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涂料市场未来几年发展前景很好
粉末涂料作为国民经济的配套产业,其发展速度和质量与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密切相关,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和执行也会严重影响粉末涂料行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前30年,得益于家电、住房、汽车、基础建设等领域的大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之后,产品出口的大量增加,中国粉末涂料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年增长率均保持在20%以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市场需求疲软,世界几大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增长乏力,欧元区经济表现低迷,日本经济长期疲软,新兴经济体增速下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受此影响,我国粉末涂料的增速也放缓。
环境友好型涂料代表,产量平稳增长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为有效控制PM2.5,原环保部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国十条”。生态环境部还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工业涂装企业应当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对于家具生产、家居装饰、汽车制造、汽车修补、家电制造等行业,政府都严格要求使用环境友好型涂料。
因此作为环境友好型涂料的代表,我国粉末涂料在近几年的表现较好,我国的粉末涂料产量的增长速度基本上跟国家GDP的增长速度走势保持一致。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从事粉末涂料相关业务的企业共有3274家。2011-2017年,我国粉末涂料产量平稳增长,2017年中国粉末涂料产量达166万吨,同比增长7.10%。经前瞻测算,2018年中国粉末涂料产量在176万吨左右。
环保路线不变,环保涂料发展趋势明显
根据2017年2月环保部发布的《“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在集装箱行业主要推广使用水性涂料;汽车行业推广使用高固体分、水性涂料;木质家具行业推广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船舶制造行业推广使用高固体分涂料,水性涂料;工程机械制造行业推广高固体分、粉末涂料;钢结构制造行业推广使用高固体分涂料,水性涂料。
2018年7月,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从2018年1月1日起对苯、甲苯等VOCs征收环保税,因此继续使用溶剂型涂料的外部成本将大幅提升。
从以上政策引导方向来看,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粉末涂料、紫外光固化涂料是工业涂料行业未来的主要技术研发方向。整体来看,涂料产品将朝着水性化、粉末化、高固体分化发展,水性材料、活性炭墙材等环保涂料是必然趋势。
目前,新兴经济体受外部环境不利、自身经济结构调整双重影响,经济增速在调整中走低。而我国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国内经济总体仍保持平稳,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投资增速放缓,供求结构持续优化。环保型涂料符合我国产业结构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将环保型涂料作为鼓励发展类产业。
同时,粉末涂料具有环保、节能、高性能等特征,广泛运用于家电、家具、汽车、建材与户外设施、管道等产品的涂装,满足其对外观、耐候、防腐等性能的不同要求,性能较高,用途广泛,市场空间较大。预计到2024年,国内粉末涂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左右。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粉末涂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近年来,涂料行业不仅竞争日益激烈,还受到环保督查的众多影响。面对此类环境下,如何生存下去成为涂料企业的重大事情。涂料行业未来发展将是一定会走向绿色环保道路。
涂料,作为一类现代多功能性的工程材料,是化学工业中的一种重要材料,按照现代通行的化工产品的分类,涂料属于精细化工产品,其用途十分广泛。随着涂料产量及产值的快速增长,涂料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激烈竞争的环境,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
虽然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涂料生产国,但由于其涂料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全球前十大涂料生产企业仍然集中在北美、欧洲及日本。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涂料年产量约为5万吨,世界排名第八。而到2009年,我国涂料克服了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总产量达755.44万吨,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中国工业化及城市化的进程为工业涂料、建筑涂料等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涂料行业的技术水平进步较快,涂料的品种也日趋丰富和完善,涂料产销量也有了大幅的提升。中国油漆及涂料的销量由2010年的1130万吨增至2016年的179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7.9%,并预期于2021年达到2230万吨,显示2017年至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4%。
中国涂料工业的市场容量前景广阔,下游的旺盛需求将维持涂料行业的增长势头。2010年涂料市场销售价值为2236亿元,到2016年这一数字增长至432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6%,研究院预测2021年达到5746亿元,即2017年至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7%。
目前,中国涂料发展不均匀,在建筑涂料、家具涂料方面等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但较高档的汽车涂料、船舶涂料等则基本依赖进口。技术落后及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导致涂料行业盈利能力不佳,近几年的销售利润率仅为5%~7%。
我国涂料行业正朝着环保性、经济性、高性能三大方向发展。因此未来几年的涂料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投资前景广阔。
从2021年中国与全球涂料行业细分对比来看,中国涂料行业细分领域占比与全球涂料细分领域占比并无太大差异,建筑涂料占比最大,其次是防护涂料。
不同的是,中国建筑涂料占比52%,比全球涂料占比高出10个点,但在工业涂料、木器涂料、汽车原厂漆、运输涂料等领域,中国占比普遍都比全球要小,说明这些领域中国还有很大的潜力。
2020年艺术涂料行业发展四大趋势及市场前景
趋势一:艺术涂料从中心城市向偏远县城加速普及
艺术涂料目前在广东、湖南、浙江、福建等地区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推广和使用。现在江苏、四川、河南、江西、云南、贵州、安徽、山西、山西、甘肃、内蒙古、新疆、西藏等省份的主要城市也得到了大量使用。全国范围的角度看艺术涂料呈现出一种从华东、华南、华中地区向华北、西南、东北、西北区域扩散得态势,区域本身角度看艺术涂料呈现从中心大城市向偏远县城快速扩展的趋势。这一趋势都得益于艺术涂料行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解决了“偏远县城消费水平低”与“艺术涂料零售价格偏高”的矛盾。早些年由于艺术涂料的产量小、工艺复杂、施工师傅少等条件下的材料和人工成本均高,随着卡百利艺术涂料产品市场需求量的增长和供应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施工简单的产品款式被研发出来,大品牌材料生产厂家都实现了批量生产、各品牌厂家也在不断地培训新的施工师傅,从工艺简单化‘、降低材料成本、降低人工成本多个方面,降低了艺术涂料的产品和服务的综合成本。目前大部分厂家均推出了不同零售价格区间的产品款式:有的面向北上广及省会城市为代表的高消费人群的款式系列,有的则面向地级市为代表的中等消费人群的款式系列,还有得是面向偏远县城为代表的实惠型消费人群的款式系列,更有依据渠道不同研发的款式系列,比如面向工程装修工装艺术涂料的款式、面向设计师渠道的款式。这种艺术涂料行业发展趋势使得艺术涂料的应用市场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与延申。
趋势二:非建材行业、泛家居行业、一般创业者大量涌入艺术涂料行业
受艺术涂料行业高利润空间的影响,在2018-2019年期间有很多水族行业、餐饮行业、美容美发行业等非建材行业的经营者通过与建材行业内从业者以合伙经营的方式跨行进入艺术涂料行业。也有来自建材行业内比如:地板、门窗、橱柜、瓷砖、卫浴、吊顶等品类的经营者借助已有的资源加盟艺术涂料行业。还有部分来自非盈利性组织的投资者、工厂普通上班的创业者也加入了艺术涂料这个高利润空间的行业,希望能够分享行业高速增长带来的财富得增值。
趋势三:墙面材料的消费升级推动艺术涂料的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者对居家环境的预期正在不断提高。墙面装饰材料的选择也从单调的大白、颜色单一的乳胶漆、容易发霉开裂的墙纸、易掉粉不耐擦洗的硅藻泥逐渐升级为颜值更高、品质更好、性价比高的艺术涂料产品。艺术涂料通过错落有致的肌理造型、多变的色彩、鱼贯而入的纹理、稳定的产品功能特性,将常规家居环境推上了一个新的水准。
趋势四:从销售单品走向以设计为驱动的体验式销售转变
目前艺术涂料行业的绝大部分艺术涂料品牌仍以销售产品为主,但向生活方式渗透的转变已经开始。行业中创新力强的艺术涂料品牌率先做了有益的探索,比如以“艺术涂料+软装”的模式,打造艺术涂料软装馆并同时运用VR和设计云构建出虚拟化家居场景,采用现实和虚拟场景为消费者创造浸入式购买体验,宣扬一种意大利的人居生活方式,进而引起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关注,此时体验成为购买的主要决策因素。这种转变为艺术涂料行业的市场前景注入了新的活力。
涂料行业市场容量的数据比较匮乏,行业协会只发布了一些总体性的数据,而市场研究行业也鲜有市场容量模型的建立。现代国际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根据多年经验,尝试建立了涂料行业市场容量模型,为涂料企业了解整个市场规模的趋势、具体细分市场蛋糕的大小提供有力支持。具体步骤如下图:
1)估算全国市场容量规模,根据全国发布的总体产量数据,结合诸多宏观经济数据、以及主要品牌价格水平,建立全国市场容量总体模型。
2)确定城市层面关键影响因素:根据城市层面影响涂料市场容量的可能因素,比如人口规模、GDP、房地产投资额、房地产销售面积等,再结合部分城市占有率数据(一手调研获得)和部分品牌销量,进行因子分析等步骤,建立初步模型;
3)拓展到全国范围内城市层面,建立市场容量估算模型;
4)结合全国总体市场容量,进行数据校验和修正,然后生成最终的市场容量数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