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弯矩计算公式
弯矩公式:
(Mmax表示最大弯矩,F表示外力,L即为力臂)。
弯矩为受力构件截面上的内力矩的一种,即垂直于横截面的内力系的合力偶矩。其大小为该截面截取的构件部分上所有外力对该截面形心矩的代数和,其正负约定为是构件下凹为正,上凸为负。
正负区分标准是构件上部受压为正,下部受压为负;反之构件上部受拉为负,下部受拉为正。在土木工程中,弯矩图习惯绘于杆件受拉一侧,在图上可不注明正负号。
扩展资料
弯矩图的绘制主要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准确画出曲线的形状,即确定弯矩图的图形特征:二是确定曲线的位置,即在已知曲线的形状、大小之后确定平面曲线的位置,这就要求先确定曲线上任意两点的位置,此处所指两点的位置即指某两个截面处的弯矩值。
可见,弯矩图的绘制主要指完成以下两项工作:确定图形特征及特征值;得出某两个截面处的弯矩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弯矩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弯矩
40*60*3.5每米重5.5KG,而钢管60*3.5的重4.88KG,虽然相差不多,但是还是无法比较,你所说的用在房梁上如果设计用量合理,这两种管件其实都不会超过其弹性阶段,及正常使用阶段,相应最大的弯矩公式为:
Mxe=fy*Wnx, fy为房子屋面的集中力,Wnx为对X轴的净截面弹性模量
但是如果超过了弹性阶段,截面形状系数γF就与截面的形状有关,而与材料的性质、外荷载都无关了,矩形截面为1.5,圆形截面为1.7,及圆形管的抗弯能力会好些,其实如果超不过弹性阶段,都一样的,你的目的不都是要求承重嘛!不塌就好!!嘿嘿,希望能帮到你!
弯矩图是一条表示杆件不同截面弯矩的曲线。这里所说的曲线是广义的,它包括直线折线和一般意义的曲线。矩图是对构件弯矩的图形表示,弯矩图画在受拉侧,无须标正负号。为了很直观的把杆件每个截面上的弯矩展示出来,就画出弯矩图。弯矩图直接展示杆件发生弯曲变形时横截面上弯矩情况,作为杆件设计依据。
因为10×10方管的抗弯模量是145.1立方毫米,
而12×8圆钢管的抗弯模量是167.6立方毫米,
这里假设方钢管厚度与圆钢管一样也是8毫米厚。
计算公式:R=(3F*L)/(2b*h*h)
F—破坏载荷
L—跨距
b—宽度
h—厚度
螺旋钢管的规格要求应在进出口贸易合同中列明。一般应包括标准的牌号(种类代号 )、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重量(质量)、规定长度及上述指标的允差值等各项。我国标准推荐公称直径为8、10、12、16、20、40mm的螺旋钢管系列。
供货长度分定尺和倍尺二种。我国出口螺纹钢定尺选择范围为6~12m,日本产螺纹钢定尺选择范围为3.5~10m。
扩展资料
钢管长度
A、通常长度(又称非定尺长度):凡长度在标准规定的长度范围内而且无固定长度要求的,均称为通常长度。例如结构管标准规定:热轧(挤压、扩)钢管3000mm~12000mm;冷拔(轧)钢管2000mmm~10500mm。
B、定尺长度:定尺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是合同中要求的某一固定长度尺寸。但实际操作中都切出绝对定尺长度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标准中对定尺长度规定了允许的正偏差值。
以结构管标准为:
生产定尺长度管比通常长度管的成材率下降幅度较大,生产企业提出加价要求是合理的。加价幅度各企业不尽一致,一般为基价基础上加价10%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弯强度
当d=0时,即为实心圆钢。
可见同直径的实心圆钢更为抗弯。
只是,钢管与圆钢等实心钢材相比,在抗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也就是说选用更大直径的钢管,能获得圆钢相同的抗弯强度,而材料重量却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