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哪里有卖石英砂的,
你好,
江苏省是没有产石英砂的,石英砂产地在河北,河南巩义,山东等地。
如果江苏省有的话,那么有两种可能:1.是从外地调的砂,含运费,成本高。2.是本地河砂,硅含量低,水处理运用中效果差。上述三个地方的石英砂中以河南巩义地区的石英砂最为白、规格很全。河北、山东地区石英砂都在千元左右,河南巩义地区石英砂在五百元左右。河南地区消费非常的低,物价所以也就低。
谢谢,望采纳
东海县双友硅制品有限公司,专职生产石英砂石英粉,产品一般销往黑龙江新疆日本等地,此外还有东海县双友碳化硅微粉厂 ,地址在东海县横沟乡驻地,东海县城西双湖边上,天一居小区对面也有一家石英厂。你可以咨询下,此外平明应该也有的,具体厂名不太清楚的,不过东海县城有硅产业协会,你可以到那里去咨询,地址在县城利民路。
矿区位于宿迁市城北约8公里之白马涧及马陵山等地。宿迁—新沂公路通过矿区,沿公路向南4公里与京杭大运河相接,水陆交通方便。
矿层赋存于第三系上新统宿迁组,见矿3—4层。呈似层状、透镜状,总厚度在矿区北部薄,中部及东南部较厚。白马涧矿区见矿3层,主矿层长500米,宽200米,厚2—13米;马陵山矿区见矿4层,主要矿层长1000米,宽400米,平均厚11.4米。矿石呈不等粒砂状结构、含砾砂状结构,块状构造。胶结物为泥质,胶结程度差,浸水易散。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及泥质物。矿石化学成分平均含SiO2 87.87%—90.50%,Al2O3 5.04%—6.67%,Fe2O 0.19%—0.21%,CaO 0.18%—0.32%,MgO 0.03%—0.11%,SO3 0.01%,K2O 1.75%—3.62%,Na2O 0.90%—1.32%,Cr2O3 0.001%,TiO2 0.03%—0.22%,烧失量0.30%—1.55%。经淘洗后白马涧矿区的精矿含SiO2一般90%—94%,Al2O3 2.5%—5%,Fe2O3 0.07%—0.25%,符合平板玻璃Ⅰ、Ⅱ级品要求;马陵山矿区的精矿含SiO2 96.25%,Al2O3 1.81%,Fe2O3 0.085%,达到Ⅰ级品要求。矿石易采、易选,平均含矿率60%左右,回收率37.56%。矿床成因类型属河湖相沉积矿床。
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英商卜内门洋碱公司经理李德立来宿迁购白马涧一带玻璃砂地约200亩,开采白马涧玻璃砂矿。光绪三十一年(1905),南通张季直、徐州许九香等联合发起创办宿迁耀徐玻璃厂,并购砂地1000亩,后李德立将所购之地转卖耀徐玻璃厂。光绪三十三年(1907)开机制造各种玻璃,当时年用玻璃砂约6.2万吨,生产平板玻璃18万箱及其他瓶、灯、器皿等,该厂最盛时期职工达3000余人,为清末全国规模最大的玻璃厂。该厂于1911年倒闭,但当地仍在小规模开采,供当地小型厂家吹制瓶、灯等用。
该区玻璃砂矿于光绪年间由美国人发现。1924年刘季辰、赵汝钧曾进行调查,在其所著的《江苏地质志》中,对宿迁玻璃砂矿有简短的说明。
1936年初,南京地质调查所派孙健初到宿迁对砂矿分布、开采情况进行了调查,于4月提交了《江苏宿迁县三台山玻璃砂矿》报告,估算了纯石英矿石储量约1103万吨,并认为砂层之地质年代属上新世。
为了发展地方建材工业,1956年,宿迁人民委员会对宿迁城北玻璃砂矿地质及开采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沿马陵山一带长达35公里,宽2公里的范围内断断续续蕴藏有玻璃砂矿,仅在南部晓店以南的两处(分别长3800米、2550米,宽1500米、1200米),即含净砂2.26亿吨,于12月提交了《宿迁玻璃砂矿和有关资料》的调查。认为该砂矿经过很多大小玻璃厂应用,证实质量很好,能生产各种玻璃。砂矿分布面积极大,资源丰富,埋藏浅,易开采。同时当地有大批能从事玻璃制造操作的技工,如能就地建厂制造各种玻璃制品,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958年5月,淮阴地质队苌凤德、敬兴辽、王福寿等根据省地质局下达的任务,为满足宿迁江苏玻璃厂建厂所需的石英砂矿资源,对白马涧一带砂矿进行普查和勘探,在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3公里范围内,施工42个钻孔,进尺1400米。见有9个矿层,对矿层的产状、形态、质量变化等,基本了解清楚。于1959年12月提交了《江苏省宿迁玻璃砂矿地质勘探工作总结报告(1958—1959年)》,探明矿石原矿储量近2亿吨,经水选后精矿储量1.17亿吨,认为该砂岩矿分布广,南迄泗洪县重岗山,北至新沂南峒峿山均有发现,远景很大。
为了给江苏玻璃厂建厂设计提供地质依据,1960年3月淮阴地质队苌凤德、敬兴辽、寿保安等根据江苏省地质局下达的任务,在1958—1959年大面积普查的基础上,对质量较好的白马涧砂矿进行勘探工作,施工17个钻孔,进尺459米,连同1958年、1959年在本区施工的7个钻孔,进尺271米,共计进尺730米。于同年6月提交了《江苏省宿迁县白马涧玻璃砂矿最终勘探报告》,探明矿石原矿储量3223万吨,经水选后精矿储量2013万吨,大于0.5毫米的石英砂矿石储量1236万吨。1961年5月,经江苏省地质局审查,将最终报告降为中间报告,批准矿石原矿储量3207万吨,其中可供利用的储量78万吨。
1965年8月,建筑材料工业部地质总公司华东分公司505队李宝大、温作红、黄以超等,根据江苏省建设厅的要求,对白马涧石英砂矿进行重新勘探,施工18个钻孔,进尺418米。于1966年12月提交了《江苏省宿迁县白马涧石英砂矿地质勘探报告》,探明玻璃砂矿储量264万吨,其中可供利用的储量168万吨。1967年11月经建筑材料工业部地质总公司华东分公司审批,本报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1981年6月,为了满足江苏玻璃厂发展和扩大生产的需要,国家建材局地质公司江苏地质勘探大队李若林、肖拱坚等人,根据江苏省建材局的要求,在宿迁白马涧及其附近对玻璃用石英砂矿进行扩大找矿勘探工作,6月份该队派出普查组在白马涧砂矿周围进行踏勘选点,经综合分析研究后选定在白马涧砂矿之东与其毗邻的马陵山一带做进一步工作。1982年6月开始钻探,到9月底共施工21个钻孔,进尺1779米。并根据钻孔资料对设计进行了修改补充,扩大了工作范围。1983年3月继续钻探工作,于7月结束野外工作。由于样品分析及工业指标等问题,几经周折,至1986年10月提交了《江苏省宿迁县马陵山玻璃用石英砂矿区勘探地质报告》,探明矿石储量412万吨,其中可供利用的粒度大于0.105毫米的石英砂储量(10米标高线以上)363万吨。1987年5月经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批,可作为矿山设计依据。至1991年底,白马涧、马陵山玻璃用砂矿累计探明矿石储量693万吨,其中可供利用的储量644万吨。
白马涧玻璃用砂矿已开采90多年,1970年10月由江苏玻璃厂正式开采,年产矿石10万吨。马陵山矿区亦为江苏玻璃厂开采的矿山,设计年产矿石30万吨,主要用于制造平板玻璃。矿层之间所夹泥岩及淘洗出来的粘泥可作为陶土原料,已综合开采利用。
矿区位于苏州市西南16公里处的清明山,面积约1平方公里。区内有运河通太湖,并有公路通矿区,交通便利。
矿层赋存于五通组中,共有3层矿,从上至下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青灰色中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和厚层状含砾石英砂岩。矿体呈层状,出露长1200米,宽210—330米,平均厚47.05米。矿石主要呈中—中粗粒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少量云母、高岭土等。矿石平均含SiO297.8%,Fe2O30.16%,Al2O31.4%。矿石经选矿达到浮法生产平板玻璃的质量要求,矿床成因类型属湖相沉积矿床。
1949年,当地农民对矿区内的石英砂岩已进行了开采,为玻璃厂、石粉厂提供原料。
1956年,上海耀华玻璃厂为了解矿山地质情况,在矿区填制了1∶2000地质草图,并施工了槽探及采集了矿石化学分析样品。求出部分可供利用的矿石储量。
1958年,江苏省地质局苏州地质队方童山、夏积善等,根据江苏省地质局下达的任务,在矿区进行了矿产普查工作。完成1∶2000矿区地质填图1.1平方公里,施工钻探93米,槽探6条,长约900米,并对矿石化学成分作了分析。初步圈出2层矿体,长350米,宽大于50米,于同年8月,提交了《江苏省苏州市郊区胥口清明山玻璃用石英砂岩矿床地质勘探报告》,求出玻璃用Ⅲ级品矿石储量710万吨,Ⅳ级品矿石储量96万吨。经江苏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储量未予批准,认为报告不能作为正式开采设计的依据。
1963年4月,建筑工程部非金属矿地质公司华东分公司502队技术负责陈仲毅和刘荣业、郑仁杰等,根据国家建筑工程部的决定,进行矿床勘探工作,到1964年9月结束野外工作,共填制1∶1000矿区地质图0.48平方公里,施工钻探335米,槽探466立方米。圈定了五通组中、上部石英砂岩2层矿体,长1200米,宽190—320米,平均总厚31米。于同年11月,提交了《江苏省苏州市胥口清明山石英砂岩矿床地质勘探报告》,经江苏省地质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批准可供利用的矿石储量708万吨,,报告可作为矿山开采设计的依据。
1982年,国家建材局地质公司江苏地质勘探大队过元勋、潘菊生、丁兆云等,对矿区内已经勘探区段的东西两侧进行扩大勘探,并对已知两层矿体下部的地层含矿进行了工作,经工作查明五通组下部的含砾石英砂岩,通过选矿能达到浮法生产平板玻璃的质量要求,发现了第3层矿层。1983年7月,受上海耀华玻璃厂委托,对该矿层进行勘探,至同年11月,结束了全矿区的勘探工作,完成1∶1000矿区地质填图0.23平方公里,施工钻探948米,槽探422立方米。于1984年6月提交了《江苏省苏州市胥口清明山石英砂岩矿区勘探地质总结报告》。经江苏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批准。
截至1991年底,该矿床累计探明矿石储量1814万吨,其中可供利用的矿石储量1552万吨。
清明山玻璃用石英砂岩,自1949年由当地农民进行开采,1957年3月,由上海耀华玻璃厂进行露天开采,至1983年底,共采出矿石约126万吨,现实际生产能力为年产矿石10万吨。
石英矿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安徽省的凤阳,湖北省的黄冈,河北灵寿县产量大品质高,另外在广东及江西也有少量分布。
石英有多种类型,日用陶瓷原料所用的有脉石英、石英砂、石英岩、砂岩、硅石、蛋白石、硅藻土等。跟普通砂子、水晶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
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扩展资料:石英用途:
石英广泛应用于玻璃、铸造、陶瓷及耐火材料、冶金、建筑、化工、塑料、橡胶、磨料、电子、涂料、航天航空、珠宝等行业。
石英是制造玻璃主要原料,石英玻璃由于具有热膨胀系数小、热震稳定性好、电性能好、耐化学侵蚀性好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英对陶瓷坯体在常温下加热中都有重要的影响。在烧成前,石英在坯料中对泥料的可塑性起调剂作用,并能在干燥时降低收缩,缩短干燥时间和防止坯体变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