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之美|钢管椅 为什么要用钢管做椅子?
钢管椅
马歇尔布劳耶
【瓦西里椅】
因为布劳耶做这把椅子的时候,他在德国的一个设计学校上学,而瓦西里·康定斯基就是那个学校的老师。
布劳耶做出这把椅子之后,被正在装修房子的康定斯基看上了。他就让布劳耶给他做了一把。
后来,有个意大利商人知道了这个故事,就把这把椅子叫做“瓦西里椅”。
【革命性的椅子】
布劳耶是第一个用钢管做椅子的人。
钢管椅是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
之前的大部分椅子都是有风格的,说得简单点,就是有装饰的,比如雕个花啊,刻个贝壳啊,包个丝绒外套啊,等等。
作为一把椅子,理论上来说,只要有一块地方可以让人放臀部,有一块地方可以让人的背靠下来,还有一个地方可以放两只手,就足够了。
它就是这样一把椅子,除了这些必要的功能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多余的东西。所以说,它的功能决定了它的外形。
(包豪斯诞生在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毁灭了很多东西,所以战后的德国百废待兴。
有很多人需要重建家园,有很多房子需要重建,有很多人需要重新布置他们的家,所以他们需要大量的房子、家居等等。
所以,以最少的成本创造最大的舒适是当时德国的急切需要,因为战后需要快速地重建。
之前的,像19世纪末或者是20世纪初的那种花大量时间搞没用的装饰的那种家居,已经不再适合那个时代了。
包豪斯的理念才适合那个时代的德国。这把椅子也是很符合当时的那种要求的。
虽然包豪斯适用于战后的德国,但是包豪斯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所谓极简家居风、北欧极简风,再到宜家的平价家居,都是从包豪斯那儿来的,他们都是包豪斯精神上的继承人。)
拆卸钢管椅子需要根据具体款式和构造进行操作,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拆卸步骤:
1. 确定需要拆卸的部位:可能需要拆卸的部位包括靠背、扶手、座椅等。
2. 检查连接方式:不同的钢管椅子可能存在不同的连接方式,如螺丝固定、卡扣连接等。
3. 准备工具:通常需要使用螺丝刀、扳手、锤子等基本工具。
4. 拆卸过程:根据连接方式将钢管椅子相应部位的组件拆卸下来。比如,如果连接方式是螺丝固定,需要用螺丝刀或扳手拆下螺丝;如果连接方式是卡扣,需要用锤子轻轻敲打,使卡扣松开,然后拆卸对应部位的组件。
5. 清理维护:完成拆卸后,可以清理维护各个组件,以便于下次安装使用时更加顺畅。
需要注意的是,在拆卸钢管椅子时,应该遵循安全操作规范,如注意防滑、使用适当的工具及正确的姿势等,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1、把原来的焊口用打磨机认真打磨一下。
2、对好对正用亚弧焊点上。
3、用亚弧焊焊接,亚弧焊焊接不锈钢会很牢固。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这十把诞生于亚欧大陆各地的座椅设计承载了多元文化的深厚文脉,见证了设计史上的重大思潮与技术变革,也陪伴众多设计巨星冉冉升起。走近它们,读懂它们,这些日常陪伴我们左右的座椅,将被赋予更加深刻的含义。
设计师:Pavel Janák
年代:1911年
品牌:Modernista presented by Coznap
这款 Janák 座椅凭借其极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成为捷克立体派家具中最引人注目的设计之一。在华美的外观之外,由于制作品牌 Modernista 长期从事复制品生产的木匠的精密工作,高超的技艺赋予了这款座椅极大的舒适度。
设计师:Vlastislav Hofman
年代:1911
品牌:Modernista presented by Coznap
Vlastislav Hofman 在1911年设计了这把造型独特的座椅,作为雕塑家 Josef Mařatka 内饰的一部分。座椅腿部的斜角边缘和覆盖整个面板的贴面的三角形表面,使这款立体派杰作的整体结构变得新意十足。Modernista 在布拉格装饰艺术博物馆所持原件的基础上翻新制造,再现百年前的经典。
设计师:Josef Gočár
年代:1913
品牌:Modernista presented by Coznap
Josef Gočár 在20世纪上半叶的捷克建筑界享有重要地位。除了建筑设计外,他在家具、灯具、钟表设计等领域也颇有造诣,推动捷克设计在立体主义浪潮中大放异彩。1913年,Josef Gočár 为演员 Otto Boleška 设计了一个立体派房间,其中的家具由他一并负责,这款极具代表性的立体主义座椅也是其中之一。
设计师:Jindřich Halabala
年代:1931
品牌:Modernista presented by Coznap
1931年,Jindřich Halabala 设计了这款具有创新的框架风格的钢管椅。这款座椅的靠背和椅背由藤制编织材料制成,基于双悬臂原理,因此可以向前和向后倾斜,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就座体验。
年代:1930s
品牌:Modernista presented by Coznap
十多年前,Modernista 发现了一些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标有K106的原装管状扶手椅。但迄今为止,这件座椅的设计师仍无从考证。该座椅采用软垫材质,流畅的金属框架使其具有恰到好处的优雅感。该作品在1930年代被普遍用作汽车内饰座椅,也常用于小型飞机。
设计师:Grete Jalk
年代:1963
品牌:Lange Production presented by Coznap
GJ Bow Chair 被誉为“二战后惊人的设计创新”,由丹麦极具影响力的女性设计师 Grete Jalk 设计于1963年。Grete Jalk 力求椅子与人体有良好贴合度的同时也要保证椅子坚固的支撑结构。Bow Chair如同雕塑般优美的曲面非常贴合人体,稍低的座面高度以及略后倾的椅背角度确保了它的舒适度。设计师还使用了当时尤为“前卫”的层压工艺。它的形状类似于折纸,通过弯曲和层压的复杂过程实现,将木材加工的材料和技术推向新的极限。
设计师:Fabricius &Kastholm
年代:1965
品牌:Lange Production presented by Coznap
FK 87 Grasshopper Chair(蚱蜢椅)由 Preben Fabricius 和 Jorgen Kastholm 共同设计。从座椅的名字就可以猜到,它的造型就犹如蚱蜢一般,极富跃动感与趣味。优良的做工和舒适的体验锦上添花,使之成为了一款经典的躺椅。椅子框架采用拉丝实心不锈钢材质,结实牢固又充满现代元素。
设计师:Fabricius &Kastholm
年代:1967
品牌:Lange Production presented by Coznap
FK 82 X 座椅由 Preben Fabricius 和 Jørgen Kastholm 于1967年设计,最初由德国 Kill International 生产。尽管两位设计师分别创作了一些有趣的设计作品,但“完美,美学和极简化”的设计理念使他们开启了一段长达八年的合作。他们采用钢、玻璃、皮革等材质,为世界创造了一系列造型简约而实用性强的高质量设计。
设计师:Jørgen Kastholm
年代:1968
品牌:Lange Production presented by Coznap
丹麦著名设计师 Jørgen Kastholm 以其完美融合形式、功能和外观的家具设计而闻名于世,他设计家具系列也因此成为丹麦设计DNA不可或缺的一部分。Kastholm 早年接受过铁匠的培训,这段独特经历在他之后的设计中留下痕迹,形成独特风格。这款 JK 710 Skater Chair 巧妙地将皮革和金属融合为一体,在符合人体工学的基础上兼备流畅简约的造型。
设计师:新居猛 Takeshi Nii
年代:1970
品牌:NychairX
1970年,日本设计师新居猛 Takeshi Nii 以日本紧凑的住宅环境为背景,设计了这款包裹感及坐感舒适的,具有极易收纳功能,质朴华美的作品 NychairX 。经精确计算椅子的扶手曲度和高度,椅背的角度和面料质地等特性相结合孕育出了包裹感舒适的坐感。在约一块榻榻米大小的面积里创造出舒适的空间。该作品荣获过GOOD DESIGN, LONG LIFE DESIGN奖项,在国内外受到很高的评价,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得到很多忠实用户的爱戴。
设计师:Hans Sandgren Jakobsen
年代:2017
品牌:XUE
黛西椅由丹麦著名设计师 Hans Sandgren Jakobsen 与 XUE 家具合作制造,2017年荣获IF设计金奖。座椅采用符合人体塑形、厚度仅有6毫米的德国材料3D弯曲木,既节省物料又极为舒适。它用最贴合人体的线条和简洁内敛的造型,完美诠释了北欧家具的设计语言和理念,椅腿与椅座的连接亦颠覆了传统结构,具有独特的视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