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亚砂土

周敏

亚砂土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砂土 外文名称 clayey silt
学科 工程地质学 解释 粒度分类粘粒含量6%~10%

亚砂土概述

学科:工程地质学

词目:亚砂土

英文:clayey silt

亚砂土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亚砂土常见问题

砂土的介绍

砂土是指土壤颗粒组成中砂粒含量较高的土壤,土壤质地的基本类别之一。根据国际制的规定,砂土含砂粒可达85-100%,而细土粒仅占0-15%。中国规定,砂粒(粒径1-0.05毫米)含量大于50%为砂土。砂...

砂土含泥

要根据各行业规定名了,如果是公路勘察规范,就没有砂质黏土之说,只能是粉质黏土,粉土,粉砂~~~~~~~~~~。所以还是看行业规范怎么要求。

砂土的湿度

砂土取不扰动样困难,饱和度难于测准,所以规范未推荐划分砂土湿度的定量标准。GB50021-2001条文说明3.3.7条中有解释。 

砂土回填的系数问题

不合理,回填时按压好的方量计算,不是在压好的的基础上乘以系数的,没有那个规定的不合理

砂土指的是什么

你好,望采纳!1.壤颗粒组成中砂粒含量较高的土壤,土壤质地的基本类别之一。根据国际制的规定,砂土含砂粒可达85-100%,而细土粒仅占0-15%。中国规定,砂粒(粒径1-0.05毫米)含量大于50%为...

粗砂土概述

粗砂土是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的土,是砂土的一种分类。砂土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粉砂土概述

粉砂土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的产物,颗粒介于细砂土和粉土之间,其颗粒组成中以砂粒和粉粒为主,粘性颗粒含量相对较少。粉砂土的天然含水率较低,当颗粒较细时毛细作用较发达,在季冻区粉砂土路基在冻结过程中水分的迁移积聚现象较为显著。

粉土分类:黏质粉土,10≤Mc<15 (其中Mc为黏粒含量%)

砂质粉土,3≤Mc<10

属于2类土

粉砂土(Qai+pi),顾名思义就是粉土和砂土的结合。砂土、壤土和粘土是根据土壤质地而划分的。一般来讲砂土的砂粒含量超过50%,粘粒含量小于30%。

砂土的变形特性内容简介

《砂土的变形特征》是作者通过多年工作实践在砂土变形特性方面研究的简略总结。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对砂土的状态相关剪胀特性作了比较详细的概述;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分别介绍了砂土的小应变特性、三轴空间砂土的变形特性以及复杂荷载作用下砂土的变形特性;第三部分(第六章)介绍了砂土的状态相关剪胀理论以及统一的砂土本构模型;第四部分(第七章)介绍了紧密砂土中剪切带的形成过程及其数值模拟。揭示土体的本质一直是土力学领域发展的重要课题。

《砂土的变形特征》可供有关科研、设计和工程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水利、工民建等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因子及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三江平原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十分发育,它分布广、厚度大、地层完整、含化石丰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是岩石圈转化而来的一种重要物理风化现象形成的,是崩塌、滑坡、搬运地质作用的产物。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其基本母质来于岩石,同岩石圈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属未固结的近代沉积物,是岩石的风化物经过水力、风力和重力的搬运作用形成的,具有不同程度的分选和沉积韵律的特点,未经固结且质地疏松。

一、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沉积的特征

(一)沉积特征

三江平原在地质上是一个长期间歇性沉降的内陆断陷,处于三面环山和三大江汇流之后,在这样独特的地质-地理条件下,第四系沉积物必然是十分发育和具有特色的。

根据原地矿部九○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在三江平原工作成果,三江平原第四系的成因类型十分复杂,它包括残积、坡积、洪积、冲积、湖积、风积、沼泽沉积、冰水沉积和一些混合成因类型。主要有河流滞留相和冲洪积相。在平原的边缘山麓地带还有一部分冰碛物。在时间上,冲积成因的河床相砂和砂砾沉积占有最大比重,从而在平原内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大厚度第四系含水岩组。在三江平原表层,漫滩-沼泽相富含有机质的淤泥质砂质粘土和漫滩相砂质粘土、亚砂土,共同构成了复杂分布,成为平原内大部分地区承压含水层的隔水顶板,同时也是促成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重要因素。

三江平原第四系的厚度较大。除平原边缘和残山残丘附近厚仅50~100m外,平原内部厚度一般为120~200m,最厚可达240~280m。第四纪中不同时期的沉积物,自新到老,从上到下构成了既嵌入又叠置的上叠型沉积。

三江平原第四系的岩相变化规律是西粗东细、北粗南细和北厚南薄。就地表物质组成而言,东西两半部的差异极其明显。以街津山、二龙山、乌尔虎力山、别拉音山至双山一线为界,西半部地面物质较粗,粘土、砂质粘土层很少或缺失,亚砂土、砂,甚至砂砾层往往直接出露地表。东半部地面物质较细,地表常见3m以上甚至十几米厚的粘土、砂质粘土覆盖层。

三江平原第四系沉积物的平均粒度比我国东部其他堆积平原粗。其岩性以砂砾石和砾质中粗砂为主,很少有粘性土夹层。粒度组成在剖面上表现出3个大的韵律,与下伏古近-新近系含煤砂泥岩系的粒级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在重砂矿物中,以风化能力较低的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形成非稳定矿物组合,其风化系数在剖面上低于孔平均值,反映了第四纪全球性气候变冷的特征,与古近-新近纪以褐铁矿、钛铁矿等金属矿物为主的稳定矿物组合截然不同,反映了不同按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作用的明显差异。但其重矿物组合对第四纪不同气候期的反映不甚明显,只在中更新统出现了锆英石的低含量带。

(二)化学特征

据现有资料(表6-26)分析,地表以下的第四纪地层中,微量元素含量以Ti为最丰富,其次是Sr,含量最低的微量元素为Cd和Mo。在7~13m处,Ti、Cr、Cd、Cu、Sr等含量明显增高,而Ni、Mo、Zn等含量明显变低。其他比例失调的元素还有Be、Hf、Zr、Ca等。地层内不同深度铁氧化物类型(表6-27),在7~15m之间,FeO>Fe2O3,说明此区间为典型还原条件下沉积的地层,三江平原多数地带具备此特点。由于在7~15m之间多数地带分布1层或数层淤泥质砂质粘土,沉积时为还原环境,因此导致水质不好。许多民井打在此地层上,造成了地方病的高发。地层中其他氧化物随深度变化不明显(表6-28)。与表层土壤相比,第四纪地层中K+、Na+、Ca2+、Mg2+、Cl-、SO2-4、NO-3等可溶盐含量很低(表6-29),其中NO-3小于010mg/L,这说明地表以下第四纪地层受污染较轻。以上各种元素及氧化物分布规律比较实际地反映了三江平原第四纪地层的原始景观环境。

表6-26 三江平原第四纪地层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表6-27 第四纪地层中Fe2O3与FeO含量对比表

表6-28 6号孔-1(新华木材厂)氧化物分析成果表

表6-29 三江平原第四纪地层中可溶盐含量均值

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的矿产

三江平原第四纪地质作用发育,松散堆积物矿产丰富,数量多、分布广、易开采。现已发现主要矿产有砂金、泥炭、宝玉石、铸形砂、陶土、砂砾石、粘土等。这些矿产资源有的已开采利用。

(一)砂金

砂金主要分布于小兴安岭山前的沟谷中,如梧桐河、嘟噜河流域以及黑龙江中的八岔岛等。

三江平原砂金矿床类型多为河谷型和阶地型,以河谷型为主。其形成受原生矿床、气候环境、搬运介质及第四纪地壳运动等因素控制,多为冲积-洪积型、冰川和冰水成因类型及残坡积型。

(二)泥炭

泥炭是沼泽的特有产物,由沼泽植物残骸、腐殖质组成的。它是在还原条件下,大量植物遗体堆积后经细菌分解而形成的。所以,泥炭多分布于古河道、牛轭湖、河漫滩等处。

(三)水泥用粘土

在区内的高平原、阶地、低平原等大部分地区,都有水泥用粘土层成分。其成因多为第四纪以来不同时代湖相沉积物。

(四)卵砾石料

据岩相古地理图揭示:三江地区除现代沟谷、河流的河床、漫滩区外,平原区下部也堆积有大面积近百米厚的砂砾石、卵砾石层,储量丰富,为第四系冲洪积、洪积层,属河床相沉积物。该层分选较差,次磨圆,质地致密坚硬,密度大于25g/cm3,干容重大于15g/cm3,孔隙率小于45%,吸水率小于25%,杂质泥质含量小于10%、针状、片状颗粒含量小于15%,是用作混凝土良好粗骨料。

(五)砂料

主要分布在各大水系高低漫滩区、平原区土层下部,有大面积、厚度近百米的砂质土分布。储量丰富,为第四系冲积、冲洪积层,属边滩相、滨湖相沉积物。区内几条大砂冈如萝北、同江等地砂场已被开采。颗粒大小均匀,粗、中、细砂均有,含少量砾石,分选中等,磨圆较好。杂质泥质含量小于25%,干容重大于15g/cm3,孔隙率小于40%,水容盐含量小于10%,有机质含量少。是工程建筑用混凝土等良好细骨料。

(六)土料

土料一般为粘土、砂质粘土及黄土状土,用于烧制砖瓦和水泥掺和用料等建筑用土料。一般分布在台地和低平原区东部,厚度2~50m,为第四系湖相沉积物。颗粒较细,粒度在001~010mm,小于005mm含量大于50%,塑性指数10~20,水溶盐含量小于3%。土料储量丰富,是良好建筑用土料。

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一)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铁质矿物含量高

根据平原区钻孔中的重砂矿物分析资料,地层中含铁矿物种类多、含量高、分布广,砂砾石中含铁矿物一般含量为30%~50%,平均值为394%,最高可达987%(表6-30)。地层里的含铁矿物在垂向上的分布仍具一定的变化规律:含铁质矿物较高的地段一般在地表以下20~40m、80~130m、160~190m处(图6-2)。这与地下水中铁离子含量的垂向变化规律大致吻合,这充分说明地下水中的铁离子主要来源于地层中的含铁矿物。

另外,区域土壤中铁的背景值很高,故各种土壤均有铁质浸染现象,形成和棕红色铁质条带,并伴有大量的铁锰质结核。沼泽水中铁离子含量一般为03~2mg/L,这些均影响着浅层地下水中铁离子的形成和变化。

表6-30 萝北地区钻孔铁矿物含量平均值统计 单位:%

注:总体均值为394%。

(二)不良特殊土

特殊土类因其具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在进行工程建筑时,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工程地质问题而引起人们格外的注意。三江地区较为常见的特殊土有冻土(包括季节性冻土和岛状多年冻土)、盐碱土、淤泥类土等。

1冻土

测区受其自然地理、气候、水文等因素影响,季节性冻土广泛发育,而岛状多年冻土仅在萝北石灰窑附近被揭露。冻土的工程地质性质主要受其土体温度及含水量影响。坚硬冻土中未冻结水的含量较少,土粒冻结牢固,抗压强度高,压缩性能低。但其融冻时,土颗粒连接松散,结构变化抗压强度急剧降低,融化后呈衡释状态。塑性冻土中未冻结水的含量较多,具塑性,在荷载作用下可压缩变形。抗压强度也不高。岛状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的下半部在一定深度内多为塑性冻土,区内也主要为此类冻土。在设计工程建筑的基础埋深时,一般应对残留冻土层的厚度加以计算考虑,以便采暖和防融陷处理。

图6-2 钻孔中含铁矿物垂向变化曲线

2盐碱土

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友谊农场、二九一农场、集贤、七星泡等山前台地、平原区,为碳酸盐类盐碱土,属轻—中度盐碱化。盐碱土具有独特的工程地质性质:颗粒松散、内聚力很低,吸水潮湿而土体膨胀。抗压强度很小。但在其盐分结晶、颗粒板结后,内聚力升高,内摩擦角增大,抗压强度也随之增大。其工程地质性质与盐分的组成、含量的多少有关。盐碱土层一般位于包气带附近,厚03~05m左右,最厚不超过2m。盐碱土作为地基土必须进行压密夯实处理。

3淤泥类土(软土)

淤泥类土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挠力河中下游漫滩区牛轭湖及其附近大面积沼泽湿地内。岩性组合有:淤泥、泥炭、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砂质粘土、淤泥质砂等。多呈夹层或透镜体产出。在表层时厚度一般小于05m,为第四系湖积、沼泽沉积层。多为中-高压缩性土,天然湿度294%~441%,有机质含量50%~195%,内聚力C=004~015kPa,内摩擦角θ=0°~11°。

(三)河流侧向侵蚀塌岸

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三江地区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岸边,河流的侧向侵蚀产生侵蚀陡坎,形成新岸及水土流失等现象。当黑龙江在流出嘉荫峡谷进入平原区后,由于水深流急,沿岸土质松软,冲刷侵蚀作用明显加强,形成多处塌岸。经多年观察,中兴镇、名山、同仁北口子等凹岸地较为严重。一般塌岸速率为2~8m/a。中兴镇平均塌岸速率10m/a,塌岸长约几十千米,估计每年约有十几公顷的国土流失。

(四)地面塌陷

双鸭山煤田和鹤岗煤田有一部分矿区在平原区,而集贤煤田和绥滨煤田及宝清煤田都在平原上,深埋第四系地层之下。

在煤矿区,由于地下煤炭资源的开采,在地下留下了较大的采空区,这些开采空间破坏了地下原有岩体的平衡状态,开采煤层的上覆岩层和土层依次发生冒落、断裂、弯曲等变形破坏,最终波及地表,在地表造成规模不等的资源破坏、房屋建筑、民工用设施失稳等影响其使用功能及其生态环境的恶化不良环境效应。这些问题在双鸭山、鹤岗矿区已表现得相当严重(表6-31)。

表6-31 矿区地表塌陷一览表

(五)土体崩塌

土崩主要发生在一些大型取土坑内,是由于人类挖土烧砖工程活动,在台地陡坡处开挖出现土体陡坡,通过地表水渗透沿土体垂直裂隙切割,使土体陡坡垮落。比如汤原县正阳乡位于汤旺河与松花江汇流处,其新胜村东南大型侵蚀沟沟岸坍塌,流失土方量200m3,下游沟口淤积泥砂厚达25m多。松花江凹岸,由于水流长期侵蚀作用,岸边多处失稳形成崩塌,平均每年因江水侧蚀造成岸边崩塌宽度1~2m。

五类土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采用轻型击实标准时,土的最佳含水量对于黏性土约相当于塑限的含水量;对于非黏性土则约相当于液限含水量的065倍。详细范围值如下:

1、砂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8~12;最大密度(kN/m3)为:18~188。

2、亚砂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9~15;最大密实度(kN/m3)为:185~208。

3、粉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16~22;最大密实度(kN/m3)为:161~18。

4、亚粉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12~20;最大密实度(kN/m3)为:167~195。

5、黏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15~25及以上;最大密实度(kN/m3)为:158~17。

最佳含水量:

定义:最优含水量是指(某种)填土在一定的压实条件下,获得达到一定的压实度时,最合适的含水量,含水量高于或低于该含水量该土就难以压实。

最优含水率:

定义:最优含水率(OMC - Optimum moisture content)是指在一定功能的压实(或击实、或夯实)作用下,能使填土达到最大干密度(干容量)时相应的含水率。

测定技术:

最佳含水量是土基施工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试验方法有击实试验法(分轻型和重型击实,采用大小两种试筒,分别适用于粒径不大于38mm的土和粒径不大于25mm的土),振动台法和表面振动击实仪法。

计算土的含水量要求:

把土样称量后放入烘箱内进行烘干(100~105°C),直至重量不在减少为止,称量。第一次称量为含水状态土的质量mw,第二次称量为烘干后土的质量ms,利用公式可计算出土的天然含水量。土的含水量表示土的干湿程度。公式如下:

参考资料

360百科:>

和粘土的区别,粉土和粘土区别,粘土和橡皮泥的区别

问题一:土类级别如何划分 共划分五类:

一类土(松软土):砂、略有粘性的砂土、腐植土及疏松的种植土、泥炭; 二类土(普通土):潮湿的黏土和黄土、软的盐土和碱土、含有碎石卵石及建筑材料碎宵的堆积土和种植土;

三类土(坚土):中等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含有碎石卵石即建筑材料碎宵的潮湿粘性土或黄土;

四类土(沙砾坚土):坚硬密实粘性土或黄土、硬化的重盐土、含有碎石卵石或体积在10%-30%重量在25公斤以下石块的中等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

问题二:四类土和五类土区别 五类是石头了 人工的话 3-8倍

问题三:工程的五类土和三类土的价格区别 五类是石头了 人工的话 3-8倍

问题四:坚土属于几类土啊 属于三类土。

分类说明:

一类土----松软土

二类土----普通土

三类土----坚土

四类土----沙砾坚土

五类土----软石

六类土----次坚石

七类土----坚石

八类土----特坚石

详细内容可查土的工程分类表,不做赘述

问题五:公路工程中将土分为几类 路基土工程分类

1、巨粒组(大于60mm颗粒)质量多于总质量5%的土称巨粒土。

漂(卵)石 (大于60mm颗粒含量>75%)

漂(卵)石夹土 (大于60mm颗粒含量75%~50%)

漂(卵)石质土 (大于60mm颗粒含量50%~15%)

2、粗粒土中砾粒组(60~2mm)质量多于总质量50%的土称砾类土。

砾 细粒组( 问题六:土的分类是什么? 也可以这样分:

3 土的分类饱和土saturated soil

3 土的分类超固结土overconsolidated soil

3 土的分类冲填土dredger fill

3 土的分类充重塑土

3 土的分类冻土frozen soil, tjaele

3 土的分类非饱和土unsaturated soil

3 土的分类分散性土dispersive soil

3 土的分类粉土silt, mo

3 土的分类粉质粘土silty clay

3 土的分类高岭石kaolinite

3 土的分类过压密土(台)overconsolidated soil

3 土的分类红粘土red clay, adamic earth

3 土的分类黄土loess, huangtu(China)

3 土的分类蒙脱石montmorillonite

3 土的分类泥炭peat, bog muck

3 土的分类年粘土clay

3 土的分类年粘性土cohesive soil, clayey soil

3 土的分类膨胀土expansive soil, swelling soil

3 土的分类欠固结粘土underconsolidated soil

3 土的分类区域性土zonal soil

3 土的分类人工填土fill, artificial soil

3 土的分类软粘土soft clay, mildclay, mickle

3 土的分类砂土sand

3 土的分类湿陷性黄土collapsible loess, slumping loess

3 土的分类素填土plain fill

3 土的分类塑性图plasticity chart

3 土的分类碎石土stone, break stone, broken stone, channery, chat, crushed sto

ne, deritus

3 土的分类未压密土(台)underconsolidated clay

3 土的分类无粘性土cohesionless soil, frictional soil, non-cohesive soil

3 土的分类岩石rock

3 土的分类伊利土illite

3 土的分类有机质土organic soil

3 土的分类淤泥muck, gyttja, mire, slush

3 土的分类淤泥质土mucky soil

3 土的分类原状土undisturbed soil

3 土的分类杂填土miscellaneous fill

3 土的分类正常固结土normally consolidated soil

3 土的分类正常压密土(台)normally consolidated soil

问题七:什么叫Ⅰ类土 一类土:可以用尖锹开挖或用板锄挖掘的都属于一类土

一类土包括砂(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1500kg/m3)、砂土壤(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1600kg/m3)、腐殖土(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1200kg/m3)、泥炭(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600kg/m3)

土分的种类楼上回答了,我就不详细说了

摘自《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问题八:基槽开挖时Ⅰ、Ⅱ、Ⅲ、Ⅳ类土如何划分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Ⅰ:淤泥,淤泥混砂,软塑粘土;Ⅱ:砂,硬塑亚粘土,硬塑亚砂土,硬塑粘土 可塑性粘土,亚粘土 亚砂土Ⅲ:坚硬的粘土 砂夹卵石 坚硬的亚粘土 坚硬的亚砂土Ⅳ:强风化岩 铁板砂 胶结的卵石和砾石土按开挖难易程度分为八类:一类:松软土二类:普通土三类:坚土四类:砂砾坚土五类:软石六类:次坚石七类:普坚石八类:特坚石

问题九:地基土按规范分哪几类 有砂土,碎石土,粘性土

一般的土的最佳干密度是多少?

二者的划分方法和简单的野外辨别方法:一、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 IP小于或等于10的土。 1、湿润时用刀切:无光滑面,切面比较粗糙; 2、用手捻摸时的感觉:感觉有细颗粒存在或感觉粗糙,有轻微粘滞感或无粘滞感; 3、粘着程度:一般不粘着物体,干燥后一碰就掉; 4、湿土搓条情况:能搓成2--2-3mm的土条; 5、干土的性质:用手很易捏碎。 6、湿润时用手拍,会有水渗出。二、具有粒间连结的细粒土。颗粒细,孔隙小而多,透水性弱,具膨胀、收缩特性,力学性质随含水量大小而变化。一般按粘粒(粒径小于0.005毫米)含量多少分为三类: 1、粘土,粘粒含量大于30%; 2、亚粘土(亦称“粉质粘土”),粘粒含量在10%~30%之间; 3、亚砂土,粘粒含量3%~10%。按塑性指数划分: 1、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7; 2、亚粘土,塑性指数为10~17; 3、轻亚粘土(亦称亚砂土),塑性指数为3~10。常作为建筑物地基或用作堤坝、路堤填土材料。

西北内陆盆地水文地质参数系列

1最大干密度一般在20-22

2补充

一、采用不同的击实方法,其所对应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是有一定差异的,一般而言,重型比轻型击实试验所获得的最大干密度,平均提高约99%,而最佳含水量平均降低约35%(绝对值)即击实功能愈大,土的最佳含水量愈小,而最大干密度及强度愈高另外,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后,土基压实度至少可增加6%,而处理过后的土层强度可以提高32%以上

二、一般情况下,采用轻型击实标准时,土的最佳含水量对于黏性土约相当于塑限的含水量;对于非黏性土则约相当于液限含水量的065倍详细范围值如下:

1、砂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12;最大密度(kn/m3)为:1188

2、亚砂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15;最大密实度(kn/m3)为:185~208

3、粉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16~22;最大密实度(kn/m3)为:161~18

4、亚粉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12~20;最大密实度(kn/m3)为:167~195

5、黏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15~25及以上;最大密实度(kn/m3)为:158~17

注:当采用重型击实时,其最大密实度平均要提高10%,最佳含水量约减少35%(绝对值)

上述回答仅供参考

一、柴达木盆地参数系列

(一)降水入渗系数(α)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和中部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6~100mm,格尔木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23mm,其降水主要消耗于蒸发,对地下水的渗入补给量几乎为零。盆地东部的都兰县、乌兰县、德令哈等地区以及海拔相对较高的大柴旦、哈尔腾山前地带,降水量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50~190mm,降水入渗系数在山前戈壁带砂砾石层中为010~012,粉砂、亚砂土层中为008~009。盆地周边的山区降水量大于平原区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0~25093mm;阿尔金山和阿拉尔北部山区最小,降水量为90mm,大气降水入渗系数007~014。乌兰地区山区降水量达到21976mm,盆地东南部的都兰、香日德等南部山区降水量在25093mm,大气降水入渗系数在01~023。

(二)灌溉入渗系数(β)

诺木洪农场干渠用卵石和漂砾衬砌,其渗漏系数为0091;格尔木市东西干渠部分渠段因年久失修,其渗漏系数为011。渠道损坏程度较大的干渠,渗漏系数为02左右。支渠和毛渠一般不衬砌,但大多分布在细土平原带,土层透水性较差,其渗漏量也较小。柴达木盆地渠道的平均渗漏系数为012。农田灌溉通常是大水漫灌,弃水量大。田间灌溉入渗系数平均为018。

(三)渗透系数(K)

1柴达木盆地周边山间河谷盆地

柴达木盆地周边的山区,发育有众多的河流,在河流上游及源区分布着不同规模的山间盆地及较大的河谷谷地。这些盆地或谷地均赋存着第四系松散岩类单层结构大厚度潜水含水层,含水层岩性多为砂砾卵石,渗透系数多在10~100m/d之间;大哈勒腾河谷地含水层渗透系数最大为10064~11083m/d,乌兰盆地部分地段最小仅为084m/d(表3-2-13)。

表3-2-13 柴达木盆地周边山间河谷盆地第四系孔隙含水层渗透系数

续表

2柴达木盆地山前冲洪积平原

柴达木盆地的山前冲洪积平原分布于盆地周边,为山前一系列河流冲洪积扇和冲湖积平原。在山前堆积了巨厚的第四系地层,从山前到细土平原,含水层由粗颗粒单一的大厚度含水层结构变化为细粒的、多层含水层结构;地下水由潜水转化为承压-自流水。各冲洪积扇含水层渗透系数分布情况见表3-2-14。

表3-2-14 柴达木南北盆地各冲洪积扇含水层渗透系数

续表

3南、北盆地冲湖积平原

南盆地承压-自流水含水层沿冲洪积扇前缘平行展布,分布广泛,并具连续性。在300m以内有4~7层承压-自流水含水层,含水层厚度一般不超过50m,含水层岩性一般为中细砂、粗中砂和粉细砂,隔水层主要由不透水的亚砂土、亚粘土、粘土等。含水层地下一般小于10m/d,在香日德地区第Ⅳ含水层最大为3016m/d。

北盆地承压-自流水分布不及南盆地广泛,主要分布在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前冲洪积扇前缘和冲湖积、湖积平原。承压-自流水含水层多达8层,含水层岩性多为粉细砂、中细砂及砂砾石。各含水层由于岩性不同,其渗透系数变化较大,小柴旦湖以北地区Ⅰ~Ⅱ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最大为7302m/d,渗透性较差的含水层小于1m/d。

南、北盆地冲湖积平原各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变化见表3-2-15。

表3-2-15 南、北盆地冲湖积平原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

续表

续表

4盐湖区含水层渗透系数

柴达木盆地盐湖区包括尕斯库勒湖—东西台吉乃尔湖区、西达布逊湖区、南北霍布逊湖区和大柴旦湖—小柴旦湖区。地下水类型有潜水和承压水,含水层岩性多为中粗砂、中细砂、粉砂、石盐、含石膏粘土石盐等,渗透系数变化较大(表3-2-16)。

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分布规律:山前倾斜平原大型冲洪积扇轴部含水层颗粒粗大,透水性好,渗透系数一般大于150m/d;扇间或较小的洪积扇,尤其是暂时性流水形成的扇裙带,由于含水层颗粒相对较细,加之受补给条件的制约,其富水性、渗透性能减弱,渗透系数5~50m/d;在细土平原带,分布有冲湖积、湖积中细砂、细砂、细粉砂、粉砂、亚砂土及亚粘土、粘土等,渗透系数小于5m/d。

表3-2-16 柴达木盆地盐湖区含水层渗透系数

续表

(四)冲洪积扇潜水含水层垂向参数变化规律(渗透系数K、给水度μ、导水系数T、水位传导系数a)

那陵格勒河洪积扇、格尔木河洪积扇和诺木洪河洪积扇中下部,水量丰富的潜水径流带进行了大厚度潜水含水层垂向水文地质试验(表3-2-17)。

表3-2-17 各洪积扇水文地质参数变化

渗透系数值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变化范围在5495~18876m/d。含水层的给水度与渗透系数有关,从表中可以看出,其变化规律同样是随着深度的增加给水度逐渐减小。导水系数和水位传导系数的变化是多因素决定的,其值的分布与深度增减的关系不明显。

(五)承压含水层垂向参数变化规律[导水系数T、渗透系数K、压力传导系数a、给水度和释水系数]

柴达木盆地冲湖积平原区广泛分布亚粘土、亚砂土、粉砂、细砂及中粗砂等细颗粒的冲湖积物,构成多层承压-自流水含水层,格尔木洪积扇前缘的冲湖积平原中部承压水越流试验参数(表3-2-18)。该区上部为潜水含水层,其下为有6层承压自流含水层,试验在Ⅰ~Ⅲ层承压自流含水层及其弱透水层中进行,第Ⅰ层为承压水,其他两层是自流水,下层水水头高于上层水的水头。

表3-2-18 格尔木洪积扇前缘的冲湖积平原中部各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六)格尔木河流域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格尔木河流域具有西北内陆盆地的一般特征。从昆仑山前到达布逊湖主要分为山前戈壁砾石区、细土平原区和盐沼地区。其含水层参数反映了柴达木盆地从山前到湖积平原水文地质参数分布和变化规律(表3-2-19)。

表3-2-19 格尔木河流域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二、准噶尔盆地参数系列

(一)降水入渗系数(α)

总体来看,准噶尔盆地环盆地的山前地带以及盆地内地下水浅埋地带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大,其他地段的补给系数小;盆地南部入渗补给系数大,北部小,在戈壁区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对降水入渗量不明显,只对一次性降水量大小反映明显。

准噶尔盆地南部的降水入渗系数由山前向下游由大变小;以河床为中心,降水入渗系数向河床两侧逐渐变小。四棵树河以东天山北麓山前地带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一般为01,以西的山前地带为0065,由山前带向下游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变小,一般为004。阿尔泰山南麓山前平原一带,地表地层渗透性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为01;阿克萨拉以西的额尔齐斯河两岸冲洪积平原,地表岩性渗透性较差,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为002;吉木乃北部的冲洪积平原一带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为007;阿克萨拉以东的额尔齐斯河两岸冲洪积平原,水位相对较浅,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为007;东部北屯镇以南,水位埋深加大,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为002。

(二)灌溉入渗系数(β)

灌溉入渗主要分布于农业耕种区,其余地段不产生灌溉对地下水入渗补给。南部山前包气带普遍为颗粒粗大的卵石、卵砾石、砂砾石,水位埋深多大于50m,近山前地带水位埋深可大于100m,灌溉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较弱,系数为008~010;在北部的细土平原区,包气带岩性颗粒变细,水位埋深变浅,其灌溉入渗系数为007~022,在水位埋深小于5m的部分地段,其灌溉入渗系数可达到030(表3-2-20)。盆地北部农业耕种区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南麓山前平原一带和乌伦古河北部的冲洪积平原一带,包气带岩性大部分为粗颗粒的卵砾石、砂砾石,在水位埋深较小地带,灌溉入渗系数为022,其余地段系数为015。

表3-2-20 准噶尔盆地田间入渗补给系数

(三)河道入渗系数(βr)

河道入渗量的大小受河道年径流量和包气带岩性控制。年径流量越小,河道入渗系数越大,反之则越小,河道入渗系数在山前戈壁区大于平原区。年径流量小于1×108m3的河流在山前带入渗系数最大可达06~08,在平原区入渗系数为05;年径流量大于10×108m3的河流在山前带入渗系数只有01~025,在平原区仅为005~02(表3-2-21)。

表3-2-21 准噶尔盆地河道入渗系数

(四)含水层渗透系数(K)

准噶尔盆地含水层渗透系数总体来看,盆地南缘山前冲洪积含水层渗透系数大于盆地北缘山前的冲洪积地层渗透系数,盆地中部的沙漠地带渗透系数为最小;渗透系数的分布变化规律具有流域分带的特征,较大河流冲洪积地层渗透系数大于小河流冲洪积地层,冲洪积扇上游地带渗透系数大于下游,河谷区渗透系数大于河间地段(表3-2-22)。

渗透系数由山前向下游由大变小;以河床为中心,渗透系数向河床两侧逐渐变小;单一结构含水层渗透系数普遍大于多层结构含水层渗透系数。单一结构含水层分布于山前带,玛纳斯河、呼图壁河、奎屯河、博尔塔拉河等河流的河床及其两侧渗透系数一般为60~100m/d,玛纳斯河与呼图壁河一带大于100m/d,由G312线向北,渗透性减弱,渗透系数小于50m/d。盆地中部多层结构含水层分布区上部潜水含水层渗透性普遍较弱,渗透系数一般小于1m/d,在溢出带附近为5~10m/d。下伏承压含水层渗透性由溢出带向下游减弱,呼图壁河-玛纳斯河中下游的芳草湖—莫索湾一带为15m/d;至沙漠前缘,渗透性极弱,渗透系数小于2m/d,部分地段为08m/d。

准噶尔盆地中部沙漠区含水层岩性以细颗粒的砂土、亚砂土为主,其渗透性差,渗透系数一般小于1m/d;沙漠南缘与细土平原接触带,分布有下伏承压含水层,其渗透系数可达1~5m/d。

(五)给水度(μ)

准噶尔盆地潜水给水度与含水层岩性和结构变化规律相对应,盆地南部大于北部,环盆地山前地带大于盆地细土平原和沙漠地带,河床带大于河床两侧地带;由冲洪积扇轴部向两侧逐渐变小(表3-2-22)。

天山北麓的奇台-阜康以南山前地带给水度为018~020,呼图壁河、玛纳斯河、博尔塔拉河等河床及近河床地带给水度可达022~025;在平原区溢出带由于颗粒变细,给水能力减弱,给水度一般小于012;在河流下游给水能力弱,给水度为005~008,艾比湖周边及沙漠前缘,给水度小于005。

阿尔泰山南麓山前平原一带,含水层给水能力强弱分带性与河流分布关系明显,含水层给水能力强的地段给水度为012~018;额尔齐斯河南部的山前地带给水度为002,额尔齐斯河上游河谷地段给水度为008。吉木乃县北部的冲洪积平原一带,含水层颗粒较细,含水层给水能力差,其给水度一般为005。

准噶尔盆地中部沙漠区含水层岩性以细颗粒的砂土、亚砂土为主,其给水能力差,给水度一般为005或小于005。

表3-2-22 准噶尔盆地渗透系数

(六)潜水蒸发(腾)系数(C)

潜水有效蒸发深度受潜水水位埋深、包气带岩性、气候以及地表植被覆盖情况、植被类型等影响。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潜水蒸发系数逐渐减小;当地下水位大于5m时,潜水几乎没有蒸发(表3-2-23)。

表3-2-23 潜水蒸发系数一览表

三、西北内陆盆地水文地质参数特征

1)降水主要分布在盆地周边山区,降水入渗透系数大,降水入渗系数在山前戈壁带砂砾石层也较大,细土平原区降水很少,对地下水的渗入补给量几乎为零。

2)含水层渗透系数平面分布规律。山区的山间盆地和较大的河谷谷地,含水层结构多为单层结构大厚度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较大;山前大型冲洪积扇轴部含水层颗粒粗大,透水性好,渗透系数大;扇间或较小的洪积扇,尤其是暂时性流水形成的扇裙带,由于含水层颗粒相对较细,加之受补给条件的制约,其富水性、渗透性能减弱,渗透系数小;细土平原带,分布有冲湖积、湖积中细砂、细砂、细粉砂、粉砂、亚砂土及亚粘土、粘土等,该区潜水位埋深小于5m,渗透系数小;盐湖区一般渗透系数小,如果含水层以石盐为主时,则渗透系数大。

3)含水层渗透系数垂向分布规律。冲洪积扇中上部潜水渗透系数值一般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冲湖积平原各承压含水层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4)由山前冲洪积扇中上部单一结构—到湖积平原多层结构,潜水给水度一般逐渐减小,承压水储水系数一般由逐渐增大趋势。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