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2铝铌成份
钛2.0%~3.5%,铌12%~16%,铝80%~85%。
钛2铝铌合金在温度为77K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满足:Rm=1300MPa~1400MPa,Rp0.2≥1200MPa,A50≥18%,并且该合金在温度为77K,循环次数N=105条件下的高周疲劳强度≥1200MPa,比传统的低温钛合金具有更加优异的强塑性匹配,满足高性能火箭、航天器及宇宙飞船中低温部件的相关要求。
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与欧美俄这些发动机生产强国相比,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这些差距是综合性质的差距,在发动机的基础理论上和材料研究上,中国的差距较小,但是在发动机的工艺设计上,和加工工艺上,有很大的差距。这是中国在发动机技术上长期观念上的疾患。如楼上的朋友所阐述的,航空发动机是一项综合的工程,它所包含的专业非常的多,其中最重要就是涡轮、风扇设计技术,涡轮、风扇成型技术,涡轮、风扇材料技术,燃烧室材料,燃烧室加工技术,高速轴承技术,润滑材料技术,燃烧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等,都需要高精尖的设计、模拟仿真技术,都需要高精尖的机电加工中心,特殊的高精尖工艺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所缺乏的,另外,在航空发动机技术上,国外对中国都不约而同采取了严格控制的政策,这也使得中国难以享受到世界上发动机高技术的进步成果,好在现在中国的机电一体化加工中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各类型的超级计算机的发展也为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在可预料的未来,中国在军用航空发动机上会先行一步,民用航空发动机上会稍许迟缓一些。
材料和工艺是两大根本难题
首先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所需的材料我们不能制造
制造喷气式发动机的涡轮叶片需要高强度耐高温材料
现代喷气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在工作过程中
通常要承受1600-1800摄氏度的高温
同时还要承受300米/秒左右的风速
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空气压力
工作环境极为恶劣
目前世界先进发动机都采用高温高性能高铌钛铝合金
而这个我们国家还没有研制出来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工艺不过关
现代涡轮叶片通常采用定向凝固的单晶材料制造
还要在内部开辟风冷通道
也就是说叶片要是空心的
铸造的过程中要定向凝固
形状复杂的叶片必须是一块晶体
以提高高温下的性能
而且还要有绝对高度精度
这种工艺极其复杂
我们还不能完全掌握
火箭发动机属于一次性用品,用完就丢,不需要太高的耐用性
航发技术从大面上说,涉及到:冶金,材料,机械加工,机械制造,热力学,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控制学,等等等等吧,基本上吧,你把工科的学科统统算上,75%以上都要把自己的最高成就献给航发。如果我们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有一天独步全球,等于是国家科学技术成就远远凌驾美国之上,那我们就是不折不扣的地球霸主,想不承认都不行。
话又说回来,中国的重工业差,看要跟谁比。还是以航发为例,美俄英三雄是中国十几二十年内赶不上的,法国、乌克兰也很有特色,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的航发技术在某些方面比中国强没错,但是各领域综合发展远远没有中国全面,其发动机综合水平也不如中国。其它的,还真没一个能站出来跟中国相提并论的。 在这个超级尖端的行业,中国还是能挤进前七、前八的。
从技术上来讲
材料和工艺是两大根本难题
首先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所需的材料我们不能制造
制造喷气式发动机的涡轮叶片需要高强度耐高温材料
现代喷气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在工作过程中
通常要承受1600-1800摄氏度的高温
同时还要承受300米/秒左右的风速
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空气压力
工作环境极为恶劣
目前世界先进发动机都采用高温高性能高铌钛铝合金
而这个我们国家还没有研制出来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工艺不过关
现代涡轮叶片通常采用定向凝固的单晶材料制造
还要在内部开辟风冷通道
也就是说叶片要是空心的
铸造的过程中要定向凝固
形状复杂的叶片必须是一块晶体
以提高高温下的性能
而且还要有绝对高度精度
这种工艺极其复杂
我们还不能完全掌握
首先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所需的材料我们不能制造,制造喷气式发动机的涡轮叶片需要高强度耐高温材料,现代喷气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在工作过程中通常要承受1600-1800摄氏度的高温同时还要承受300米/秒左右的风速,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空气压力工作环境极为恶劣。
目前世界先进发动机都采用高温高性能高铌钛铝合金,而这个我们国家还没有研制出来。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工艺不过关,现代涡轮叶片通常采用定向凝固的单晶材料制造,还要在内部开辟风冷通道,也就是说叶片要是空心的铸造的过程中要定向凝固形状复杂的叶片必须是一块晶体
以提高高温下的性能,而且还要有绝对高度精度这种工艺极其复杂。我们还不能完全掌握
火箭发动机属于一次性用品,用完就丢,不需要太高的耐用性。
取得了多项世界级的科研成果
网上搜索有很多该实验室的新闻
http://www.jyb.com.cn/xwzx/gdjy/kjdg/t20080215_141850.htm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
本报讯(记者 纪秀君 通讯员 陈捷)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航空航天用发动机材料——高温高性能高铌钛铝合金材料即将步入产业化阶段,这将使我国这类合金材料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这是近日从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来的令人振奋的消息。
----------该项技术将极大提高我国战斗机的发动机寿命
科技日报: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国家需求为导向
http://news.ustb.edu.cn/html/article/Article_show13457.html
===================
,《美国应用物理快报》报道了该实验室张勇教授的研究小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小组采用新方法发展出了压缩强度超过3000兆帕的固溶体型合金,这种合金有望用于未来的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引起了国际材料界的关注。对于此项成果,Nature China作为一个研究亮点也给予了评述。
实际上,这仅仅是北科大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众多成果中的一项。几年来,该实验室几个研究小组的成果很多。如孙祖庆教授等人系统开展了新一代碳素钢和高强度低合金钢的组织控制、性能优化、相关机理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了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7年谢建新等主持完成的“高性能钎具特钢生产技术与产品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康永林等人参加完成的“薄板坯连铸连轧微合金化技术研究及低成本高性能微合金钢开发”项目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陈国良为代表的研究梯队,在国内外首次成功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高性能高Nb-TiAl合金,在铌提高抗氧化性和合金相的关系这两方面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
光明日报:北科大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吸引世界目光
【 作者:陈捷 转贴自:光明日报 点击数:3675 更新时间:2008-1-30 背景色 】
让金属制成的变形机器人能随意变换成各种形状,甚至可以从门下的小缝隙中飞走,人们可能觉得这一切还都是科幻,但是,现代科学技术告诉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终结者”材料就会让人类的想象成为现实。这就是科学家们正在研制的“金属玻璃”。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项实验使得这种材料研究向
现实又迈进了一步。
=============================
科学时报: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团队的纳米材料研究取得突破 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的单篇论文最多被引用130次
该研究团队在知名国际期刊《化学物理快报》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在2003至2007年的5年内被引用次数为前50名之内。单篇论文最高他引超过130次。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纳米技术》上报告了四针状硫化锌纳米结构的生长机理,在论文发表后的第一个季度内,就成为该期刊排名前10%的热点文章。在英国《物理学报》上发表的相关论文被评为该期刊2006年度的顶级论文(Top paper),
是该年度该期刊22篇优秀研究论文中唯一由中国研究人员完成的成果。
~~~~~~~~~~~~~~~~~~~~~~~~~~~~
=================
GH4098GH4098(GH98)沉淀硬化型变形高温合金
GH4098是Ni-Cr基沉淀硬化型变形高温合金,长期工作温度可达1000℃。合金中加入钨、钼、铬和钴等元素进行固溶强化,加入铝、钛和铌等元素形成γ’相沉淀强化相,加入微量硼和铈元素进行晶界强化,综合强化效果明显。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强度高、抗yang化性能优异、热加工和焊接性能良好。主要产品有热轧棒、热轧板、冷轧薄板和带材等。
合金用于制作航空和导弹发动机涡轮叶片、隔热屏、尾喷管和加力燃烧室等高温零部件,相近牌号在国外已用于发动机挡板、加强筋、飞行器固定件、导向叶片及其他工作温度达1000℃的冷冲压和经焊接而成的零部件。
元素 C Cr Ni Co W Mo Al Ti Fe Nb Ce B Mn Si P S Cu
ZUI小 ? 17.50 ? 5.0 5.50 3.50 2.50 1.00 ? ? ? ? ? ? ? ? ?
ZUI大 0.10 19.50 余 8.00 7.00 5.00 3.00 1.50 3.00 1.50 0.020 0.005 0.30 0.30 0.015 0.015 0.070
热处理制度
摘自QJ/DT0160011、辽新7-0069和QJ/DT0160010,各品种的标准热处理制度为:
A?锻制和轧制棒材,(1080~1100)℃保温(2~4)小时空冷+760℃±20℃保温(12~16)小时空冷
B?冷轧板,1090℃±,10℃保温20分钟炉冷+760℃±10℃保温(8~12)小时空冷;
C?冷轧带材,(1080~1120)℃炉冷或空冷。宁波市冠赫特殊钢有限公司,期待您的咨询!
中国最近进购的中国海军最先进的su-33(传说中的歼-15)也还没有。不过推力矢量发动机同鸭式翼一样,是气动外形不好才搭上的。
su-33这样的超机动战机不是很需要。
矢量又称向量(Vector),最广义指线性空间中的元素。它的名称起源于物理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通常绘画成箭号,因以为名。 例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力矩、动量、冲量等,都是矢量。 可以用不共面的任意三个向量表示任意一个向量,用不共线的任意两个向量表示与这两个向量共面的任意一个向量。 相互垂直的三个单位向量成为一组基底,这三个向量分别用i,j,k表示. 常见的向量运算有:加法,内积与外积。 普通航空发动机提供的推力方向是固定的,和飞机的纵向中心重合或呈一固定夹角,而矢量推力发动机推力矢量发动机(主要是喷气式)可将推力方向做垂直或水平调整,这样做好处很多,如可使飞机起降滑跑距离更短,可使飞机机动性更突出,在失速状态可给飞机一个有效的控制能力,调整推力方向可使飞机在阻力最小的迎角下巡航以增大航程等。 矢量推力发动机和普通航空发动机大体是相同的,只是尾喷管是可偏转的活动部件。俄式矢量推力发动机尾喷口和发动机是球形铰接,结构复杂但能提供360度全方向偏转。美国采用矩形喷口,上下左右各是两对偏转板,结构简单,只能选择在上下或左右方向偏转。 推力矢量发动机又分二圆推里矢量发动机和多圆推力矢量发动机(多圆推力矢量发动机又称全推力矢量发动机)。二圆推力矢量发动机是指发动机喷管可上下15度偏转。多圆推力矢量发动机是指发动机喷管可360度全范围偏转。二圆的设计较简单,而多圆的要更为复杂,成本也较二圆的高。推力矢量发动机 推力矢量发动机的主要生产国是美国和俄罗斯。俄罗斯有AL-41F,AL-41F-1S,AL-31F,AL-31FP,AL-31FU,AL一31FN N1,AL-37FU等等。美国的是JSF系列,其型号不详。
我第一个。我好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