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钢管线可以用碳钢大小头进行连接吗
可以。
碳钢大小头顾名思义使用的材质为碳钢,用于两种不同管径的管道之间的连接。因此合金钢管线可以用碳钢大小头进行连接。
合金钢管主要用途是用于电厂,核电,高压锅炉,高温过热器和再热器等高压高温的管道上及设备上,合金钢管是采用优质碳素钢。
欧洲技术标准的X70管线钢
主要体现力学性能和焊接性
X70 抗拉强度655MPA
X80 抗拉强度740MPA
X70钢碳含量w(C)≤0.05%
在钢中加入≤0.2%的Nb、V、Ti等合金元素,并通过控轧工艺使钢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焊接管道受力及质量因素
1.1.1
焊接管道接头类别和受力基本概念
1.1.2
影响管道焊接的质量因素
1.2
钢材金相组织
1.3
影响焊缝金属的杂质和气体
1.3.1
硫
1.3.2
磷
1.3.3
焊接区内的气体
1.4
钢材的焊接性
1.5
焊缝余高与应力集中
1.5.1
对接焊缝余高
1.5.2
T形接头焊缝余高
1.6
引弧板、引出板和包角焊
1.7
焊接热效率、热循环、线能量、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
1.7.1
焊接热效率
1.7.2
焊接热循环
1.7.3
焊接线能量
1.7.4
预热温度
1.7.5
层间温度
1.8
焊接接头剖析
1.8.1
熔合区
1.8.2
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
1.8.3
热应变脆化区
1.9
焊缝金属的结晶组织
1.9.1
特点
1.9.2
特征
1.9.3
焊缝金属二次结晶组织
1.10
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
1.10.1
焊接变形
1.10.2
影响焊接变形的因素
1.10.3
控制焊接变形的措施
1.10.4
焊接应力
1.11
焊接裂纹及其他缺陷的防止
1.11.1
热裂纹
1.11.2
冷裂纹和延迟裂纹
1.11.3
再热裂纹
1.11.4
层状撕裂
1.11.5
未焊透和未熔合
1.11.6
夹渣
1.11.7
气孔
1.11.8
咬边
1.11.9
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GB
50205―2001)
1.12
焊接接头的质量控制
1.12.1
材料匹配
1.12.2
焊接工艺方法
1.12.3
焊接线能量及焊接参数
1.12.4
加强焊前预热,控制层间温度
1.12.5
焊接方法
1.12.6
尽量减少组装造成的焊缝残余应力
1.12.7
对焊缝余高和焊缝咬边不容忽视
第2章
管道金属材料
2.1
管道金属材料的选用
2.1.1
压力管道金属材料的特点
2.1.2
压力管道金属材料的选用
2.2
API标准和管线钢
2.3
钢管
2.3.1
低压和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
3087―1999)
2.3.2
低压和中压锅炉用电焊钢管(YB
4102―2000)
2.3.3
低压液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2001)
2.3.4
锅炉用无缝钢管
2.3.5
结构用无缝钢管
2.3.6
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用直缝焊管(GB/T
9711.1―1997)
2.3.7
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用直缝焊管(GB/T
9711.2―1999)
2.3.8
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线用直缝焊管(API5L)
2.3.9
钢管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
2.4
钢板
2.4.1
压力容器用钢板
2.4.2
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板(GB
3531―1996)
第3章
管道焊接技术标准6
3.1
压力管道分类
3.1.1
压力管道的定义
3.1.2
压力管道分类、分级
3.1.3
中石化集团公司压力管道分类
3.1.4
管子系列标准
3.2
管道焊接常用标准
3.2.1
管道焊接常用标准
……
第4章
焊管设备
第5章
焊前准备
第6章
钢质管道焊接21法
第7章
不锈耐热低温耐蚀钢管道焊接
第8章
焊接制管
第9章
长输管道焊接技术
第10章
钛镍铝铜管焊接
第11章
塑料管道的焊接
2)试验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3)试验时,应测量试验温度,严禁材料试验温度接近脆性转变温度。
4)承受内压的地上钢管道及有色金属管道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埋地钢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且不得低于0.4MPa。
5)当管道与设备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压力试验时,管道的试验压力等于或小于设备的试验压力时,应按管道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当管道试验压力大于设备的试验压力,且设备的试验压力不低于管道设计压力的1.15倍时,经建设单位同意,可按设备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
6)当管道的设计温度高于试验温度时,试验压力应按下式计算:
Ps=1.5P〔б〕1/〔б〕2
式中 Ps-试验压力(表压),MPa
P-设计压力(表压),MPa
〔б〕1-试验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MPa
〔б〕2-设计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MPa
当〔б〕1/〔б〕2大于6.5时,取6.5。
当Ps在试验温度下,产生超过屈服强度的应力时,应将试验压力Ps降至不超过屈服强度时的最大压力。
7)承受内压的埋地铸铁管道的试验压力,当设计压力小于等于0.5MPa时,应为设计压力的2倍,当设计压力大于0.5MPa时,应为设计压力加0.5MPa。
8)对位差较大的管道,应将试验介质的静压记入试验压力中。液体管道的试验压力以最高点的压力为准,但最低点的压力不得超过管道组成件的承受力。
9)对承受外压的管道,其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内、外压力之差的1.5倍,且不得低于0.2MPa。
10)夹套管内管的试验压力应按内部或外部设计压力的高者确定。
11)当试验过程中发现泄露时,不得带压处理,应降压修复,待缺陷消除后,应重新进行试验。
碳钢衬塑管,性能性能:介质工作-100摄氏度至-250摄氏度介质工作压力:常温下耐负压70KPa。
碳钢管道或通俗称碳钢管是用钢锭或实心管坯经穿孔制成毛管,然后经热轧、冷轧或冷拨制成。
x 管道膨胀量
a为线膨胀系数,取0.0133mm/m
L补偿管线(所需补偿管道固定支座间的距离)长度
△T为温差(介质温度-安装时环境温度) 所以你这个管道的补偿量为:0.0133*35*120=55mm 至于用什么型号的,得看管道内流通的介质,如果是供热管道,内部流通的是水或者是蒸汽类,介质要考虑热损失的,需要管道做保温的, 选择就得用带外保护套的补偿器(包括直埋型和架空型补偿器) 如果不计热损失的,或者是埋地里面设井用补偿器,不用做保温的,可以选择普通型轴向波纹补偿器。 至于产品长度的话,得看波纹补偿器的结构形式了。上述我说的两种补偿器根据介质不同,产品长度是不同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忘采纳!
一、 穿线准备
1.检查管槽穿线前要严格进行穿线检查,具体要求参见相应的管槽检查要求,下面罗列的是严重影响穿线质量和进度的几个管槽质题:
Ø 管槽规格小。
Ø 接口处有毛刺。
Ø 埋地安装管槽阻塞、有水等。埋地管槽穿线前必须全面试穿。
2. 文档准备
Ø布线系统系统图
Ø布线系统平面图
Ø穿线技术要求
Ø空白穿线报告
3.穿线组织策划
Ø理解布线系统总体结构,不要穿错路线。
Ø能明确区分要敷设的各种电缆,不要用错电缆。
Ø熟悉电缆要经过的管路。
Ø有丰富的穿线经验,懂得预防典型的影响穿线质量和进度的问题。
Ø理解并牢记我们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电缆敷设的特殊要求。
Ø思路清晰,把信息点分组,一组一组地敷设,不多穿,不漏穿。每组应不超过20个信息点,否则同时穿放的电缆
穿放费力容易导致电缆损伤,也容易缠绕、打结,非常影响进度。
Ø忠实严谨地做标号,并记录长度刻度。
Ø严格地组织测试,用万用表逐条电缆测通断。
4.穿线技术要求
所有的钢管口都要安放塑料护口。穿线人员应携带护口,穿线时随时安放。 余长:电缆在计算机出线盒外余长30cm,余线应仔细缠绕好收在出线盒内。在配线箱处从配线柜入口算起余长为配线柜的
分组绑扎:余线应按分组表分组,从线槽出口捋直绑扎好,绑扎点间距不大于50cm。不可用铁丝或硬电源线绑扎。 转弯半径:50芯电缆转弯半径应不小于162mm。
垂直电缆通过过渡箱转入垂直钢管往下一层走时要在过渡箱中要绑扎悬挂,避免电缆重量全压在弯角的里侧电缆上,这样
响电缆的传输特性。在垂直线槽中的电缆要每米绑扎悬挂一次。
线槽内布放电缆应平直,无缠绕,无长短不一。如果线槽开口朝侧面,电缆要每隔1米绑扎固定一次。
电缆按照计算机平面图标号,每个标号对应一条4对芯线,对应的房间和插座位置不能弄错。两端的标号位置距末端25贴浅色塑料胶带,上面用油性笔写标号或贴纸质号签再缠透明胶带。此外在配线架端从末端到配线柜入口每隔1米用要在
皮上用油性笔写标号。
按3%的比例穿备用线,备用线放在主干线槽内,每层至少1根备用线。
穿线完成后,所有的4对芯电缆应全面进行通断测试。测试方法:把两端电缆的芯全部剥开,露出铜芯。在一端把数字万拨到通断测试档,两表笔稳定地接到一对电缆芯上;在另一端把这对电缆芯一下一下短暂地接触。如果持表端能听到断续
嘀”声,就OK,每根电缆的4对芯都要测。这样测试能发现的问题是断线、断路和标号错。
5.电缆保护
穿钢管时钢管两端要加护套,所有电缆经过的管槽连接处都要处理光滑,不能有任何毛刺,以免损伤电缆。 拽线时每根线拉力应不超过11公斤,多根线拉力最大不超过40公斤,以免拉伸电缆导体。 本系统使用的电缆是高速计算机网络电缆,价格昂贵,裕量很少。
电缆一旦外皮损伤以至芯线外露或有其他严重损伤,损伤的电缆段应抛弃,不得接续,接续的电缆无法满足信号传输要求整个工程中电缆的贮存、穿线放线都要耐心细致,避免电缆受到任何挤压、碾、砸、钳、割或过力拉伸。布线时既要满足
的余长,又要尽量节省,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浪费。 布线期间,电缆拉出电缆箱后尚未布放到位时如果要暂停施工,应将电缆仔细缠绕收起,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散置在施工
6.穿线检查
穿线完成后我方的施工负责人要对施工方的工作进行如下检查:
Ø检查穿线报告
包括长度刻度表,和测试结果。有了完整的《穿线报告》才能给穿线者付酬。
Ø现场检查电缆主干、分组绑扎情况、抽查标号、刻度,抽测通断。
7.基本问题
如果穿线不能实现基本技术要求会严重影响后期安装的进度和质量。
8.吊顶内线槽钢管、线槽穿线
吊顶上穿线需要架梯子作业,劳动强度较大,但如果管槽敷设都符合要求,应较顺利。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要一次穿太多(20根),一次穿40根比穿两次20根要费时,容易乱。
室内电缆一般应 铺设在墙壁顶端的电缆槽内。
通信设备和各种电缆线都应加以固定,防止随意移 动,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为了保护室内环境,室内要安装电缆槽,电缆放在 电缆槽内,全部电缆进房间、穿楼层均需打电缆洞, 全部走线都要横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