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碳C:0.27~0.34
硅Si:0.17~0.37
锰Mn:0.50~0.80
硫S:允许残余含量≤0.035
磷P:允许残余含量≤0.035
铬Cr:0.80~1.10
镍Ni:允许残余含量≤0.030
铜Cu:允许残余含量≤0.030
H13钢带
【力学性能】
试样毛坯尺寸(mm):25
热处理:
第一次淬火加热温度(℃):860;冷却剂:油
第二次淬火加热温度(℃):-
回火加热温度(℃):500;冷却剂:水、油
抗拉强度σb(MPa):≥885(90)
屈服强度σs(MPa):≥685(70)
伸长率δ5(%):≥11
断面收缩率ψ(%):≥45
冲击功Akv(J):≥47
冲击韧性值αkv(J/cm2):≥59(6)
布氏硬度(HBS100/3000)(退火或高温回火状态):≤187
【主要特性】
此钢与30钢相比,强度及淬透性均高,在油中临界淬透直径达8~34mm,在水中临界淬透直径达19~56mm。钢的冷变形塑性及焊接性中等,退火或高温回火的可切削性良好。
【应用举例】
这种钢通常在调质状态下使用,也可在正火后使用,用于制造在磨损及摩擦条件下或在很大冲击负荷下工作的重要机件,如轴、小轴、平衡杠杆、摇杆、连杆、螺栓、螺帽、齿轮和各种滚子等。此外,这种钢还可用作高频表面淬火用钢,用于制作要求高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的零件。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h13锻件价格是多少
h13锻件价格是65元,锻件过程建造了精致的颗粒结构,并改进了金属 的物理属性。在零部件的现实使用中,一个正确的设计能使颗粒流在主压力 的方向 &nbs...
H13模具钢的化学成分
H13钢是使用最广泛和最具代表性的热作模具钢种,它的主要特性是[1]:(1)具有高的淬透性和高的韧性;(2)优良的抗热裂能力,在工作场合可予以水冷;(3)具有中等耐磨损能力,还可以采用渗碳或渗氮工艺来...
H13钢材的特点有哪些?
特性:电渣重容钢,该钢具有高的淬透性和抗热裂能力,该钢含有较高含量的碳和钒,耐磨性好,韧性相对有所减弱,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在较高温度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高的耐磨性的韧性,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高...
H13模具钢价格是多少
H13模具钢价格每个地方的都不一样,你要找到合适的厂家
H13钢材密度是多少
【1】H13钢材的密度是7.85千克/立方分米。【2】钢材:钢材应用广泛、品种繁多,根据断面形状的不同,钢材一般分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属制品四大类。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
H13钢是C-Cr-Mo-Si-V型钢,在世界上的应用极其普遍,同时各国许多学者对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在探究化学成分的改进。钢的应用广泛和具有优良的特性,主要由钢的化学成分决定的。当然钢中杂质元素必须降低,有资料表明,当Rm在1550MPa时,材料含硫量由0.005%降到0.003%,会使冲击韧度提高约13J。十分明显,NADCA 207-2003标准就规定:优级(premium)H13钢含硫量小于0.005%,而超级(superior)的应小于0.003%S和0.015%P。下面对H13钢的成分加以分析。
H13是热作模具钢,执行标准GB/T1299-2000。 统一数字代号T20502;牌号4Cr5MoSiV1;
合金工具钢简称合工钢,是在碳工钢的基础上加入合金元素而形成的钢种。其中合工钢包括:量具刃具用钢、耐冲击工具用钢、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无磁模具钢、塑料模具钢。
H13钢是C-Cr-Mo-Si-V型钢,在世界上的应用极其普遍,同时各国许多学者对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在探究化学成分的改进。钢的应用广泛和具有优良的特性,主要由钢的化学成分决定的。当然钢中杂质元素必须降低,有资料表明,当Rm在1550MPa时,材料含硫量由0.005%降到0.003%,会使冲击韧度提高约13J。十分明显,NADCA 207-2003标准就规定:优级(premium)H13钢含硫量小于0.005%,而超级(superior)的应小于0.003%S和0.015%P。下面对H13钢的成分加以分析。
碳:美国AISI H13,UNS T20813,ASTM(最新版)的H13和FED QQ-T-570的H13钢的含碳量都规定为(0.32~0.45)%,是所有H13钢中含碳量范围最宽的。德国X40CrMoV5-1和1.2344的含碳量为(0.37~0.43)%,含碳量范围较窄,德国DIN17350中还有X38CrMoV5-1的含碳量为(0.36~0.42)%。日本SKD 61的含碳量为(0.32~0.42)%。我国GB/T 1299和YB/T 094中4Cr5MoSiV1和SM 4Cr5MoSiV1的含碳量为(0.32~0.42)%和(0.32~0.45)%,分别与SKD61和AISI H13相同。特别要指出的是:北美压铸协会NADCA 207-90、207-97和207-2003标准中对H13钢的含碳量都规定为(0.37~0.42)%。
含5%Cr的H13钢应具有高的韧度,故其含C量应保持在形成少量合金C化物的水平上。Woodyatt 和Krauss指出在870℃的Fe-Cr-C三元相图上,H13钢的位置在奥氏体A和(A+M3C+M7C3)三相区的交界位置处较好。相应的含C量约0.4%。图上还标出增加C或Cr量使M7C3量增多,具有更高耐磨性能的A2和D2钢以作比较。另外重要的是,保持相对较低的含C量是使钢的Ms点取于相对较高的温度水平(H13钢的Ms一般资料介绍为340℃左右),使该钢在淬冷至室温时获得以马氏体为主加少量残余A和残留均匀分布的合金C化物组织,并经回火后获得均匀的回火马氏体组织。避免使过多残余奥氏体在工作温度下发生转变影响工件的工作性能或变形。这些少量残余奥氏体在淬火以后的两次或三次回火过程中应予以转变完全。这儿顺便指出,H13钢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组织为板条M+少量片状M+少量残余A。经回火后在板条状M上析出的很细的合金碳化物,国内学者也作了一定工作。
40Cr13(旧:4Cr13)标准:GB/T 1220-1992 作刃具、喷咀、阀座等,属于马氏体系不锈钢 。1Cr17Ni2 特性 有较强的耐硝酸及有机酸的腐蚀。 用途 用作较高硬度及高耐磨性的热油泵、阀片、阀门轴承、医疗器械、弹簧等零件。
碳 C 036~045 硅 Si≤060 锰Mn≤080 硫 S≤0030 磷 P≤0035 铬 Cr1200~1400 镍 Ni 允许含有≤060 硬度 :退火,,≤201HB,压痕直径39~43mm;淬火,≥50HV
H13属于热作模具钢,是在碳工钢的基础上加入合金元素而形成的钢种,执行标准GB/T1299—2000。硬度 :退火,245~205HB,淬火,≥50HRC
C032~045 Si 080~120 Mn 020~050 Cr 475~550 Mo 110~175 V 080~120 P≤0030 S≤003
由此可见40cr13跟H13不仅仅是价格不一样,成分性能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有可比性。h13的比40cr13要贵
ER50-6焊丝属于低碳结构钢类焊丝,抗拉强度大于500MPa,屈服强度大于420MPa,伸长率大于22%。适合于Q235A、B级的母材。具有优良的塑性、韧性和抗裂性能,尤其低温冲击韧性较高。用于Q295、Q345级别低合金结构钢及Q235、Q255、Q275级别等低碳结构钢焊接。
该类焊丝的用途是:用于相应强度级别碳钢、低合金钢结构的焊接,可应用于工程机械、船舶、车辆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尤其适用于机车车辆制造行业。
焊丝是作为填充金属或同时作为导电用的金属丝焊接材料。在气焊和钨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时,焊丝用作填充金属;在埋弧焊、电渣焊和其他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时,焊丝既是填充金属,同时焊丝也是导电电极。焊丝的表面不涂防氧化作用的焊剂。
扩展资料:
焊丝总体上分为三类:
1、轧制类
大多数焊丝属于此类,包括碳钢焊丝、低合金结构钢焊丝、合金结构钢焊丝、不锈钢焊丝和有色金属焊丝等。
2、铸造类
有些合金,如钴铬钨合金,不能锻、轧和拔丝,而用铸造方法制成。它主要用于工件表面的手工堆焊,以满足如抗氧化、耐磨损和高温下耐腐蚀等特殊性能要求。
3、药芯类
用薄钢带卷成圆形或异形钢管,内填一定成分的药粉,经拉制成的有缝药芯焊丝,或用钢管填满药粉拉制成的无缝药芯焊丝(见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焊丝
当今高强钢、超高强钢很好的实现了车辆的轻量化,提高了车辆的碰撞强度和安全性能,因此成为车用钢材的重要发展方向。但随着板料强度的提高,传统的冷冲压工艺在成型过程中容易产生破裂现象,无法满足高强度钢板的加工工艺要求。在无法满足成型条件的情况下,国际上逐渐研究超高强度钢板的热冲压成形技术。该技术是综合了成形、传热以及组织相变的一种新工艺,主要是利用高温奥氏体状态下,板料的塑性增加,屈服强度降低的特点,通过模具进行成形的工艺。但是热成型需要对工艺条件、金属相变、CAE分析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该技术被国外厂商垄断,国内发展缓慢。过去在生产深冲或者重冲工件大家都认为耐压型(EP)润滑油是保护模具的最好选择。硫和氯EP添加剂被混合到纯油中来提高模具寿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随着新金属--高强度钢的出现,环保要求的严格,EP油基润滑油的价值已经减少,甚至失去。
H13导热性更好。
GH4037特性及应用领域概述:该合金是奥氏体型时效强化的镍基合金,添加总量约4%的铝钛生成γ相进行时效强化,并加入较多的钨、钼进行固溶强化,还添加微量的硼强化晶界。该合金在850℃以下使用,具有高的热强性、良好的综合性能和组织稳定性,广泛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涡轮工作叶片,在800-850℃以下长期使用。
H13属于热作模具钢,是在碳工钢的基础上加入合金元素而形成的钢种,执行标准GB/T1299—2014。
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碳合金。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钢的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硫、磷等。钢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其主要方法有如下七种:
1、按品质分类
(1) 普通钢 (2) 优质钢 (3) 高级优质钢
2、按化学成份分类
(1) 碳素钢:a低碳钢;b中碳钢;c高碳钢
(2) 合金钢:a低合金钢;b中合金钢;c高合金钢
3、按成形方法分类
(2) 锻钢;(2) 铸钢;(3) 热轧钢;(4) 冷拉钢
4、按用途分类
(1) 建筑及工程用钢:a普通碳素结构钢;b低合金结构钢;c钢筋钢。
(2) 结构钢
a机械制造用钢:(a)调质结构钢;(b)表面硬化结构钢:包括渗碳钢、渗氨钢、表面淬火用钢;(c)易切结构钢;(d)冷塑性成形用钢:包括冷冲压用钢、冷镦用钢;b弹簧钢; c轴承钢
(3) 工具钢:a碳素工具钢;b合金工具钢;c高速工具钢。
(4) 特殊性能钢:a不锈耐酸钢;b耐热钢:包括抗氧化钢、热强钢、气阀钢;c电热合金钢;d耐磨钢;e低温用钢;f电工用钢。
(5) 专业用钢——如桥梁用钢、船舶用钢、锅炉用钢、压力容器用钢、农机用钢等。
5、综合分类
(1)普通钢
a碳素结构钢:(a) Q195;(b) Q215(A、B);(c) Q235(A、B、C);(d) Q255(A、B);(e) Q275。
b低合金结构钢
c特定用途的普通结构钢
(2)优质钢(包括高级优质钢)
a结构钢:(a)优质碳素结构钢;(b)合金结构钢;(c)弹簧钢;(d)易切钢;(e)轴承钢; (f)特定用途优质结构钢。
b工具钢:(a)碳素工具钢;(b)合金工具钢;(c)高速工具钢。
c特殊性能钢:(a)不锈耐酸钢;(b)耐热钢;(c)电热合金钢;(d)电工用钢;(e)高锰耐磨钢。
6、按冶炼方法分类
(1) 按炉种分
a平炉钢:(a)酸性平炉钢;(b)碱性平炉钢。
b转炉钢:(a)酸性转炉钢;(b)碱性转炉钢。或 (a)底吹转炉钢;(b)侧吹转炉钢;(c)顶吹转炉钢。
c 电炉钢:(a)电弧炉钢;(b)电渣炉钢;(c)感应炉钢;(d)真空自耗炉钢;(e)电子束炉钢。
(2)按脱氧程度和浇注制度分
沸腾钢;b半镇静钢;c镇静钢;d特殊镇静钢。
7、按外形分类
可分为:a型材、b板材、c管材、d金属制品四大类。
a 型材:
重轨,每米重量大于30千克的钢轨(包括起重机轨);轻轨,每米重量小于或等于30千克的钢轨。
大型型钢:普通钢圆钢、方钢、扁钢、六角钢、工字钢、槽钢、等边和不等边角钢及螺纹钢等。按尺寸大小分为大、中、小型钢
线材:直径5-10毫米的圆钢和盘条
冷弯型钢:将钢材或钢带冷弯成型制成的型钢
优质型材:优质钢圆钢、方钢、扁钢、六角钢等
b.板材;
薄钢板,厚度等于和小于4毫米的钢板
厚钢板,厚度大于4毫米的钢板。可分为中板(厚度大于4mm小于20mm)、厚板(厚度大于20mm小于60mm)、特厚板(厚度大于60mm)
钢带,也叫带钢,实际上是长而窄并成卷供应的薄钢板
电工硅钢薄板,也叫硅钢片或矽钢片
c管材:
无缝钢管,用热轧、热轧——冷拔或挤压等方法生产的管壁无接缝的钢管
焊接钢管,将钢板或钢带卷曲成型,然后焊接制成的钢管
d金属制品
包括钢丝、钢丝绳、钢绞线等
说到 汽车 ,现在已经不再是合资 汽车 一家独大的情况了,国产车在近几年也已经渐渐“雄起”了。像吉利、奇瑞、长城近些年就做的很不错,比如吉利的帝豪、博瑞,长城的哈佛系列,还有奇瑞的三大件质量表现都是可圈可点,但是如果说要比较一下吉利和奇瑞哪个品牌更好,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吉利,毕竟吉利的销量摆在这,市场表现是很好的证明。但是老司机却表示:他们更看好奇瑞,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先聊一下吉利和奇瑞的现状,吉利现在凭借帝豪和博瑞的热销,迅速抢占了很大的市场,而且这几款车型的实际使用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不仅外观内饰不输合资车,百车故障率也相当的低。还有前几年吉利收购沃尔沃,让自己在全球都名声大噪。同时通过这几年的消化吸收,也让自己的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自家的高端 汽车 上,很多沃尔沃的技术更是直接搬用,吉利的这一手好牌为自家旗舰加分不少。
我们再来聊一聊奇瑞,奇瑞作为国产 汽车 的老大哥,早期几乎是统治级别的存在,奇瑞QQ就是最好的证明,可靠的质量和低廉的价格让奇瑞QQ当年是大火了一把。但当时间来到现在,我们发现奇瑞的销量很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奇瑞QQ的名声太大,但是奇瑞超低廉的价格让大家认为奇瑞是生产低端廉价产品的品牌。其二:奇瑞的外观没有跟上时代的进步,不太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所以很多人第一眼就把奇瑞pass掉了。其三:奇瑞在品牌广告营销上投入过少,导致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不如吉利。
那么奇瑞真的完全不如吉利吗?老司机表示:奇瑞作为老牌国产 汽车 品牌,有他一定的过人之处,比如大部分国产企业都不重视 汽车 三大件的研发,要么就是进口,要么自己做的品质很差,而奇瑞的三大件一直都是坚持自己研发,所以在三大件的可靠性和性能品质上奇瑞可以说是国产 汽车 中首屈一指的。但是奇瑞却忽略了市场的需求,品牌营销和外观上过于薄弱,导致自己的市场表现并没有预期那么好。
最后个人认为,奇瑞这种轻营销、重技术的优良品质正是国产 汽车 所需要的,销量只是一时的,但是技术的积累是要靠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的,只有当国产 汽车 的自身研发水平提升起来了,才会有希望超过合资 汽车 和进口 汽车 ,一直依靠进口三大件其本身也就是披着国产外壳的合资车辆罢了。
近年来,国内 汽车 品牌发展很好。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非常大,国产 汽车 发展迅速。许多性能优异、性价比高的国产 汽车 被引进。消费者对国产 汽车 的印象也越来越好,包括吉利 汽车 和宝骏 汽车 。在人们的印象中,奇瑞 汽车 都是声誉很好的品牌。就 汽车 销量而言,去年吉利 汽车 销售了150万辆,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但是奇瑞 汽车 的生产技术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吉利和奇瑞有什么不同呢?
对于吉利和奇瑞,这两个国产 汽车 品牌,许多人认为吉利和奇瑞的 汽车 都是性能非常好的国产 汽车 。吉利 汽车 外观非常 时尚 。它看起来充满活力,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标准。奇瑞的 汽车 质量非常好。许多在奇瑞买车的人都说 汽车 的质量非常好。然而,对于更多了解 汽车 的人来说,吉利 汽车 和奇瑞 汽车 的发展路线是非常不同的。一个是真的有料,一个是真的会说!
首先,让我们介绍一下奇瑞 汽车 。奇瑞 汽车 是一个真正的 汽车 品牌。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奇瑞 汽车 相当于一个技术住宅。在目前的 汽车 市场,它可以实现 汽车 的三大组成部分,是一个独立的 汽车 制造商。奇瑞可以说是最好的之一,尤其是奇瑞新开发的16吨发动机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并将随着高端品牌的上市出现在大家面前。然而,令人们惊讶的是,奇瑞 汽车 的质量确实非常好。然而, 汽车 的销量是相对一般的。许多人认为奇瑞的外观和室内装饰符合直人的审美,不符合现代年轻人的个人审美。
吉利 汽车 品牌和奇瑞 汽车 品牌正好相反。从 汽车 生产技术的角度来看,吉利 汽车 是一个比较新的 汽车 品牌。许多 汽车 的生产技术还不够完善,需要向其他 汽车 公司学习。然而,吉利的 汽车 销量非常吸引人。与同类型 汽车 相比,吉利的 汽车 销量非常好。许多人认为吉利的 汽车 销量很好,一方面, 汽车 的整体性能很好。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吉利 汽车 能够很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当有任何相对较新的 汽车 配置时,用不了多久这些 汽车 配置就会出现在吉利,的最新车型上,这意味着消费者对吉利 汽车 的需求将会反映在他们自己的 汽车 上!
吉利和奇瑞的车友有什么不同:一个非常足智多谋,另一个非常擅长说话!与奇瑞和吉利,的 汽车 相比,奇瑞的 汽车 真的很熟练,也很容易预测,而吉利的 汽车 经常做宣传。然而,总的来说,吉利的 汽车 性能也很好。如果宣传本身没有良好的质量,它就不会被人们所认可!
奇瑞 汽车 可以说是,近十年来国产车中的“大哥”,这也与它自身的特色是分不开的,都知道奇瑞 汽车 一直奉行自主研发的发展策略,所以通过近十年来的不断的发展和改造, 它的技术积累也算得上是国产 汽车 中最深厚的一个了,被网友们堪称“技术宅”。还有一个就是奇瑞的发动机,底盘以及变速箱在国内的口碑都是不错的,国产其它 汽车 品牌都不敌它,这也算得上是奇瑞与吉利相比的一个自己的特色吧!但是奇瑞在近几年在国内的发展并不好,无形中也逐渐被其他的自主品牌超越,尤其是在市场营销、外形设计以及售后服务方面,奇瑞 汽车 的发展明显不如其他自主品牌的发展,也就造成奇瑞 汽车 口碑不断下降,销量不断走下坡路的现象。但是近两年奇瑞推出的艾瑞泽GX、以及最近推出的星途、瑞虎等新车型,对自身的缺点明显进行了改进,从而销量有一定的提升。
再来看看吉利 汽车 ,这几年来在国内的发展可谓是风头正盛,不仅在车身设计及动力配置上等技术方面上已超越奇瑞 汽车 ,销量也在逐年增长,也可能是吉利 汽车 可能是吸取了奇瑞 汽车 这个前辈发展的教训,所以吉利 汽车 在这几年的发展中,不断的吸收优秀的国际品牌的技术成果!不仅如此,奇瑞 汽车 还收购了瑞典著名的品牌沃尔沃 汽车 和马来西亚的宝腾 汽车 ,可以说这两个收购对吉利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助力,此外,现在还是戴姆勒的最大股东,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吉利的品牌影响力。在各项技术上,吉利有这强大的“后台”,而且在车型布局上依然很强。像最近非常畅销的吉利博越、吉利帝豪gs、以及新推出不久的颇受好评的吉利缤越等,在国内自主品牌中的销量都是特别靠前的。而且吉利 汽车 在营销方面确实做得出神入化,堪称“营销狂”,所以说吉利 汽车 在未来的发展也会更快更好。
奇瑞是从简单模仿到慢慢自主创新(虽然不够新),产品线路广,有独立研发、调教底盘的技术。这是与其他三个企业最大的不同。
出生在安徽的地方车企,是技术研发大户,有着完善的动力匹配系统,有着独立研发、调教底盘的技术。十年坎坷路,奇瑞上一个十年简直糟糕透顶,无数 社会 舆论扑面而来,并且退居国产二线。但是现在的奇瑞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整顿之后的奇瑞,凭着先天优势,奋起追赶,其实力并不差!
吉利,同样出身草根的吉利,上一个十年走过了无数弯路,奇瑞有整个安徽的帮助,但是吉利却是只有一个李书福的坚持,正是他这种坚持,让吉利有了现在的成果。一台帝豪百万销量,让吉利走过了艰难时期,无数的帝豪车主像蚂蚁大军一样,为吉利搭起了跨河大桥。
你这个有点不好回答,呵呵。吉利和奇瑞都是自主品牌的车。不同的话,吉利的发展势头比奇瑞要好,销量要比奇瑞要多得多。换句话说吧,吉利和长安是自主品牌第一阵营,奇瑞是自主品牌第二阵营了,这样回答你满意吗?
一个滑一个笨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吉利 汽车 的外观非常的 时尚 ,看起来具有动感,非常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观
而奇瑞 汽车 的质量是非常过硬的,很多买奇瑞 汽车 的人都不是质量好
前言:什么是 汽车 三大件
虽说现在自主车型在设计、配置、性价比上都做到非常不错,但很多消费者依然冲着合资品牌去,不仅仅因为品牌好,也是 汽车 核心三大件技术上的成熟可靠。所谓 汽车 三大件指的是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底盘。 汽车 三大件优劣直接关乎该车的档次以及驾驶者的生命安全,在这三大件面前,其他都是浮云。
首先是发动机。发动机被誉为 汽车 的心脏。发动机是 汽车 的动力来源,负责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其前进。目前发动机两种进气形式: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
就自然吸气发动机而言,德系车的不如日系车的,比如丰田的VVT技术,本田的i-VTEC技术,尤其是本田,一直有“自吸之王”的称号。自然吸气发动机技术成熟,成名日久,可靠性极高,短板就是动力有时过于孱弱,不如涡轮增压发动机。
涡轮增压发动机可谓后起之秀,搭着全球追求环保的东风扬帆远航,靠着节油、动力强劲不断扩张,最为明显的就是德国BBA(奔驰、宝马、奥迪)相继为其主力车型换上涡轮增压发动机。但事实上大众的涡轮增压技术其实是最早深入国人心中的动力,也可以说掀起了国内对涡轮增压动力的追捧了。
变速箱是 汽车 的动力传输装置,动力系统不仅就发动机而言,变速器同样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着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操控平顺性甚至乘坐舒适性等。就变速箱的分类而言,目前大致分为手动、自动变速箱(有手动模式的,称之为手自一体变速箱),自动变速箱按结构分为AT液力自动变速箱、无级变速器、双离合变速箱等。
手动变速箱反应快,驾驶乐趣高,还省油。自动变速箱使用方便,比手动变速箱耗油高一点,反应也要慢一些,稳定可靠。其实真正玩车的人大部分都爱手动挡,手动变速箱效率最高,最省油,对于驾驶技术娴熟的人来说,手动挡最具驾驶乐趣。
最后是底盘。很多人将底盘比喻为 汽车 的骨骼,底盘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 汽车 安全性、操控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等。 汽车 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好的底盘重心稳,驾驶有抓地感,过弯侧倾小,给你“人车合一”的感觉。
1 发动机
11 吉利的发动机技术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吉利赖以生存的动力是源自于丰田的8A系列发动机。那时候吉利美日就直接搭载了这台丰田的8A发动机。
2003年,吉利首款13L发动机MR479Q正式面世,而这台发动机就是源自于对丰田8A发动机的仿制。MR479Q的诞生,吉利先解决了发动机有无的问题。
2006年8月,吉利又正式推出了被称为我国首款CVVT发动机JL4G18,而这台发动机的源头就是丰田的1ZZ-FE发动机。
随后吉利通过调整活塞行程,改变气门正时等等的方式,又衍生除了JL4G15发动机。
搭载这一动力的车型包括吉利金刚、吉利远景、吉利帝豪、吉利远景X3等入门级的车型,如果再考虑到JL4G18发动机的装车情况的话,那么这个范围还可以扩大到吉利帝豪GL、吉利帝豪GS等车型。
目前在吉利的产品架构下,依旧是以十几年前的老发动机技术作为主要支撑的。当然了,用这台老发动机的优势也是很明显的,至少不会有什么大规模的质量问题。
随后推出的吉利13T涡轮增压发动机则是赶上了本土品牌扎堆推出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时代。
而这台内部代号为JLB1413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据说是吉利自主正向研发的产品,而坊间也有传闻说这台发动机的技术是源自于三菱。从其铸铁缸体的情况来看,已经不可能和此前推出的自然吸气系列有太大的关系了。
这台发动机之所以采用铸铁的缸体,倒不是因为此前官方通稿里说到的为了成本考虑,而是因为在使用了增压技术之后,发动机缸压过大,以吉利的缸体铸造技术,铝制缸体无法满足强度要求。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其确实是仿制了三菱技术,因为三菱的同款动力就是铸铁的结构。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吉利的这台13L涡轮增压发动机并没有采用缸内直喷技术。
而事实上,在几年之前,本土品牌所推出的涡轮增压动力和二十年前在日系车上流行的涡轮增压技术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增加了一个涡轮增压器而已。直喷技术是在最近几年才逐渐出现在本土品牌上的,而吉利的产品能够到直喷的水平,已经是博越的时代了。
吉利自主研发的18TGDI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毫无疑问在研发上沃尔沃也提供了帮助。
实事求是地讲,吉利目前主打的动力技术,依旧是停留在一个口头先进的层面上。更何况,作为一套成功的动力系统,仅仅凭借账面数据的表现并不能说明问题,发动机输出的平顺性以及和变速箱的匹配,才是最重要的。从发动机技术的角度来看,吉利也同样还有路要走
12 长安的发动机技术
长安集团下属江陵机器厂生产的江陵牌发动机,长安面包及其发动机都是仿制日本的,江陵发动机和东安发动机齐名,它们恐怕是中国最早的小排量发动机生产厂家。
采用了铃木的技术是肯定的,但是说明白一点就是国产的,都是江陵的发动机,江陵的发动机 原来是日本进口的,后来买了日本五十铃的技术和生产线。是真正的拥有五十铃技术的发动机 。在中国只有两家用的这个技术的发动机一个是庆铃,一个是江陵。
长安 汽车 的10T三缸发动机是由旗下子公司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厂研发并制造,早在2013年该引擎就已经成功点火,随后又经过了1年的改进与调教才进行量产,“借鉴”了福特的发动机技术。
长安 汽车 现阶段车型搭载的机型有H系列,EA系列和S系列。
H系列发动机为直列4缸、16气门、全铝发动机,H系列发动机于2010年投产,目前搭载在长安自主品牌轿车车型和中小型SUV系列车型。
从型号来看,长安最先出名、使用率最高的,当属BlueCore 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搭载的车型有第二代逸动,刚上市的全新一代悦翔,即将上市的新款CS35plus等。
长安的16BLUECORE发动机其实很一般,从外特性曲线上就能看出来。这款发动机的亮点是最高功率和最大扭矩稍大那么一点点,与竞争对手比如奇瑞的16比没有什么优势。
但劣势很明显:最大扭矩爆发点高达5000转,而且最大扭矩输出区间是4500-5000,范围仅仅500转。整体曲线的特性就是:在5000转内,转速越高越有劲,适合高速运转,市区低速运转的时候极其无力。
这样的水平显然是不行的。发动机做成高转速发动机的难度远小于提高低扭或者在大范围区间内稳定扭矩输出的难度。长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最先进的则是全新研发的BlueCore 15T,是长安品牌明星发动机,这两款发动机在重庆鱼嘴基地生产,这两款发动机均为自主研发。蓝芯Bluecore 15T是长安在英国伯明翰动力研发中心的支持下,采用博格华纳涡轮增压技术,这款发动机搭载的车型很多,诸如:轿车睿骋CC,SUV系列55,刚上市不久的新75和即将上市的长安首款插电混动版CS75phev等。
蓝芯BLUECORE 15T使用全铝合金缸体、缸盖,缸体增加T5热处理工艺,提升缸孔尺寸稳定性,改善缸孔变形,使得活塞漏气量下降20%左右,提升发动机经济性。缸体后端弧形设计,减轻重量的同时提升结构刚度,可以让整机模态提升20%。
还有一款蓝鲸20T发动机,由东安生产,目前只有CS95搭载这款发动机。不过,就最新网爆长安 汽车 即将推出跨界SUVCS85也会搭载这款发动机。
该发动机为长安 汽车 自主研发,最大输出功率为171kW,最大扭矩为 360Nm,匹配来自爱信的6AT自动变速器。其中前驱车型油耗为98L/100km,四驱车型整备质量达2120kg,油耗103L/100km。
13 奇瑞的发动机技术
1997年,奇瑞公司厂房正式破土动工,打下第一根桩的正是奇瑞的发动机厂房,也就是说,奇瑞是先做发动机再做整车的。而说到奇瑞第一台发动机的诞生,就不得不提一个奇瑞粉丝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1996年,刚刚奇瑞斥资2980万美元从英国威尔士引进了一条福特公司的二手发动机生产线,由于没有掌握组装生产线的核心技术,奇瑞不得不与英方达成了一项名为“交钥匙工程”的协议,即英国方面派出技术员对生产线进行组装,中国人全程不能参与组装过程。
但英国技术人员的消极怠工最终让尹同跃站了出来,豪气冲天地说了句“让外国人走,我们自己干!”。在经过500天艰苦卓绝的钻研、试验,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后,这条生产线终于在1998年12月安装完毕并且调试成功。
1999年5月18日,奇瑞正式宣布企业 历史 上第一台发动机点火成功。由此,奇瑞正式踏上了发动机研发之路。
2002-2003年期间,奇瑞与奥地利AVL公司合作开发了08L和11L发动机,并且委托后者设计了从08L-42L排量的多达18款发动机。
其实奇瑞第一代发动机是搭载带奇瑞QQ上,第一代acteco引擎布局了从08-25L排量的多款引擎,最早投放的是体积最小排量最少的08L引擎,此后投放了一批10L引擎,QQ的动力系统相对简单,在市场中赢得了不少的好评。
其实大家接触最多的还是奇瑞的第二代发动机,搭载第二代发动机的车型有奇瑞A3、瑞虎3、瑞虎5、瑞虎7等车型。二代车型最大的特点就是排量要比一代机要大,而且发动机的类型更多,比瑞瑞虎3就曾经出现过16T机械增压产品,艾瑞泽5搭载15T涡轮增压引擎,当然二代引擎保证了足够强的稳定性。
奇瑞第三代发动机以16TGDi高功率版为例,这款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160Kw,最大扭矩320N·m。
奇瑞的第三代发动机在热效率方面超过了37%,与本田思域搭载的15T发动机表现接近。
不可否认,奇瑞也用过三菱发动机,瑞虎20用的是4G63 20L三菱发动机。
2 变速器
21 吉利的变速器技术
吉利的自动变速箱之路可以分为四步:早期三菱发动机和4AT、中期自家研发发动机+采购比利时邦奇CVT变速箱、如今收购DSI之后研发出自主6AT、未来消化沃尔沃双离合技术开发自主7DCT。可以说吉利算是把自动变速箱各种副本都刷了一遍,什么都有所涉猎。
吉利做出了国内第一台6AT,主要技术来源于澳大利亚DSI,但如今吉利也已完全消化吸收,否则也不会宣布出售DSI主要股权转而未来投身双离合技术。
吉利是个很聪明的企业,有着江南人特有的经营之道,此前无数车企投身中高端市场都狠狠地被打了脸,吉利博瑞却稳定在5000辆左右的销量占据了一席之地,实属难得。
22 长安的变速器技术
大家都知道长安集团旗下的重庆青山变速器是长安 汽车 最为主要的变速器总成提供商,N年前长安 汽车 就通过车展展示过旗下DCT变速器研发技术。
但是除此之外,长安 汽车 还早在2000年左右在英国伯明翰建立了英国设计中心,六年来,长安英国研发中心已完成了D20TGDi、H13T、EA14S三台发动机的研发,取得了10多项国际专利。此外,还牵头开发了7速DCT自动变速器,以及全新研发的DCT控制系统和全混车辆控制系统等。而CS15所搭载的这款5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正是诞生于这里。
长安推出DCT应该说一次技术试水。要知道,变速器作为 汽车 核心部件一直是自主品牌发展的关键。从最早自主车型无一例外搭载三菱发动机开始,到后来奇瑞、比亚迪、吉利等主流自主品牌都开始逆向研发逐渐形成自己的动力技术。变速器也面临同样的成长过程,从手动变速器到AMT,再到手自一体,以及双离合,这些技术瓶颈正在被逐一突破。
目前长安 汽车 旗下自动挡车型布局有逸动、睿骋、CS35、CS75等,其中多数车型使用的是爱信6AT变速箱。
长安自主研发的6速自动变速箱已正式下线。长安 汽车 为哈尔滨东安动力的控股股东,长安旗下车型搭载的4速自动与5速双离合等多款变速箱均出自东安。此次投产的6速自动变速箱有望搭载在CS75等6款车型上,替代目前的爱信6AT变速箱。
长安 汽车 这台自主研发的6AT使用了第三代超长行程液力变矩器、离合器低拖曳摩擦技术、锁止区域扩大设计等,提升了燃油经济性和传动效率。
在挂入P挡时,这台6AT变速箱内部的锁止机构会和变速箱内部驻车齿轮结合,从而达到驻车目的。这台6AT变速箱可应用于轿车和SUV车型,涵盖了12t-26t范围车型,并支持发动机最高峰值扭矩300Nm。
23 奇瑞的变速器技术
奇瑞最先摆脱三菱的禁锢,曾经的中国车企领军者,目光自然更长远。2003年奇瑞成立奇瑞精机公司,主攻变速箱的研发。2004年奇瑞自主CVT正式立项,把当时澳大利亚DSI的高级工程师挖到奇瑞精机担任总经理。后来,DSI破产被吉利收购前夕,奇瑞又趁机挖走了一大批技术人员。
2009年,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专利的CVT变速箱下线,虽然不能承载过大转矩,但可靠性和稳定性至今看来都是很不错的。不过还是那句话, 汽车 工业的壮大永远不是一枝独秀,尽管奇瑞拥有了自主专利,但诸如英国里卡多提供电控策略和后期调试、德国博世提供推式钢带、日本提供轴承和离合片等等核心部件几乎都为外购。
奇瑞的自动挡大部分车型都是CVT无级变速箱,这款自主研发的变速箱表现还不错,艾瑞泽5、瑞虎7等绝大多数车型都搭载。
另外奇瑞跟格特拉克合作研发的新一代DCT双离合变速箱目前也在瑞虎7上装载,相比之前观致5上的那款,离合器过热、换挡顿挫、稳定性差等问题得到优化。双离合的油耗和成本优势驱动下,奇瑞的产品力可能更进一步。
之后,奇瑞又自主研发出4AT与自家小型车装配,尽管被很多人耻笑“在8AT的时代终于做出了4AT”,但这也是自主车企一次大胆的尝试。如今奇瑞早已风光不再,但作为曾经勇敢尝试正向研发的第一人,勇气可嘉。
3 底盘
31 吉利的底盘技术
早期吉利将产品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A00级、A0级、A-/+级、B级,排除市场受众最小的A00级熊猫系列,吉利的金刚、远景、帝豪系列车型都是在全新的FE平台上生产打造,而B级车型也就是博瑞,是在吉利全新的KC中级车平台生产制造。
也就是说吉利的FE平台是现在受众最广的平台,其生产帝豪系列、远景/金刚车型。这些车型市场保有量巨大。
FE平台是吉利现阶段最主要的平台,在FE平台上吉利生产出了很多车型,比如帝豪系列、远景系列,这两大系列车型占到了家族很大一部分销量。吉利FE平台是一个全新的平台,但是可以向外界公布的参数却没有,也就是说吉利官方很有可能不太原因知道FE平台,不过从一些底盘对比图中我们还是能看出来,吉利的FE平台与丰田有一定关系,多款车型的底盘设计都与丰田相似。
帝豪的底盘构造与丰田卡罗拉相似,当然不仅仅是帝豪GL这一款车型,经典帝豪以及全新帝豪的底盘构造都是这样,原因其实很简单,帝豪的FE平台依旧缺乏核心技术,其还未达到真正模块化平台的水准,通过逆向丰田底盘的方式形成固有的一套底盘体系,然后通过后期的设计制定周祥的底盘设计,接着投产一款款全新的车型。其实吉利的底盘技术相对落后,而且也成为业内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