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产地大全
花岗岩的产地在四川、江西、广西、山西、山东、内蒙古、安徽、河南等地。
我国花岗岩类岩石出露面积约85万平方公里。可作为饰面石材的花岗石,包括其它岩浆岩、变质岩、火山岩及少量沉积岩等则更多,其矿点遍及全国。
远景储量估计达24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东部诸省,最多的要算福建、广东、山东,次是黑龙江、辽宁、浙江、吉林等省,这七个省的花崮石储量占全国总预测量的一半以上。近年来在山西、四川、广西、湖北也发现不少。
众所周知,四川西部地区自晚古生代以来,特别是中生代花岗岩岩浆作用强烈,活动期次频繁,规模巨大,所形成花岗岩岩石种类众多,分布范围十分广泛。迄今为止,已圈定出的大小岩体(含复式岩体,或岩体群)达数百个之多,最大岩体出露面积近3000km2;本书仅收录研究区115个岩体,其出露面积达14365km2。
现有资料表明,区内最早花岗岩将作用的产物是华力西期(石炭—二叠纪)花岗岩,次为印支早—中期(早—中三叠世)花岗岩。华力西期花岗岩主要分布于金沙江西侧在四川境内,主要有四川得荣雪堆-徐麦和象鼻山所见的产于金沙江蛇绿岩带中的大洋斜长花岗岩(莫宣学,1998),一般规模很小,产出零散。另有刘振声等(1994)认为,产于江达冬措花岗岩(全岩Rb-Sr法,462Ma)可能属加里东期。
印支晚期(晚三叠世)为区内花岗岩浆活动第一高峰期,并相对集中成群、带产布,如藏东江达(巴塘中咱扎瓦拉地区)岩浆弧带的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义敦岛弧带(昌达沟-沙鲁里山措交玛-乡城老熊沟-云南雪鸡坪)的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及相关浅成侵入花岗岩,以及扬子陆块西缘康定松林口-塔公和九龙放马坪等地区的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带(群)。
燕山期(早侏罗世和晚白垩世)为本区又一花岗岩浆活动高峰期,由于该区此时已整体进入碰撞造山演化阶段,花岗岩浆侵入活动,除主要沿江达-德钦弧花岗岩带和义敦弧花岗岩带,以及雅江-九龙地区有不同程度继承性活动外,并在雀儿山-格聂形成近SN 向展布的大型花岗岩带。除后者外,一般规模不大、产布较为零散。主要岩石类为: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
喜马拉雅山期花岗岩浆活动,随着陆内汇聚作用发生。该时期形成岩体主要有:藏东江达玉龙-牧马普一带的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斑岩,辉石正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雀儿山-格聂岩带南部的二长花岗岩;盐源西范坪石英二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以及沿鲜水河大型平移剪切带产出的折多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图1-3)。
根据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关于矿床规模划分标准花岗岩产地主要分布在四川、山西、内蒙古、广西等省。
花岗岩属于酸性岩浆岩中的侵入岩,这是此类中最常见的一种岩石,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灰白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