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 砂土级配 | 类型 | 定义、概念 |
---|---|---|---|
标准 | GBJ145-90 | 依据 | 《土的分类标准》 |
砂的定名执行《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砂的粒径定义如下:
砂土是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50%、粒径大于0.075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的土,定名级配如下(定名根据粒径分组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粗砂: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中砂: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细砂:粒径大于0.075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砂土的介绍
砂土是指土壤颗粒组成中砂粒含量较高的土壤,土壤质地的基本类别之一。根据国际制的规定,砂土含砂粒可达85-100%,而细土粒仅占0-15%。中国规定,砂粒(粒径1-0.05毫米)含量大于50%为砂土。砂...
砂土含泥
要根据各行业规范定名了,如果是公路勘察规范,就没有砂质黏土之说,只能是粉质黏土,粉土,粉砂~~~~~~~~~~。所以还是看行业规范怎么要求。
砂土的湿度
砂土取不扰动样困难,饱和度难于测准,所以规范未推荐划分砂土湿度的定量标准。GB50021-2001条文说明3.3.7条中有解释。
砂土回填的系数问题
不合理,回填时按压好的方量计算,不是在压好的的基础上乘以系数的,没有那个规定的不合理
砂土指的是什么
你好,望采纳!1.壤颗粒组成中砂粒含量较高的土壤,土壤质地的基本类别之一。根据国际制的规定,砂土含砂粒可达85-100%,而细土粒仅占0-15%。中国规定,砂粒(粒径1-0.05毫米)含量大于50%为...
学科:工程地质学
词目:亚砂土
英文:clayey silt
粗砂土是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的土,是砂土的一种分类。砂土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粉砂土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的产物,颗粒介于细砂土和粉土之间,其颗粒组成中以砂粒和粉粒为主,粘性颗粒含量相对较少。粉砂土的天然含水率较低,当颗粒较细时毛细作用较发达,在季冻区粉砂土路基在冻结过程中水分的迁移积聚现象较为显著。
粉土分类:黏质粉土,10≤Mc<15 (其中Mc为黏粒含量%)
砂质粉土,3≤Mc<10
属于2类土
粉砂土(Qai+pi),顾名思义就是粉土和砂土的结合。砂土、壤土和粘土是根据土壤质地而划分的。一般来讲砂土的砂粒含量超过50%,粘粒含量小于30%。
砂的颗 料级配是砂大、中、小颗粒的搭配情况,砂大、中、小颗粒含量的搭配适当,则其孔隙率和总表面积都较小,即具有良好的颗粒级配;
不同的设计要求对砂的级配不尽相同,例如混凝土用砂、砂石垫层。
分为砂土、碎石土和粘性土。
1、碎石土。碎石土透气性好,在压缩过程中土体排水固结速度快,达到压缩稳定所需的时间短,以便压实。并且在压实后在自重应力和荷载作用下,产生沉陷变形小。
2、砂土。砂土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养分含量少,土温变化较快,但通气透水性较好,并易于耕种。在利用管理上,要注意选择耐旱品种,保证水源,及时灌溉,注意保墒,施肥时,应薄施勤施。
3、粘性土:具有粘性和可塑性,塑性指数大于3的土。
土的特点:土与岩石的根本区别是土不具有刚性的联结,物理状态多变,力学强度低等。土由各类岩石经风化作用而成。土位于地壳的表层,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主要地质环境。土与岩石一起是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对象。方言中有土坷垃的别称。
扩展资料土的作用
土壤不仅是粮食生产的承担者 ,也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 ,是生物生存的重要载体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反映了土壤对植物矿物质营养的供给水平 ,直接关系着天然和人工植被的生长发育 。
土壤中任何一种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量 ,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并导致农产品产量 、品质的下降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和动物的营养和健康。传统的土壤分析法是基于实验室的化学分析 ,这些分析方法为土壤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但由于土壤的复杂性 ,分析过程十分繁杂 ,多在破坏土壤原样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还会产生很大的化学污染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
土的级配颗粒级配曲线是根据颗分试验成果绘制的曲线,采用对数坐标表示,横坐标为粒径,纵坐标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土重(累计百分)含量。它反映了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是直观反映泥沙样品颗粒级配组成的几何图形,也是计算有关特征值和资料整编的重要依据,根据颗粒级配曲线的坡度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均匀程度或级配是否良好。
地基检测和基础检测。
地基基础的检测可分为地基检测和基础检测,地基检测包括地基土层的分布及其均匀性,软弱下卧层、特殊土及沟、塘、古河道、墓穴、孤石、防空洞等的检测;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地下水的水位及其腐蚀性的检测;砂土及粉土的液化性质、软土的震陷性质以及场地稳定性的检测等。
基础检测包括基础类型、材料、尺寸及埋置深度;基础开裂、腐蚀或损坏程度;基础材料的强度等级;基础的倾斜、弯曲、扭曲等情况;桩基础的入土深度、持力层情况和桩身质量等,基础的检测采用局部开挖的方法。
扩展资料:
地基设置的相关要求规定:
1、基坑开挖施工中,因土层内夹有薄层粉砂或粉土而产生管涌或流砂,这些都是因地下水在土中的运动而产生的问题,故必须采取措施使地基土降低透水性或减少其动水压力。
2、在地震的作用下会发生液化在承受交通荷载和打桩时,会使附近地基产生振动下降,这些是土的动力特性的表现,地基处理的目的要改善土的动力特性以提高土的抗振动性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