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和铁哪个做前摆臂
用铁。
冲压、铸铁、铝合金,这三样金属中,铝合金的屈服、抗拉、延伸率都是最差的用铝合金只是为了减重需要,采用了铝合金锻造或者铸造虽然可以减重30-40%,成本却上升了至少30%以上。
铝合金以铝为基添加一定量其他合金化元素的合金,是轻金属材料之一。
铝合金的最好
铝合金的摆臂强度肯定比冲压件、锻造件要高啊,车辆的操稳、安全性能也更好。
实际上用于汽车上的铝材质、强度并不低,惯性思维下铝的强度低于钢(铁),指的是纯粹的铝、而非铝合金,实际上这些铝合金材料已经做到了更低的密度、更高的强度,当然伴随而来的则是更高的成本、更贵的价格;用于打造悬挂的铝铸件所采用的是七系列的铝合金,目前国内产量很低、大部分依靠进口,所以铝合金悬挂的成本是真高;好处在于有效降低簧下质量,这对于提高车辆整体性能是有必要的
由于本人没有遇到过这种5mm的情况,不知道5mm的间隙是否刚好可以通过在立柱内表面,前后各钉一片2mm铝板解决,需要试一下。
不过实际上虽然现在会前后轻微晃动,但随着横梁立柱固定、立柱插芯注胶、玻璃面板固定、层间背板固定、镀锌钢板安装,整个结构体系会被连接为一个整体,这种晃动在施工完成后的影响会变得非常、非常微弱,甚至不会造成影响。可以试着安装一片,应该问题不大。
【太平洋汽车网】思域前悬架是铝合金材质的,采用该材质的前悬架是因为该材质的前悬架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同时又能够减轻重量,有能够保证足够强的横向支撑性以及减震效果。
很多朋友说新雅阁的底盘不错,很厚道!真有这样的事儿?今天我们就聊聊这辆新雅阁的底盘悬架!
底盘平整度好新雅阁的底盘平整度看上去确实不错,无论是发动机护板,还是底盘两侧下护板都比较齐全。
不过,并没有将管路隐藏到位,依旧有部分暴露在外。
除此之外,底盘排气管也并非整段隔热,有一部分区域没有被覆盖到,并且底盘没有任何喷涂。
前悬架钢板变铝合金这辆雅阁的前副车架看似是一个全框式结构,但实际上,所谓的“前横梁”实在是太薄了,几乎无法承力,所以我们只能将其归结为“H形”副车架。相比老款第九代、第八代雅阁的全框式副车架,这款十代雅阁的副车架,就显得单薄多了。
从第九代雅阁开始,前悬架由八代的双叉臂结构,换成了麦弗逊。十代雅阁沿用了九代雅阁的悬架结构,但不同的是,十代雅阁的前悬下摆臂换成了全铝合金材质,代替了原先的双层冲压钢板下摆臂。
这里要多说几句。首先,九代雅阁弃用双叉臂前悬,并非如传言所说,“发动机变速箱太大了,没有位置放下双叉臂悬架”,都是瞎扯,完全是为了成本而妥协。要知道,以往雅阁的售价最低也得20-21万元起步(手挡MT除外),而正式从第九代雅阁开始,起步价被拉低至18万左右,那么这些成本从哪儿省?
其次,由于第九代雅阁一直被人诟病失去了以往的运动感,给人的感觉,尤其是悬架感受永远是“肉大身沉”,慢半拍的节奏,因此十代雅阁为了提升前悬回弹速度,降低簧上质量,所以车头部分适当减轻副车架重量,下摆臂换成了较轻的铝合金材质,同时使用了铝合金前防撞梁(美版),都是为了减轻车头的重量,不过没想到国产后防撞梁减配了。
后悬架思域同款新雅阁的后副车架其实没有什么变化,都是全框式结构。
虽然九代和十代雅阁都采用了多连杆独立后悬,但是已经发生了实质上的改变。九代雅阁的后悬架是由一个上叉臂、一根上连杆和两根下连杆,组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筷子悬架。
十代雅阁尽管是四连杆结构,但成本和级别要低很多。它的后悬是常见的“三横一纵”,由一根粗壮的下控制臂、两根上控制臂和一根纵向刀臂组成。因此使得后轮跳动时,不是垂直运动,而是以刀臂与车身的连接点为圆心,呈圆弧轨迹运动,相比老款雅阁,整体性能和舒适度要降低很多。不过,整体成本也会低很多。这种结构与思域后悬结构是完全一样的。
总结思域同款从新雅阁底盘来看,用料与老款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除了前悬的下摆臂换成了铝合金材质。从结构来看,几乎就是放大款的思域。厂商为了迎合用户的需要,觉得普通悬架已经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通过市场调查,共统计65 款车型前防撞梁材料应用情况,自主品牌19 款车型,其中2 款车型应用铝合金防撞梁;合资品牌46 款车型,有10 款车型应用铝合金防撞梁。
调查结果显示:合资品牌铝合金防撞梁应用比例高于国内自主品牌2 倍多,行业内铝合金防撞梁应用是发展趋势。铝合金防撞梁平均质量4.5 kg,钢制防撞梁平均质量6.6 kg,差值约32%,可见铝合金防撞梁轻量化优势明显。部分铝合金前防撞梁应用车型,如表2所示。在汽车产品制造中,逐步加大铝合金材料的应用比例是汽车轻量化的必然趋势,开发铝合金防撞梁是实现汽车轻量化主要途径之一,铝合金防撞梁经过设计验证后必将取代钢制防撞梁。
1)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正面碰撞铝合金防撞梁吸收能量优于钢制防撞梁,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2)铝合金相比钢材料有着密度小的优势,用铝合金结构代替传统钢结构,可使前防撞梁质量减轻30%——50%,轻量化效果显著[2]。
3)通过对比合资车企与自主车企铝合金防撞梁应用情况,可发现采用铝合金防撞梁是汽车轻量化未来趋势。
4)对比防撞梁比吸能分析结果显示,铝合金防撞梁吸能能力明显优于钢防撞梁,有助于提高整车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