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级铝合金的危害
食品级铝合金基本是上没有害的,铝合金内胆与铝内胆其实都属铝制品,铝合金材质属于食品级,由于铝材表面容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部不再被氧化,所以都“不易生锈”。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
基本是上没有害的,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铝合金内胆与铝内胆其实都属铝制品,铝合金材质属于食品级,由于铝材表面容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部不再被氧化,所以都“不易生锈”,但酸、碱等都容易破坏该氧化膜,使用时要注意的。
2、不要用钢丝球清洗,最好用丝瓜囊来洗因为它比较柔软。
3、不要用铁制或钢制的勺舀,最好用木制的好。
4、注意安全,不要盛菜过夜,特别是带酸性或碱性的。因为放久了有时经过化学反应后会有对人有害的物质。
5、铝对人的伤害并不是一朝一夕能产生的,它需要一个元素在人体中积累的过程,少量的铝元素人体是可以通过新陈代谢排除出去的。
食品级用铝是3004铝合金,主要以薄板与箔材的形式作为金属包装材料,制成罐、盖、瓶、桶、包装箔。广泛用于饮料、食品、化妆品、药品、香烟、工业产品等包装。
化学成分
铝 Al :余量;
硅 Si :0.30;
铜 Cu :0.25 ;
镁 Mg:0.8~1.3 ;
锌 Zn:0.25 ;
锰 Mn:1.0~1.5;
Fe:0.7;
其它:0.05.
3004铝合金板带的应用广泛应用于装饰、包装、建筑、运输、电子、航空、航天、兵器等各行各业,铝材用于飞机蒙皮、机身框架等。
扩展资料:
3004铝板成形性、溶接性、耐蚀性均良好。用于加工需要有良好的成形性能、高的抗蚀性可焊性好的零件部件,或既要求有这些性能又需要有比1XXX系合金强度高的工作,如厨具、食物和化工产品处理与贮存装置,运输液体产品的槽、罐,以薄板加工的各种压力容器与管道一般器物、散热片、化妆板、影印机滚筒、船舶用材。
这种合金的强度不高(稍高于工业纯铝),不能热处理强化,故采用冷加工方法来提高它的力学性能:在退火状态有很高的塑性,在半冷作硬化时塑性尚好,冷作硬化时塑性低,耐腐蚀好,焊接性良好,可切削性能不良。用途主要用于要求高的可塑性和良好的焊接性,在液体或气体介质中工作的低载荷零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004铝合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004铝板
高压锅
当然有它的坏处,吃多了铝,容易得老年痴呆,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所以大家最好用不锈钢的锅!特别是现在有很多的家庭还在使用铁丝球擦洗铝合金高压锅,这是特别危险的!
在农村里还很流行用铅壶装酒。大家千万要注意,如果吃了以后先会肚子疼,
去医院
医生很可能看不出你的病因。其实这就是所谓的“铅中毒”。
建议选用不锈钢材质,因为不锈钢材质不容易和食物发生反映。具体关于不锈钢和铝合金的十大区别如下:
强度重量比。铝通常不如钢强,但也几乎是重量的三分之一。这是飞机由铝制成的主要原因。
腐蚀性能。不锈钢由铁,铬,镍,锰和铜组成。添加铬作为试剂以提供耐腐蚀性。而且,因为它是无孔的,所以耐腐蚀性增加。铝具有高抗氧化和耐腐蚀性,主要是由于其钝化层。当铝被氧化时,其表面会变白并且有时会变质。在某些极端的酸性或碱性环境中,铝可能会迅速腐蚀并带来灾难性后果。
导热系数。铝制品比不锈钢制品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导热)。其用于汽车散热器和空调机组的主要原因之一。
成本。铝通常比不锈钢便宜。
可加工性能。铝相当柔软,易于切割和成型。由于耐磨性和耐磨性,不锈钢可能难以使用。不锈钢比铝更硬,形成起来更难。
焊接。不锈钢相对容易焊接,而铝则很难。
热性能。不锈钢可以在比铝高得多的温度下使用,铝可以在大约400度以上变得非常柔软。
电导率。与大多数金属相比,不锈钢是非常差的导体。铝是一种非常好的电导体。由于其高导电性,重量轻和耐腐蚀性,高压架空电力线通常由铝制成。
强度。不锈钢比铝强(假设重量不是考虑因素)。
对食物的影响。不锈钢与食物的反应性较低。铝可以对可能影响颜色和味道的食物起反应。
首先,铝在毒理学上虽属于低毒性的金属元素,它不会引起急性中毒,但进入细胞的铝可与多种蛋白质、酶、三磷酸腺苷等人体重要物质结合,影响体内的多种生化反应,干扰了细胞和器官的正常代谢,导致某些功能障碍,甚至出现一些疾病。
铝性脑病:铝会通过血脑屏障等途径进入颅脑,使脑铝含量增加,神经元纤维变性,促进大脑衰老,引起早老性痴呆,出现记忆力下降,神志模糊,行为不协调(医学上称共济失调)等。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脑组织中铝含量超过正常值3~6倍时,就可出现铝性脑病,而人体需超过正常脑组织含量10~20倍时才会出现脑病。小儿若摄入过多的铝引起脑病时,可致小头畸形、发育迟缓、肌张力下降、营养不良等。
骨软化:铝摄入过多,会沉积于骨中,导致骨软化,出现骨痛、易骨折、肌肉疼痛及肌无力等症状。
贫血:过多的铝会使人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并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性贫血。
......................
在农村一些村民把收集的易拉罐、坏铝锅铝盆请工匠用火熔了,倒入模具中制成锅、壶等餐具,虽然粗糙但也实用。但一些村民用作门窗用的铝型材(铝合金)下角料作餐具...
这种餐具肯定不能用,铝制品如果用长时间后露出新鲜的铝人用过长时间就会摄入过量铝,有害身体.如果表面的氧化层没被破坏,那么就危害小些...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人体每公斤体重每天允许摄入的铝不能超过1毫克。而中
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百姓平均每天铝的摄入量为34毫克,这对于成人来说比较安全,但已超过了儿童的承受能力。专家介绍,同样面对铝超标的膨化食品,儿童要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伤害。但是,少年儿童恰恰是膨化食品最忠实的消费群体。
危险:铝超标是健康杀手据了解,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它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含有的铝超过国家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人体摄入铝后仅有10%-15%能排泄到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蓄积,与多种蛋白质、酶等人体重要成分结合,影响体内多种生化反应,长期摄入会损伤大脑,导致痴呆,还可能出现贫血、骨质疏松等疾病,尤其对身体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儿童和孕妇产生危害,可导致儿童发育迟缓、老年人出现痴呆,孕妇摄入则会影响胎儿发育。
食用铝超标的膨化食品,铝会在人体内不断的累积,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干扰人的思维、意识和记忆功能,严重者可能痴呆。人体中铝元素含量太高时,会影响对磷的吸收。在肠道内形成的不溶性磷酸铝随粪便排出体外,而缺磷又影响钙的吸收(没有足够的磷酸钙生成),造成沉积在骨质中的钙流失,抑制骨生成,发生骨软化症。摄入过高的铝,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
当心:油条、薯条等都含有铝食用含铝添加剂的食品,是人们摄入铝的主要来源之一。油条是许多人常吃的一种食品,它在制作过程中,常加入明矾和苏打,使其含铝量较高。粉丝、凉粉、油饼、薯条、用含铝的发酵粉非自然发酵法制作的馒头、面包都含铝。目前,我国生产并广泛应用的含铝食品添加剂主要有钾明矾、铵明矾和复合含铝添加剂。尽管国家标准没有对食品添加剂中铝含量作出规定,但规定了食品中铝的含量不得超过100毫克/千克。
一些含有氢氧化铝的药品,在治疗人们疾病的同时,也使铝元素悄悄进入人体。
铝锅、铝壶、铝盆等铝或铝合金制品,也都是铝元素进入人体的来源。尤其是在炒菜时加上点醋来调味,就更加速了铝的溶解。
提醒:让孩子少喝易拉罐饮料专家提醒,不要让孩子喝过多的易拉罐饮料,罐装饮料铝的含量比瓶装饮料要高3 到5倍,因此家长不要让孩子喝过多的易拉罐装饮料。同时,由于多数孩子喜欢以膨化食品作零食,家长对此也应予以重视。
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中铝的含量比较高,可以引导孩子少吃这些食品。此外,膨化食品和油炸小食品普遍具有高油脂、高热量、高盐、高糖、高味精等特点,其营养成分并不全面,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是其主要成分。高脂、高热量食品,将促使体液酸性化,也易带来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富贵病。而且它们均属于低粗纤维食品,长期大量食用此类食品,若粗纤维摄入不足、运动量也不是很大的话,易造成人体脂肪积累。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如果长期大剂量食用铝含量超标的食品,甚至会对智力发育等产生影响。
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如果在饭前大量进食此类食品,易造成饱胀感,影响孩子正常进餐,从而带来营养不良的后果。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用铝锅烹饪食物,或者用铝制的容器盛放醋、果汁酸性物质。于琳
相关链接:选购膨化食品及油炸小食品须知:选择具有“QS”标志的产品;选择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尽量购买近期生产的产品;不要购买包装漏气的产品。
我国四成日常食品铝含量超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显示:我国居民日常膳食中四成食品铝含量超过国家标准2到9倍。膨化食品的膨松香脆是大多数人喜欢它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孩子们更是它忠实的消费者。但是最近我国一家权威研究机构的实验结果令人震惊,部分膨化食品里面金属铝含量超标。这些铝是怎么进入到食品中的?生产企业为什么要在产品中使用铝膨松剂?
【敲响警钟】四成食品铝含量超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显示:我国居民日常膳食铝含量高。专家选取了我国黑龙江、江西、福建等12个省市自治区,采集各种主、副食的烹调方法和食谱,进行了科学细致的检测,结果发现四成食品铝含量超过国家标准2到9倍。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人体每公斤体重每天允许摄入的铝不能超过1毫克。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这项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百姓平均每天铝的摄入量为34毫克,这对于成人来说比较安全,但已超过了儿童的承受能力。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最近组织了一次膨化食品专项教学实验,没想到这次常规的教学研究实验,却发现了一个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为数不少的膨化食品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铝。这次实验随机选择了20种膨化食品,都是在市场上销量比较好的产品,产品范围覆盖了福建、上海、天津等膨化食品的主要产区。实验人员把实验中得出的膨化食品铝残留量的结果和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了比对,发现在这20个被测样品中,竟然有7个样品的铝残留量超过了国家标准的规定。超标的产品包括了虾条、芝士条、龙卷果和豌豆脆等市场上主流的膨化食品。
根据江苏省卫生部门的检测结果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实验结果,两次铝超标的名单中都出现了产自上海的真优味系列膨化食品,产品铝含量最高的超过国家标准近9倍。随后,有关部门又对“真优味”系列膨化食品监督抽查,结果被抽的4个批次产品的铝残留量均超标3.5倍至4.5倍。经有关部门调查发现,该公司生产膨化食品用的膨松剂含大量的铝。面对自己生产的膨化食品铝超标,上海华元公司决定,除了按照质监部门的要求对涉案产品进行了召回之外,还把市场上本厂生产的膨化食品都进行了召回。
另外,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公布的对膨化食品、油炸小食品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显示,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福建等8个省、直辖市29家企业生产的39种产品,合格34种,产品抽样合格率87.2%。北京祥益斋食品厂7月20 日生产的200克盒装“祥益斋”奶油麻花、苏州市虎丘区陆士友炒货厂7月18日生产的100克袋装花生仁,成为曝光产品。抽查结果表明:不合格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在于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过氧化值超标。
【缉拿元凶】发酵粉铝含量为2.68%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膨化食品的铝超标呢?检测结果表明,膨化食品中面粉、淀粉等主要原料几乎都不含铝。但是在华元公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中,有一种名叫FF1发酵粉的膨松剂中铝的含量已经达到了2.68%。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级工程师段文峰告诉记者,对于食品添加剂中铝的含量国家没有相关的标准要求,但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国家有标准要求,比如膨化食品中,国家标准规定铝的残留量必须小于等于100毫克每千克,也就是万分之一的残留量,2.68%相当于超标268倍。
据介绍,发酵粉是一种复合添加剂,主要用作面制品和膨化食品的生产。但是,国家标准中对于食品添加剂中铝的含量是没有相关规定的,因此对于这种发酵粉合格与否的判断就没有了依据。
【利益驱动】用无铝膨松剂会加成本根据质监部门的统计,全国共有膨化食品的生产企业近千家,每年生产的膨化食品30多万吨,而在中国农大的实验之后,江苏等地也对膨化食品中的铝进行了检测,同样发现有四成左右的食品存在铝超标的现象。
专家指出含铝膨松剂是造成这些膨化食品铝超标的根源,目前无铝膨松剂早已研究成功,但是无铝膨松剂的成本要比含铝膨松剂高出三到四倍,不少生产企业都表示,如果使用无铝的膨松剂,膨化食品的成本会大幅上升。因此,国内多数膨化食品企业都选择使用含铝膨松剂。
华元公司的生产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使用无铝膨松剂生产一吨膨化食品成本会增加4000块钱左右,而按照华元公司的产量,每年就会增加成本300多万元。“因此,国内多数膨化食品企业都选择使用含铝膨松剂。”
“有些原、辅料包括添加物都要去做检验,一般的企业要做到确实困难很大,对整个成本都是很大的负担。”上海华元食品公司负责人说。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膨化食品的铝超标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也是一个最近才发现的新问题。监管部门表示,正是因为铝对人体的危害是累积性的,急性中毒的事件很少发生,所以在以往的各种监督抽查中,包括上海在内的膨化食品主要产区都没有组织过关于膨化食品中铝含量的检查。
首先发现膨化食品大面积铝超标现象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研究人员正在整理相关数据资料,拟报送国家有关监管部门,作市场监管决策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