大叔
2025-10-01 12:22:01

跑道通常分为6-8条分道(国际性大赛设第9道),分道宽l.22m(或1.25m),含5cm宽的分道线。标准田径场为半圆式400m跑道。内弯道半径为36m时,两弯道长228.08m,两直道长171.92m、内海道半径为37.898m时,两弯道长240m,两直道长160m。跑道内侧边缘筑"突沿",宽度不小于5cm,高度5.0一6.5cm,若不筑突沿,则应画5cm宽的标志线。

壮观的哈密瓜
刻苦的篮球
2025-10-01 12:22:01
一 内表面缺陷

1 内折

特征:在钢管的内表面上呈现直线或螺旋、半螺旋形的锯齿状缺陷。

产生原因:

1) 管坯:中心疏松、偏析;缩孔残余严重;非金属夹杂物超标。

2) 管坯加热不均、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热时间过长。

3) 穿孔区域:顶头磨损严重;穿孔机参数调整不当;穿孔辊老化等。

检判:钢管内表面不允许存在内折,管端内折应修磨或再切,修磨处壁厚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通长内折判废。

2 内结疤

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斑疤,一般不生根易剥落。

产生原因:

1) 石墨润滑剂中带有杂质。

2) 荒管后端铁耳,被压入钢管内壁等。

检判:钢管内表面不允许存在,管端处应修磨及再切,修磨深度不应超标准要求负偏差,实际壁厚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通长内结疤判废。

3 翘皮

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直线或断续指甲状翘起的小皮。多出现在毛管头部,且易于剥落。

产生原因:

1) 穿孔机调整参数不当。

2) 顶头粘钢。

3) 荒管内氧化铁皮堆积等。

检判:钢管内表面允许存在无根易剥落(或在热处理时可烧掉)的翘皮。对有根的翘皮应修磨或切除。

4 内直道

特征:在钢管内表面存在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直线形划伤。

产生原因:

1) 轧制温度低,芯棒粘有金属硬物。

2) 石墨中含有杂质等。

检判:

1) 套管和普管允许深度不超过5%(压力容器类最大深度0.4mm)的内直道存在。

慎独超查德内直道应修磨、切除。

2) 边缘尖锐的内直道应修磨平滑。

5 内棱

特征:在钢管内表面存在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直线形凸起。

产生原因:芯棒磨损严重,修磨出不圆滑或过深等。

检判:

1)套管、管线管允许存在高度不超过壁厚道8%,最大高度不超过0.8mm不影响通径的内棱存在。超差应修修磨及再切。

2)普管、管线管允许存在高度不超过壁厚8%(最大高度为0.8mm)的内棱存在。超差应修磨及再切。

3)对L2级(即N5)探伤要求钢管,内棱高度不得超过5%(最大高度为0.5mm)。超差应修磨及再切。

4)边线尖锐的内棱应修磨平滑。

6 内鼓包

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有规律的凸超且外表面没有损伤。

产生原因:连轧辊修磨量过大或掉肉等。

检判:按照内棱要求检判。

7 拉凹

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有规律或无规律地凹坑且外表面无损伤。

产生原因:

1)连轧调整不当,各架辊轧速不匹配。

2)管坯加热不均匀或温度过低。

3)轧制中心线偏离,钢管与连轧后辊道碰撞产生等(注:此种原因2003.1提出,原理尚在探讨)。

检判:不超过壁厚负偏差,实际壁厚大于壁厚要求最小值的拉凹允许存在。超标的拉凹应切除。(注:拉凹严重发展即为拉裂,此种伤应严格检验)。

8 内螺纹(此缺陷只在阿塞尔机组产生)

特征:钢管内表面有螺旋状痕迹,多出现在薄壁管内表面,有凹凸不平的明显手感。产生原因:

1) 斜轧工艺的固有缺陷。在阿塞尔轧管机工艺参数调整不当时,这种缺陷更为突出。

2) 变形量分配不合理,阿塞尔减壁量过大。

3) 阿塞尔轧型辊型配置不当。

检判:钢管内螺纹缺陷深度不大于0.3mm,且在一定的公差范围之内。

二 外表面缺陷

1 外折

特征:在钢管外表面呈现螺旋状的层状折叠。

产生原因:

1) 管坯表面有折叠或裂缝。

2) 管坯的皮下气孔,皮下夹杂较严重。

3) 管坯表面清理不良或有耳子、错面等。

4) 轧制过程中,钢管表面被掀起划伤,通过轧制又被压合到钢管的基体上,形成外折等。

检判:不允许存在:轻微的可进行修磨,修磨后壁厚和外径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的最小值。

2 离层

特征:在钢管表面上呈现螺旋形或块状的分层和破裂。

产生原因:管坯中非金属夹杂物严重、残余缩孔或严重疏松等。

检判:不允许存在。

3 外结疤

特征:钢管外表面呈现斑疤。

产生原因:

1) 轧辊粘钢、老化、磨损严重或硌辊。

2) 输送辊道粘有异物或磨损严重。

检判:

1) 外结疤成片分布应修磨或切除。

2 ) 在有外结疤的管段上,外结疤面积超过10%应切除或修磨。

3) 深度超过壁厚5%的外结疤应修磨。

4) 修磨处的壁厚、外径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的最小值。

4 麻面

特征:钢管表面呈现高低不平的麻坑。

产生原因:

1) 钢管在炉内停留时间过长或加热时间过高,使表面生成氧化铁皮过厚,清除不净,轧入钢管表面。

2) 高压水除磷设备不正常工作,除磷不净等。

检判:

1) 局部不超过壁厚负偏差的麻面允许存在。

2) 麻面面积不得超过有麻面管段面积20%。

3) 超差麻面可修磨或切除,修磨处壁厚、外径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4) 严重麻面判废。

5 青线

特征:钢管外表面呈现对称或不对称的直线形轧痕。

产生原因:

1) 定径机孔型错位或磨损严重。

2) 定径机轧辊孔型设计不合理。

3) 轧低温钢。

4) 轧辊加工不好,轧辊边部倒角太小。

5) 轧辊装配不好,间隙过大等。

检判:

1) 套管外表面允许高度不超过0.2mm青线存在,超差应修磨。

2) 高压容器类管不允许有手感青线存在。有手感青线必须清除。修磨处应圆滑无棱角。

3) 普管类钢管(结构、流体、液压支架等)允许高度不超过0.4mm青线存在,超差应修磨。

4) 边缘尖锐的青线应修磨平滑。

5) 修磨处壁厚、外径值实际值不得超过标准要求最小值。

6 发纹

特征:在钢管外表面上,呈现连续或不连续的发状细纹。

产生原因:

1) 管坯有皮下气孔或夹杂物。

2) 管坯表面清理不彻底,有细小裂纹存在。

3) 轧辊过度磨损、老化。

4) 轧辊加工精度不好等。

检判:钢管外表面不允许存在肉眼可见的发纹,如存在应完全清除,清除后壁厚、外径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

7 网状裂纹

特征:钢管外表面上呈现带状且螺距大的鱼鳞状小裂纹。

产生原因:

1) 管坯有害元素含量过高(如砷元素)。

2) 穿孔辊老化、粘钢。

3) 导板粘钢等。

检判:应完全清除。清除后的壁厚、外径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

8 划伤

特征:钢管外表面呈螺旋形或直线形沟状缺陷,大部分可以看到沟底。

产生原因:

1) 机械划伤主要产生于辊道、冷床、矫直、运输方面。

2) 轧辊加工不好或磨损严重或辊缝夹有异物等。

检判:

1) 钢管外表面允许局部存在不超过0.5mm的划伤,超0.5mm划伤应修磨。修磨处壁厚、外径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

2) 边缘尖锐的划伤应修磨平滑。

9 碰瘪

特征:钢管外表面呈现外凹里凸的现象,而钢管壁厚无损伤。

产生原因:

1) 在吊运中碰击至瘪。

2) 矫直咬入时碰瘪。

3) 定径机后辊道碰瘪等。

检判:局部不超外径负偏差且表面平滑的碰瘪可以存在。超差时切除。

10 碰伤

特征:钢管外表面因碰撞产生无规律的伤痕。

产生原因:可产生于冷区与热区的各种碰撞等。

检判:

1) 外表面允许局部存在深度不超过0.4mm的碰伤。

2) 超过0.4mm碰伤应修磨平滑且修磨处外径、壁厚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

11 矫凹

特征:钢管外表面呈螺旋形的凹入。

产生原因:

1) 矫直机辊角度调整不当、压下量过大。

2) 矫直辊磨损严重等。

检判:钢管外表面允许存在无明显棱角的和内表面不突出,且外径尺寸符合公差要求的矫凹。对超标矫凹应切除。

12 轧折

特征:钢管管壁沿纵向局部或通长呈现外凹里凸的皱折,外表面成条状凹陷。

产生原因:

1) 孔型宽展系数选择太小。

2) 轧机调整不当致使孔型错位或轧制中心线不一致。

3) 连轧机各架压下量分配不当等。

由于以上原因使得钢管在轧制过程中金属进入轧辊间隙或者管子失掉稳定性造成管壁皱折。

检判:不允许存在。应切除或判废。

13 拉裂

特征:钢管表面有拉开破裂现象,多产生在薄壁管上。

产生原因:

1) 由于管坯加热温度不均,使得变形部俊,温度低的部位拉力轧制,当拉力较大时,将管子拉裂。

2) 连轧机各架速度和辊缝调整不当,造成拉钢而撕破。

3) 毛管壁厚影响,当穿孔机供给连轧机的毛管壁厚较小时,在连轧机金属变形量比设计变形量减小,造成连轧机拉力轧制,拉力大时而撕破。

4) 管坯本身局部存在较严重的夹杂物。

检判:不允许存在。应切除或判废

三 尺寸超差

1 壁厚不均

特征:钢管在同一截面上壁厚不均匀,最大壁厚和最小壁厚相差大。

产生原因:

1)管坯加热不均。

2)穿孔机轧制线未调正,定心辊不稳定。

3)顶头磨损或顶头后孔偏心。

4)管坯定心孔补正。

5)管坯弯曲度、切斜度过大。

检判:逐支测量,壁厚不均端应切除。

2 壁厚超差

特征:钢管壁厚单向超差,超正偏差者称之为壁厚超厚;超负偏差者称之为壁厚超薄。

产生原因:

1)管坯加热不均。

2)穿孔机调整不当。

检判:逐支测量,端部超差应切除,全长超差应改判或判废。

3 外径超差

特征:钢管外径超标,超正差者称之为外径大,超负差者称之为外径小。

产生原因:

1)定径机孔型磨损过大,或新孔型设计并不合理。

2)终轧温度不稳定。

检判:逐支测量,超标应给予改判或判废。

4 弯曲

特征:钢管沿长度方向不平直或在钢管端部呈现鹅头状的弯曲称之为“鹅头弯”。

产生原因:

1)人工热检时局部水冷造成。

2)矫直时调整不当,矫直辊磨损严重。

3)定径机加工、装配及调整不当。

4)吊装运输中造成弯曲。

检判:弯曲度超标时,可二次重矫直,否则判废。无法矫直的“鹅头弯”应给予切除。

5 长度超差

特征:钢管长度超出要求,超正差称长尺,超负差称短尺。

产生原因:

1) 管坯长度超标。

2) 轧制不稳定。

3) 分切时没控制好等。

检判:长尺管再切或改判,短尺管改判或判废

超级的帽子
细心的诺言
2025-10-01 12:22:01
.中心线

中心线是田径场地通过中心点东、西方向的线。它把田径场划分为左右两部分。

2.圆心

半圆式田径场有两个圆心,都在纵轴线上,与中心点距离相等。它是弯道内突沿、外突沿和各条分道线的圆心,应用固定标志标出。

3.直、曲段分界线

直、曲段分界线是通过圆心,垂直于纵轴线,把跑道的直段和曲段分开的线。通常把终点线处的直、曲段分界线称为第一直、曲段分界线,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依次为第二、第三、第四直、曲段分界线。它们是丈量跑道的基准线(点)。因此,各直、曲段分界线与跑道内、外突沿交接处,应用明显的记号标出。

4.直段和直道

直段是指两个弯道之间的直跑道。田径场有两个直段,一个称为终点直段,另一个称为非终点直段。一个直段长等于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直道是直段和直段两端延长的一段跑道的总和,它有一部分与弯道重叠。直道供100米、100米栏和110米栏使用。标准半圆式田径场的直道长度不得少于140米。

5.分道宽和跑道宽

分道宽是指每条分道的宽度,即从内侧分道线外缘到外侧分道线内缘之间的宽度。田径竞赛规则规定分道宽为1.22米。跑道宽是指跑道内突沿与外沿之间的宽度,也称跑道总宽。如果田径场有8条分道,则跑道宽为9.76米。

6.分道线

在径赛跑道上两条分道之间的界线称为分道线。分道线宽5厘米,包括在里侧分道的宽度之内。

7.计算线

计算线是计算跑道周长和各条分道周长的线,也称实跑线,在跑道上并不画出来。田径竞赛规则规定,第一分道周长的计算线位于距离内突沿的外0.30米处,其余各条分道的周长计算线位于距离里侧分道线的外沿0.20米处。

在正式比赛中,各项径赛的终点线都固定在同一地方,通常是第一分界线,终点线宽0.05米,不包括在跑程之内。国际田联对人工合成面层跑道各竟赛项目标志线的画法、颜色都作了统一规定,所有标准跑道都应按此统一画线。在教学和训练中,经常做30米、60米、150米、300米等不同距离跑的练习,以上练习的起点位置可以通过放栏架的位置在跑道上准确找到。

傲娇的百合
温暖的日记本
2025-10-01 12:22:01

标准田径场内突沿围长为398米。

标准田径场内突沿围长的计算公式为:400-2×3.14×0.3≈398(米)。若根据国际田协最新标准的400米田径场来计算的话,半径则为36.5米,则内凸沿周长为398.114米。按照老的400米田径场也可采用半径37.898米来计算,其内凸沿周长则为398.120米。

标准的田径场跑道通常分为6至8道,道宽按标准大多数为1.22米或1.25米,标准田径场是一个半圆形的240米跑道,当内弯半径为36米时,两弯长度为228.08米,两直弯长度为171.92米,内航道半径为37.898米,所以内突沿围长的长度不到400米,大约398米。

田径场简介:

田径场(Track-and-Field Ground)是田径运动的场地,用于田径运动教学、训练,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竞赛。分为标准田径场和非标准田径场两类。内设由两弯道和两直道组成的环形径赛跑道及各项田赛区。分道宽1.22米或1.25米,包含5厘米宽的分道线。

跑道和助跑道的斜度:沿跑进方向不超过1:1000;左右方向不超过1:100。跳高起跳区向横杆中心的倾斜度不超过1:250。

标准田径场第二弯道的内侧(或外侧)修筑障碍水池。场地中央设置足球场。除跑道之外的场地设跳高、撑竿跳高、跳远、三级跳远场地,以及各投掷项目场地。田赛场地亦可设在田径场以外的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