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砌体结构抗震 | 作者 | 郑山锁 薛建阳 |
---|---|---|---|
定价 | ¥45元 | 出版社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多层砌体房屋和多层内框架砌体房屋,由于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并可就地取材等优点。是我国民用建筑(如办公楼、教学楼、旅馆、病房,尤其住宅等)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是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市场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的一种优越的抗震结构体系,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适用。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分析成果以及抗震分析、设计方法与计算理论,并阐述了多层砌体房屋和多层内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与计算方法。
全书共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拟静力试验和拟动力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房屋层间刚度和抗震强度的确定方法、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抗震能力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控制、框剪层抗震墙数量的合理确定与设置方法、实用抗震计算方法。最后,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ll-2001)的有关条文,介绍了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多层砌体房屋和多层内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与计算方法,包括抗震设计基本要求、抗震计算要点和抗震构造措施,并附有设计计算实例和抗震构造详图。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本书可供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设计和施工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书 名:《砌体结构抗震/建筑抗震设计丛书》
市 场 价:
作 者:
出 版 社:
上市日期: 2008年11月
开 本:16开
页 数:301页
ISBN编号:978-7-80227-468-6
砌体结构抗震缝有什么要求?
你好,砌体结构抗震缝有什么要求: 抗震缝的缝宽是根据相邻房屋结构型式,避免在地震来临时左右摇晃的...
砌体结构
答;在钢筋软件中不用绘制,如是在板缝中有相应的筋时,你可以利用“单构件输入”进行处理增加钢筋的问题。
砌体结构的规范
构造柱的设置是按抗震要求及层数和墙高来规定的,抗震要求在7度墙高在18m就必须设置构造柱。在抗震要求为7度时,圈梁的间距最大不能超过15m,有关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在03G363...
砌体结构问题
砌体结构的特点:容易就地取材,比使用水泥、钢筋和木材造价低;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良好的耐火性;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施工方便,工艺简单;具有承重和围护双重功能;自重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抗震...
砌体结构开洞要求?
如果窗间墙面积小就要设洞边钢筋混凝土柱子,窗间墙面积够大洞顶部设钢筋混凝土过梁。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结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有关要求介绍了丰功伟绩结构永恒抗震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砌体结构抗震的一些基本概念、砌体结构房屋的主要类型、砌体结构房屋震害及发生,并对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研究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介绍了三类主要砌体结构房屋--多层砌体房屋、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和内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第五章介绍了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第六章结合抗震设计实例,详细介绍了上述四类房屋抗震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的自学用书和结构设计、施工及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1 砌体结构房屋主要类型和震害
1.1 砌体结构概念
1.2 砌体结构房屋主要类型
1.3 砌体结构房屋震害
1.4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抗震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
1.5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三要素
2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2.1 建筑布置与结构选型
2.2 地震作用计算与抗震强度验算
2.3 抗震构造措施
3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3.1 建筑布置与结构选型
3.2 地震作用计算与抗震强度验算
3.3 抗震构造措施
4 内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4.1 建筑布置与结构选型
4.2 地震作用计算与抗震强度验算
4.3 抗震构造措施
5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
5.1 建筑布置与结构选型
5.2 地震作用计算与抗震强度验算
5.3 抗震构造措施
6 抗震设计实例
6.1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实例
6.2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实例
6.3 内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实例
6.4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实例
参考文献
砌体结构抗震措施之圈梁的要求:
圈梁是砖墙承重房屋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抗震措施,圈梁在抗震方面有如下几项功能:
1. 增强房屋的整体性。由于圈梁的约束,预制板散开以及砖墙出平面倒塌的危险性大大减小了。使纵、横墙能保持一个整体的箱形结构,充分地发挥各片砖墙的平面内抗剪强度,有效地抵抗来自任何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2. 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了楼盖的水平刚度,使局部地震作用能够均分给较多的砖墙来承担,也减轻大房间纵、横墙平面外破坏的危险性。
3. 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使砖墙裂缝仅在两道圈梁之间的墙段内发生,斜裂缝的水平夹角减小,砖墙抗剪承载力得以更充分地发挥和提高。
4. 可以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各层圈梁,特别是屋盖处和基础处的圈梁,能提高房屋的竖向刚度和抗御不均匀沉陷的能力。
5. 可以减轻和防止地震时的地表裂隙将房屋撕裂。《规范》规定,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有配筋现浇层的装配整体式楼(屋)盖与墙体及相 应构造柱可靠连接,可不设圈梁外,横墙承重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及木楼(屋)盖的砖房应按表12-10的要求适当加密。所设圈梁平面内应呈闭合状,宜与预制版同一标高或紧靠板底设置,遇有洞口应上下搭接。若遇表12-9要求的间距内无横墙时,应利用梁或板缝中配筋替代圈梁。此外,《规范》还对圈梁的截面高度与配筋提出要求:一般情况下,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应符合表12-9要求,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小于4φ12.
构造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
多层砖房抗震构造措施
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可采用240mm180mm。
2构造柱必须与钢筋混凝土圈梁连接。
3墙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
4斜交抗震墙交接处应增设构造柱,且构造柱有效截面面积不小于240mm180mm。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1构造柱应最小截面可采用190mm190mm;
2墙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
3墙体的芯柱应符合相关要求;
4小砌块房屋各楼层均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不得采用槽形小砌埠作模,并应按规范的有关要求设置。
5小砌块房屋墙体交接处或芯柱、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网片。
717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 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2 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 沿平面内宜对齐 沿竖向应上下连续 同一轴线
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
3 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 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 缝宽应根据烈
度和房屋高度确定 可采用 50
100mm:
1)房屋立面高差在 6m 以上
2)房屋有错层 且楼板高差较大
3)各部分结构刚度 质量截然不同
4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5 烟道 风道 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 当墙体被削弱时 应对墙体采取加强
措施 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及出屋面的烟囱
6 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
732
多层普通砖 多孔砖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 240mm 180mm 纵向钢筋宜采用 4 12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250mm 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 7 度时超过六层 8 度时超过五层和 9度时 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 4 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
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2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 并应沿墙高每隔 500mm 设 2 6 拉结钢筋
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1m
3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 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 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4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 500mm
或与埋深小于
500mm 的基础圈梁相连
5 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本章表 712 的限值时 纵 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符
合下列要求:
1)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 下部 1/3 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
减小
2)当外纵墙开间大于 39m 时 应另设加强措施 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
于 42m
圈梁是砖墙承重房屋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抗震措施,圈梁在抗震方面有如下几项功能:
1.增强房屋的整体性。由于圈梁的约束,预制板散开以及砖墙出平面倒塌的危险性大大减小了。使纵、横墙能保持一个整体的箱形结构,充分地发挥各片砖墙的平面内抗剪强度,有效地抵抗来自任何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2.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了楼盖的水平刚度,使局部地震作用能够均分给较多的砖墙来承担,也减轻大房间纵、横墙平面外破坏的危险性。
3.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使砖墙裂缝仅在两道圈梁之间的墙段内发生,斜裂缝的水平夹角减小,砖墙抗剪承载力得以更充分地发挥和提高。
4.可以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各层圈梁,特别是屋盖处和基础处的圈梁,能提高房屋的竖向刚度和抗御不均匀沉陷的能力。
5.可以减轻和防止地震时的地表裂隙将房屋撕裂。
《规范》规定,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有配筋现浇层的装配整体式楼(屋)盖与墙体及相应构造柱可靠连接,可不设圈梁外,横墙承重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及木楼(屋)盖的砖房应按表12-10的要求适当加密。所设圈梁平面内应呈闭合状,宜与预制版同一标高或紧靠板底设置,遇有洞口应上下搭接。若遇表12-9要求的间距内无横墙时,应利用梁或板缝中配筋替代圈梁。此外,《规范》还对圈梁的截面高度与配筋提出要求:一般情况下,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应符合表12-9要求,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小于4φ12。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抗震设防烈度8度,多层砌体房屋最大高宽比是2。砌体结构的话,根据抗震烈度的来分:6,7度区,高宽比可以达到25,房屋建筑的高度是地基长的25倍,而不是几分之几。8度区最大高宽比为2。9度区为15。
此次修订此类房屋的抗震措施时,着重在提高多层砌体和底框房屋的整体性能及其薄弱部位
和重要部位砌体构件的抗震能力上,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加强配筋和增强约束以弥补砌体结构本身的脆
性性质。特别是对震害中反映出来的薄弱部位,如楼梯间墙、房屋底部墙体、底框过渡层及底部框架柱等,通过配筋和约束,使多层砌体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有显著增强。