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好的复合镀膜机品牌有什么?
从一颗米粒大小的氧化锆陶瓷套管,到15条产线齐头并进的综合布局,天孚通信(300394)如今已经成为全球光模块主流厂商的战略合作伙伴。依托现有光通信行业光器件研发平台,天孚通信还将光器件产品的应用领域拓展至激光雷达和医疗检测行业。
作为国内光通信元器件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天孚通信今年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近日,证券时报“走进专精特新小巨人”采访团走进天孚通信,证券时报副总编辑高峰与公司董事长邹支农先生、总经理欧洋女士进行了深度对话。
今年2月,天孚通信完成“面向5G及数据中心的高速光引擎建设项目”的定增工作,募资净额7.77亿元。欧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项目的进展特别好。对于筹划在东南亚建设海外生产工厂,“我们既有国内的江西生产基地,也有服务海外客户的东南亚的生产基地,助力公司未来公司的长期发展。”
“天孚”背后的寓意
天孚通信起家的产品,是一颗米粒大小的陶瓷套管。
陶瓷套管主要用于光纤连接,光纤纤芯直径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左右,陶瓷套管主要用于光纤的精准对接,“一根光纤能够并行传输大量数据,如果陶瓷套管质量不过关,通信信号就会受影响。”总经理欧洋介绍。
上个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陶瓷套管几乎被日本企业垄断,在这样的背景下,邹支农、朱国栋和欧洋三个同学决定创业,2005年7月创办天孚。天孚取自technology first(技术领先)的谐音。其中,董事长邹支农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出身,副总经理朱国栋是清华大学毕业生。他们的愿景就是将天孚通信打造成为引领光器件领域发展的国际一流企业。
小小的陶瓷套管,要保证千百万只产品的可靠性并不容易。创业之初,为摸索烧结曲线就产生了上百万只不良品,当时的公司尚处亏损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产品卖给客户拿钱为公司“续命”?还是把产品报废掉?董事长邹支农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我们必须坚持供应最好的产品,这样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邹支农和研发团队锲而不舍,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终于攻克纳米陶瓷烧结技术难关,并通过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实现了对日本产品的进口替代。此后,日本企业逐步退出了这个市场。
以陶瓷套管产品线的突破为契机,天孚通信依靠陶瓷套筒、光纤适配器和光收发组件“三剑客”,拓展了国内外多个光模块厂商客户,并凭借优质、优价赢得信任。2015年,天孚通信在创业板上市,成为苏州高新区第一家创业板公司,是国内光通信元器件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从2005年成立以来,天孚通信沿着光网络连接的主线一路向前,从单一的陶瓷套管,逐渐形成15条产品线齐头并进的综合布局,成为全球光模块主流厂商的战略合作伙伴。
凭借在光器件领域的卓越表现,公司在2018-2020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光器件与辅助设备及原材料最具竞争力企业十强”;在2017-2020年连续四年荣膺证券时报评选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五十强”;公司董事长邹支农今年荣获证券时报评选的“上市公司十大创业领袖人物”。今年,天孚通信及子公司高安天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又分别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追求“稳稳的幸福”
从2015年上市以来,邹支农带领公司实施内生、外延双轮发展战略,着手全球化布局,先后通过收购、技术转移等方式获得海外多项关键技术,沿着“基础到高端,国内到海外,电信到数通,元件到平台”的路径高速迈进。
2016年,天孚通信参与收购日本Tsuois Mold 株式会社,获得纳米级精密光学透镜的技术团队和资源。2018年,天孚通信收购专注于高速光模块的AWG Mux/Demux无源解决方案业务与产线,进一步壮大面向数据中心用光模块的整体解决方案。2020年公司收购北极光电,增强公司在高端镀膜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天孚通信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公司连续两次推出激励计划,以充分调动新老核心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积极性,促进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第一次激励计划于 2018 年 8月发布,覆盖高管、核心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人员共141人。解锁条件为2019-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需要达到5.75亿元、7.44亿元、9.63亿元,较高的展现了公司对未来业绩的高预期。
第二次激励计划于2021年2月发布,以40.55元/股的授予价格向符合授予条件的 246名激励对象授予201.90万股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有两种方案: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不得低于9.94亿元、11.50亿元、13.07亿元;净利润分别不得低于3.17亿元、3.66亿元、4.16亿元。
其中在2020 年,受益于数通和电信领域的高需求驱动,天孚通信扩产进度稳步有序进行,营业收入实现较大增长,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73 亿元,同比增长67.03%,归母净利润2.79亿元,同比增长67.55%。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6亿元,同比增长16.63%;净利润2.13亿元。
“胜则举杯相庆,去年的激励目标达成了,团队一起把酒言欢,为奋斗喝彩”欧洋向记者说,我们希望给大家“稳稳的幸福”。对于接下来新一轮的“幸福”能否兑现,她这样回应:“天孚人一贯使命必达”。
高速光引擎项目进展顺利
自从上市以来,天孚通信研发占比一直保持在8%以上。
2020年,天孚通信研发投入为7730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比例为8.85%。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5274.6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10.77%,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42.29%。截至目前,天孚通信及下属公司已拥有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达160余项,2020年新增近40项,目前还有多项专利正在受理中。
随着云存储、云计算需求的增长,全球数据中心流量持续快速增长,高速光引擎需求随之逐年增加。从传统光无源器件产品线起家的天孚通信,也将目光投向了集成度更高的高速光引擎ODM业务。
就在今年2月,天孚通信完成“面向5G及数据中心的高速光引擎建设项目”的定增工作,实际募得资金7.77亿元。公告显示,该项目建设期为3年,运营期为10年。项目完全达产后将新增激光芯片集成高速光引擎、硅光芯片集成高速光引擎和高速光引擎用零组件的规模量产产能。
招商证券研报认为,当前光引擎平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光器件龙头厂商,天孚通信完备的光无源器件版图以及成熟的有源光器件平台打造了光引擎核心平台;技术门槛较高的光引擎平台可以拓展至激光雷达、医疗检测等其他新兴市场中。
天孚通信披露的调研纪要显示,高速光引擎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第二季度已经为客户在批量交付产品。公司会持续配合客户提升产能,降低成本,尽快实现募投项目业绩。欧洋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及该项目,“进展很顺利,有些超预期,”她透露说,各产品线为400G、800G光模块配套的光器件产品也分批实现研发送样和量产,“项目在今年就已经有了产值,明年产值有望大幅突破。”
如今,天孚通信依托现有成熟的光通信行业光器件研发平台,正致力于为下游激光雷达和医疗检测客户提供配套新产品,并已为多个客户进行产品送样,这也意味着公司实现了在光通信领域之外零的突破。天孚通信在公告中强调说,“公司将坚决打好光器件平台跨领域应用的攻坚战,努力培育新的高质量业务增长点。”
“目前我们激光雷达配套产品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欧洋向记者表示,随着技术逐步演进成熟和成本下降,该产品可能在两三年后将迎来爆发窗口,“接下来我们面对的可能就是海量级市场,我们也在积极布局抢占这个市场。”
永远不跟客户抢市场
天孚通信每条产品线的入口,都挂着“如履薄冰”的牌匾。
邹支农认为“只有怀有敬畏之心,才能把超精密器件做好”,带领研发团队投身实验室和客户应用现场,深耕光通信纳米级超精密研发制造领域。以如履薄冰之心,为客户把好产品质量关,如今这四个字已经融入天孚人的血脉。
事实上,天孚通信确实面临着诸多诱惑。根据光通信行业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数据,2020年全球整体光模块销量超过80亿美元,同比增长23%。预计2025年全球光模块市场将增长至113亿美元左右,2026年将达到145亿美元。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大公司“强攻”光模块领域。有了资本加持的天孚通信,已经基本完成光组件全产业链的整合,同行都在猜测公司是否会做自有品牌的光模块。今年6月份,有投资者曾在互动平台提问:公司是否涉及光模块业务?对此天孚通信回应说,“公司没有光模块业务,主营业务是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为全球优质光模块厂商提供光器件产品和服务配套。”
邹支农在接受采访时态度明确:坚持不做自有品牌的光模块。永远不会和客户竞争。“其实做个选择,公司到底是横向发展,还是纵向发展,就应该看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不能人云亦云,别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邹支农强调说,公司定位比较清晰,就是要以超精密零组件为基础,垂直整合多条产品线,为客户提供多技术平台、多应用场景的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
“现在几乎所有主流光模块厂商都是天孚通信的客户,天孚不会做和客户竞争。”欧洋强调说,天孚通信一贯坚持规范做事,这在行业内有口皆碑,“我们对社会、企业、对员工、对合作伙伴追求共赢。”也正是因此,不管是在苏州,还是在江西,天孚通信都被当地政府视作“模范生”。
在欧洋看来,全球主流光模块企业都需要像天孚通信这样的优质供应商,“我们既不跟客户竞争,又和同行相比拥有品牌、研发、品质、规模上的优势,这样就已经能占据比较好的市场地位了。”
打造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打造有全球竞争力的光器件生产基地,是天孚通信一直以来的梦想。
基于云计算技术和5G通讯技术的结合,新技术、新业务的快速发展催生出多种新业态,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物联网等新兴行业,都对光通信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必将推动各类光器件产品需求持续稳定的增长。
据了解,2020年天孚通信国内业务毛利率为48.49%,国外业务的毛利率为60.21%;202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中近50%以上来源于海外客户。欧洋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我们在并购北极光电之后,迎来了更大的市场机遇,因为他们的海外客户比例非常高,客户质量高。”
北极光电是世界领先的光学膜片和光学类器件制造商。招商证券研报认为,北极光电目前在手订单充沛,市场拓展稳步进行,“随着江西天孚科技产业园一期12万平方米在2021年初投入使用,公司未来可以将北极光电的部分生产业务转移至江西生产基地,充分发挥低人力成本的优势,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使得公司毛利率将得到增厚。”
作为一个从江西走出来的企业家,邹支农非常看重江西两家子公司的地位:高安天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有上千名员工,主要负责陶瓷套管、光纤适配器、光收发接口组件“三剑客”和其他无源器件的生产;今年初正式投产的江西天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承接已有项目的扩产和未来公司新项目的量产导入,天孚通信高速光引擎项目的建设就位于这里。半年报显示,公司依托江西天孚在报告期建成投产的新科技园区,逐步打造有全球竞争力的光器件生产基地,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定的规模交付。
目前,天孚通信已经形成以苏州为总部和研发中心;日本、深圳、江西为研发分支和量产基地;美国、香港、深圳、武汉为销售技术支持分支的全球网状布局。天孚通信又开始筹划在东南亚建设海外生产海外工厂,以满足海外客户的产品交付。“我们既有国内的江西生产基地,同时在筹备建立东南亚的生产基地,这样能够保障未来十年公司的稳定发展。”
记者观察:天孚通信的“性格”
53岁的邹支农,少言寡语,头发花白。欧洋笑着说:“他刚创业时头发还是黑黑的,为了公司十几年如一日,真是青丝变成白发了。”
天孚通信成立16年来,邹支农一直坚持在一线搞研发。他带领技术团队在精密陶瓷、工程塑料、复合金属、光学玻璃等基础材料领域,积累沉淀了多项全球领先的工艺技术平台。2018年,邹支农被评为“江苏省科技企业家”。不久前,他又获评“IFOC2021光通信时光人物”和证券时报主办的第十五届上市公司价值评选“上市公司十大创业领袖人物”。
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邹支农,并不喜欢“过度包装”公司。曾有记者采访邹支农时提及公司是“高科技企业”,邹支农很认真地回应说,“相比高科技企业,我们更算是高工艺要求的超精密加工企业。”
在更高速的光网络时代,天孚通信将扮演怎样的角色?邹支农回应说,天孚通信拥有超精密研发制造的优势,在硬件设备上投入较大,制程精度有保障,工程能力强,一致性好,公司各专业人才在为全球主流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可以助力客户高速产品早日投放市场。
邹支农稳健严谨的性格,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天孚的“性格”。作为一家资金密集、技术工艺密集型企业,天孚通信不通过盲目扩张来追求业绩的提升,而是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通过创新研发和精耕细作来提升产品竞争力。在邹支农看来,天孚通信始终坚持做中国制造的精品。公司也一直在向员工强调“万品入精”的理念,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多技术平台、多应用场景的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依托于良好的市场口碑,天孚通信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比较高。
交流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董事长邹支农虽然话不多,但思维敏捷,战略决策的眼光和战略选择的定力在公司过往16年历史中得到了充分验证,每逢关键时刻的拍板决策,事后看来都是对的。以收购北极光电为例,公司借此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并且导入了北美优质客户。募资建设的高速光引擎项目,产品已经转入批量生产阶段,为公司有源产品线带来新的业绩保障。就在11月29日,天孚通信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为下游激光雷达客户提供基础元件类产品和集成封装器件产品。在分析人士看来,天孚通信业务跨领域至激光雷达和医疗检测领域,为公司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随着下游5G建设恢复和海内外云厂商资本开始回暖,叠加网络升级下光模块速率提升,光器件行业需求景气度回升。而天孚通信聚焦主业,持续丰富产品线矩阵和整合解决方案能力,从产品型向平台型转型升级,促进技术、产品、客户等多维度协同,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份额。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坚持万品入精的天孚通信,在接下来的万里征程中,定会以不变的匠心,赢得未来!
〖 e公司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大地木业
大地木业是最早专业生产建筑模板的企业之一。大地木业追求卓越品质,提供一流服务,走出了一条坚定执着的发展之路, “大地”牌模板,经23道工序,运用两次成型工艺,层层酚胶,循环使用次数高,深受客户信赖。
2合明木业
福建合明木业是南方建筑模板企业代表,是福建省最具规模的木业企业,年产量1000万张以上。悠久的企业历史,不断转型升级,目前已经发展成集技术研发及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大型建筑模板企业。旗下设有原木贸易公司、原木旋切工厂、晒板场、模板生产物流园、营销中心、国际事业部等一体化机构。“合明”牌覆膜板坚硬耐磨、密实牢固、平整防水,周转次数高,超高性价比模板远销国内各个省份及海外数十个国家。
3柏桦木业
漳州柏桦木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座落在森林资源丰富的福建省。公司拥有一支高度团队协作的管理队伍与数百名技术熟练的生产工人。柏桦覆膜板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严格执行相应标准,以确保产品品质符合国家相关生产标准以及主要国际质量标准。
4新港集团
山东新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是专业生产高档覆模建筑模板的企业。
5联合木业
河北廊坊联合木业有限公司,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使用高层建筑的水平模板、剪力墙、垂直墙板、高架桥、立交桥、大坝、遂道和梁柱模板等的施工项目。
6紫兔木业
广西省柳州市紫兔木业,主要生产经营高档覆膜建筑木模板和多层胶合建筑木模板,工厂地处柳州市柳北高速路口,交通运输方便、临近铁路、公路、机场。其生产的覆膜木模板规格多样,具有防水性能好、不易变形、耐酸碱,使用方便、周转次数多,质优、价廉等特点,可降低施工成本和提高施工质量的特点。畅销国内各个城市,深受用户的好评。
7千山木业
山东千山木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公司产品品种繁多,生产工艺精湛,产品质量一流。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的控制。企业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国环境标志认证、欧盟CE认证,千山板遍及全国各地,并远销美国、欧洲、中东等地,赢得国内外众多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8蓝带木业
广西省柳州市蓝带木业主要生产、经营高档覆膜建筑木模板和多层胶合建筑木模板以及高质量的防水三氨胶和酚醛面板胶。企业以建筑市场为发展导向,采用领先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管理机制,“诚实信用、用户至上”,向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售后服务。
9能强木业
广西能强木业(建筑模板)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大中型企业,主要经营建筑模板的生成和销售,有旋切进口面板,制胶等一条龙生产线,优质的原材料,先进的设备和制胶技术是优质产品的坚实基础,加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得企业生产的覆膜板坚固耐用,产品质量一直处于同行领先水平,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受到广大建筑行业的好评。
10桥头木业
漳州市桥头木业有限公司(原厂名:漳州市龙文区桥头胶合板加工场)创办于2004年,地点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桥头村,是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生产厂家。主要生产建筑模板和清水模板、覆膜板及各种多层板。先进的自动生产设备,多年的生产经验,优异的产品质量,深受广大客户认同并拥有大部分稳定客户。 漳州市桥头木业有限公司以过硬的产品质量,优势的产品价格,迅速的交货效率,赢得客户的一致好评!
封口机什么牌子的好:
1、寒子城
上海寒子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简称——寒子城企业。寒子城企业是一家专业致力于商用POS收款机与热敏收银纸和不干胶标签及其专用外围设备的研制、开发、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2、汇利
主营厨房电器。
3、吉雄
上海吉雄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文本装订机、财务装订机、档案装订机、打孔机、碎纸机、切纸机、切纸刀、打字机、胶装机塑封机、封口机、覆膜机、压痕机、标签机、等办公耗材。
4、众叶
是一家集专业从事办公设备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新一代高科技公司。
5、科密
广州科密股份有限公司,考勤机十大品牌,碎纸机十大品牌,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著名商标,广州市著名商标,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中国碎纸机行业领先企业,中国办公用品优秀品牌,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集团企业。
6、得力deli
得力集团有限公司,文具十大品牌,圆珠笔十大品牌,十大碎纸机品牌,中国畅销文具品牌,宁波市综合百强企业,国内最大的综合文具供应商之一,集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现代文化用品的龙头企业。
1、德国(NILOS)
NILOS是世界上唯一生产提供高品质技术密封圈的企业,在世界享有盛誉。精湛的设计和顶尖的制造技术所打造的NILOS RINGS系列产品能够在任何苛刻的条件下解决各种轴承的密封问题。
NILOS轴承盖始创于德国,在欧洲应用比较广泛,也经常出现在一些进口设备上,其主要用途是密封各式各样的轴承,也就是轴承加盖,以避免轴承受灰尘以及一些化学产品的污染,用以延长机械寿命。
2、美国(Parker)派克
Parker 中文名称派克(派克汉尼汾的简称)Parker Hannifin,是全球领先的运动和控制技术与系统多元化制造商,为广泛的传动控制、工业和航空市场提供精准解决方案,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业生产和销售各种制冷空调件、液压、气动和流体控制产品及元器件的全球性的公司。
3、瑞典(skf)斯凯孚
SKF的全称是“Svenska Kullager-Fabriken”,SKF集团总部设立于瑞典哥特堡,是轴承科技与制造的领导者。Sven Wingquist在1905年发明了双列自动对心滚珠轴承,随即于1907年创立Svenska Kullargerfabriken瑞典滚珠轴承制造公司,简称SKF,不断发展,服务世界。
SKF执世界滚动轴承业之牛耳,经营的触角已遍及全球,业务遍及世界130个国家,每年生产五亿多个轴承,销售网遍布全球。此外,SKF集团亦持续致力于轴承工业的研究与发展,平均每两天就有一项新的专利问世。
4、德国(simrit)
simrit是德国FREUDENBERG集团密封与减震技术公司(FDS)旗下品牌,FDS是世界上最大的密封件和减震器制造商。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冶金设备、水利设备、工程机械、重型机械、锻压机械、塑料机械、风力发电设备等领域。
5、日本(NOK)
日本 NOK 株式会社,也称作 NOK 油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39年,公司现有的13万种产品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工程机械、航天设备、塑料机械、冶金机械、压力机械、矿山机械等工业领域。高质量、高性能的NOK产品促进了日本乃至世界的工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