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无机非金属材料检测标准手册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页数 | 302页 | 开本 | 32 |
品牌 | 北京劲松建达科技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 岳鹏 |
出版日期 | 2011年7月1日 | 语种 | 简体中文 |
ISBN | 9787506662284 |
第1章绪论
1.1材料的分类
1.2结构材料
1.3功能材料
第2章骨料
2.0概述
2.1碎石或卵石的碱活性试验(岩相法)
2.2碎石或卵石的碱活性试验(快速法)
2.3碎石或卵石的碱活性试验(砂浆长度法)
2.4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
2.5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法)
2.6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试验(简易法)
2.7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试验
2.8碎石或卵石的吸水率试验
2.9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
2.10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试验
2.11碎石或卵石中泥块的含量试验
2.12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试验
2.13卵石中有机物含量试验
2.14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试验
2.15岩石的抗压强度试验
2.16碎石或卵石的压碎值指标试验
2.17碎石或卵石中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试验
2.18碳酸盐骨料的碱活性试验(岩石柱法)
2.19砂的筛分析试验
2.20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法)
2.21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简易法)
2.22砂的吸水率试验
2.23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
2.24砂的含水率试验(标准法)
2.25砂的含水率试验(快速法)
2.26砂中含泥量试验(标准法)
2.27砂中含泥量试验(虹吸管法)
2.28砂中泥块含量试验
2.29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2.30人工砂的压碎值指标试验
2.31砂中有机物含量试验
2.32砂中云母含量试验
2.33砂中轻物质含量试验
2.34砂的坚固性试验
2.35砂中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试验
2.36砂中氯离子含量试验
2.37海砂中贝壳含量试验(盐酸清洗法)
2.38砂的碱活性试验(快速法)
2.39砂的碱活性试验(砂浆长度法)
第3章掺合料
3.0概述
3.1粒化高炉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
的测定
3.2粒化高炉矿渣粉含水量的测定
3.3粉煤灰细度试验方法
3.4需水量比试验方法
3.5粉煤灰活性指数试验方法
第4章砂浆
4.0概述
4.1稠度试验
4.2分层度试验
4.3密度试验
4.4凝结时间测定
4.5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4.6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
4.7抗冻性能试验
4.8收缩试验
第5章混凝土外加剂
5.0概述
5.1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检测方法
5.2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及干缩率的测定方法
5.3灌浆用膨胀砂浆竖向膨胀率的测定方法
5.4混凝土外加剂中碱含量的测定方法(火焰光度法)
5.5混凝土膨胀剂的限制膨胀率试验方法第6章混凝土
6.0概述
6.1稠度试验(坍落度与坍落度扩展度法)
6.2稠度试验(维勃稠度法)
6.3凝结时间试验
6.4表观密度试验
6.5压力泌水与泌水试验
6.6含气量试脸
6.7抗压强度试验
6.8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6.9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
6.10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6.11抗折强度试验
6.12圆柱体试件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
6.13圆柱体试件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6.14圆柱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
6.15抗冻性试验(慢冻法)
6.16抗冻性试验(快冻法)
6.17动弹性模量试验
6.18抗渗性能试验
6.19收缩试验
6.20受压徐变试验
6.21碳化试验
6.22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试验
6.23抗压疲劳强度试验
……
第7章绝热材料
参考文献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哪些材料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1.水泥和其他胶凝材料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石灰、石膏等;2.陶瓷粘土质、长石质、滑石质和骨灰质陶瓷等;3.耐火材料硅质、硅酸铝质、高铝质、镁质、铬镁质等,玻璃硅酸盐 ;4.搪 ...
请教一下无机非金属材料怎么样
你好,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提法是...
谁知道什么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
求告知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
1.水泥和其他胶凝材料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石灰、石膏等; 2.陶瓷粘土质、长石质、滑石质和骨灰质陶瓷等; 3.耐火材料硅质、硅酸铝质、高铝质、镁质、...
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哪些谁比较熟悉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①水泥和其他胶凝材料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石灰、石膏等; 建筑装饰材料——玻璃②陶瓷粘土质、长石质、滑石质和骨灰质陶瓷等;③耐火材料硅质、硅酸铝质、高...
普通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是:耐压强度高、硬度大、耐高温、抗腐蚀。此外,水泥在胶凝性能上,玻璃在光学性能上,陶瓷在耐蚀、介电性能上,耐火材料在防热隔热性能上都有其优异的特性,为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所不及。但与金属材料相比,它抗断强度低、缺少延展性,属于脆性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相比,密度较大,制造工艺较复杂。
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是:①各具特色。例如:高温氧化物等的高温抗氧化特性;氧化铝、氧化铍陶瓷的高频绝缘特性;铁氧体的磁学性质;光导纤维的光传输性质;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的超硬性质;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质;快硬早强水泥的快凝、快硬性质等。②各种物理效应和微观现象。例如:光敏材料的光-电、热敏材料的热-电、压电材料的力-电、气敏材料的气体-电、湿敏材料的湿度-电等材料对物理和化学参数间的功能转换特性。③不同性质的材料经复合而构成复合材料。例如:金属陶瓷、高温无机涂层,以及用无机纤维、晶须等增强的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品种和名目极其繁多,用途各异,因此,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完善的 分类方法。通常把它们分为普通的(传统的)和先进的(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工业和基本建设所必需的基础材料。如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耐火材料与高温技术,尤其与钢铁工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各种规格的平板玻璃、仪器玻璃和普通的光学玻璃以及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和电瓷等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它们产量大,用途广。其他产品,如搪瓷、磨料(碳化硅、氧化铝)、铸石(辉绿岩、玄武岩等)、碳素材料、非金属矿(石棉、云母、大理石等)也都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20世纪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材料。它们是现代新技术、新产业、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现代国防和生物医学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主要有先进陶瓷(advanced ceramics)、非晶态材料(noncrystal material〉、人工晶体〈artificial crys-tal〉、无机涂层(inorganic coating)、无机纤维(inorganic fibre〉等。
在晶体结构上,无机非金属的晶体结构远比金属复杂,并且没有自由的电子。具有比金属键和纯共价键更强的离子键和混合键。这种化学键所特有的高键能、高键强赋予这一大类 材料以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
硅酸盐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分支之一,硅酸盐材料是陶瓷的主要组成物质。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又称高聚物,与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并称三大材料。高分子材料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力学性能:比强度高,韧性高,耐疲劳性好,但易应力松弛和蠕变;
(2)反应性:大多数是惰性的,耐腐蚀,但粘连时要表面处理,加聚合物共混时需要表面处理,另外,有的高分子材料容易吸收紫外线或红外线及可见光发生降解;
(3)物理性能:密度小,很高的电阻率,熔点相比金属较低,限制了使用领域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具有特殊的结构,使它表现出了非同凡响的特性。例如,高分子主链有一定内旋自由度,可以弯曲,使高分子链具有柔性;高分子结构单元间的作用力及分子链间的交联结构,直接影响它的聚集态结构,从而决定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性能。
此外高分子材料可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高性能的新型材料,可设极性大,部分性能超过金属。当前,高分子材料正趋向功能化,合金化发展,比传统材料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广阔使用的领域。
高分子化合物固、液、气三种存在状态的变化一般并不很明显。固体高分子化合物的存在状态主要有玻璃态、橡胶态和纤维态。固体状态的高分子化合物多是硬而有刚性的物体。无定形的透明固体高分子化合物很像玻璃,故称它为玻璃态。在橡胶态下,高分子链处于自然无规则和卷曲状态,在应力作用下被拉伸,去掉应力又恢复卷曲,表现出弹性。纤维是由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长度对直径比大很多倍的纤细材料。
通常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常是由高分子化合物加入各种添加剂所形成,其基本性能取决于所含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各种不同添加剂的作用在于更好地发挥、保持、改进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能,满足不同的要求,用在更多的方面。
无机非金属材料(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金属材料则一般具有导电、导热、磁性的物理性能,并能表现出一定的强度、硬度和可塑性。
技术标准可分为四类:
1、物理标准,如材料的结构形状,尺寸模块,软硬性等;
2、化学标准,如酸碱度,潮湿融化性等;
3、环保标准,如辐射指标,有毒气体排放等;
4、防火标准,如耐燃烧极限时间等;如遇特殊材料,还可能有其他的特殊技术标准。
建筑材料的分类:按组成,建筑材料分为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材料三大类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按功能,分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按应用范围,分为砌体材料、墙体材料、屋面材料、路面材料等。
我国技术标准的分级:我国的技术标准分为四级: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建材JC,建工JG,交通JT,等等)、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B)。
建筑材料学科的研究内容:材料性能研究及改进,产品开发,材料加工技术,材料检测技术,材料变形与断裂的理论研究,规范及标准,计算机技术等跨行业技术的融合。最终目标是按指定性能设计和制造新型材料。
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硫系化合物(包括硫化物、硒化物及碲化物)和硅酸盐、钛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等含氧酸盐为主要组成的无机材料的泛称。包括陶瓷、玻璃、水泥、耐火材料、搪瓷、磨料以及新型无机材料等。其中陶瓷一词,随着与陶瓷工艺相近的无机材料的不断出现,其概念的外延也不断扩大。最广义的陶瓷概念几乎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含意相同。无机非金属材料也和金属材料以及有机高分子材料等一样,是当代完整的材料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是:耐压强度高、硬度大、耐高温、抗腐蚀。此外,水泥在胶凝性能上,玻璃在光学性能上,陶瓷在耐蚀、介电性能上,耐火材料在防热隔热性能上都有其优异的特性,为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所不及。但与金属材料相比,它抗断强度低、缺少延展性,属于脆性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相比,密度较大,制造工艺较复杂。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是:①各具特色,例如:高温氧化物等的高温抗氧化特性;氧化铝、氧化铍陶瓷的高频绝缘特性;铁氧体的磁学性质;光导纤维的光传输性质;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的{TodayHot}超硬性质;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质;快硬早强水泥的快凝、快硬性质等。②各种物理效应和微观现象,例如:光敏材料的光-电、热敏材料的热-电、压电材料的力-电、气敏材料的气体-电、湿敏材料的湿度-电等材料对物理和化学参数间的功能转换特性。③不同性质的材料经复合而构成复合材料,例如:金属陶瓷、高温无机涂层,以及用无机纤维、晶须等增强的材料。
沿革 旧石器时代人们用来制作工具的天然石材是最早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中国发明了原始陶器。中国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有了原始瓷器,并出现了上釉陶器。以后为了满足宫廷观赏及民间日用、建筑的需要,陶瓷的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公元 200年(东汉时期)的青瓷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瓷器。陶器的出现促进了人类进入金属时代,中国夏代(约公元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炼铜用的陶质炼锅,是最早的耐火材料。铁的熔炼温度远高于铜,故铁器时代的耐火材料相应地也有很大发展。18世纪以后钢铁工业的兴起,促进耐火材料向多品种、耐高温、耐腐蚀方向发展。公元前3700年,埃及就开始有简单的玻璃珠作装饰品。公元前1000年前,中国也有了白色穿孔的玻璃珠。公元初期罗马已能生产多种形状的玻璃制品。1000~1200年间玻璃制造技术趋于成熟,意大利的威尼斯成为玻璃工业中心。1600年后玻璃工业已遍及世界各地区。公元前3000~前2000年已使用石灰和石膏等气硬性胶凝材料。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胶凝材料也获得相应的发展。公元初期有了水硬性石灰,火山灰胶凝材料,1700年以后制成水硬性石灰和罗马水泥。1824年英国J阿斯普丁发明波特兰水泥(见水泥)。上述陶瓷、耐火材料、玻璃、水泥等的主要{HotTag}成分均为硅酸盐,属于典型的硅酸盐材料。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建筑、机械、钢铁、运输等工业的兴起,无机非金属材料有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电瓷、化工陶瓷、金属陶瓷、平板玻璃、化学仪器玻璃、光学玻璃、平炉和转炉用的耐火材料以及快硬早强等性能优异的水泥。同时,发展了研磨材料、碳素及石墨制品、铸石等。
20世纪以来,随着电子技术、航天、能源、计算机、通信、激光、红外、光电子学、生物医学和环境保护等新技术的兴起,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迅速发展。30~40年代出现了高频绝缘陶瓷、铁电陶瓷和压电陶瓷、铁氧体(又称磁性瓷)和热敏电阻陶瓷(见半导体陶瓷)等。50~60年代开发了碳化硅和氮化硅等高温结构陶瓷、氧化铝透明陶瓷、β-氧化铝快离子导体陶瓷、气敏和湿敏陶瓷等。至今,又出现了变色玻璃、光导纤维、电光效应、电子发射及高温超导等各种新型无机材料。
分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名目繁多,用途各异,因此,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完善的分类方法。通常把它们分为普通的(传统的)和特种的(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前者指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并包括一些生产工艺相近的非硅酸盐材料;例如:碳化硅,氧化铝陶瓷,硼酸盐、硫化物玻璃,镁质、铬镁质耐火材料和碳素材料等。通常这一类材料生产历史较长、产量较大,用途也较广。后者主要指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性质和用途的材料。例如:压电、铁电、导体、半导体、磁性、超硬、高强度、超高温、生物工程材料及无机复合材料等。但这种划分也并非绝对,因为新型材料是从传统材料逐渐发展起来的,有些材料的归属很难确定。习惯上,无机非金属材料沿用传统生产工艺分为陶瓷、玻璃、水泥、耐火材料、搪瓷、碳素材料等类,同时新型材料按其生产工艺、用途和发展状况,又逐步形成一些新的材料类别,例如无机复合材料、无机多孔材料等。有些品种按习惯并入传统分类中,例如:铁电、压电陶瓷并入陶瓷;微晶玻璃、光导纤维等并入玻璃等。有的还可按照材料中的主要成分分类,有硅酸盐、铝酸盐、钛酸盐、磷酸盐、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材料等;根据材料的用途分,有日用、建筑、化工、电子、航天、通信、生物、医学材料等;根据材料的性质分,有胶凝、耐火、隔热、耐磨、导电、绝缘、耐腐蚀、半导体材料等;根据材料的物质状态分,有晶体(单晶体、多晶体、微晶体)、非晶体及复合材料等,还可以从材料的外观形态分,有块状、多孔、纤维、晶须、薄膜材料等。
生产工艺 普通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是采用天然矿石作原料。经过粉碎、配料、混合等工序,成型(陶瓷、耐火材料等)或不成型(水泥、玻璃等),在高温下煅烧成多晶态(水泥、陶瓷等)或非晶态(玻璃、铸石等),再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如粉磨(水泥)、上釉彩饰(陶瓷)、成型后退火(玻璃、铸石等),得到粉状或块状的制品。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原料多采用高纯、微细的人工粉料。单晶体材料用焰融、提拉、水溶液、气相及高压合成等方法制造。多晶体材料用热压铸、等静压、轧膜、流延、喷射或蒸镀等方法成型后再煅烧,或用热压、高温等静压等烧结工艺,或用水热合成、超高压合成或熔体晶化等方法制造粉状、块状或薄膜状的制品。非晶态材料用高温熔融、熔体凝固、喷涂、拉丝或喷吹等方法制成块状、薄膜或纤维状的制品。
展望 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尤其是对特种新型材料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材料学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复合材料、定向结晶材料、增韧陶瓷以及各种类型的表面处理和涂层的使用,将使材料的效能得到更大发挥。由于对材料科学基础研究的日益深入,各种精密测试分析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按预定性能设计材料的原子或分子组成及结构形态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