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座次礼仪
座次分布:面门居中位置为主位;主左宾右分两侧而坐;或主宾双方交错而坐;越近首席,位次越高;同等距离,右高左低。
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
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
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扩展资料:
用餐礼仪:
1、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有的人吃饭喜欢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2、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座次礼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餐桌礼仪 (礼仪种类)
酒桌上座次很有讲究。
如果是一间房间的雅座,正冲着门口的座位是主陪,就是主家,也就是请客的主人。他面对着门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客人可能并不是同时来到,这样便于看到每一位客人的来临,可以及时站起来迎接客人。如果是多间的雅座,有休息室什么的,一边每间都会有个装饰的门,冲着这个装饰门的就是主陪。再就是酒桌上的手绢也能看出来,主陪、副陪、主宾、副宾的手绢都有特殊的造型,这个可以留意一下。再就是有时候客人没来全,主要是主宾没来,大家一般都不会落座,都在休息间坐沙发上等,这个时候不要一屁股坐下。
客人全部落座,主陪的右手边是主宾,就是今晚宴请的主角,左手边是副宾。如果主人对宴请的一行人不是很熟悉,这里面肯定有一个和主陪熟悉的人,他会请这个人安排主宾、副宾的位置。一般主宾落座,会安排其他随他来的客人的位置。
主宾一般很好安排,谁的官大谁就座,倒是不分年纪大小,除非这个该坐主宾位置的人自己让给他曾经的老领导、师傅等等他比较尊敬的人,那另当别论。
副陪坐在主陪的对面,坐在“副陪”右面的叫“三宾”,左面的叫“四宾”。服务员倒酒的时候,是顺时针,从主宾开始、主陪、副宾一次到过来。上菜的时候也是放到托盘上,然后顺时针转到主宾的面前。
中国酒桌上的座位大有讲究,它的讲究根据酒桌旁所坐的人不同而不同,它分家人朋友没那么多讲究的酒桌,也分主客泾渭分明的酒桌等等。接下来细说说后者。
主人宴请客人,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视讲究,最需要讲究的酒桌形式之一。它的总体原则是“客随主便,以客为尊”。就是说作为主人,是有责任有义务,把尊贵的客人引向最尊贵的位置的。而作为客人,根据主人的指引,当仁不让坐在相应的位置上。这是很好理解的。但在很多实际的场合中,有些客人不懂,或者有些客人很懂但出于礼貌,谦让等原因就是不往主位上坐,那么这个时候,主人只要诚心诚意地让过了,甚至是让过几次客人还不动,那么就无需再让了,“以客为尊”就好了,尊重他的选择也一种尊重。不是说,非要把客人弄到主位上去,才是最大的尊重。
然后是主位的确认。记住,每张桌子的主位或者叫上座只有一个,表示独一无二的意思。在我国,它通常以“面朝大门为尊”。它暗含着视野最开阔,“一览众山小”的意味在其中。
这样以主位为中心的酒桌,它左右手边的位置,离它的距离越近,表示它的位置相对越尊,直到背对着门,看不见门的那个位置相对最低。众所周知,那一般是上菜的通道。所以那个位置,懂规矩的人是不会让宾客去坐的,即便是次宾。主客之外的主和宾,主要有两种座次分布方式,一个是“主左,宾右”分两侧而坐;另外一个是主宾双方交错而坐。这里注意,在主位确定之后,很多时候会遵循“以左为尊”的原则,即主位左侧的主陪人员是主人的位置。然后依次排。
但有些时候,实际的情况会更复杂一些,比如有时请客的主人实际的身份地位比主客更尊,比如客人方面身份地位都比主人高的不止一位,那么这就要求主人在掌握原则的基础上,把功课做扎实,对面几个人,自己方几个人,想怎么坐提前安排好。如果是前者,就要考虑自己坐主位,左右两侧以及再两侧人员等等;而如果是后者则要考虑客人们的习惯,因为有些朋友出来应酬也喜欢挨着,强行穿插开,就有点违反了“疏不间亲”,所以在不能确认的情况下,可以想想办法和主宾或者其他人私下确认一下,有没有其他的讲究。不犯忌,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讲究。
另外,现在很多酒店、饭店的酒桌布置是可以很灵活的,比如有过有需要,可以让酒桌上面朝大门的“主位”,不再局限于过去的一个,可以酌情安排两个,表示平起平坐,并驾齐驱的意思。背门的位置可以根据情况不安排人等等。以上就是我对中国酒桌有什么讲究的一些理解。
1、正冲着门口的座位是主陪
2、主陪的右手边是主宾
3、副陪坐在主陪的对面
1、正冲着门口的座位是主陪,就是主家,也就是请客的主人。他面对着门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客人可能并不是同时来到,这样便于看到每一位客人的来临,可以及时站起来迎接客人。
2、客人全部落座,主陪的右手边是主宾,就是今晚宴请的主角,左手边是副宾。如果主人对宴请的一行人不是很熟悉,这里面肯定有一个和主陪熟悉的人,他会请这个人安排主宾、副宾的位置。一般主宾落座,会安排其他随他来的客人的位置主宾一般很好安排,谁的官大谁就座,倒是不分年纪大小,除非这个该坐主宾位置的人自己让给他曾经的老领导、师傅等等他比较尊敬的人,那另当别论。
3、副陪坐在主陪的对面,坐在“副陪”右面的叫“三宾”,左面的叫“四宾”。服务员倒酒的时候,是顺时针,从主宾开始、主陪、副宾一次到过来。上菜的时候也是放到托盘上,然后顺时针转到主宾的面前。
1、以右为尊,前述桌席的安排,已述及尊右的原则,席次的安排、亦以右为尊,左为卑。故如男女主人并座,则男左女右,以右为大。如席设两桌,男女主人分开主持,则以右桌为大。宾客席次的安排亦然,即以男女主人右侧为大, 左侧为小。
2、职位或地位高者为尊,高者座上席,依职位高低,即官阶高低定位,不 能逾越。
3、职位或地位相同,则必须依官职传统习惯定位。
4、遵守外交惯例,依各国的惯例,当一国政府的首长,如总统或总理款宴外宾时,则外交部长的排名在其他各部部长之前。
5、女士以夫为贵,其排名的秩序,与其丈夫相同。即在众多宾客中,男主宾排第一位,其夫人排第二位。但如邀请对象是女宾,因她是某部长,而这位先生官位不显,譬如是某大公司的董事长,则必须排在所有部长之后,夫不见得与 妻同贵。
宴会礼仪的座次:
1、座位的礼仪 。
一般的宴会,除自助餐、茶会及酒会外,主人必须安排客人的席次,不能以随便坐的方式,引起主客及其他客人的不满。尤其有外交使团的场合,大使及代表之间,前后有序,绝不相让。兹就桌次的顺序和每桌座位的尊卑。
2、桌次的顺序。
一般家庭的宴会,饭厅置圆桌一台,自无桌次顺序的区分,但如果宴会设在饭店或礼堂,圆桌两桌,或两桌以上时,则必须定其大小。其定位的原则,以背对饭厅或礼堂为正位,以右旁为大,左旁为小,如场地排有三桌,则以中间为大, 右旁次之,左旁为小。
3、席次的安排。
宾客邀妥后,必须安排客人的席次。目前我国以中餐圆桌款宴,有中式及西式两种席次的安排。
1.桌次排列
在中餐宴请活动中,往往采用圆桌布置菜肴、酒水。排列圆桌的尊卑次序,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由两桌组成的小型宴请。这种情况,又可以分为两桌横排和两桌竖排的形式。当两桌横排时,桌次是以右为尊,以左为卑。这里所说的右和左,是由面对正门的位置来确定的。当两桌竖排时,桌次讲究以远为上,以近为下。这里所讲的远近,是以距离正门的远近而言。 第二种情况,是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桌数所组成的宴请。在安排多桌宴请的桌次时,除了要注意“面门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规则外,还应兼顾其他各桌距离主桌的远近。通常,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桌次越低。 在安排桌次时,所用餐桌的大小、形状要基本一致。除主桌可以略大外,其他餐桌都不要过大或过小。 为了确保在宴请时赴宴者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所在的桌次,可以在请柬上注明对方所在的桌次、在宴会厅入口悬挂宴会桌次排列示意图、安排引位员引导来宾按桌就坐,或者在每张餐桌上摆放桌次牌(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2.位次排列
宴请时,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别。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四条,它们往往会同时发挥作用。 方法一,是主人大都应面对正门而坐,并在主桌就坐。 方法二,是举行多桌宴请时,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方法三,是各桌位次的尊卑,应根据距离该桌主人的远近而定,以近为上,以远为下。 方法四,是各桌距离该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讲究以右为尊,即以该桌主人面向为准,右为尊,左为卑。 另外,每张餐桌上所安排的用餐人数应限在10人以内,最好是双数。比如,六人、八人、十人。人数如果过多,不仅不容易照顾,而且也可能坐不下。 根据上面四个位次的排列方法,圆桌位次的具体排列可以分为两种具体情况。它们都是和主位有关。 第一种情况:每桌一个主位的排列方法。特点是每桌只有一名主人,主宾在右首就坐,每桌只有一个谈话中心。 第二种情况:每桌两个主位的排列方法。特点是主人夫妇在同一桌就坐,以男主人为第一主人,女主人为第二主人,主宾和主宾夫人分别在男女主人右侧就坐。每桌从而客观上形成了两个谈话中心,如图9-5和如图9-6。 如果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尊重,也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坐,而请主人坐在主宾的位子上。 为了便于来宾准确无误地在自己位次上就坐,除招待人员和主人要及时加以引导指示外,应在每位来宾所属座次正前方的桌面上,事先放置醒目的个人姓名座位卡。举行涉外宴请时,座位卡应以中、英文两种文字书写。中国的惯例是,中文在上,英文在下。必要时,座位卡的两面都书写用餐者的姓名。 排列便餐的席位时,如果需要进行桌次的排列,可以参照宴请时桌次的排列进行。位次的排列,可以遵循四个原则。 一是右高左低原则 两人一同并排就坐,通常以右为上座,以左为下座。这是因为中餐上菜时多以顺时针方向为上菜方向,居右坐的因此要比居左坐的优先受到照顾。 二是中座为尊原则 三人一同就坐用餐,坐在中间的人在位次上高于两侧的人。 三是面门为上原则 用餐的时候,按照礼仪惯例,面对正门者是上座,背对正门者是下座。 四是特殊原则 高档餐厅里,室内外往往有优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供用餐者欣赏。这时候,观赏角度最好的座位是上座。在某些中低档餐馆用餐时,通常以靠墙的位置为上座,靠过道的位置为下座。
西餐
举行正式宴会时,座席排列按国际惯例:桌次的高低依距离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右高左低,桌次多时应摆上桌次牌。同一桌上席位的高低也是依距离主人座位的远近而定。西方习俗是男女交叉安排,即使是夫妻也是如此。
桌位的安排
主人的位置 因为主人有责任让整个活动气氛自始至终保持活跃,对意外事情能及时处理。那么,他或她就坐的位置必须是能观察到整个活动范围的位子,同时也是客人们比较好找到的位子。
客人的安排 首先是那些有名望的,长辈的客人,应给他们安排比较优越的位子,例如在主人旁边或同主人同桌,在其它桌子的话,也应是角度和位子比较舒服的地方。
相邻客人间的安排 为了让晚会能顺利进展,客人之间相互融合,在安排座位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 两位客人之间有隔阂的话,不宜放在一起。
◆ 两位客人的嗜好不同,谈不到一起的,也不应安排他们并排坐。
◆ 两位客人如在语言沟通上(不讲同一种语言)有障碍的话,安排在一起也是没有意义的。
◆ 两位客人的年龄悬殊很大的(当然近亲除外,例如祖孙关系)也不方便让他们坐在一起。
孩子就坐 最好是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单独的桌子进餐,如果没有可能,安排他们坐进出比较方便的位置为宜。
行动不便的客人 一定要安排他们的监护人坐在旁边以保证他们的进餐便利和得到照顾。
男女搭配相邻而坐为佳,但一般夫妇俩人不必非要坐到一起,除非他们是初恋的年轻人。
面对门的为主位。如果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尊重,也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坐,而请主人坐在主宾的位子上。酒桌上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
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侧右席为首席。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扩展资料:
1、“主陪”位置。
主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一顺位,即是请客的最高职位者,或陪酒的最尊贵的人。位置在正冲门口的正面。主要作用基本就是庄主,把握本次宴请的时间,喝酒程度等。
2、“副陪”位置。
副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二顺位,是陪客者里面第二位尊贵的人。位置在主陪的对面,即背对门口。传统意义上,这个位置应该坐请客买单的人。
但随着近几年请客腐败之风的盛行,一般情况下,陪客者是倾巢出动,因此实际上,掏钱这样的小事是用不到第二顺位的请客者亲自出马的,所以,这个位置更多的是带动客人喝酒。
3、“主宾”位置。
主宾是客人一方的第一顺位,是客人里面职位最高者或地位最尊贵者做的地方。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由于许多人对山东喝酒的猛烈程度有所顾及,所以对山东规矩略知一二的外地客人,有时会选择让酒量大的人来做这个位置,这是不对的。
请客的规矩更多的时候实际是一种礼仪,实质还是一个尊重。如果出现上述的情况,实际上真正的主宾不会少喝多少,名誉的主宾一般会被灌倒。
酒桌座次很有讲究,有地方不同,规矩也不同。
就拿我们农村来比,酒桌上,如果是,我们自家人过年过节的时候吃饭,也就是老人和最小的孩子坐在主座上,剩下的人就随便乱做。
如果家里来客人,客人要看年龄的大小,辈分的高低,来安排就座。如果来的客人里面有,不是一个姓的客人,或者还有,一个姓的家人,那么家人年纪再大,辈分有多高,也不可以坐主座。客人年纪最小,辈分最低,他也要坐主座。
我记得有一次,我跟我二舅舅一起去九姥姥那边拜年,吃饭的时候九姥姥就给我按在主座上,咋说我也不做,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孩子,只有十几岁,我就跟九姥姥说,下面还有个舅舅,我怎么可以坐在上面,九姥姥跟我说,这个座位本来是你爸爸的,你爸爸今天没有来,你应该替他坐在这里,虽然当时我听明白了意思,但是我还是没有做。
如果是新上门的女婿,那么来的客人再多,年龄再大,辈分再高,他也不可以坐主座,主座应该是新上门的女婿坐。
还有如果办什么事情?家里有很多客人,娘家人为大,应该坐在上房的东面桌子。而剩下的客人,就随他们自己做。
如果在饭店里面吃酒席,那就是没有什么主座,也就是做东的人,坐在门的对面,因为来客人,他方便站起来迎接客人。
所以我们农村酒桌上的座次就是这样的讲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讲究,也许别的地方比我们讲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