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字建筑
上图建筑六个字的名字是 : 圣路易斯拱门。
圣路易斯拱门坐落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是美国最高的独自挺立的纪念碑建筑,是由全不锈钢制成的圆弧结构,有近200米高,跨度也将近200米。由芬兰裔美国人著名建筑设计师伊洛在1940年代后期设计,1963年2月开工建造,到1965年10月完工。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9214.htm?fromId=419845
拱形——用于大跨度建筑,如体院馆、展览馆、桥梁等
体育馆的屋顶
同济大学大礼堂 筒形网壳
国家大剧院
拱形门
美国的圣路易市杰佛逊纪念碑(1964)
网壳建筑
扬州苏北农学院体育馆、
南京展览中心(551厂)、
上海长宁电影院屋盖结构等。
1989年建成的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
1967年建成的郑州体育馆,采用肋环形穹顶网
1988年建成的北京体院体育馆
国外
1975年建成的美国新奥尔良“超级穹顶”(Superdome
1993年建成夏径为222m的日本福冈体育馆所取代
1983年建成的加拿大卡尔加里体育馆采用双曲抛物面索网屋盖,迄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索网结构。
1、凯旋门
凯旋门是法国巴黎的著名地标之一。它的建造是为了纪念拿破仑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期间阵亡的士兵。参加战争的英雄不仅刻在城墙的外面,也刻在城墙的里面。纪念碑下的地窖里有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无名战士。
2、美国蒙大拿州的罗斯福拱门
罗斯福拱门位于蒙大拿州黄石国家公园的北入口。美国第26任总统罗斯福奠定了拱门的基石。拱门后来采用了总统的名字。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建立,被称为黄石国家公园。由于地处偏远,只有少数人去参观这个地方。
3、西班牙巴塞罗那凯旋门
巴塞罗那的凯旋门建于1888年,是世界博览会的入口,拱门的设计者是加泰罗尼亚人约塞普·维拉塞卡。他的建筑风格来自摩尔人的复兴。拱门主要是用红砖建造的,拱门上令人惊叹的石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雕刻的顶部写着“巴塞罗那欢迎各国游客”。
4、德国慕尼黑胜利之门
位于慕尼黑的德国凯旋门被称为胜利之门。它是为了纪念巴伐利亚军队在解放拿破仑战争中的英勇和成功而建造的。然而,这扇门是他们和平的象征。巴伐利亚国王路德温一世在1843年至1852年间建造了胜利之门。
5、朝鲜平壤的凯旋门
平壤的凯旋门是世界上第二大拱门,高60米,宽50米。这座拱门建于1982年,是为了纪念朝鲜独立运动,该运动于1925年至1945年从日本手中获得了自由。拱门两侧所写的日期是为了纪念朝鲜总统金英成为朝鲜独立所做的贡献。纪念碑有观景台和许多房间。
还有在西方的教堂建筑中,多使用拱券(xuan,第四声),如罗马式的半圆形拱券、哥特的尖拱券,解决的都是屋顶的问题,而伊斯兰建筑的拱券则有尖形、马蹄形、弓形、三叶形、复叶形和钟乳形等多种
拱最早好像在罗马人边上的伊利亚特人(?),为罗马人发扬光大。古罗马的万神殿,建于两千年以前,跨度达到四十米,高度也达到四十米。是用圆拱和火山灰混凝土实现的。斗兽场,观众席是用拱抬起来的。卡德拉等浴场,高度达到四十米,是用十字拱实现的。这些是当时著名的拱的代表性建筑。当时,拱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甚至,当城市土地不平,罗马人甚至用大面积的拱,将地面强行架平。君士坦丁堡,索菲亚大教堂更是罗马拱建筑的里程碑,帆拱。中世纪,包括建筑艺术在内,全面衰落。文艺复兴,拱形成了富有外部表现力的形式,穹顶。从罗曼式教堂,到哥特式的等等建筑,拱都是主角。在哥特式教堂中,更是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可以说,欧洲所有中世纪以后的著名建筑,都和离不开拱。所有古教堂都大量运用。伊斯兰建筑,很多从东罗马帝国的学习,拱大量运用。究其原因,砖石混合结构,实现大跨度,只有用拱。向泰姬陵。
另外,直径约为10 cm的灯泡周围所承受的空气压力有1 800 N左右,为什么也压不碎呢?这也是因为它具有
我国最著名的古桥——赵州桥、宙城的城门洞等古今中外许多桥梁和建筑也都建造成“拱形结构”.
“拱形结构”为什么如此坚固呢?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大型石拱桥.拱形克服了石头不能承受拉力的缺点,使石头成为许多大桥和建筑物的栋梁.赵州桥是由28条并列的石条组成的,每一条石头都经过严格的加工,使每条石头之间能密切地配合成为一个整体.如果我们在石拱桥的顶上面取一楔形石块A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拱桥顶上面的物体的重力G压在A上,对A施加向下的压力.由于石块是楔形的,所以不能向下移动,只能以分力F1和F2挤压在相邻的B、C两石块上而被两石块B、C的阻力抵消而平衡.依次类推,B、C两石块又分别被挤在旁边的两石块之间.因此,拱桥上面的重力是不会把桥压塌的(如图).蛋壳实质也相当于“拱门”,不过它是整块的,而不是由一块一块的(如石块)东西拼叠成的,因此,蛋壳虽然很薄很脆,却能承受外来的较大压力.
人在奔跑、跳跃、骑车,甚至走路时,都要经受各种各样的振动冲击.计算表明,从高处跳下时,腿部受到的冲击力,有时可以达到几万牛,但是人体并没有因为这些冲击发生损坏.这要归功于人体中奇妙的构造:在人体中既有减振的弹簧又有结实的“拱桥”.
人体像一个建在两个柱子上的大厦.上身的重力占人体的70%,这些重力都通过脊柱而加在两条腿上.按建筑学的原理,两条腿的中间应该有一根很粗的“梁”才能承受住这么大的重力,这根“梁”必须十分结实,因为人体在运动中所产生的冲击力,有时是体重的十几倍、几十倍,甚至达到几万牛.
但是,人体内找不到一根结实、厚重的“梁”.连接人体上身和两腿的是骨盆.骨盆很轻很薄,怎么能承受这么大的力量呢?原来骨盆实际上是一个“拱门”.拱的前下方通过耻骨拉紧,上身的重力通过脊柱末端的髂骨压到两个筋骨上,再传到大腿骨上.耻骨的连接使这个拱更加稳定,不受腿部运动的影响.这个拱不仅结实而且像弹簧一样能减震.在人的两只脚上有两个拱桥,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足弓,它是由一连串的小骨头组成的.它不仅能使人站立稳固,保护着足底的神经和血管免受压迫,还能起防震作用
、美国纽约“克莱斯勒大厦”、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上海“世贸国际广场”.........
圣路易弧形拱门在密苏里州,走过它便意味着进入美国西部大地。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盖特威拱门。这是美国最高的独自挺立的纪念碑。这座闪闪发光的用钢制成的圆弧造型,拔地而起,有将近200米高,跨度也是将近200米,和高度完全一样。
萨尔南拱门,就是美国向西开发的一个象征,这座雄伟壮观的不锈钢抛物线形的建筑物,高达192米,是1964年动工后仅用两年时间建成的。拱门底部有电梯可以直达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