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棍的保养有什么注意事项
双截棍 -保养护理
双节棍平时就要注意好保养和护理,这样才能经久耐用。首先,不可随意用双节棍挥击硬物,以免棍身破裂;平常不用时,不要乱扔,一定要放进棍套。其次,每次练完棍
之后,一定要清洗一下汗渍,先用布沾点清水擦洗掉汗渍,再用干布擦,后置于通风干爽的地方,以免铁链生锈或尼龙绳受潮。不可长期置于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以
免棍身开裂。双节棍宜经常练习,并用润滑油涂抹铁链,以保持其扭转灵活,可以每月用浸橄榄油,山茶油或其他植物油的毛巾擦拭保养一次,防止铁链生锈,保持
万向螺栓的灵活性。如果是尼龙绳式双节棍,要经常在棍顶端内外两侧涂蜡,以减少磨损,也可在尼龙绳链上适当涂点蜡保养。
双截棍:
即双节棍,又名二节棍、两节棍、二龙棍,
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件奇门武器。短小精悍,威力巨大,普通人也可以打出160斤以上的力。熟练后有如两臂暴长,如虎添翼。双节棍运动是集健身、防身、
表演、竞技于一体的新兴时尚运动,它以李小龙宗师发扬光大,并为中国传统武术套路为基础,加入身形、步法、走位,融汇刀枪剑棍九节鞭等动作,也可加入现代
时尚的音乐和舞蹈元素。双节棍的技术分为攻击、防守、反击三部分。动作变化无穷,其招分为劈、扫、打、抽、提、拉等等。它不但可以攻击对方的上三路、中路,而且对下三路(即脚跟或上下5寸的部位)的攻击尤为厉害。凡被击中者疼痛难忍,终至倒地不起,失去抵抗能力。国内外许多武术爱好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对双节棍独具钟情,格外喜欢。
这是对木棍起保护作用的。
1、木质棍保养的最佳法门是多练多碰,长时间不用时放置在通风干燥阴凉处,是为了防止其木质变形(店里标注老料的基本没有变形这一问题,因为大致都是上百年老料子,水分早跑得差不多了)。一般木质不用核桃油,店里凡在介绍写明我初期用核桃油保养的,如黑檀、酸枝、红木类可三、五个月,半年保养一次,干布沾些核桃油擦拭即可,忌过量、过勤、防止油阴、过犹不及;
2、棍子的包浆是一个渐进的习练过程,没必要急于包浆。棍子在多次摸、碰、练习之后自然而然会包浆,时间依据木质性质、料子新老等因素,包浆时间不定。棍子包浆之后一般颜色变深、圆润。但是,我个人以为包浆与否无所谓,棍子包浆和棍法是否提升也不见得有直接的关系。倒是正确的练法、勤于思考,比这个重要的多;
3、木质绳索双节棍,如是实战或者新手,我一般推荐12厘米,这个是因为可腾出辅助手,做好身体、头部的防护;如是表演,则14、15左右,这样可以更好的做一些舞花;如果有了一定基础、或是已经习惯了一个长度,亦无必要非要调整到12厘米,人是根本、棍是延伸,以人为主、棍子为辅。
最好平放,不要让它受力,长时间受轻力会变形
这个过程如果把握的好话,也需要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彻底干透
粗的成功可能性比较大,太细就真的没有必要了
还有跟树木的材质也很有关系,好材料越致密更容易保存,太松软的材料会容易腐烂
二、如果是干木棍:
1. 机械法防裂:
在已干燥的木材上用铁丝捆端头,使用防裂环、组合钉板等,用机械的方法强制木材不要膨胀和收缩,这样也可以避免木材发生开裂。
2. 改进制材时下锯的方法:
木材各向异性,在同样的温、湿度变化的情况下,其湿涨、干缩系数最大的是弦向,其次是径向,纵向的变化最小,所以下锯时多生产一些径切板,可以减少开裂。特别是带有髓心的板材干燥时容易发生严重的劈裂,这是由于髓心附近径向和弦向的收缩差异引起的,它发生在干燥初期,最初裂缝仅呈现于端部表面,随着干燥的进展它可以向着髓心并沿纵向扩展。这种裂纹在干燥时较难防止,最好的方法是在制材时避免生产带髓心的板材(“去心下料”)。
3. 涂刷防水涂料:
在木材的端部和表面涂刷防水涂料,减缓木材表面的蒸发强度,这样可以减少木材内外的含水率梯度,也可以减少木材的开裂。
4. 采用高温定性处理:
减少木材内裂的方法可采用高温定性处理,产生内裂的木材表层伸张残余变形可以在干燥过程结束前对木料进行高温高湿处理来消除。在处理时,木料表层因加湿膨胀而产生压缩残余变形,与原有的伸张残余变形抵消,处理后多余的水分被蒸发,随内层木材一起收缩,因而木材中可以不产生残余变形,木材内裂也因此而消除。
5. 用防水剂进行浸注处理:
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用防水剂进行加压处理,使防水剂深深的进入到木材中,以达到持久性的良好防裂效果。
这是对木棍起保护作用的。
1、木质棍保养的最佳法门是多练多碰,长时间不用时放置在通风干燥阴凉处,是为了防止其木质变形(店里标注老料的基本没有变形这一问题,因为大致都是上百年老料子,水分早跑得差不多了)。一般木质不用核桃油,店里凡在介绍写明我初期用核桃油保养的,如黑檀、酸枝、红木类可三、五个月,半年保养一次,干布沾些核桃油擦拭即可,忌过量、过勤、防止油阴、过犹不及;
2、棍子的包浆是一个渐进的习练过程,没必要急于包浆。棍子在多次摸、碰、练习之后自然而然会包浆,时间依据木质性质、料子新老等因素,包浆时间不定。棍子包浆之后一般颜色变深、圆润。但是,我个人以为包浆与否无所谓,棍子包浆和棍法是否提升也不见得有直接的关系。倒是正确的练法、勤于思考,比这个重要的多;
3、木质绳索双节棍,如是实战或者新手,我一般推荐12厘米,这个是因为可腾出辅助手,做好身体、头部的防护;如是表演,则14、15左右,这样可以更好的做一些舞花;如果有了一定基础、或是已经习惯了一个长度,亦无必要非要调整到12厘米,人是根本、棍是延伸,以人为主、棍子为辅。
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甩出有点困难/太容易。
钢卡决定了收缩状态的出棍所需力度,只需要用钳子(最好是尖嘴钳)将钢卡的钢片夹扁,出棍力度即会减低,弄宽则反之。同时甩出后锁定的稳固度也和甩出时的力度有关,可以自己用钳子调整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力度。
2、顶端节锁定较紧,难以收回。
垂直下落到平整的硬地面(水泥地),反复几次,即可成功收回。如果实在是嫌顶端节锁定太紧收回不便,可以自己用2B铅笔往顶端节喇叭口处涂些铅笔粉,可以减低锁定。
清理。结疤的地方,明显的可用刀片削平,但掌握不好容易削的太厉害凹进去;或者拿碎玻璃片反复刮平,平整又光滑,再用砂纸打磨一下,但这样比较费点功夫。
汗水或盐水逐步渗入。定期通过使用或者擦拭或者短时间渗泡,就是要让棍子里面含有一定盐分,因为盐是吸水的,有利保持棍子有一定湿度。但千万别想当然拿盐水长时间泡棍子,过度的操作会破坏棍子的内部木质纤维关系。
科学放置。长时间不用的棍,最好是挂起来,让棍体自然垂直,或者平放干爽的地面。斜靠或搁置容易时间长了引起变形弯曲,很难再纠正。
防潮防蛀也很重要。在潮湿不透气的地方放久了,棍表面会起青黑色的霉,所以需要隔一定时间检查擦拭保养。如果棍上有小洞,有时会有木头末出来,重量在慢慢变轻,这根棍肯定是有虫啦,应该马上治虫害及时控制。如果发现晚了虫孔多的就只好扔掉,免得其它一起放的枪棍也一起遭殃,在重要场合就更不要用了,免得到时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