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焊条扩散氢要求
1. 扩散氢含量的测量应按照 GB3695 执行,焊条采用水银法,埋弧焊丝/焊剂采用气相色谱 法,测量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应不大于
2. 焊条烘培应满足 330℃-360℃/2h min.
3. 试板焊制时应遵循以下要求:焊前预热应满足:225℃
15crmo材质合金钢管是无缝钢的一种,其性能要比一般的无缝钢管高很多,因为这种钢管里面含Cr比较多,其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的性能是其他无缝钢管比不上的,所以合金管在石油、化工、电力、锅炉等行业的用途比较广泛。
扩展资料:
15crmo材质合金钢管纯化氢的原理是:
在300—500℃下,把待纯化的氢通入15crmo材质合金钢管的一侧时,氢被吸附在15crmo材质合金钢管壁上,由于钯的4d电子层缺少两个电子,它能与氢生成不稳定的化学键(钯与氢的这种反应是可逆的),在钯的作用下,氢被电离为质子其半径为1.5×1015m,而钯的晶格常数为3.88×10-10m(20℃时),故可通过15crmo材质合金钢管,在钯的作用下质子又与电子结合并重新形成氢分子,从15crmo材质合金钢管的另一侧逸出。
在15crmo材质合金管表面,未被离解的气体是不能透过的,故可利用15crmo材质合金钢管获得高纯氢。虽然钯对氢有独特的透过性能,15crmo材质合金钢管但纯钯的机械性能差,高温时易氧化,再结晶温度低,易使15crmo材质合金钢管变形和脆化,故不能用纯钯作透过膜。在钯中添加适量的IB族和Ⅷ族元素,制成钯合金,可改善钯的机械性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15CrMo材质合金钢管焊丝的选择
焊接材料的选配原则是焊缝金属的合金成分与强度性能基本符合母材标准规定的下限值, 或达到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最低性能指标,保证焊缝的强度、塑性、韧性等达到产品的技术要求,同时还应考虑抗裂性及焊接生产效率等因素。该产品技术要求连接处σb≥780MPa,因此选用Ф1.2mm的THQ80-1焊丝,型号ER80-G, 其σb≥800MPa,强度与产品技术要求规定的性能指标相匹配。焊丝的化学成分见表3。
保护气体的选择
选用80%Ar+20%CO2混合气。单纯的CO2气体保护焊具有飞溅大、焊缝成形不良、氧化性较强等缺点。Ar属于惰性气体,不溶于液态金属;电离时电位低,电弧稳定;密度比空气大, 热导率小、比热容小,保护效果好。采用混合气可优化熔滴过渡型式,有效地细化熔滴、减小飞溅、加强多层焊道金属间的熔合度,改善焊缝成形质量,降低高强钢焊接区产生裂纹的倾向。
焊前预热及焊道层间温度
焊前预热可以降低焊接冷却速度,降低或避免淬硬马氏体的产生,同时可促进焊缝中氢的逸出,有效防止裂纹的产生。要求焊前预热至250℃,多层多道焊,控制层间温度250±15℃。
焊后热处理温度
焊后及时进行热处理可减少或消除焊接残余内应力,改善焊层的显微组织,并可加速焊缝中的氢向外扩散。为了使焊缝金属中扩散氢加速逸出,降低焊缝和热影响区中的氢含量,工件一般应在焊后立即进行消氢处理。在实际焊接生产中常采用较高温度的去应力退火处理, 可使焊层和热影响区的扩散氢含量及内应力降至很低的水平,从而达到避免出现延迟裂纹的目的。为保证热处理不降低母材强度,选择焊后进行500~520℃的去应力退火处理工艺。
轧制无缝管的原料是圆管坯,圆管胚要经过切割机的切割加工成长度约为1米的坯料,并经传送带送到熔炉内加热。钢坯被送入熔炉内加热,温度大约为1200摄氏度。燃料为氢气或乙炔。炉内温度控制是关键性的问题.圆管坯出炉后要经过压力穿孔机进行穿空。一般较常见的穿孔机是锥形辊穿孔机,这种穿孔机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穿孔扩径量大,可穿多种钢种。穿孔后,圆管坯就先后被三辊斜轧、连轧或挤压。挤压后要脱管定径。定径机通过锥形钻头高速旋转入钢胚打孔,形成钢管。钢管内径由定径机钻头的外径长度来确定。钢管经定径后,进入冷却塔中,通过喷水冷却,钢管经冷却后,就要被矫直。钢管经矫直后由传送带送至金属探伤机(或水压实验)进行内部探伤。若钢管内部有裂纹,气泡等问题,将被探测出。钢管质检后还要通过严格的手工挑选。钢管质检后,用油漆喷上编号、规格、生产批号等。并由吊车吊入仓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