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油罐车 铝合金罐车优势有哪些
轻量化铝合金油罐车与普通碳钢油罐车具有以下优点:
一、自重轻
铝合金油罐车的自重相对碳钢罐体较轻,自重轻还能增加车辆的有效载荷,这样运输量就增加了,最终就是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也能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车辆油耗,据研究表明油罐车60%的燃料消耗来自车辆的自重,车辆每轻1吨,每10千米就能节省0.6升的油耗,这样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是可以节省很多油耗,还能减少对轮胎的磨损。
二、使用寿命长,耐腐蚀强
铝合金材质最重量轻,化学性能稳定,不易腐蚀,一般铝合金油罐车罐体的使用寿命在15-20年左右。它耐腐蚀,不会对油品的污染,一般铝合金罐体是不需要喷油漆的,这样在车辆的生产过程中就减少一道工序,而且后期的维护也简单了许多。
三、外形美观,性能优越
铝合金外形美观,延展性比较好,采用分仓技术能兼容多种物料的存储运输,封闭灌装系统的采用比传统装卸效率高1倍以上。
四、安全性高
安全对于油罐车来说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铝合金油罐车的上装比较轻,重心低,这样行驶起来就更加安全;铝合金属于不可燃材料,又不易产生火花,静电积累较少,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事故发生的概率;铝合金易变形,这样在发生碰撞的时候就可以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且罐体不容易裂开。
五、 回收价值更高
铝的价格相对较高,所以当铝合金罐体报废时,它的回收价格也是比碳钢高。
综上所述,铝合金油罐车的优点还是很多的,虽然一台铝合金油罐车价格比碳钢油罐车高5-8万元,但是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
碳钢材质。
因为铝合金铝合金能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能有效阻止大气和潮气侵蚀,从而抗氧化能力强,不会生锈,保证所运输的油品不受污染,所以瑞江油罐车的车体是由铝合金制作。
油罐车:又称流动加油车、电脑税控加油车、引油槽车、装油车、运油车、拉油车、石油运输车、食用油运输车,主要用作石油的衍生品(汽油、柴油、原油、润滑油及煤焦油等油品)的运输和储藏。根据不同的用途和使用环境有多种加油或运油功能,具有吸油、泵油,多种油分装、分放等功能。运油车专用部分由罐体、取力器、传动轴、齿轮油泵、管网系统等部件组成。 管网系统由油泵、三通四位球阀、双向球阀、滤网、管道组成。
油罐车的罐体材质常用的有三种:碳钢、304不锈钢、铝合金。
其中碳钢是最常规的,也是成本最低的,国内的油罐车大多使用的是碳钢材质的罐体;304不锈钢价格不普通碳钢贵很多,所以使用的人比较少,但好处是罐体报废时残值比碳钢高。
铝合金可循环利用,再生的铝合金材料与原始的铝合金材料在性能方面没有差别,可反复使用,减少资源浪费和对能源的损耗。
不同材质区别
铝合金油罐车比同类碳钢罐车自重轻4.9吨以上,较轻的上部罐体使整车重心降低,车辆行驶更平稳;自重轻减少空载时轮胎磨损,爆胎几率大大降低;铝合金材质导电性能好,静电不易积聚,不会产生瞬间放电;当车辆发生碰撞或倾翻时,可能需要钻孔取油,铝合金在钻孔时不会产生火花,消除了安全隐患。
铝合金能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能有效阻止大气和潮气侵蚀,从而抗氧化能力强,不会生锈,保证所运输的油品不受污染。铝合金罐车比碳钢更耐用,使用寿命可达15-20年,铝合金罐车因不会腐蚀,外表光洁、美观,能够提升企业形象。
铝合金油罐车自重轻,有效载荷增加,可以减少运输次数,节省了燃油,可以减少各种废气排放;铝合金可以经受住大气和潮气的侵蚀,外表无须油漆,少了碳钢保养漆在生产和喷涂过程中对大气的污染。
安全操作
1、油罐车应配备专用灭火器,并应加装拖地铁链和避电杆。行驶时,拖地铁链应接触地面;加油或放油时,必须将避电杆插进潮湿地内。
2、油罐加油孔应密封严密,放油阀门、放油管应无渗漏,油罐通气孔应畅通,油泵进油滤网应经常清洗,送油胶管用完后应立即装上两端接头盖,不得有脏物进入。
3、内燃机的气化器和排气管不得有回火。排气管应安装在车辆前方。
4、油罐车工作人员不得穿有铁钉的鞋。严禁在油罐附近吸烟,并严禁火种。
5、停放时,应远离火源,炎热季节应选择阴凉处停放。雷雨时,不得停放在大树或高压线下方。行驶中途停放时,应有专人看管。
6、在检修过程中,操作人员如需要进入油罐时,严禁携带火种,并必须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罐外必须有专人监护。
7、车上所有电气装置,必须绝缘良好,严禁有火花产生。车用工作照明应为36V以下的安全灯。
8、油罐沉淀槽冻结时,严禁用火烤,可用热水、蒸汽融化,或将车开进暖房解冻。
9、在车底下进行保养、检修时,应将内燃机熄火、拉紧手制动器并将车轮揳牢。
10、车辆经修理后需要试车时,应由合格人员驾驶,车上不得载人、载物,当需在道路上试车时,应挂交通管理部门颁发的试车牌照。
11、在坡道上停放时,下坡停放应挂上倒档,上坡停放应挂上一档,并应使用三角木楔等塞紧轮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油罐车
油罐车罐体可采用:碳钢、不锈钢、内衬滚塑、玻璃钢、塑料罐(聚丙烯),下面就以常见油罐车罐体的材质来分享下。
碳钢:
主要指碳的质量分数小于2.11%而不含有特意加入的合金元素的钢。有时也称为普碳钢或碳素钢。
碳钢也叫碳素钢,指含碳量Wc小于2.11%的铁碳合金。
碳钢除含碳外一般还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
(1)按用途可以把碳钢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易切削结构钢三类,碳素结构钢又分为工程构建钢和机器制造结构钢两种;
(2)按冶炼方法可分为平炉钢、转炉钢;
(3)按脱氧方法可分为沸腾钢(F)、镇静钢(Z)、半镇静钢(b)和特殊镇静钢(TZ);
(4)按含碳量可以把碳钢分为低碳钢(WC ≤ 0.25%),中碳钢(WC0.25%—0.6%)和高碳钢(WC>0.6%);
(5)按钢的质量可以把碳素钢分为普通碳素钢(含磷、硫较高)、优质碳素钢(含磷、硫较低)和高级优质钢(含磷、硫更低)和特级优质钢。
说明:一般碳钢中含碳量较高则硬度越大,强度也越高,但塑性较低。大部分石油库,加油站,工厂的油罐都用这个材料制作。
不锈钢:
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不锈钢基本合金元素还有镍、钼、钛、铌、铜、氮等,以满足各种用途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要求。
不锈钢的耐蚀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数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有些钢的wC(含碳量)甚至低于0.03%(如00Cr12)。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才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wCr均在13%以上。不锈钢中还含有Ni、Ti、Mn、N、Nb等元素。一般用在食品,化工、酿酒乳业等。不锈钢罐有较强的耐腐性,它不受外界空气及水中余氯腐蚀,在常压下使用寿命可达100 年以上。
玻璃钢:
玻璃钢即纤维强化塑料,一般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脂、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称谓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称谓玻璃钢。由于所使用的树脂品种不同,因此有聚酯玻璃钢、环氧玻璃钢、酚醛玻璃钢之称。质轻而硬,不导电,机械强度高,回收利用少,耐腐蚀。可以代替钢材制造机器零件和汽车、船舶外壳等。一般用在耐腐蚀、电绝缘、隔热的工业中。
提炼会产生污染。
金属包装罐迄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就已经开始生产啤酒金属罐了,这种三片罐是用马口铁皮制作的,罐体上部呈圆锥状,最上面是冕状罐盖。其大体外形与玻璃瓶相差不太大,所以最初也是用玻璃瓶灌装线灌装的,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有了专用灌装线。罐盖在50年代中期演变成平面形状,上世纪60年代又改进为铝制环形盖。
铝制饮料罐最早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二片DWI罐正式问世。铝制易拉罐发展非常迅速,到本世纪末每年的消费量已有 1800多亿只,在世界金属罐总量(约4000亿只)上是数量最大的一类。用于制造铝罐的铝材消费量同样快速增长,1963年还近于零,1997年已达 360万吨,相当于全球各种铝材总用量的15%。
美国是世界铝饮料罐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美国铝罐使用数量1984年超过620亿只,1987年超过700亿只,1988年超过800亿只,1990年超过900亿只,1994年超过1000亿只。美国铝易拉罐主要用于包装饮料,如1992年饮料铝罐量为928亿只,占当年饮料罐总量 957亿只的97%,铁皮罐仅为29亿只、占3%。2001年美国啤酒和软饮料铝罐用量为近1000亿只,其中软饮料罐640亿只,啤酒罐330亿只。日本铝罐的产量已经连续多年增长,从1985年的30亿只分别增加到1987年的55亿只、1989年的81亿只、1991年的102亿只、1993年的 118亿只、1995年的159亿只和1997年的166亿只,铝罐的大部分是啤酒罐,如1997年为95亿只、占57%,碳酸饮料罐有35亿只、占 21%,其他饮料罐30亿只、占18%。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饮料罐市场一直呈现稳定增长之势。1990年,欧洲饮料罐消费量第一次超过200 亿只,1993年达250亿只,1995年突破300亿只。1996年下降了2%,由上年的322亿只减为316亿只。1997年,欧洲饮料罐市场重又恢复了平稳增长,年增幅为5%,总消费量上升到335亿只,为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清凉饮料罐185亿只、比上年增长5.1%,啤酒罐150亿只、比上年增长7%。欧洲饮料罐中铁皮罐和铝罐各约占一半。中南美洲的铝罐消费量也比较大,每年近200亿只。亚洲(日本除外)的铝罐年消费量也不下200亿只。中国铝易拉罐消费量现在每年有80多亿只。
数十年来,铝易拉罐的制造技术在不断改进。铝罐重量已经大为减少,上世纪60年代初期,每千只铝罐(包括罐身和罐盖)的重量达55镑(约合 25千克),上世纪70年代中期降至44.8镑(25千克),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又减到33镑(15千克),现已减为30镑以下,比40年前减少了近一半。1975年~1995年的20年间,1磅铝材制作的铝罐(容量为12盎司)的数量增加了35%。另据美国ALCOA公司的统计,每千只铝罐罐身所需要的铝材由1988年的25.8磅减少到1998年的22.5磅和2000年再减为22.3磅。美国制罐企业封缝机械和其他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所以美国铝罐的铝材厚度已经明显下降,由1984年的0.343毫米减为1992年的0.285毫米和1998年的0.259毫米。
铝易拉罐盖轻量化进展也很明显。罐盖铝材的厚度由上世纪60年代初的0.39毫米下降到上世纪70年代的0.36毫米,1980年降到0. 28毫米~0.30毫米,80年代中期降到0.24毫米。罐盖直径也有所缩小。罐盖重量不断减少,1974年千只铝易拉罐的重量为13磅,1980年减为 12磅,1984年减为11磅,1986年减为10磅,1990年和1992年分别减为9磅和8磅,2002年减至6.6磅。制罐速度大幅度提高,由上世纪70年代的650~1000cpm(只/每分钟)分别提高到80年代的1000~1750cpm和现在的2000cpm以上。
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对用过之后的废旧金属罐的回收和利用都很重视,金属罐的回收再利用率也不断增高。比如美国铝罐的回收再利用率,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超过50%,1990年为63.6%,1994年提高为65.4%,1997年达66.5%,1999年降为62.5%,2000年为 62.1%。日本铝罐的回收再利用率由1990年的43%分别提高到1993年的58%、1996年的70%、1999年的79%和2001年的83%
看你是给什么人讲ppt了,要有针对性
一、物理方法:利用物理性质的不同来鉴别。
1、测密度,不锈钢首先是钢,密度大,大约是铝合金的2~3倍,你可以估计一下分量,沉重的是不锈钢,比较轻的是铝合金。
2、敲击法:敲打一下,如果声音清亮,维持时间长的是不锈钢,如果相对声音沉闷,持续时间短的是铝合金,因为声音在钢中传播速度一般情况下要快一些,当然,这个需要一定的经验。
3、硬度法:找个铁钉,划一下,感觉比较硬的是不锈钢,比较软的是铝合金。当然,如果不锈钢是奥氏体不锈钢则也比较软,铝合金如果是硬铝或超硬铝则比较硬,这个时候则不易判别,不过,硬铝或超硬铝通常是作为飞机材料,作为罐体材料的情况不多(不排除这种情况)。
4、其他方法:比如测电阻率之类因为需要仪器,就不多说了。
二、化学方法:利用化学性质鉴别,不锈钢之所以称为不锈钢,就是耐腐蚀,可以找一点酸,盐酸、硫酸、磷酸、硝酸、氢氟酸等等都行,滴一滴在上面,发生反应的是铝合金,没有什么动静的是不锈钢。
当然,最准确的方法是取一点试样化验化学成分,当然,做光谱分析也行,不过这些需要专业设备仪器仪表,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