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钢管有明显内凹外凸的螺旋线,是怎么回事
内螺旋原因大多数是由于穿孔时候芯棒的问题。
在穿孔机组上穿制接箍坯料无缝钢管时,钢管容易出现内折缺陷,导致钢管降级或报废。在对穿孔过程中各轧制参数进行分析时发现,内折缺陷的形状和大小随着顶前压下率、压缩次数及孔型椭圆度系数等参数的改变而变化。因此,在参数调整基准试验的基础上,改变穿孔过程中的顶前压下率、压缩次数及孔型椭圆度系数等参数,以期达到消除无缝钢管穿孔内折缺陷的目的。
油气管道钢管表面缺陷应当按GB/T 9711-2017第9.10章节要求。
9.10 表面状况、缺欠和缺陷
9.10.1 总则
9.10.1.1 所有钢管在交货时应无缺陷。
9.10.1.2 所有钢管应无裂纹、渗水和漏水。
9.10.1.3 用无损检验方法检验的缺欠验收极限应符合附录 E 的要求。
9.10.2 咬边
埋弧焊(SAW)和组合焊(COW)管上的咬边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核查、分类和处置:
a) 深度≤0.4mm(0.016in)的咬边应接收(不考虑咬边长度),并按照 C.1的要求进行处置
b) 深度>0.4mm(0.016in)但≤0.8 mm(0.031in)的咬边应接收,条件是按照 C.2的规定处置
并且:
1) 单个长度≤0.5t,且
2) 单个深度≤0.1t,且
3) 在任意300mm(12.0in)长度的焊缝上,这样的咬边不超过两个。
c) 超过b)规定的咬边应判为缺陷,且应按照 C.3进行处置。
注:咬边最好能够通过目视检查定位。
9.10.3 电弧烧伤
9.10.3.1 电弧烧伤应判为缺陷。
注1:电弧烧伤是由电极或接地极与钢管表面引弧时形成的局部表面熔化点。
注2:接触斑是电焊(EW)管焊线附近的断续性斑痕,是由提供焊接电流的电极和钢管表面之间的接触所引起的,接触斑应按照9.10.7的规定处置。
9.10.3.2 电弧烧伤应按照 C.2、C.3b)或 C.3c)的规定处置。若电弧烧伤形成的凹坑能彻底清理,并且使用10%的过硫酸铵溶液或5%的硝酸乙醇溶液检查损伤材料已被完全清除,可采用修磨法、铲除法或机加工方法清除电弧烧伤缺陷。
9.10.4 分层
扩展到钢管表面或坡口面上,且外观检查周向长度>6.4 mm(0.250in)的任何分层或夹杂应判为
缺陷。有这种缺陷的钢管应被拒收或返切,直到管端上没有这样的分层或夹杂存在。
9.10.5 几何尺寸偏差
9.10.5.1 除摔坑外,由于钢管成型工艺或制造操作会造成钢管实际轮廓相对于钢管正常圆柱轮廓的几何尺寸偏离(如扁平块或噘嘴等),当几何尺寸偏离处的极端点与钢管正常轮廓延伸部分之间的测量间距(即深度)超过3.2mm(0.125in)时,该处应判为缺陷,且应按照 C.3b)或 C.3c)的规定处置。
9.10.5.2 摔坑在任何方向上的长度应≤0.5D,且深度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摔坑深度指凹陷的最低点与钢管正常轮廓延伸部分之间的测量间距):
a) 冷态成型并带有尖底划伤的摔坑,3.2mm(0.125in)
b) 其他摔坑,6.4mm(0.250in)。
超过规定极限值的摔坑应判为缺陷,且应按照 C.3b)或 C.3c)的规定处置。
9.10.6 硬块
在任何方向上尺寸大于50mm(2.0in),单点压痕的硬度值超过35 HRC、345 HV10或327 HBW
的硬块应判为缺陷。带有此种缺陷的钢管应按照 C.3b)或 C.3c)处置。
9.10.7 其他表面缺欠
外观检查发现的其他表面缺欠应按照下列方法核查、分类及处置:
a) 深度≤0.125t,且不影响最小允许壁厚的缺欠,应判为可接受的缺欠,并按照 C.1的规定处置
b) 深度>0.125t,且不影响最小允许壁厚的缺欠,应判为缺陷,并按照 C.2的规定采用磨削法进
行修整,或按照 C.3的规定处置
c) 影响最小允许壁厚的缺欠应判为缺陷,并按照 C.3的规定处置。
注:“影响最小允许壁厚的缺欠”是指该表面缺欠下的剩余壁厚小于最小允许壁厚的缺欠。
经查询天眼查资料得知,钢管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裂缝缺陷的不得使用,应当选购使用具有国家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明的产品。
钢管是一种用钢制作的具有中空截面而长度远大于外径的一种金属材料。截面通常为圆形,但也可呈扁、方和异型等。
管道是循环水管道有压力,不能用密封胶来封堵,主要是可靠性差。
要是有缺陷的管道不长,换一段比较好,要考虑使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暖气管有砂眼漏水需要知道管道的材质。铁质管道砂眼漏水小编建议使用广粘818铸铁修补剂。砂眼管道不需要经过打磨,直接使用就可以了。这款修补胶耐高温160度。
818铸铁修补剂主要参数:
用途:用于铁材的砂眼、裂纹、磨损等修复
剪切强度:19 mPa
拉伸强度:39 mPa
抗压强度:125 mPa
1、裂纹。钢管裂纹有纵裂和横裂。纵裂纹主要是由于合金在凝固时转速过高,往往伴随离心机振动较大时出现,生产中纵裂纹出现不多。实际中横裂纹较多见,裂纹多靠管子一端,裂纹有时穿透管壁,严重者管子一出型就断开了。
2、试压渗漏。钢管在试压时,在表面出现大面积渗漏,呈现一片片泅水现象,造成报废。
3、充型不完整。在离心铸造钢管中充型不完整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外型缺浇,管子未达到足够的长度;另一种是管子壁厚不均,在管子浇注的彼端壁较薄。此缺陷常发生于壁厚在8mm以下的薄壁钢管中,特别是长径比大的管子(L/D>15,L管长;D管径)。
4、表面气孔。在钢管表面局部存在气孔,直径为0.2mm~2mm,深0.5mm~2mm,气孔分布的密度约为2~12个/cm_。呈现出很均匀的一片片的气孔。
5、钢管表层夹砂。在钢管表面局部出现粗糙麻面并稍有凸起,粗糙麻面有清晰的周边轮廓。严重时成为环带状夹砂。当去掉粗糙的钢表层后可见存在其中的薄涂料层即夹砂。夹砂部位经过1mm~2mm的加工即可去除。但它严重影响铸皮质量,如是非加工的钢管就很可能报废。这种缺陷多出现于挂涂料的钢管。
6、夹渣与渣痕。
夹渣,有时管子表面并未见有夹渣,经试压发现局部小面积渗漏,经剖破检验发现在漏水处管壁中存在夹渣,某厂生产镁罐筒曾出现过此现象。
渣痕,有时在钢管的内表面存在小凹陷,大小、深浅不等。在薄壁钢管中凹陷处使壁厚减薄较多。由于钢管内表面存留较大块浮渣,待其脱落后便显出凹陷,所以是渣痕。渣物的密度比钢液小时在离心力作用下浮到内表面,但由于渣物本身的重力使其沉入钢液一定深度,从而形成渣痕。
7、表面局部针刺。在靠近钢管的一端有时会出现针刺。针刺的直径为0.5mm~1mm,高为2mm~3mm,每平方厘米内1根左右。这种现象常发生在涂料层较厚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