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水泥与混疑土工艺

周敏

水泥与混疑土工艺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水泥与混疑土工艺 印次 1
ISBN 9787502564070 包装 平装

水泥与混疑土工艺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水泥与混疑土工艺常见问题

钢筋及混疑土预算软件

您好,可以使用学习版,但是不全。下载的软件安装之后还需要加密锁,所以你用不了。图形算量GQI2011,GC2008,GCL8.0,GGJ2009又是指的什么算量?都是广联达软件,用途不一样。图...

一罐车混领土水泥大概多少钱?

一罐车混凝土分装8立方米、10立方米、12立方米罐车,标号分C15(一般用于素混凝土垫层)、C20(一般用于砖混结构的建筑)280元~300元/立方米、C25、C30(一般用于框架、框剪、地下...

水泥与水泥混凝土有什么区别?

水泥混凝土一般指的是以水泥为主要的胶凝材料,并掺加部分拌合料,按一定比例将砂子子和外加剂混合而成的胶凝体。混凝土是广义,还包括沥青混凝土等。

环氧树脂水泥砂浆修补混凝土工艺

采用环氧树脂按照比例加入水泥和塑化剂(苯二甲)搅匀,修补在清理干净的混凝土上即可,24小时即可硬化。

混疑土固化剂的配方

混凝土密封固化剂配方包括:酸盐;硅烷偶联剂;纳米二氧化钛;水。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涂装在混凝土结构物表面后,其中的硅酸盐成分可迅速渗入混凝土内部并与游离反应,生成不可溶解的非晶态水化硅酸钙,从而实现对...

水泥与混凝土工艺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胶凝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水泥生产与发展概况

第三节 通用水泥生产的主要工艺过程

第四节 混凝土的发展概况

【创新漫谈1-1】谁发明了水泥

【创新漫谈1-2】字塔使用的胶凝材料

【创新漫谈1-3】月球上的建筑材料

学习建议及练习题

第二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

第一节 熟料的矿物组成

第二节 熟料的率值

【工程实例分析2-1】B矿成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

学习建议及练习题

第三章 硅酸盐水泥的原燃料配料

第一节 原料

第二节 配料

【工程实例分析3-1】改用化学成分相近的石灰石后熟料质量下降原因分析

学习建议及练习题

第四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煅烧

第一节 物料在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第二节 其他少量组分及矿化剂对熟料煅烧和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 水泥窑与煅烧工艺

第四节 悬浮预与窑外分解技术

第五节 水泥窑用耐火隔热材料

【工程实例分析4-1】利用稀土废弃物生产水泥熟料

【工程实例分析4-2】预分解窑窑内结大球原因分析

【工程实例分析4-3】某立窑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凝结时间长原因分析

【工程实例分析4-4】飞砂料的形成与防治

学习建议及练习题

第五章 水泥生产及环境保护

第一节 硅酸盐水泥及普通水泥标准

第二节 粉磨工艺

第三节 水泥生产控制

第四节 水泥生产的环境保护

【工程实例分析5-1】优化质量控制指标,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工程实例分析5-2】增设预破碎球磨机工艺参数的调整

学习建议及练习题

第六章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硬化与性能

第一节 熟料矿物的水化

第二节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第三节 水泥浆体的凝结硬化及其组成结构

第四节 硅酸盐水泥的性能

【工程实例分析6-1】水泥凝结时间前后变化

【工程实例分析6-2】挡墙开裂与水泥的选用

学习建议及练习题

第七章 其他通用水泥

第一节 矿渣、粉煤灰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第二节 其他通用水泥的定义和技术指标

第三节 几种通用水泥的性能与应用

【工程实例分析7-1】镶贴瓷砖空鼓脱落与水泥质量

【工程实例分析7-2】水泥温度与混凝土开裂

学习建议及练习题

第八章 特性水泥和专用水泥

第一节 酸盐水泥

第二节 快硬水泥和特快硬水泥

第三节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第四节 膨胀水泥和自应力水泥

第五节 中热水泥、低热水泥和低热矿渣水泥

第六节 白水泥和彩色水泥

第七节 道路硅酸盐水泥

第八节 砌筑水泥

第九节 油井水泥

【创新漫谈8-1】新型无机胶凝材料--土聚水泥

学习建议及练习题

第九章 混凝土组成材料

第一节 水泥

第二节 集料

第三节 混凝土拌合及养护用水

第四节 混凝土外加剂

第五节 混凝土掺合料

【工程实例分析9-1】集料杂质多危害混凝土强度

【工程实例分析9-2】含糖分的水使混凝土2d仍未凝结

【工程实例分析9-3】氯盐防冻剂锈蚀

学习建议及练习题

第十章 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第一节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第二节 新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工程实例分析10-1】碎石形状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工程实例分析10-2】集料含水量波动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学习建议及练习题

第十一章 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

第一节 混凝土的强度

第二节 混凝土的变形

第三节 混凝土的耐久性

【工程实例分析11-1】北京西直门旧立交桥混凝土的开裂

【工程实例分析11-2】混凝土强度低的屋面倒塌

【工程实例分析11-3】掺合料搅拌不均致使混凝土强度低

【工程实例分析11-4】过道屋面混凝土剥落漏水分析

【创新漫谈11-1】钢筋混凝土的海水腐蚀防治

学习建议及练习题

第十二章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质量控制

第一节 混凝土的基本要求与质量控制

第二节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工程实例分析12-1】水泥质量波动与混凝土强度波动

【工程实例分析12-2】砂变细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调整

学习建议及练习题

第十三章 其他种类混凝土及砂浆

第一节 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

第二节 抗渗混凝土

第三节 纤维混凝土

第四节 聚合物混凝土

第五节 送混凝土

第六节 砂浆

【工程实例分析13-1】树脂混凝土应用分析

【工程实例分析13-2】砂浆质量问题

【工程实例分析13-3】以硫铁矿渣代建筑砂配制砂浆的质量问题

【创新漫谈13-1】钢筋混凝土诞生漫谈

【创新漫谈13-2】自愈合混凝土

学习建议及练习题

水泥与混凝土工艺试验

综合试验1 混合材种类及掺量对水泥性能影响综合试验

综合试验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试验1 水泥技术性能试验

实验1.1 水泥细度检验

实验1.2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

实验1.3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

实验1.4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试验2 普通混凝土试验

实验2.1 拌合物和易性试验

实验2.2 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

实验2.3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参考文献

水泥与混凝土工艺内容简介

本书共十三章,详细介绍了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硅酸盐水泥的原燃料及配料,水泥生产及环境保护,通用水泥、特性水泥和专用水泥,水泥的水化及性能,混凝土组成材料,混凝土的性能,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本书在内容上尽可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的新成就以及新标准,每章设工程实例分析、创新漫谈专栏和练习题,起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作用,并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水泥与混凝土工艺读者对象

本书可供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使用,也可供水泥、混凝土企业以及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培训及参考使用。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生料制备 包括从原料破碎开始至成分调配到合乎要求的生料过程。生料制备有干法和湿法两种方法。在干法制备过程中,石灰石等大块硬质原料,按传统工艺是先经过一次破碎至大小在100mm左右的块料,或再经第二次破碎至小于25mm的块料(近年来已发展一次即破碎至小于25mm的块料工艺)。粘土等含水原料则应经烘干再与石灰石、铁矿石等按比例送入磨机内,研磨成细的生料粉,输入搅拌库,在库中用压缩空气搅拌,并调整成分至合格的生料粉。湿法制备生料过程与干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粘土是先用水淘洗成泥浆,与石灰石和铁矿石共同研磨至含水分约为35%的生料浆。干法制备生料的主要优点是在煅烧水泥熟料时的热耗比湿法低,每千克熟料的热耗只需要36~46MJ,而湿法需要 52~63MJ。但湿法制备的生料成分较易均匀。一些先进干法生产水泥厂,近年来采用原料预均化和生料成分自动控制等措施,以保证生料粉成分的均匀。生料的研磨在不同类型的磨机中进行,主要有球磨、管磨、立式磨和烘干与研磨同时进行的中间卸料磨等。为节约研磨过程的电能、提高磨机效率,生产中常采用闭路(圈流)式粉磨,即将出磨机物料先经过一个颗粒分级设备——选粉机,选出细颗粒部分作为产品,粗颗粒部分返回磨机内继续研磨。闭路系统粉磨比开路粉磨(不经过选粉机分级)的产量约可提高15%~25%,并减少了过粉碎现象。缺点是设备投资大、操作和管理较复杂。近年来,又采用一种新型的带选粉机的立式辊轮磨,将破碎、研磨、干燥和分级在同一个装置内完成。目前,最大的立式磨每小时产量可达400t。

熟料煅烧 已制备好的生料在不同型式的窑内煅烧成水泥熟料。一般生料粉或生料浆在回转窑内煅烧,中国大多数小型水泥厂均采用立窑煅烧,用立窑煅烧时生料粉中混入需要的煤粉,并加适量水混合制成直径为10~30mm的生料球。立窑煅烧的水泥熟料质量略差,但煅烧温度低,耗煤量较小。为了节约能耗、提高回转窑的生产能力,自70年代开始发展了窑尾带预热器和分解炉的窑外分解技术。水泥生料在窑内受热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如游离水的蒸发、粘土脱去结晶水、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后者与粘土中的氧化硅和氧化铝及铁矿石间发生固相反应生成化合物,它们的存在形式主要有四种,即硅酸三钙(3CaO·SiO2,简写C3S)、硅酸二钙(2CaO·SiO2,简写C2S),铝酸三钙(3CaO·AI2O3,简写C2A)和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简写C4AF)。

水泥制成和包装 从窑内出来的水泥熟料经冷却后加入适量石膏(控制水泥中SO3≤35%),在磨机内研细,制成硅酸盐水泥。水泥研磨的细度对水泥质量影响较大,提高细度,可提高水泥的强度,但相应的电耗也增大。细度一般控制在008mm方孔筛上的筛余量不大于10%,或者比表面积在3000cm2/g左右。水泥研磨过程中的粉尘较大,因此在设备进出口、输送过程及包装处均应安装收尘设备,如沉降室、旋风收尘器、袋收尘器等。一些先进的工厂中均装有电除尘器。在中国还利用含K2O高的粘土或钾长石代替粘土原料,在煅烧过程中使氧化物挥发至尘埃中,收集含K2O较高的粉尘,可以作钾肥使用。水泥粉常用纸袋包装,但近年来已大量改用散装船、散装车输送,提高了装运效率,降低了成本。

扩展资料: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cement一词由拉丁文caementum发展而来,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中国秦安大地湾人,他们铺设了类似现代水泥的地面。后来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1]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水泥行业中球磨工艺应用于两个生产环节,一个环节与火电行业相同,应用于磨制煤粉,为生产提供燃煤;另一个环节应用于将烧结成块的水泥熟料磨制成粉状,这一环节对于水泥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水泥产量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在巨大的需求拉动下,水泥产量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据相关数据统计,2012年水泥行业产量已达到21亿吨。

1

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粗骨料。

2

骨料划分为:粒径大于5mm的骨料,称作粗骨料或石;粒径小于5mm的骨料称作细骨料或砂。

3

混凝土既有细骨料又有粗骨料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

4

砂浆仅含细骨料,净浆或浆体没有骨料。砂浆:建筑上砌砖使用的黏结物质,由一定比例的沙子和胶结材料(水泥、石灰膏、黏土等)加水和成,也叫灰浆,也作沙浆。砂浆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粘土等)和细骨料(砂)加水拌合而成。常用的有水泥砂浆、混合砂浆(或叫水泥石灰砂浆)、石灰砂浆和粘土砂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