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水泥生产与化学分析技术

周敏

水泥生产与化学分析技术基本信息

书名 水泥生产与化学分析技术 作者 田耕 
出版社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年6月 
开本 16开 出版地 北京

水泥生产与化学分析技术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水泥生产与化学分析技术常见问题

高级化学分析工

化学分析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化学检验工。1.2职业定义以抽样检查的方式,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和理化仪器等设备,对试剂溶剂、日用化工品、化学肥料、化学农药、涂料染料颜料、煤炭焦化、水泥和...

化学分析中有那些常用的分析仪器?

常见的化学分析仪器,即滴定分析和重量用的常见的分析仪器:1、滴定管:包括25ml和50ml的酸式滴定管、25ml和50ml的碱式滴定管、微量滴定管(10ml);还有棕色滴定管;2、移液管:单标线移液管...

化学分析仪表进口品牌哪个好

与戊二醛不同,甲醛既与DNA又与核蛋白反应,但这些反应都是部分可逆的。另外,甲醛固定脂类的能力不强,可以与脂类相连的蛋白质作用。 戊二醛是一种五醛,含有两个醛基。分子式为$C_5H_8O_2$,分子...

为什么焊条堆焊后才做化学分析

D507阀门焊条 符合:GB EDCr-A1-15 相当:JIS DF-4A 说明:D507是低氢型药皮的113型阀门堆焊焊条。堆焊金属1Cr13铁素体铬钢,堆焊层具有空淬特性,一般不需进行...

化学分析仪与多元素分析仪检测偏差值控制多少

孤航线缎弦低碳钢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简介

什么是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分析仪)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Auto Discrete Analyzers)是目前离子领域分析技术的新突破。在该技术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第1代流通技术,逐步发展至现今的第2代直读技术。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是将比色分析法自动化的一种分析测试手段,它完全模拟人工比色法,将样品、试剂和显色剂加入比色皿中产生颜色反应,其浓度与颜色成正比关系,经比色计检测透光强度,得到相应的峰值吸光度,再通过标准曲线自动计算得到相应的浓度。所有步骤通过进样臂和电脑控制,充分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作为一种全自动化的分析仪器,它给我们的分析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目前已被欧美众多领域的实验室采用。以下情况之一建议使用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

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概述

《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GB/T 16911-2008)》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购置建议

什么是间断化学分析仪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Auto Discrete Analyzers)是目前离子领域分析技术的新突破。在该技术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第1代流通池技术,逐步发展至现今的第2代直读技术。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是将比色分析法自动化的一种分析测试手段,它完全模拟人工比色法,将样品、试剂和显色剂加入比色皿中产生颜色反应,待测物浓度与反应液最终颜色深浅成正比关系,经比色计检测透光强度,得到相应的峰值吸光度,再通过标准曲线自动计算得到相应的浓度。所有步骤通过进样臂和电脑控制,充分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

水泥化学品质指标包括哪些

水泥化学品质指标

(1)不溶物。国标规定:I型硅酸盐水泥中不溶物不得超过075%,Ⅱ型不得超过15%。

(2)烧失量。国际规定:I型硅酸盐水泥烧失量不得大于30%;Ⅱ型硅酸盐水泥烧失量不得大于50%。

(3)氧化镁。国际规定:硅酸盐水泥中MgO含量<50%,若水泥压蒸安定性合格允许MgO含量<60%;矿渣水泥熟料中的MgO含量<50%,若水泥压蒸安定性合格允许MgO含量<70%;火山灰质水泥、粉煤灰水泥和复合水泥其熟料中MgO必须小于50%,若水泥压蒸安定性含量允许MgO含量<60%。

(4)SO3。国际规定:矿渣水泥中SO3不得超过40%,其他五类水泥中SO3不得超过35%。

(5)碱含量。若水泥中碱含量高,当选用含有活性的骨料配制混凝土时,会产生碱骨料反应,国际规定:水泥中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来表示,若使用活性骨料,用户要求提供低碱水泥时,则水泥中的碱含量不大于060%或由双方商定。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详解

当水泥与适量的水调和时,开始形成的是一种可塑性的浆体,具有可加工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浆体逐渐失去了可塑性,变成不能流动的紧密的状态,此后浆体的强度逐渐增加,直到最后能变成具有相当强度的石状固体。如果原先还掺有集合料如砂、石子等,水泥就会把它们胶结在一起,变成坚固的整体,即我们常说的混凝土。这整个过程我们把它叫做水泥的凝结和硬化。从物理、化学观点来看,凝结和硬化是连续进行的、不可截然分开的一个过程,凝结是硬化的基础,硬化是凝结的继续。但是在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要求在水泥浆体失去其可塑性以前必须结束施工,因此人们根据需要以及水泥浆体的这个特性,人为地将这整个过程划分为凝结和硬化两个过程。凝结是指水泥浆体从可塑性变成非可塑性,并有很低的强度的过程;硬化是指浆体强度逐渐提高能抵抗外来作用力的过程。此外,对凝结过程还人为地进一步划分为初凝和终凝,用加水后开始计算的时间来表示。例如,国家标准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2h。使用时施工浇灌过程的时间,必须早于45min;到终凝后,才能脱去模板开始下一个周期生产。

水泥试验检测取多少公斤

水泥我们都见过了,它是装修房屋用的材料,也和可以说水泥就好像粘液那样来进行固定砖瓦的。那么我们又知不知道水泥是怎样来的呢?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又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 或许很多人都没有考虑过吧!水泥之所以产生粘性完全是靠制作它的化学原料了。能够做出粘性好的水泥也是需要经过多种工作的水泥生产工艺流程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步骤

1、破碎及预均化

(1)破碎 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原料预均化 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2、生料制备

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3、生料均化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

4、预热分解

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

(1)物料分散

换热80%在入口管道内进行的。喂入预热器管道中的生料,在与高速上升气流的冲击下,物料折转向上随气流运动,同时被分散。

(2)气固分离

当气流携带料粉进入旋风筒后,被迫在旋风筒筒体与内筒(排气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做旋转流动,并且一边旋转一边向下运动,由筒体到锥体,一直可以延伸到锥体的端部,然后转而向上旋转上升,由排气管排出。

(3)预分解

预分解技术的出现是水泥煅烧工艺的一次技术飞跃。它是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和利用窑尾上升烟道,设燃料喷入装置,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内以悬浮态或流化态下迅速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将原来在回转窑内进行的碳酸盐分解任务,移到分解炉内进行;燃料大部分从分解炉内加入,少部分由窑头加入,减轻了窑内煅烧带的热负荷,延长了衬料寿命,有利于生产大型化;由于燃料与生料混合均匀,燃料燃烧热及时传递给物料,使燃烧、换热及碳酸盐分解过程得到优化。因而具有优质、高效、低耗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及特点。

4、水泥熟料的烧成

生料在旋风预热器中完成预热和预分解后,下一道工序是进入回转窑中进行熟料的烧成。

在回转窑中碳酸盐进一步的迅速分解并发生一系列的固相反应,生成水泥熟料中等矿物。随着物料温度升高时等矿物会变成液相,溶解于液相中的和进行反应生成大量(熟料)。熟料烧成后,温度开始降低。最后由水泥熟料冷却机将回转窑卸出的高温熟料冷却到下游输送、贮存库和水泥磨所能承受的温度,同时回收高温熟料的显热,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和熟料质量。

5、水泥粉磨

水泥粉磨是水泥制造的最后工序,也是耗电最多的工序。其主要功能在于将水泥熟料(及胶凝剂、性能调节材料等)粉磨至适宜的粒度(以细度、比表面积等表示),形成一定的颗粒级配,增大其水化面积,加速水化速度,满足水泥浆体凝结、硬化要求。

6、水泥包装

水泥出厂有袋装和散装两种发运方式。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很复杂,上面我们都说的很详细了,而且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很仔细才能制作出粘性和质量比较好的水泥的。水泥生产工艺流程是一种技术。也是很久就已经发明的一种技术。只是现在水泥生产工艺流程比以前的还先进的要多。但是始终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的。所以水泥生产工艺流程还是有保留着以前一些优秀的工序的。以上就是有关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

对同一水泥厂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以一次进场的同一出编号为一批,散装水泥,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00T,袋装水泥;一批的总量不超过100t取样不少于12kg。

扩展资料:

水泥生产工艺

硅酸盐类水泥的生产工艺在水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

水泥生产随生料制备方法不同,可分为干法(包括半干法)与湿法(包括半湿法)两种。

①干法生产。将原料同时烘干并粉磨,或先烘干经粉磨成生料粉后喂入干法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但也有将生料粉加入适量水制成生料球,送入立波尔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之为半干法,仍属干法生产之一种。

新型干法水泥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指采用窑外分解新工艺生产的水泥。其生产以悬浮预热器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采用新型原料、燃料均化和节能粉磨技术及装备,全线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实现水泥生产过程自动化和高效、优质、低耗、环保。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为核心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设备率占95%,中国第一套悬浮预热和预分解窑1976年投产。该技术优点:传热迅速,热效率高,单位容积较湿法水泥产量大,热耗低。

②湿法生产。将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浆后,喂入湿法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也有将湿法制备的生料浆脱水后,制成生料块入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为半湿法,仍属湿法生产之一种。

干法生产的主要优点是热耗低(如带有预热器的干法窑熟料热耗为3140~3768焦/千克),缺点是生料成分不易均匀,车间扬尘大,电耗较高。

湿法生产具有操作简单,生料成分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好,料浆输送方便,车间扬尘少等优点,缺点是热耗高(熟料热耗通常为5234~6490焦/千克)。

水泥的生产,一般可分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制成等三个工序,整个生产过程可概括为“两磨一烧”。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水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