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水泥系基础处理材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周敏

水泥基础处理材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内容介绍

本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新技术——湿磨细水泥浆材的制备及灌浆新技术:湿磨细水泥浆材常压下和高压下的有关性能、水化机理、颗粒粒径检测方法等及其在三峡工程、湖南省江垭工程、江西省万安水电站、湖北省黄陂县院基寺水库等工程中的应用及试验研究情况;超细水泥和细水泥浆材的发展趋势及常压下和高压下浆材的有关性能及试验研究情况;稳定性水泥浆材和促凝水泥(砂)浆材的配合比和有关性能及试验研究情况;普通水泥浆材常压下和高压下的有关性能及试验研究情况;道路水泥的矿物组成研究情况;氟硫对水泥窑高温带用耐火材料的作用研究情况;射水法及振动切槽法造防渗墙新技术在提防工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应用情况以及水泥系基础处理材料综合技术在防渗堵漏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及试验研究情况。

内容截图:

水泥系基础处理材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水泥系基础处理材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目录

前言

第一篇 水泥系基础处理的材料研究

1 湿磨细水泥浆材的研究

1.1 三峡工程坝基岩体细裂隙湿磨细水泥浆材的试验研究

1.2 湿磨细水泥浆材性能试验综合研究

1.3 三峡工程湿磨细水泥掺硅粉浆材的试验研究

1.4 湿磨细水泥浆材水化特性的研究

1.5 灌浆湿磨细水泥粒径检测方法初探

1.6 三峡工程基础灌浆高压下湿磨细水泥浆材的性能研究

1.7 三峡工程主体建筑物基础灌浆高压下水泥浆材的性能研究

1.8 三峡工程基础灌浆湿磨细水泥浆材制浆时间对浆材性能的影响研究

2 超细水泥和细水泥浆材的研究

2.1 三峡工程基础灌浆高压下必性灌浆水泥浆材的性能研究

2.2 超细水泥和细水泥浆材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3 稳定性水泥浆材的研究

3.1 清江隔河岩工程基岩灌浆用掺膨润土的水泥浆材的试验研究

3.2 江垭工程帷幕灌浆(GIN法)稳定性浆材的试验研究

4 促凝水泥浆材的研究

4.1 外加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研究

4.2 清江隔河岩工程基岩灌浆用掺促凝剂的水泥(砂)浆材的试验研究

4.3 三峡船闸高边坡水泥系新锚固剂的研究

5 普通水泥浆材的研究

5.1 清江隔河岩工程基础灌浆用清江水泥厂425号普通酸盐水泥的试验研究

5.2 黄铁矿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5.3 对水泥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5.4 江垭工程孔口封闭帷幕灌浆高压下水泥浆材的性能研究

6 其它材料的研究

6.1 氟硫对水泥窑高温带用耐火材料的作用研究

6.2 从混凝土角度讨论道路水泥的矿物组成

第二篇 水泥系基础处理材料及工艺技术的工程应用

1 湿磨细水泥浆材的工程应用

1.1 湿磨细水泥灌浆新技术及其应用

1.2 湿磨细水泥浆材在院基寺水库二坝坝基防渗灌浆帷幕中的应用

1.3 湿磨细水泥灌浆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1.4 湿磨细水泥灌浆新技术现场颗粒粒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2 射水法造砼防渗墙施工新技术的工程应用

2.1 射水法造防渗墙新技术施工质量控制

2.2 射水法造防渗墙施工新技术及其在湖南南县工程中施工质量控制

3 振动切槽法造防渗墙施工新技术的工程应用

3.1 振动切槽法造防渗墙施工新技术及其在梁公堤工程中施工质量控制

4 其它综合技术的工程应用

4.1 丙凝等浆材在防渗堵漏补强工程中的应用

4.2 湖南省永兴县大布江电站防渗堵漏工程处理

参考文献

水泥系基础处理材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简介

​中文名: 水泥系基础处理材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作者: 陈义斌

版本: 文字版

出版社: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书号: 7562920494

发行时间: 2004年02月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水泥系基础处理材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常见问题

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前景!

水泥复合材料的主要特征咱不罗嗦了,对于路桥,一个是增强,一个是自修复。增强材料有金属,有机,无机纤维,比如钢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芳族聚酰亚等等。自修复机敏水泥以自感知,自诊断,自适应,自修复以及...

基础处理问题

按坡的处理符合工程的实际,通过修改板的标高

水泥的应用

我们平常用的大多都是普通硅酸盐水泥

基础处理问题

你说的很对,是应该用条型基础 是带外伸的条基,画的时候要注意了 框柱的边上那些是基础梁加腋

独立基础处理

类似这种独立基础怎么处理,没办法定义啊,配筋也不会处理 这种基础可以用下柱墩构件来定义,新建下柱墩,然后选择四棱锥下柱墩,选择参数图后,在其中修改好截面及配筋信息即可完成定义,然后按具体位置点画.

海洋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材料内容简介

《海洋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材料》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海洋工程材料丛书"的分册之一。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海洋工程用水泥与混凝土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就我国海洋工程用水泥与混凝土材料研究及产业存在的问题, 围绕我国海洋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及缩小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提出了思考和建议,涵盖了海洋工程用水泥与混凝土材料的应用现状、制造、材料性质、腐蚀与防护、耐久性设计与监测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从事海洋工程用水泥与混凝土材料制造、设计、施工与维护的相关技术人员用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用参考书。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的具体方法

振冲法是将土体加固法和水法结合使用的一种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根据土体密实度的不同,振冲法又可以区分为振冲密实法和振冲桩法。振冲密实法较为适用于砂石地基等粘粒含量小于百十之十的地基处理中,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振冲器的强力振动作用,使得地基中的砂层发生液化现象,从而使得砂颗粒进行重新排列,以减少空隙的方法。它能够有效的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度,继而达到保护地基的目的。

2、复合地基形成法

复合地基形成法是在原有地基土体结构的基础之上,添加一定的材料,使得地基土体结构按照预定的要求发生相应的改变的一种地基基础处理方法。复合地基形成法中,地基的土体会被改变成为中增强型土体或被直接增强土体结构性,较为常用的有振冲法、砂石桩法、CFG桩法。

3、强夯、强夯置换

无论是强夯法,还是强夯置换法,都是使用起重设备将重量超过三十吨的重锤,起吊到半空中并让其作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运动会对土体产生出极大的冲击力度,从而达到夯实土壤的效果。两种方法都有施工设备简单、快速、经济适用及效果显著的优势,并且能够有效的提升土体的强度,降低土体的压缩性,因而,在建筑施工地基基础处理过程中运用广泛。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的工作原理分别是:强夯法依赖于重锤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冲击力将土体中的水分排走,因而是一种动力固结技术;其适用围是碎石土、杂填土、粘性土与粉土等低饱和性的土质。丽强夯置换法则是利用夯锤将夯内的粗颗粒材质进行连续击打,从而形成坚实的墩;这种地基基础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工程要求不太严格的建筑工程中,如具有高饱和度的粉土、流塑与软塑的粘性土等土质的地基基础处理过程中。

现浇箱梁支架地基与基础处理

②.当采用临时墩支架施工方案时,地基触探、碾压后、回填碎石类土进行分层碾压、高出地表30~50cm,根据临时墩支架跨距在桥跨内测量放线,放出临时墩跨距不大于8.5m的中心线,立模浇筑12*3*1m的C25钢筋混凝土墩柱基础,并预埋钢结构板件。以备临时墩立柱联结。

③.临时墩基础浇筑完毕后,周边回填宽度不小于3.5m的普通粘性土进行碾压密实,周边开挖排水沟,铺设塑料布,防止雨水侵蚀。

④支架现浇梁施工前,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场地平整,对搭设支架场地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达到满布荷载的要求,使梁体混凝土浇筑后不产生沉降。

⑤支架地基处理可采用换填压实(压实度大于96%)、浆砌条石或浇筑混凝土扩大基础(条形基础)其断面尺寸应根据施工荷载及地基情况确定,条形基础顶面不小于20CM,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支架连接用的预埋件的正确安装。

⑥如采用枕木、木板型钢基础时,枕木、木板或型规格应根据施工荷载及地基情况等因素确定但其宽度不小于20CM,就位前在基顶部施洒细砂一层,使其与地基密贴,纵横交叉点有缝隙时应用薄钢板或木板等予以填充,不得留有空隙。

1、高强混凝土,是指抗压强度达到或超过60MPa的混凝土。

2、高性能混凝土(简称HPC)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下列性能重点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3、轻骨料混凝土

以天然多孔轻骨料或人造陶粒作粗骨料,天然砂或轻砂作细骨料,用硅酸盐水泥、水和外加剂(或不掺外加剂)按配合比要求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的混凝土。

4、钢纤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乱向分布的短钢纤维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多相复合材料。这些乱向分布的钢纤维能够有效地阻碍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扩展及宏观裂缝的形成,显著地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冲击及抗疲劳性能,具有较好的延性。

5、聚合物混凝土是颗粒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统称。从经济效益讲,如按每单位体积材料作比较,聚合物混凝土的价格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但如按单位强度和使用年限作比较,则前者常比后者的价格为低。

6、喷射混凝土,是用喷射法施工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有“干拌”和“湿拌”两种施工法,一般采用“干拌”法。它是浆水泥、砂及最大粒径小于25毫米的石子按一定比例拌合后,装入喷射机,用压缩空气将干混合料沿管路输送至喷头处,与水混合并以40~60米/秒的高速喷射至作业面上。湿拌法则是将原材料预先加水拌和后喷射。喷射混凝土施工时,由于水泥颗粒与集料互相撞击,连续挤压,以及采用较小的水灰比,从而使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密实性、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耐久性。

7、泵送混凝土,可用混凝土泵通过管道输送拌和物的混凝土。要求其流动性好,骨料粒径一般不大于管径的四分之一,需加入防止混凝土拌合物在泵送管道中离析和堵塞的泵送剂,以及使混凝土拌和物能在泵压下顺利通行的外加剂,减水剂、塑化剂、加气剂以及增稠剂等均可用作泵送剂。加入适量的混合材料(如粉煤灰等),可避免混凝土施工中拌和料分层离析、泌水和堵塞输送管道。泵送混凝土的原料中,粗骨料宜优先选用(卵石)。

8、防射线混凝土。容重较大,对γ射线、X射线或中子辐射具有屏蔽能力,不易被放射线穿透的混凝土。胶凝材料一般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硅酸盐水泥,或高铝水泥、钡水泥、镁氧水泥等特种水泥。用重晶石、磁铁矿、褐铁矿、废铁块等作骨料。加入含有硼、镉、锂等的物质,可以减弱中子流的穿透强度。常用作铅、钢等昂贵防射线材料的代用品。用于屏蔽X射线、γ射线和中子辐射作用的混凝土。用于原子能反应堆、粒子加速器,以及工业、农业和科研部门的放射性同位素设备的防护。

9、碾压混凝土是一种干硬性贫水泥的混凝土,使用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掺和料、水、外加剂、砂和分级控制的粗骨料拌制成无塌落度的干硬性混凝土,采用与土石坝施工相同的运输及铺筑设备,用振动碾分层压实。碾压混凝土坝既具有混凝土体积小、强度高、防渗性能好、坝身可溢流等特点,又具有土石坝施工程序简单、快速、经济、可使用大型通用机械的优点。

10、自密实混凝土(

简称SCC)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