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 石寨土楼 | 历 史 | 距今340多年 |
---|---|---|---|
始建于 | 清代康熙年间 | 建筑面积 | 3060平方米 |
在广东省蕉岭县北磜镇石寨村,有两座建筑形制独特的客家民居——土楼,好似两座雕堡雄踞村中。土楼为方形建筑。旧土楼称“方楼”,为郭姓五世祖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400余年;新土楼称“树德楼”,为郭姓十世祖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约300年。每座土楼最多时曾住近20户、100余人,现仍分别居住着近10户、30人。这种传统民居,既保留有客家先民从中原带来的屋村形式,又有从转徙地闽西带来的特色,是典型的防御形。
土楼,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土、沙石夯筑成墙的土木结构楼房,建筑材料是就地取材的山石、黄土、沙、石灰、杉木、瓦等。石寨土楼平面呈四方形,建筑面积旧方楼为3060平方米,“树德楼”为2388平方米。楼高13米,内为3层结构,每座楼有60多个单体房间。底层多为厨房、浴室;二、三层为住房或粮仓。
土楼墙厚达80厘米,楼上的窗户用花岗岩石条制成,形状细长。内圈和纵向结构用土筑墙,横向用大杉木架构承重。桁子每条长达7米,大梁直径达40余厘米,上盖瓦屋顶。在楼的东南端和西北端各有1个雕楼,亦称“炮楼”、“火角”,为方形柱状建筑物,高出楼顶2米左右。雕楼上的长方形窗眼为枪眼,可由此射击御敌,亦可作瞭望楼,居高临下控制着土楼的四周。旧土楼有1个大门、1个侧门。树德楼则在主楼大门外还有4扇大门,层层紧扣。主楼前面建有祠堂,是楼内族人喜庆活动的场所,四周还建有外楼。真可谓门外有门,楼外有楼。这种结构,不仅更适合于人口发展后居住的需要;而且更具防御性。大门用特大木料制成,门框及门栓厚约20厘米,门板厚10余厘米,并用铁皮钉面。尤为奇特的是,门框上方从二楼斜挖数个嵌以竹简的孔,称“护门孔”,倘有匪徒攻门,可往下打枪或灌注开水。相传清同治年间,太平军余部康王汪海洋率兵退至石寨村时,曾在此楼固守。太平军在二楼架起大锅,边煮开水,边从木简导出“护门孔”,有效地抵御了清军攻门。楼内中间有1口井,供居民饮用。现井已废弃。
石寨土楼有厚实的墙、坚固的门、细长的石窗、四角设雕楼、用大杉木架构承重等特色。这种建筑结构使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等特点。其核心是防御性,包括防风、防震、防兽、防火、防盗、御敌等多种功能。而且有经济实惠、施工简便、经久耐用等优点。石寨土楼历时逾三四百年,历经风雨侵蚀、地震摇动,仍然屹立于崇山峻岭之中,可见其结构的坚固程度。
石寨土楼是典型地方特色、造型独特的古代客家民居,显示了客家人的勤劳智慧、合族聚居的民情风俗和艰苦开拓精神。数百年来,石寨土楼内居民继承了客家人“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十分注重子女的文化教育。在清代,楼内出有举人1人,秀才多人。而今,从楼内考出去的大学生有多人,如“树德楼”郭宜汉一家就有5个大学生;有的还是博士研究生;已工作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多人。石寨土楼是客家民居建筑中的代表性文物,在土木建筑、客家民俗等方面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蕉岭县文物管理部门已划定土楼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并树立了文物界碑。县、镇、村三级已签订了《石寨土楼保护协议书》,分配专人负责保护管理工作。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土楼怀远楼景点和土楼和贵楼旅游景点比哪个好点???
都好,这是南靖土楼B线上的两个景点,一是方形土楼代表,一是圆形土楼代表,相距两公里,之间有云水谣古道相连,是捆绑的景点,票价是七十元.如果有学生证可五折四十五元.步行约一至两小时逛完全程.建议休闲游.
土楼在哪里,有哪些?
永定和南靖,世界文化遗产,个人觉得永定的比南靖得更出名一些,国家领导人多数去的也是永定。
土楼特点是什么?
冬暖夏凉,可以抵御外部攻击,内部有一整套的生态系统可以供自己衣食住行等等所有的方面,达到自给自足
和坑土楼是什么
福建有特色民居当推土楼 风格奇异土楼民宅散布闽西永定、武平、上杭及闽西南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因其大多数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生土作主要建筑材料掺...
求问土楼在哪里
"福建土楼"包括福建省永定县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滴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和贵楼、怀远楼,华安县滴大地土楼群,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
永定土楼像从天上荡下的飞碟,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其中有殿堂式楼、五凤楼、长方形楼、正方形楼、三合式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走马楼、日字形楼、曲尺形楼、吊脚楼、半月形楼、圆形楼、前圆后方楼、前方后圆楼、椭圆形楼等20多种建筑形式,永定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在众多的土楼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凤楼、大的方楼和圆楼。
五凤楼是一种“三堂两横式”的组合楼房,在永定比较突出的有裕隆楼、福裕楼等10多座。它们的构造特点是在中轴线上,前、中、后堂与轴线两翼横楼连成一体,前低后高。楼顶歇山从后到前,呈五个层次,层层迭落。屋角飞檐,形如鸟翅,所以称五凤楼。整楼构造体现了强烈的主次等级观念,比一般的方楼更显得气势轩昂、典雅高贵。
在各类土楼中,最令世界各地游客惊叹的就是当地人称为圆寨的圆形土楼 。这种圆楼大部分分布在金峰溪流域的乡镇。圆楼外高内低,楼内有楼,环环相套,最具特色,其通风采光、抗台风地震、防卫功能比方楼好,赢得了许多中外专家学者、文人墨客精彩纷呈的赞颂和比喻:犹如古罗马的城堡,直指云天;犹如黑色飞碟,从天而降;犹如朦胧古月,悬于东方;犹如一座古井,永不干涸;犹如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博大精深。
永定每一座作为单体的土楼都各自形成独特奇异的审美客体和艺术魅力。而以自然村落为单位,以圆楼为主体形成的方圆土楼群,青山怀抱,绿水环绕,田园烘托,既壮观,又抒情,其诗情画意和豪迈气概,让人留下许多遐思和无穷的想象空间。初溪土楼群由数十座土楼组成。建于1419年的单元式的集庆楼等5座圆楼与其它土楼依山势而建,与青山、绿水、梯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神奇古朴、美丽的画卷。被评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的湖坑镇,土楼种类繁多,土楼群体更为壮观。南溪土楼群错落有致地布局在一条小河两岸的狭长地带,贯穿6个行政村,除环极楼、衍香楼、振福楼等圆楼外,还有长方形、正方形、八角形、椭圆形、前圆后方形等100多座大型方圆土楼。它们与秀丽的山河景色互为映衬,充分表现了楼与山水、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土楼之最,当数福建
壬辰之冬,我访土楼聚集地南靖和永定,感慨万端!于崇山峻岭里,那或圆或椭圆或方或曲尺形态各异的土楼,布满狭谷,缀满山岭,尤以圆方著称,难怪引得当年美国卫星误为核弹发射井呢!也正因“核井”才顿使土楼名声大振。说土楼展露土味,不如言之彰显“洋”韵。
| 土味因它深藏大山
虽久踞莽莽群山,可将向阳避风、临水近路,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后有丘陵之地作为楼址,利生活,便生产,展错落。它取材土气。缺少“洋”材,便取身边生土、石灰、细砂、竹片、木条,或加糯米饭、红糖、蛋白等,坚韧耐用。它土墙笨重。虽筑成1.2米以上笨重的墙体,但固若金汤得枪炮轰不倒、地震震不倒、水浸浸不到、盗贼跑不了、大风吹不掉、大火烧不掉,还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 “洋”韵显文化
土楼依山势错落布局,最能体现宜居宜业文化特点,以方圆为主的结构,体现易经风水学“三易”原则。你进入南靖县最精美的田螺坑土楼群,只要居高于南山腰俯瞰,四座圆楼依四角分布,拱簇一座方楼,犹如硕大无比的莲花同时绽放;下低至北山脚仰望,五座楼群恰似布达拉宫横空出世,令人叹为观止。来到永定最华丽堂皇的“振成楼”,你恐怕觉得今人的楼中楼还赛不过它呢!它不单圆中圆,圈中圈,环环紧相连;门中门,楼中楼,重重又叠叠,而且中式的外环楼配上仿西式装修的内环楼,一展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真是民间建筑艺术上的一朵奇葩哪!
|造型藏向往
圆圆楼房,寓意着和谐民风家风的形成。座座土楼,一楼内,居住着几十户几百人同祖同宗同血缘同家族的客家人,过着共门户、共厅堂、共楼梯、共庭院、共水井的和睦生活,典型地反映聚居的亲和力。而且,住的层数相同、开间面积相等、无明显朝向差别、更无贵贱等级之分的均等居室,体现平等团结一家亲。顺环的巷道,引领的也是圆圆的向往,圆了客家人一代又一代圆圆的梦想。每当开窗启户,苍翠欲滴之林一一入目,花果飘香之味不绝于鼻,不时还能晚看柿树上一盏盏“红灯笼”, 邂逅鸟儿欢快地啄着树上树下的小红果。这种彩化、美化、香化,赏叶、观花、看果的优雅清静环境,不正是当下烦忧城镇喧嚣的人们所向往的吗?
|楹联展涵养
土楼内外,楹联多彩。有永久固定的,有岁岁更新的。竖柱上梁贴红联,新楼落成嵌楼名,男女新婚贺喜联,寿星诞辰赠寿联,老人谢世送挽联,各式各样,意味深长。如振成楼大门“振纲立纪,成德达材”,官厅正壁“言法行则,福果善根”,官厅前中石柱“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两字得来。”奎聚楼大门“奎星朗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承启楼大门“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遗经楼大门“笔岫屏山喜见文光万象,壕潭柳灞欣看浪极千层”等等。贴(刻)上这些红光耀眼、意境深邃的对联,更使土楼锦上添花。它把客家人的社会观、道德观、文化观、家族民系意识等,淋漓尽致地展现。
| 圆梦土楼,梦圆龙昌
在南靖大小土楼中,有这样一座土楼,据传,华侨商人正月初一做了个梦,梦到他家乡有个地方青山绿水环抱,在这宝地上盛开了一大朵金色莲花光芒万丈,龙王第51个孙子被这光芒吸引,腾云驾雾来到宝地巡察,只见这宝地像金包银、溪流环绕、仙气云集,胜似天堂,便驾着一条金龙栖息宝地。后来华侨商人回乡找到了该宝地,神奇发现该地竟然符合风水学“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青山绿水环绕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华侨商人于1916年出资建设,因龙王第51孙辈号昌,该楼建成后故名“龙昌楼”,该楼位于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田中村后田,直线距离书洋镇100米,圆环形、外环为木结构,內通廊式,楼基以鹅卵石垒筑,楼墙用三合土夯筑,楼总高12米,墙基厚1.2米,圆楼共三层共计126间,有四个隐形瞭望台,占地面积3699平方米。
整座圆楼按八卦图案和“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理念进行布局设计,建筑内部空间围合,前低后高,高处建筑形成楼群靠山,从而达到聚气的效果,以使家运昌隆,整个楼群空间围合,雨水都会流到楼群正中央,暗合了风水学的“四水归堂"的理论,不知何年、不知何故,从井中发出一树桂花,华侨商人的后人们信奉龙王,相信那株桂花树便是龙王第51代子孙的化身,只要在厅堂对着桂花树祈福许愿,在树上系条红丝带,愿望便能得以实现尤以许爱情、钱财、官运亨通非常灵验。
土楼不愧为是一部厚重的书,只有细细地品痴痴地读,方能读出她的千山万水,品出她的灵性“洋”韵。
土楼有条长板凳(说唱)
□ 张 耀 清
长板凳,板凳长,
土楼的板凳九尺长。
长长的板凳长又长,
不如爷爷的故事长。
爷爷的爷爷的爷爷
长长的故事讲不完。
爸爸的爸爸的爸爸
再把长长的故事讲。
长长的故事有多长,
从秦始皇、唐明皇再到乾隆皇,
还有惊天动地的共产党,
你说咋不长?
长长的故事为何这么长?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要讲,
还有仁义礼信和忠孝两难全,
你说能不长?
(用山歌唱)
土楼的板凳长又长,
不如爷爷的故事长。
一个故事讲了千百遍,
故事里的故事幸福长。
故事留下我几多希望,
故事拨亮我人生航向,
故事里装着家国天下,
故事里装满耕读传家。
(说唱)
长板凳,板凳长
土楼的板凳九尺长,
长长的板凳有我长长的思念,
长长的故事里放飞我长长的梦想。
长板凳,板凳长,
土楼的板凳九尺长。
长长的板凳有我长长的爱恋,
长长的故事寄托了我长长的向往。
【作者简介】
张耀清,文化学者,文化策划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已退休。
曾著有长篇报告文学《红土地春潮》,人物通讯《不仅仅是乡愁——记第一个回台定居的台湾老兵》,歌曲《年年好节节高》《客家之歌》,论文《哲学范畴新探》,《让古村落活起来》,散文《遥望土楼》《我有一个名字叫“闽西”》,大型话剧《羊角花开》《信仰》,博物馆陈列布屋方案《红色总工会摇篮》《人间净土》《土楼大写的DNA》,电视政论片《龙工党旗红》《永远的古田》,中篇小说《一朵莲花的前世今生》《寻找心灵安放地》等。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永定新闻网
绿色生态游
冠豸山风景区——连城冠豸山豸,在此读寨(zhai),因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寓含刚正廉明之意,旧称“东田山”、“莲峰山”。位于福建连城县城东郊1公里。景区方圆123平方公里,核心景区46平方公里,由獬豸冠(冠豸山)、石门湖、天寨(竹安寨)、九龙湖、云霄岩(旗石寨)五个游览区组成,集山、水、岩、洞、泉、寺、园诸神秀于一身,雄奇、清丽、幽深。她被称为“客家神山”、“三江上游第一观冠”。豸山以其天生丽质于1986年荣膺“福建十佳风景区”,1994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被授予“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2008年被列入“中国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2009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梅花山——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4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福建省龙岩市新罗、上杭、连城三县(区)交界地带,总面积221685公顷,是福建著名的天然林区,位于武夷山脉南段与博平岭之间的玳瑁山的主体部分,俗称"梅花山十八洞"。被中外专家称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翡翠”,是享誉全球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动植物资源基因库”和“地质博物馆”。有陆栖野生动物362种,兽类6日20科66种,鸟类17目40科198种,爬行类3目10科40属69种,两栖类2目8科29种,还有鱼类5目14科51属65种,贝类4目15科27种及浮游动物9目32科170种,有昆虫20目150余科2000余种,大型真菌116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华南虎,金钱豹、云豹、金猫、黑鹿、梅花鹿等42种珍稀动物和金斑啄凤蝶,詹彩臂金龟等珍稀昆虫。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竹混交林,竹林,亚热带山地灌丛,草丛等11个植被类型63个植物群系。区内植物种类仅维管束植物有184种734属1628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区的有观光木、福建柏、钟萼木、伞花木、青冈林、红豆杉林、柳杉林等23种,珍稀植物60余种。
赖源溶洞:位于连城县赖源乡上村,著名的有三洞:仙云洞、幽琴洞、石燕岩。
民俗文化游
四堡——明清四大雕版印刷基地:四堡是我国明清两代著名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出版过《康熙字典》、《金瓶梅》等一千余种书籍,在中国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乡”。
培田古民居:堪称中国客家人庄园的宣和乡培田古村落,她由三十幢高堂华屋、二十一座古祠、六个书院、二座跨牌坊构成,规模宏大,工艺精湛,历史悠久,是继永定土楼、梅州围拢屋之后发现的又一世界建筑奇葩,承载着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其中两幢“九厅十八井”及“南山书院”堪称中国建筑史上保存十分完整的明清时期建筑精品。2005年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荣获“中国十大最美村镇。
客家大宅门——万人古村芷溪:芷溪位于连城南部,自明清以来先后修建了74座古宗祠和139幢古民居,形成国内罕见、规模庞大的古宗祠、古民居建筑群。
中华山性海寺:中华山性海寺始建于明洪武四年,是八闽名刹之一。该寺四周树木苍翠,绿竹掩映,环境幽静。占地4000多平方米。寺内建有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还有放生池,池上的拱桥直通大雄宝殿,殿深14米,宽18米,正中供华严三圣,形象壮丽雄伟。大殿左右为钟鼓楼及法堂等。大殿后为藏经楼。是连城县古名刹之一,该寺于1983对外开放。
望云草室和连南区革命委员全旧址(张氏家庙):望云草室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机关旧址,在连城县新泉镇。
冠豸山——“客家仙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犹如一位不施粉黛的村姑,天生丽质,清纯可人。风景区在距县城仅一点五公里处,方圆百余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园于一身,拥有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五景区,拥有山奇、水秀、谷幽、岩穴迷离之神秀。出游冠豸山,可先游湖后登山,也可先登山后游湖,不过“逆游冠豸乐趣多”。
冠豸山著名景点:
石门湖:石门湖——坐落于冠豸山东南的石门湖,面积四百多亩,如一块翡翠,镶嵌在冠豸山的险峰奇谷中,四周环山,“是连城昔日八景之一的"石门宿云"所在地。要深度感受石门湖的清幽以及风景如画,选择荡舟其间,无疑是种享受。
九龙湖:九龙湖景区左起云霄岩,右连竹安寨,面积1084平方公里,湖水碧波荡漾,幽深湛兰,库区水路迂回曲折,两岸丹霞山峦陡峭,山奇水秀,远看湖上群山如游龙戏水,近观坝下湖水如玉女散珠。
竹安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冠豸山的组成部分,一个壁立森严,固若金汤的雄险古寨。竹安寨寓竹保平安之意,位于冠豸山东侧3公里处,建于光绪24年,现仅存遗址,可供凭吊。
永定土楼——东方古城堡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独特之处:不用钢筋水泥,但依然牢固如石
定土楼从古代至解放前,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用土石夯筑,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土楼的大门是用十厘米厚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有的楼门上还装有防火水槽。圆形土楼一、二层不开窗户,有双层的外层开窗,除用于通风纳光外,也便于狙击入侵之敌。土楼最高层处设有瞭望台,以便了解敌情。土楼除防范外.还有防火、防震、防兽和通风采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凉,是一种特独的建筑。是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土楼真的很厉害,虽然很多土楼都已经破旧到不行。但是它依然让人觉得壮观。走进土楼,你才发现里面的世界是如此的厉害。一圈一圈的人们住满了这里。它的历史值得我们去研究和保留。——网友水生烟
永定土楼之最
振成楼:最富丽堂皇,“土楼王子”
承启楼:圈数、居住人口最多,“土楼王”
永隆昌:最花工日的土楼
奎聚楼:全国唯一宫殿式土楼
馥馨楼:最古老土楼
龙崆洞——“洞中桂林”
龙崆洞风景区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距市区48公里,属喀斯特地貌,形成于三亿年前的古生代,经海洋三次地壳运动和间歇演变而成。四周群山环抱,苍松挺拔,修竹成林,云海飘渺,是原野型溶洞山林风景区。素有‘洞中桂林’、‘华东第一洞’的美誉。龙崆洞的
客家先民们把风水学上的“地理五诀”(龙、穴、砂、水、向)运用到围龙屋建筑上,追求与“地理五诀”达成和谐统一,实际上就是在追求与大自然在空间上达到和谐统一。
1、 龙、穴
围龙屋大多建于丘陵坡地,面水背山,风水术上的“来龙”即指屋后的山势,雄伟的山梁谓之吉。为了将龙脉引进和留在屋内,故围龙屋有龙厅、龙神、龙门和龙厅背等。龙厅后不能开门,否则会泄气,同时又必须是空的,不能堆放任何东西,为的是避免压了龙脉。龙厅背是上堂祖先神龛背后的空间,中有一小门正对屋后的龙厅,谓之龙门。龙脉从龙厅进入,经龙门、五星石伯公、龙厅背而入上堂。五星石伯公是风水术所称的“龙穴”,亦是整个围龙屋风水的穴眼,因为地位重要,所以有专门的神位来供人祭拜。五块石头中以正中的那一块为最大、最方正。调查中,当地人常依据“天圆地方”来推断此即为五行中的土,至于其它四块分别代表哪四行,这连风水先生都回答不上来。
2、 砂
围龙屋址的选择,首先注重房屋方向,要坐北朝南,房屋中轴线要与子午线一致。其次注重屋周前后左右四方的山水形态,讲究直观的佳山胜水的组合之妙,以期“协神道而大宁”[3]。其理想的空间模式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客家人大都住在山区,对山形山势尤为重视,“山地观脉,脉气重于水”[4]。围龙屋大多依山而建,后山是聚落所依,龙脉所在,人运所系,尤关兴衰成败。故后山要山势雄伟,有如龟背,且来势辽远,有“玄武”之气。前方要开阔秀丽,有“朱雀”之象;左右要山势逶迤,水势迂徐,左右环抱,有龙虎相护之意。如果秀峰丽水,前后相济,左右环萦,有“坐坎向离,形如奔江之龟,且西来水环抱,如献金牌”[5]的意象,更是上乘之地。宅外大自然环境中的山水成为围龙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蕉岭丘逢甲故居便是背依雄山,山岚不时氤氲成云;前方两山迤逦而至,左右掩映;两山之间,一丘呈一弧形徐徐而起,有如沧海旭日。宅外山水构成“岭云海日”共生的意象,故丘逢甲的诗集也以居室山水意境命名:《岭云海日诗钞》。
3、 水
在选址中,另一个环境要素受到同等重视,这就是“水”。因为“山之气运,随水而行。” [6],水能聚“气”,能使家族兴旺发达、事业风顺、财源广进,这是历经磨难的围屋主人魂萦梦牵的。为何“水”能聚“气”?“气”到底为何物《葬书》云:“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7]可见“气”,其真实形式就是自然界中的“云”和“雨”,也就是“水”之源。“水”对人类来讲当然是十分重要的生存要素。其实不仅对人,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离不开水。而人类生存、发展又离不开各种生物。地球正因为是“水的行星”才成其为人类及其它多样的生命最适合的家园,蕴育了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围龙屋“尚水”实在是为保障客家文化兴旺创造良好生态条件。这种文化追求映射于将水与围龙屋建造的结合,要么傍水而建,要么营造水面如屋前水塘增补“聚气”的不足,这已成为围龙屋常见建构。那么,水为何与“聚气”相连?从环境学视角考察,实际上这是一种舒适和实用体验。水自身是灵气的景观,满足人们赏心悦目的精神需求;水的热容量大,当水面迎接夏季风时,能有效降低室内温度,增加其湿度,宜于人的居住;池塘水也能在旱季确保室内井水水位稳定;水,尤其是流动的水,其降解污染物和排污功能都是及其明显的;水面的综合利用如灌溉、洗涤、防火、种植荷莲,养殖鱼等提高了其实用性和观赏性。在以柴草为主要燃料和土木构架建筑物的时代,池塘水体的防火功能特别紧要。
4、 向
《天玉经》说:“先定来山后定向,联珠不相放。”[8]。围龙屋“屋场”朝向选址过程就是这样的。如前所述,粤东北客家聚居于山区丘陵地带,山脉纵横驰骋,谷地狭小,盆地发育不成熟,地形地貌复杂。因此,在“屋场”选择时,要想完全按照《宅经》等宅书的要求寻找到特别好的“屋场”比较困难。但现存的大量围龙屋大多取得风水好“屋场”和面向的佳境,足见粤东北客家民系在营造围龙屋文化时精心和费心,绝不像有人所认为“不讲究风水,楼址选择灵活。”[9]。围龙“屋场”的方向,一般根据其所处地形、地势、山水大势而定的,基本是面南、东南、东。我们调查的实例绝大部分为坐北向南如梅县南口德堂、兴宁叶堂千倾堂、丰顺丰良镇邹家围等,其余多东南和东朝向,如五华县下坝“忠厚传家”面向东南,梅县隆文镇秉彝庄朝东等,莫不如此
龙岩好玩吗,龙岩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龙岩是福建设西部的新兴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品牌价值高。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龙岩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冠豸山——“客家仙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犹如一位不施粉黛的村姑,天生丽质,清纯可人。风景区在距县城仅一点五公里处,方圆百余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园于一身,拥有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五景区,拥有山奇、水秀、谷幽、岩穴迷离之神秀。出游冠豸山,可先游湖后登山,也可先登山后游湖,不过“逆游冠豸乐趣多”。
冠豸山著名景点:
石门湖:石门湖——坐落于冠豸山东南的石门湖,面积四百多亩,如一块翡翠,镶嵌在冠豸山的险峰奇谷中,四周环山,“是连城昔日八景之一的"石门宿云"所在地。要深度感受石门湖的清幽以及风景如画,选择荡舟其间,无疑是种享受。
九龙湖:九龙湖景区左起云霄岩,右连竹安寨,面积1084平方公里,湖水碧波荡漾,幽深湛兰,库区水路迂回曲折,两岸丹霞山峦陡峭,山奇水秀,远看湖上群山如游龙戏水,近观坝下湖水如玉女散珠。
竹安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冠豸山的组成部分,一个壁立森严,固若金汤的雄险古寨。竹安寨寓竹保平安之意,位于冠豸山东侧3公里处,建于光绪24年,现仅存遗址,可供凭吊。
永定土楼——东方古城堡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独特之处:不用钢筋水泥,但依然牢固如石
定土楼从古代至解放前,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用土石夯筑,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土楼的大门是用十厘米厚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有的楼门上还装有防火水槽。圆形土楼一、二层不开窗户,有双层的外层开窗,除用于通风纳光外,也便于狙击入侵之敌。土楼最高层处设有瞭望台,以便了解敌情。土楼除防范外.还有防火、防震、防兽和通风采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凉,是一种特独的建筑。是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土楼真的很厉害,虽然很多土楼都已经破旧到不行。但是它依然让人觉得壮观。走进土楼,你才发现里面的世界是如此的厉害。一圈一圈的人们住满了这里。它的历史值得我们去研究和保留。——网友水生烟
永定土楼之最
振成楼:最富丽堂皇,“土楼王子”
承启楼:圈数、居住人口最多,“土楼王”
永隆昌:最花工日的土楼
奎聚楼:全国唯一宫殿式土楼
馥馨楼:最古老土楼
龙崆洞——“洞中桂林”
龙崆洞风景区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距市区48公里,属喀斯特地貌,形成于三亿年前的古生代,经海洋三次地壳运动和间歇演变而成。四周群山环抱,苍松挺拔,修竹成林,云海飘渺,是原野型溶洞山林风景区。素有‘洞中桂林’、‘华东第一洞’的美誉。龙崆洞的洞内风景非常的神奇绚丽,洞内奇异的豸石、碓嘴岩悬挂,在灯光的打照下显得格外瑰奇。
冠豸山——“客家仙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犹如一位不施粉黛的村姑,天生丽质,清纯可人。风景区在距县城仅一点五公里处,方圆百余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园于一身,拥有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五景区,拥有山奇、水秀、谷幽、岩穴迷离之神秀。出游冠豸山,可先游湖后登山,也可先登山后游湖,不过“逆游冠豸乐趣多”。
冠豸山著名景点:
石门湖:石门湖——坐落于冠豸山东南的石门湖,面积四百多亩,如一块翡翠,镶嵌在冠豸山的险峰奇谷中,四周环山,“是连城昔日八景之一的"石门宿云"所在地。要深度感受石门湖的清幽以及风景如画,选择荡舟其间,无疑是种享受。
九龙湖:九龙湖景区左起云霄岩,右连竹安寨,面积1084平方公里,湖水碧波荡漾,幽深湛兰,库区水路迂回曲折,两岸丹霞山峦陡峭,山奇水秀,远看湖上群山如游龙戏水,近观坝下湖水如玉女散珠。
竹安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冠豸山的组成部分,一个壁立森严,固若金汤的雄险古寨。竹安寨寓竹保平安之意,位于冠豸山东侧3公里处,建于光绪24年,现仅存遗址,可供凭吊。
永定土楼——东方古城堡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独特之处:不用钢筋水泥,但依然牢固如石
定土楼从古代至解放前,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用土石夯筑,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土楼的大门是用十厘米厚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有的楼门上还装有防火水槽。圆形土楼一、二层不开窗户,有双层的外层开窗,除用于通风纳光外,也便于狙击入侵之敌。土楼最高层处设有瞭望台,以便了解敌情。土楼除防范外.还有防火、防震、防兽和通风采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凉,是一种特独的建筑。是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土楼真的很厉害,虽然很多土楼都已经破旧到不行。但是它依然让人觉得壮观。走进土楼,你才发现里面的世界是如此的厉害。一圈一圈的人们住满了这里。它的历史值得我们去研究和保留。——网友水生烟
永定土楼之最
振成楼:最富丽堂皇,“土楼王子”
承启楼:圈数、居住人口最多,“土楼王”
永隆昌:最花工日的土楼
奎聚楼:全国唯一宫殿式土楼
馥馨楼:最古老土楼
龙崆洞——“洞中桂林”
龙崆洞风景区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距市区48公里,属喀斯特地貌,形成于三亿年前的古生代,经海洋三次地壳运动和间歇演变而成。四周群山环抱,苍松挺拔,修竹成林,云海飘渺,是原野型溶洞山林风景区。素有‘洞中桂林’、‘华东第一洞’的美誉。龙崆洞的洞内风景非常的神奇绚丽,洞内奇异的豸石、碓嘴岩悬挂,在灯光的打照下显得格外瑰奇。
2003年,平和县辖10个镇、5个乡:小溪镇、九峰镇、山格镇、南胜镇、文峰镇、坂仔镇、大溪镇、霞寨镇、芦溪镇、安厚镇、五寨乡、国强乡、崎岭乡、长乐乡、秀峰乡。
平和县辖下辖16个乡镇(场)、240个行政村、16个社区居委会、12个作业区,2571个自然村。截止2015年常住人口514万人。平和城镇化程度313%,县城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83万人。
扩展资料
平和县树新风:
1、风化俗成陋习“转身”
今年3月8日,一场题为“移风易俗,巾帼先行”的庆“三八”妇女节暨平安家庭宣传活动在平和县五寨乡新美村举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拔河、唱歌、舞蹈等。
2、酒令”减负又省事
新桥村历来有节日唱社戏的习俗,家家户户做米粿、杀鸡宰鸭、采购海鲜等,邀亲朋好友来看戏,家家户户摆流水席,少的七八桌,多的十几桌,攀比之风盛行。
3、“限炮令”赶走噪音又环保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股比阔气、讲排场的不良风气在南胜镇一度盛行,逢年过节喜欢大燃大放烟花爆竹。
4、“清廉菜单”随时“点菜”
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和县
参考资料来源:平和网-平和县移风易俗引领社风民风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